今夜中信公司實錘了…坦白講,笑果公司做得極不地道。對於這樣的操作,各位還會繼續關注笑果的脫口秀嗎?


幼稚嚒,作品是作品,管理是管理

作品是以前的同事的,朋友的

管理是老闆的,要分清!

另外我個人也是笑果前員工,不妨礙我尊重前東家。池子這個事,個人情感上我無條件支持池子


謝邀。

先說兩個大家可能也都知道的事兒。

一是在過去一年裡,池子逐漸淡出的過程中。卡姆一個人成為了《脫口秀大會》的全場「暴躁」擔當,最終「冠軍在手,笑看酸狗」,後在全國舉辦了多場「Banjitino」個人演唱會,啊呸,個人脫口秀。火爆程度導致笑果小程序一度崩潰,我個人也很遺憾的沒能搶到北京場的票。值得注意的是,「Banjitino」是我意識到的,目前國內脫口秀比較出圈的事。出了很多印著該logo的文化衫啊,棒球帽啊之類的東西,這在以前是很難看到的。

另一件事情,是在《脫口秀大會2》結束後,李誕帶著這一期節目裏比較出色的選手,開始了一個全球巡演項目,我記得是在墨爾本還有哪的開了專場演出。

我提這兩個事兒的意思是什麼呢,就是我在對池子的不公遭遇表示關注和譴責的同時,我也不得不承認,在經過了商業手段的開發之後,笑果文化旗下的這一支中國脫口秀力量,確實邁開了更多的步伐,是有相應的積極意義的。


池子當然是天才,而天才往往是反傳統的,他不願去迎合其他人、去迎合其他利益關聯者。但話說回來,哪怕像李誕這樣,能夠多做妥協、願意經營人設的人,也有翻車的時刻,比如什麼在夜店拍婚紗照的病夫啥的。

池子的一連串事件中,也折射出笑果文化戰略和管理上的問題,像他微博裏說的,「自己人搞自己人」,「脫口秀變了」。這裡我們作為社會公眾,無法對企業內部的狀態有更多瞭解,在這裡我依靠自己的觀察和思考,說一說我的看法:

池子事件實際上反映出了我國脫口秀行業缺乏健康發展模式的問題,或者說是缺乏穩健而又高效的變現方式的問題。

企業拿走的多,演員拿的就少;演員拿走的多,開玩笑,這種情況是不會發生的。

其實去年一整年裡,南北各派都開始尋求破局。

單立人開啟了一個「浪馬車」全國巡演的活動,還牽頭舉辦了一個「原創喜劇節」,這是一個和笑果文化做綜藝節目不太一樣的路子。

笑果文化這邊,《脫口秀大會2》繼續發力,甚至能請于謙老師和吳昕作為常駐嘉賓,這是很大的舉動。並且節目裏皮球、趙曉卉等人,也是作為笑果在廣深地區,通過線下發現的人才代表登場的。

當然,笑果在線下的動作也有條不紊,可惜他們的主要陣地還是放在了上海,我也很遺憾地沒能看過笑果旗下什麼山羊goat的現場演出,也就不好評判。

不過我能接觸到的還是有很多,怎麼說,新人。這個新,一是指他們在電視節目的曝光度有限,對全國範圍的觀眾來講是陌生的面孔,雖然可能他們在線下已然是身經百戰;二是說,這批人的年紀是比較小的,不像程璐斯文啊、建國rock啊,這些明確的30+的演員。他們可能是畢業沒幾年的學生,都是未婚且獨自在城市生活的。

那這些人顯然是笑果的後備力量,如果情況允許,是可以隨時推上節目,介紹給全網觀眾認識的。那事實上,據我的觀察,笑果已經在有意督促這一批人,先靠自己的力量積攢一些人氣,比如做好自己微博啊、B站啊什麼的賬號運營,也算是打好基礎了。

比如我自己在B站關注了的,趙有成啊,Norah啊,他們會自己做些Vlog,或者剪輯些自己演出的精彩片段。我不在上海,沒看過他們的現場演出,但我覺得他們是有人氣,也有實力的。但是他們想成為卡姆一樣的現象級明星,是有很多路要走的,Norah的B站粉絲不足兩萬,趙有成有隻有三萬出頭,這顯然不夠。他們不能不依靠一個平臺啊,或者公司什麼的,去開拓自己的演藝道路。

這樣我們就不得不承認,笑果文化因為或好或壞的在線節目、或好或壞的名聲出圈,進入到公眾視野,對於整個脫口秀業界,是有輻射效應的。如果脫口秀想更好地融入中國社會,成為更多人所接受的,流行文化的一部分,那就需要我們辯證地看待笑果文化這樣的企業的存在。


當然,我一個窮酸書生,做不得收錢的洗地黨,亦非精神資本家。我堅決支持各行各業的勞動者,以覺醒的意識和合法的武器,維護自己的權利,痛扁一切吸血鬼寄生蟲。

具體到脫口秀上,我希望脫口秀演員們有意識地去打造自己的IP。

公司只願意粗暴地在話筒上貼贊助商的logo,讓演員絞盡腦汁在表演裏摻進贊助商的廣告,讓演員在後臺抱著贊助商的玩偶做幼稚的對話,這是十分的低級的變現方式。

在這個行業裏,演員本身才是閃耀光芒的源泉。為什麼我們愛池子、愛卡姆,因為他們忠於自我,他們汪洋肆意,他們盡情揮灑。舞臺因為他們纔有了意義,觀眾看的是人,而不是舞臺。

在某些方面,我甚至建議他們跟WWE學學。(笑,別打我)

搞點自己的logo,搞個專屬的出場音樂,出點自己的周邊。

你看看人家卡姆,「Banjitino」可以印在半截袖和棒球帽上,可以印在金鏈子上,可以成為一首說唱單曲,可以成為個人專場的主題,這纔是明星該有的樣子,而不是一個加班加點戰戰兢兢的員工。

好好看,好好學

Rock成天穿個馬甲,就沒考慮過開live講講怎麼穿好西裝,直播帶貨賣點西裝馬甲?

楊笠「你知道嗎」不離嘴,有沒有考慮過定點營銷一下,包裝成梗,全網推廣?

張博洋的懶人設定如此成功,就沒考慮過推出博洋周邊的懶人產品?

當然了,以上都是我瞎編的,虛心接受大家的批評和指正。

回到問題本身,還會繼續看笑果的脫口秀嗎?

我會繼續看脫口秀,看更多的脫口秀,

新人的老人的,線上的線下的,國內的國外的

我愛脫口秀,笑果愛誰誰。


我倒是想看,問題是他能弄出好的節目嗎?《吐槽大會》黃得透透的,新的什麼脫口秀雲海選真的是尬到我忍不住開了彈幕,想從彈幕裏找點樂子了都。最神奇的是這個雲海選的投票,明明某些演員一點也不好笑,導演組非要給票,明明有些人很好笑,導演組硬是挑了一大堆不知所云的理由,不給票。就看他們這麼個篩選方式,能篩到好的脫口演員錄好的脫口秀嗎?我看懸!彈幕裏已經對那三個導演進行人身攻擊了,節目組看不見嗎?她們還是我行我素,捏著一套讓人看不明白的選角規則。我看導演組的所作所為簡直就是時刻不忘踐行他們笑果的企業文化。

觀眾是這樣的,你只要有過硬的作品,只要不反黨反社會就不會有太大問題,觀眾依舊「愛」你。可真正的問題是,脫口秀不是拍馬屁,你過於禁錮一個人,是不利於產生優秀作品的。

主動權還是在他們自己手中,不在我觀眾手中。


會啊。

池子事件發生了,我也會看笑果的脫口秀。

羅志祥事件發生了,我也不排斥聽他的歌(沒聽過,不知道好不好聽)。

白百何出軌了,我也看她的電影。

王思聰上了失信名單,我還是一樣去逛萬達。

現實一點,讓自我在人生中佔據主導地位。只要笑話好笑、歌好聽、電影好看,萬達好喫,就別給自己設那麼多限制。

用抵制XX來獲得自我認同感,標榜自己道德完美,其實挺無趣的。真的想做個好人,不如走在路上別扔垃圾、給媽媽每天買個水果然後說愛她。


這個事情已經過去有一段時間了,池子除了ZX銀行的那個投訴之外,好像也沒有其他動作。據內部人士透露,其實是和前東家沒有理清關係,現在還無法參加其他節目。

首先要明確的是,不管是《脫口秀大會》還是《吐槽大會》,大家習慣的把它稱作「脫口秀」,實際上是英文「talk show」的音譯(翻譯也玩諧音梗)。但是真正的「talk show」是《金星秀》的那種評論性質的節目,而不是以搞笑為主的。

其實我們平時所看到的那些搞笑的「脫口秀」,真正意義上應該叫「Stand up comedy」,也就是單口喜劇。單口喜劇是一門語言的藝術,它講究……說學逗唱那個是相聲。

單口喜劇很簡單,一個人拿著麥克風講搞笑的段子。這就是一種藝術形式,在國外非常流行,而這種藝術形式在《脫口秀大會》前還處於很underground的階段,線下有很多人在做,但是就和地下樂隊的處境差不多,很小眾。但單口喜劇有一個核心的原則就是原創。國內現在有很多線下單口喜劇俱樂部,比較大的像笑果工廠、北京單立人,單立人的周奇墨現在是行業內公認的國內第一,有機會可以去看看。

單口喜劇在國內的推廣還是要感謝笑果的,畢竟是它把這種藝術形式推到了線上。但公司還是以賺取利益為核心的,有些時候並不會考慮是否對發揚藝術怎樣怎樣的,更多地是考慮是否會帶來經濟價值。網上查查效果的股權分佈就知道了,有話語權的不是表演者,而是行業大亨。

不管公司怎麼樣,演員是無辜的,他們還是希望寫出更多的段子,被更多觀眾喜歡,演員有更多地產出,這個行業才會發展的更好,才會出現大師級的代表人物,現在國內還沒有大師級人物出現,或者已經出現了,只是等待機會厚積薄發。

我本人也是在看了《脫口秀大會第二季》之後,加入到這個行業的,當了一名兼職演員(廠牌:冷場喜劇),雖然俱樂部很小,但是很快樂。一開始只是嘗試的去上臺,結果發現這個舞臺很有魔力,當你寫了一個段子炸場的時候,那種成就感真的很棒。

說了這麼多,其實就想說,這個行業在國內剛剛興起,很多浮躁的投資人只關心利益不懂藝術,把演員當成賺錢的工具,實屬不該,但也是現實環境。如果你真的喜歡這種藝術形式,那就多去線下看看演出,也可以去多看看線下的開放麥,感受演員們最真實的表演狀態。

最後,祝單口喜劇行業也出現一位像「郭德綱」老師一樣的領軍人物,懂藝術又懂運營。中國不缺人才,只是還沒有人站出來,站在單口喜劇的最前面。


推薦閱讀: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