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年4月銷量,34C分別為14670、9778、14152,CT5僅為1265輛,

2020年5月銷量,34C分別為15334、12070、14487,而CT5仍然僅為2639輛。

2020年6月銷量,34C分別為15904、10013、13548,CT5為3296。

數據來自於汽車之家。

產品力真的沒覺得34C比CT5好多少,而題主所在的杭州地區,CT5的優惠也已經放到了5~6萬,最低配可控制在25W全款落地。為什麼銷量依舊這麼差?


從當年CT6上市試駕,看著那不算寬裕的後排腿部空間開始,我一直就不理解,凱迪拉克做加長版的成本能有多高,CT6不加長,CT5也不加長,CT4也不加長,寧願打大折扣便宜幾萬也不加長……是研發能力問題,成本問題,還是原汁原味情懷大於一切?結果就是跟BBA的加長版完全沒法打。

真的翻數據看,CT5的銷量還算不錯,目前是凱迪拉克轎車的銷量扛把子,當然跟XT5這類SUV沒法比。

橫向比較二線品牌,CT5比沃爾沃S60和捷豹XEL銷量高一倍以上,連這都叫賣不動,那沃爾沃和捷豹該用什麼形容詞?生產線白開了?

題主拿來沒加長的CT5來跟3系全系銷量比較那叫欺負人,3系的主要銷量都來自於Li加長版,單獨拿3系標軸的銷量出來看?強如寶馬3,標準軸距版1-6月也總共只賣出10044輛,同期CT5賣了12824輛,比銷量王3系的標軸版本賣得還多,還真不能說「賣不動」啊。

當然,不加長的CT5,跟加長版的BBA比銷量,依然是九牛一毛不夠看,但這能怪誰?空間少一截還能踢館BBA,這現實嗎?

連BBA中最標榜運動的寶馬在N年前都推3系加長版了,日子那是過得一天比一天滋潤。

怪消費者不懂車不知道短軸距過彎可以快0.0X秒的精妙,還是怪凱迪拉克不肯弄加長版呢?

畢竟,有老有少有朋友後排坐人頂膝蓋不爽我們經常能遇到,山路劈彎軸距長一點那彎就過不去可能一輩子都碰不上。

數據來源:搜狐汽車


不請自來:)

等了幾個月,也到了市場階段性檢驗成果的時候了——

CT5:我就喜歡看你們一邊罵我不看好我,一邊我銷量月月新高節節攀升你們又無可奈何的樣子~

放蕩又沒禮貌的奸笑.jpg

九月銷量汽車之家還沒有數據,但已經公佈,如上

同月XT4銷量6666,XT5銷量5986,這是在中國最走量最火的suv車型銷量,供參考。

不是我說,有的人是真的壞。

配置高價格低他們罵你自降身價出賣老車主

銷量不好他們說傻子纔去買xxx

以至於還會出現「xxx為什麼賣不好」這種問題

每輛車都有各自優缺點,當帶著預設的立場去想問題的時候,實際上爭執並無必要,愛買不買,喜歡買啥就買啥,不買也沒人逼著,當事實有利於某一方面的結論的時候,引戰者總喜歡片面地將之作為自己的武器和構成鄙視的資本,試圖解釋「xxx為什麼賣不好」的原因,卻對各自的其他優劣視而不見——比如銷量之於大眾和bba,前者是「中國人不懂車」的有力論據,是「黑心大眾嬌生慣養漠視國人性命」的zz正確;後者則又成了「最廣大消費者選擇代表綜合產品力強弱」的貌似客觀的理論支撐——合著怎麼說都是您有理唄?

恕我直言,他們是在把那些不怎麼上抖音知乎微博車託之家,不喜爭執,性格溫潤,有自己主見和一定財力,消費觀樸素,只是單純地選了自己喜歡的車的更廣大的消費者當傻子。

回到CT5車本身,產品力就那樣了不必多言,你以為我希望它賣得好?我希望我自己的車銷量三位數,甚至懷念那個屬於超豪華品牌的凱迪拉克時代。咋的,一點個性的美好訴求訴諸車上,就非得併入那可笑從眾的鄙視鏈體系,根據銷量售價劃分出個三六九等,要小眾買Giulia,行;你買凱迪拉克,不行唄?照這邏輯,雷車窩窩路虎捷豹英菲尼迪謳歌車主和愛好者都是買不起bba入門級又死要面子活受罪的可憐人唄?非得人均牛馬大勞纔有資格愛車和追求個性和小眾?最譏諷的是,我看到當某些車主將「希望CT5銷量不佳以免爛大街」列為選車理由的時候,竟會被解讀成「買個凱迪還有優越感」,雙標六得簡直立於不敗之地了。

無論對於任何品牌,生存和發展都是第一位的,競爭對手都在提高國產化率,都在VAVE,都要降本,這是資本本性決定的必然趨勢。也必須將價格一步步下探向更廣闊的階層。在這個邏輯下,賣不好=死,凱迪算是其中對銷量和市佔率還比較上心的那位。於是經銷商們沒有業績指標清閑度日的好日子結束了。我的一廂情願也註定只是情懷罷了。

我原先買車的理由不過是「追求個性」和「小眾」,現在不了,我就是要作為車主親自下場為我喜歡的東西宣傳,讓更多人意識到它好在何處,即便會有淪為街車的風險。

無論如何,「還不到xxx一個零頭」這樣的言論雖然可笑,但對車主而言終歸如鯁在喉。因為少有人理解,銷量,折扣,用戶羣體,口碑,保值率,品牌形象,這是一個無可奈何的莫比烏斯環,一榮俱榮,一損俱損。銷量都沒有拿什麼談口碑談保值率?庸俗麼,庸俗,可是無奈,在如今的行業大環境下,固執無用,想擺脫惡性循環,就得這麼玩兒。於是我不再像個鴕鳥一般認為「我喜歡就好」了,品牌營銷不爭氣,車主也不發聲,就無人為它發聲,發聲也是出於熱愛。雖然帕薩特的銷量已經證明瞭,好車不等於高銷量,可我還是得問一句:好車憑什麼不能有好的銷量?

不說和三系,C級這種對手競爭,至少CT5這個車型作為新事物的未來在我看來,是光明的。

汽車之家上一幫人天天伸長了頸像被捏住脖子的家禽,盼著凱迪拉克打折,打骨折。結果呢?CT5證明瞭不靠骨折也能賣到和骨折的丐版atsl一樣甚至更好的成績——在車本身有或大或小的問題,空間還是硬傷的情況下。

太解氣了。

最後,有人說凱迪拉克是美企?美帝壞壞,制裁中國,跟我們打貿易戰,所以凱迪拉克的車不能買?現在買美系車的每一分錢都是在給美帝送炮彈?

現在怎麼不扯什麼健康的社會不能只有一種聲音了?要我說一個健康的車市也應該是多元的,每位消費者的選擇都值得被尊重。

我就問你還有哪家帝國主義品牌公然贊助愛國主義和代表自強不息民族精神的女排電影,免費辦觀影會,提供場地,還請來了郎平之女,電影主演為排球簽名並作為紀念品向車主發放?你梅賽德斯會麼?你巴伐利亞發動機廠會麼?你日本匠心會麼?(此處為避免歧義已修改,我國為了扶植本土汽車行業,長期以來實行的「以技術換市場」政策催生了一大批優秀了汽車技術研究研發機構,這一點許多品牌的助力都功不可沒。這裡只針對那些狹隘的民族主義者,他們將某個品牌的國籍與民族立場強行對立起來,並只對自己的選擇抱有強烈優越感,鄙視其他車主。本質上和當年釣魚島事件發生時砸日本車的「愛國羣眾」是同一種人,他們短視地看見眼前的愛國情懷,而不是用辯證的觀點看待問題。)

上圖源車友 @destiny15

我只知道女排精神,和凱迪拉克品牌基因裏的拼搏進取,敢為天下先的內核是共通的。

以上。


利益相關,我會這題。

我是ct5車主,鉑金運動。

選擇ct5的車主大多年級不大,20—35歲居多,他們大多不愛洗澡。

不選擇BBA的原因是他們變成了街車,我們大多追求個性化,所以一直不希望ct5變得滿大街都是,希望銷量越低越好。

賣不動原因1:凡是是個能站著說話的自媒體,都會說我們方向盤偏向洗浴中心,然後幾W贊。

賣不動原因2:車輛性格比較極端。運動性強、配置高、空間一般、油耗偏高(較以往相比有改善還是偏高)、小毛病多、品牌認可度一般、內飾較傳統(被吐槽最多的是沒有全液晶儀錶盤)。

賣不動原因3:車主大多不推薦別人買ct5,同價位大多推薦別人買3系,因為ct5確實是一款優點與缺點明顯的車,買它的車主大多不在意它的那些小缺點(ct5車主大多家中不是首輛車,父輩有車或者家中車輛較多者居多。)


9.17補充日常使用油耗情況:

使用場景:我日常使用與上下班代步,擁堵情況比較多。

高速油耗:6—7(很多車友能跑到5.5個左右,高速油耗非常友好,因人而異)

市區擁堵(空調):13.5—15(偏高) 綜合油耗:11.5浮動

9.14補充,很多朋友私信我想了解下ct5具體的使用情況,今天正好有空,給大家簡單補充一下個人對ct5的看法(注意僅僅是個人看法)。

簡單說下我車車的情況,我是2019年12月定的車,截止目前已經有快1萬公里的行駛里程了,勉強也算是一名深度駕駛過的車主了,哈哈,下面進入正題。

先上圖:(我感覺我拍照不好看,現車比較好看,我不會拍。)

騷藍色

外觀:我超喜歡這個外觀啦,身邊的朋友對我這個騷藍色也是讚不絕口。外觀我給到95分。

內飾:目前各種大屏顯示,科技感爆棚的車機系統面前,ct5還採用這麼多的實體按鍵確實非常傳統且保守,但是我個人感覺實體按鍵使用起來真的非常方便。總體內飾我只給到65分。

空間:我買這個車基本沒考慮空間,家裡還有量大七座,哈哈。但是既然是總體體驗我也簡單聊一聊空間的問題。前排空間非常大我就不說了,後排我176挺直坐會掃頭髮,而且我感覺坐姿不是很舒服,後驅車中間的凸起比較高,且後排中間座位非常硬,如果坐人會非常難受,綜合空間方面我給個及格分,60分。

配置方面:我的是鉑金運動,配置簡直逆天,上圖吧。

注意這張圖的配置並不是全部配置,而是在領先運動配置上增加或升級的配置,同級別對比的話毫無壓力,所以個人對這輛車的配置非常滿意,車輛配置上我給90分。

下面是駕駛感受方面。

變速箱:變速箱的是大家問的最對的問題,所以我先說變速箱。

首先我可以非常負責任的告訴大家,日常駕駛的10at非常的平順,日常使用的10at我給好評。

但是暴力駕駛的情況下,問題凸顯。前期起步的感覺屬於那種肉肉的,如果油門踩的突然踩的比較深,變速箱就像是慢了半拍的樣子(知識儲備不足,不知道怎麼用專業的術語表達,請大家見諒。)這一塊我不是很滿意。

還有用那個換擋撥片換擋也是這樣的,體驗不是很好。(9.16剛收到消息說,廠家出了新的程序,能否解決這個問題,等我去4s店升級後在做評價,我相信如果能解決這個問題,用車體驗將是極大的提升。)

但是當你不處於起步階段的話,日常的加速超車變速箱又變得聰明起來了,起步遲滯的感覺就消失了,哈哈。而且加速體驗非常棒,超車無壓力,哪怕速度超過100以後,動力儲備依然非常足,這點好評。

綜合以上情況,我給到變速箱75分。(我看了許多人對通用變速箱批評的很厲害,我擔著被罵的風險,我還是認為10at的體驗並不糟糕。)

底盤:底盤質感非常好,給我一種說不出來的感覺,很有高級感。

ct5是量運動感很強的車,坐在駕駛室裏可以很明顯的感受到路面情況,懸架給人的感覺是那種硬硬的,但是絕不是無腦綳硬。舉個例子,如果你是駕車遇到水坑來不及躲避,我們首先會認為劇烈的顛簸肯定少不了了,但是我駕駛起來發現這輛車對這一點的處理上非常的聰明,它好像自己在偷偷的調節一樣,非常有高級感的駕駛體驗,這種感覺體現在過彎,下坡,過減速帶等等。

這一項我給好評,85分。

有時間在補充,先這樣吧。


1,品牌競爭力不行,轎車bba纔是大頭,否管第一個b節操如何如何一次次刷新,第二個b如何背棄了他曾經的口號,a又如何打折降逼格,凱迪拉克就是拼不過。

可能一二線還好,在我們這種小地方,選轎車bba就是有排面,大家要是能選這三就不考慮其它。

不選bba的全去選SUV了,誰會去選凱迪拉克?

2,選凱迪拉克ct5的人羣本來就很小,拋開買SUV的人,買bba的人,剩下的豪華車品牌裏,雷克薩斯,捷豹,謳歌,沃爾沃,大家可都盯著這塊肉呢。

特別是雷克薩斯,勢頭是真的猛。一線豪華車品牌競爭不過,剩下的這些也都沒那麼好惹。

3,凱迪拉克宣傳定位不穩,特別是ct5。宣傳和主打居然是運動。

當然,想這樣宣傳沒有毛病,但這種定位宣傳和寶馬一撞,那些想買運動車型的人一部分就去買選寶馬了。

4,凱迪拉克為過去的失誤還債,第三點說了預算充足要買運動車的人去買寶馬了,那麼預算不充足的人呢?

他們在等凱迪拉克降價!

大家都在等,畢竟凱迪拉克有前車之鑒。


CT5標榜運動和操控,但是支撐其強大運動性能的MRC,LSD,BREMBO,PS4S這些都只有頂配纔有,也就是說如果不買頂配,那你買到手的這輛車跟各種評測媒體口中操控無敵的CT5開起來就不是一輛車,即便是有它七八成的操控,心裡想著也不舒服,但頂配畢竟比低配貴了好幾萬,對於一輛二三十萬的車來說,這幾萬的差價並不是個小數目,而手握買得起頂配的錢,很多人即便在網上說買凱迪拉克,真要到了自己買車的時候多半還是選了BBA(不過考慮CT5一般是對操控有一定需求的,所以某1.5T品牌就不說了,但有這錢選擇325或者A4L的人應該更多)。

如果買非頂配,操控上打了折,但至少動力是一樣強的吧?可惜CT5的動力卻也不佔優勢。為什麼這麼說呢,首先CT5已經比atsl縮水了幾十匹的馬力,改款又從241ps降到了237ps,這個動力比起以前的自家的atsl已經弱了不少,比起bba同級別中配的180-190馬力也沒有過於明顯的優勢,甚至比同為二線豪華的標榜安全的沃爾沃T5的動力還要弱十幾匹,更要命的是它飽受詬病的10AT變速箱。導致的結果是雖然CT5動力乍一看不錯,但零百成績真的不那麼好看,官方7.3s。甚至連刷ecu提升動力這條路,也被發動機的新技術「可變氣門管理」給堵死了,第三方不敢出程序,怕出質量問題,甚至官方的鹿頭程序出來了也因為種種原因被收回暫時不給刷了。所以目前,CT5的動力也並沒有在加速性能上出彩。

空間也是個硬傷,畢竟是縱置後驅車,車頭長和傳動軸後排凸起這些都是不可避免的,再加上溜背造型犧牲的後排頭部空間,雖然車身不短但空間表現屬實一般,如果經常一個人或者兩個人的話倒也沒什麼影響。

還有最重要的一點,在國內經常開車的人,不管是老司機還是小年輕,應該都有一點感觸,不管馬力再強操控再好,路上大部分時候也是一腳油一腳剎車堵得沒脾氣,尤其是每天上下班高峯,哪有心思管什麼操控不操控。我畢業回國之前天天想著回來以後不搞個S3也得買輛gti,現在回國上班了每天上下班路上堵得懷疑人生,超車基本全靠加塞和預判走位,有時候下班累得明知道變道更快都懶得動方向盤,就跟著一個車道慢悠悠蠕動就完事了,跟動力啥的也沒多大關係,也沒覺得自己現在這輛出國以前嫌棄得不行的1.8t ea888動力有多差了。現在就想換輛325i,什麼防傾桿沒了操控不行了變舒適了這些改變現在反而都真香了,甚至有時候天天堵車看著10+的油耗,都有了換輛豐田混動的念頭。主打操控的車型在中國市場遇冷是理所當然的。不買車的人只看參數覺得某輛車好很正常,但等你真正手握著自己辛辛苦苦掙來的三十幾萬,要選一輛天天開的車的時候,真的很難單純為了一個操控去選擇一輛產品力大於品牌力的車,而是去考慮牌子硬不硬,保不保值這些現實的問題。假如真的只追求操控的話,在這個價位,早就該入手當年骨折價的Guilia,或者換代降價的老3繫了。

當然了,綜合來看,CT5還是一輛很不錯的車,而且每個月平均3000左右的銷量其實也算不上慘淡,只要不跟bba比,至少比同為二線豪華的沃爾沃的競爭車型s60銷量還是高出了整整一倍。


推薦閱讀: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