兩年4.8%,非保本的產品,由於沒做過理財產品,想試一試,非保本的產品,最壞打算的話,虧多少錢?


11月的時候。

宇宙第一大行工商銀行代銷的由鵬華基金子公司鵬華資產管理有限公司發行的聚鑫1號-25號資管計劃產品全線違約,總規模或超40億元,資金缺口或超20億元。

很多人聽到這個消息,可能會感覺到不可思議。工行和鵬華在各自行業內都是大牛,怎麼產品還會爆雷?

其實這已經不是銀行代銷理財首次出現問題了,早在今年6月招行代銷的一款理財產品,就曾出現過負利率。

來源:奶爸財公眾號

為什麼銀行理財不保本了呢?以後我等平民該何去何從?奶爸今天就和大家聊一下這個問題。

一、醒醒!銀行理財不保本了

曾經的銀行理財確實保本,但那是在18年以前的事了。

2018年,由央行、銀保監會、證監會、外管局等四部委聯合發布的《關於規範金融機構資產管理業務的指導意見》正式出臺,明確資產管理業務不得承諾保本保收益,至2020年底的過渡期內打破剛性兌付。

奶爸當時還在銀行工作,「資產新規」出來之後,我和同事連夜對營銷話術進行了修改。幾乎每一款理財的後面,都悄悄加上了一行小字「理財非存款,投資需謹慎...」

銀行理財打破剛性兌付、實現凈值化轉型,是未來自由化金融的重要改革方向。

各位朋友們,我們要改變一個觀念,銀行理財產品已經不保本保收益了。

二、哪些產品容易「爆雷」?

一般銀行將理財產品風險由低到高分為R1-R5五個等級,並在產品詳情頁面做相關的標註。

雖然不同銀行可能會對各個等級的風險描述不同,但意思基本是一樣的。R1級別理財產品保本保收益,風險很低,R2—R5級別理財產品均不保本,風險也層層遞增。

對於不同風險主要的產品,可以將下圖作為參考:

來源:奶爸財公眾號

理財產品的收益與風險成正比,出現虧損的產品較多是一些掛鉤基金、股票、股權、大宗商品、信貸資產等的結構性產品,這些產品雖然預期收益率較高,但到期收益率的不確定性也更大。

例如,之前鬧得沸沸揚揚的中行」原油寶「、招行」錢端「事件,他們都是購買了風險比較高的那類理財產品。

所以奶爸建議大家在投資理財之前,一定要認認真真的做一個風險評估,然後再根據自身的風險承受能力,選擇合適的產品。

三、尋找合適的替代品

古人很早就告訴過我們」雞蛋不能放在一個籃子裏「,在銀行理財頻繁爆雷的今天,如果說有什麼產品適合做理財之外的補充的話,奶爸會毫不猶豫的推薦年金險。

原因主要有兩個:1.收益較理財更高。2.本金絕對安全。

就拿此次爆雷的聚鑫1號-25號資管計劃舉例:

來源:奶爸財公眾號

100萬起投、4.1%標準年化利率,半年期限。

拋開100萬起投這樣的高門檻不談,在承擔著R3這樣的中等風險下,你能獲得僅僅是4.1%的單利利息。

而年金險這邊呢?我們以作為快返型年金的鑽多多為例:

來源:奶爸財公眾號

這是一款帶萬能賬戶的年金險,利率分為三檔,其中保底利率為3%,哪怕按照保底利率來算,到第20年的時候,年均收益率也有3.61%。

而如果按中檔利率來看,到第20年的時候,回報就已經超過4%。

而在高利息之外,更重要的一點是這是一款保險產品,你的本金是可以獲得完完全全的保證的。

更低的風險,更高的收益,無論是作為銀行理財的替代品,還是僅僅作為額外的補充降低風險,年金險都是絕對夠格的。

四、寫在文末

雖然資管新規下,剛兌已經完全被打破。但萬一出現問題,大的平臺還是有較強的實力去解決兌付問題。

不過工行這事兒也給我敲響了警鐘,閉著眼買銀行理財的時代已經過去了。

利率不斷下行,P2P和理財爆雷不斷的當今。

既能保證持續穩定收益又能平衡風險的年金險該登場了....


迄今為止沒見過虧的,收益應該就是這麼多,稍微浮動一點。工行的理財能力應該是所有銀行中最厲害的了,雖然利率不高,但是穩健,這也是工行的風格


銀行理財產品自然是靠譜的,也是穩健型的,新手的話,可以適當買一點,不過收益確實不高,老手會覺得沒勁, 因為銀行的資金量足夠龐大,銀行喜歡的回報不是暴利型的,暴利伴隨著很大的風險,他們都傾向於穩定型的, 所以想試就試吧,沒啥問題。


銀行理財應該都是靠譜的,都會在國家理財登記。非保本理財會有本金缺失的可能,但是一般低風險的話,應該問題不大,看看是否靈活套現的。因為時間越長相對風險就越大,你要做個風險測評。


現在都是非保本的,一般情況下是不會虧錢的,不然銀行會很難看,收益還是比較低的。


推薦閱讀: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