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方生活四十年,

有时候去南方出差的还是有点发言权。

网友感觉南方比北方冷只是就是键盘上的想法吧,

我这里主要说两点。

一、实际上北方不只是温度比南方低,寒冷的冬季时间都比南方长的长。

二、北方人也不是所有人都能享受到暖气,只有不到一半人能用暖气。

这里先说北方温度和低温时间。

第一点:

1、北方的冬季最低气温肯定要低于南方,而且是普遍的。

北方大部分地方的最低温度都在零下十度以上,差不多一半地方的最低温度会在零下二十度左右。

东北地区和新疆等西北地区最低温度在零下三十到零下四十度左右,

个别地区的最低温度甚至低于零下四十度。

即便是相对温暖的华北地区,最低气温也比南方要普遍低得多。

北京市最低气温到过零下27度一下,月平均最低气温也是12月的零下12.9度。

北京深度游Follow Me(2020第3版 图解版) 手绘15幅示意京东¥ 258.00去购买?

而南方靠北的大城市比如上海等一般最低气温也就零下十几度,

上海最低温度是零下14度,月平均最低气温的12月只有零下1.9度。

2、北方冬季寒冷的时间要远远长于南方。

上面表大家都看到了,月最低平均气味在零度以下的月份为例。

北京,天津,石家庄,太原这些华北城市普遍都是六个月,太原更是七个月。

也就是即便是相对温暖点的华北地区城市,冬季零度以下也是半年起的。

而东北地区的哈尔滨,沈阳,长春的三地,最低温度低于零下的月份都是七个月的。

这三个城市都是大城市,有热岛效应,而且都在平原上暖湿气流可以过去。

其实东北和华北的蒙古高原等地的冬季时间要更久。

说实话,北方人其实不是按照零度以下区分冬季的,

因为很多时候零度以下的时候被我们称作晚秋和早春,这些算在秋天和春天,已经是零度以下了。

而南方的大部分城市零度以下的时间都要短得多。

我们以靠北边的上海,长沙来看吧,全年只有一个月的月平均最低的温度在零度以下。

南方大城市里最冷的是南京,也只有三个月,而且12月平均气温是零下的0.5度。

--

也就是北方人普遍要经理长达6个月,也就是半年的零度以下气温,而南方大部分地方也就一个月,甚至很多地方平均最低气温就没到零度的时候。

而东北和西北地区很多地方冬季更是长达7个月,而春夏秋三个季节只占5个月。

也就是每年五月出还在下大雪,十月底第一场大雪就来了,这样的天气我经历过,而且生活了七年。

全年一半多时间都是冬季,难道生活在这里的人天天泡在暖气屋子里?

不可能的,要生存,要工作,要上学等等,

所以,并不可能天天只呆在暖气屋子里的,总是要出去的。

云片糕老上海特产 桂花桃片糕点地方特色零食传统手工京东¥ 53.27去购买?

3、北方的昼夜温差也比南方要大多,

北方每个季节的昼夜温差都很大,夏天可能还好点,春秋两季差的最大的,

冬季其实也不低的,白天也许零上五六度,晚上就有可能零下十二三度。

昼夜温差10度起步,15度常见,20度也不算啥了。

所以北方人早起出门会穿很厚衣服,但是里面还会有个夹克等,中午暖和点的时候脱了外面衣服,

所以北方人养成了冬季出门就穿厚衣服的习惯,

除了只是下楼那个快递,取个报纸,只要出小区都必须穿厚衣服。

第二点:

1、很多人一说北方人就说室内温度二十度,因为有暖气。

他们说的这个暖气是集体供暖的那种暖气,不是自己烧的或者电热毯,空调等供暖方式。

但是,我要说的是:

北方也有一半多的人享受不到集体供暖。

因为集体供暖只在城市里面有,农村和很多乡镇是没有的,甚至一些县城都没有全部普及集体供暖。

而一些大城市的城中村,那种自盖的小二楼等等,也是没有集体供暖的。

我老家所在的东部沿海省份的沿海开放市,也是沿海开放县,

我家就在县城里面,按环线算也是县城的一环内了,好吧,也就只有一环。

我家所在小区后面是县医院,县法院,前面是先交通局,县文化局,距离县政府大概1200米,

但是我们小区是平房区,算是20多年老小区,结果就是到今年也没有集体供暖。

本来今年是要埋管接入集体供暖,但是因为接入的入网费问题扯皮没法开工,等扯皮完了已经入冬大地冻硬了没法施工。

入网费看通知是每平米78元,也就是你家如果一百平米,那入网费是7800元,

这个价格贵么?并不贵,毕竟这是省市县三级财政补助后的价格,老旧小区改善专项资金支持的。

我大学毕业后租住过城中村的小二楼,

哪时候也没有暖气,电热毯和小太阳伴随我熬过了两个冬天。

到今天,还有部分城中村没有集体供暖,

我家附近的两个城中村都没有。

我所在的城市怎么也是东部沿海省份的省会城市,

我家附近也算特别偏僻,毕竟地铁站口400米的地方,城市迎宾大道边上,附近省公安厅等几个省级单位,还有一个三甲医院四个大学。

2、没有暖气的话北方人怎么过冬?

很简答,南方人怎么过冬,我们就怎么过冬,

电暖气,空调等,农村比较好点可以自己烧暖气或者烧煤炉取暖。

也就是南方人怎么过冬,怎么取暖,

基本上那些没有暖气的北方热也怎么过冬,怎么取暖。

但是北方人面的的冬季气温要比南方人低十几度,时间要长几倍而已。

3、北方人冬季取暖花费是很高的。

北方的暖气并不是免费的,

不管是接入集体供暖的热力管网费用,还是每年固定的取暖费都不便宜的。

有集体供暖的话,那费用是接入费和每年的取暖费,另外暖气管道年久失修的维修费是另收的

接入费是一次性的,铺设热力管道从热电厂或者供热站到你家,一般价格每平米收费100-500元左右,看政府补助多少。

100平米的房子接入费的话那大概2万左右。

暖气费是每年交的,按平米或者按热量收费,按平米的话北方一般一平米是26-32元的(突然想到我老家入网费78确实非常便宜,因为每年暖气费每平米7元,政府补贴的很多,正常价格是40-50元,政府补贴一部分后价格26元,我家是这个价格,同城价格还有其他的价位,最高的38元一平米)。另,这个价格是4个月的价格,供暖期长的地方价格要更高是正常的。

100平米的房子取暖费是2600元的。

所以,北方一些单位和政府公务员是有取暖补助的,

每个月大概几百到一千元左右,根据温度发4-6个月。

而没有集体供暖的北方人用在冬季取暖上的花费也是非常高的,

烧煤的话我老家房子只烧三个房间(老家只有父母居住,只烧他们卧室,厨房和客厅)大概需要3000元多点。

父母是比较节省的,平时舍不得烧,

我前年回家住过两个月,那两个月就把家里存的准备烧6个月的煤用完了,我走之前又重新买的。

用电的话要更贵一些,一冬天保证温暖的话,四五千元吧,

我老丈人家那边环保严格,不让烧煤,都换电暖气,老两口一冬天节省著用也一万多的电费。

所以,集体供暖确实是神器,

省事,干净,暖和等等的优点。

4、南方人真抗冻么?

我前几年在张家口有一个项目验收,当初和南方一家公司合作做的,因为是第一次和他们合作,也是他们第一个北方项目,

验收需要合作公司来一个团队一起过来参加验收和签字,当时正好元旦前,也一起聚聚。

因为我知道张家口那个时候气温比较低,大概零下23度,风力六级。

而且我们那个项目不再张家口市区,在张北县了,温度比市区低大概六七度,也就是接近零下三十度的样子吧。

我特意嘱咐从广州赶过来的合作公司几个人多带点衣服,

嗯,是多带点,他们那边上飞机零上11度呢,穿太厚也不方便。

下飞机我和公司司机开著公司商务车过去接,出航站楼直接上车开暖风去张家口,

我路上问他们带了什么衣服,用不用去我们公司休息室换一下衣服。

他们来的时候穿的衬衫,外面夹克,所以还是需要换一下的,

他们表示不用,时候带了秋衣秋裤和羊毛衫……我和司机都傻了眼了。

到了张家口市区,我三次提议去商场买点保暖的衣服,比如棉皮鞋,保暖裤,羽绒服等,

他们都拒绝了,还笑话我们北方人比他们怕冷,说他们下飞机感受了一下没啥。

好吧,他们下飞机就从大厅出来到车上7米的距离,

而且那天公司总部所在城市中午气温也有五六度,虽然晚上零下十二度。

车直接到了张北项目所在地,是一座大型仓库,没有任何取暖加热设备的常温库,

在库房附近宾馆让他们把带来的所有衣服都换上了,我还让张家口办事处同事带了几件军大衣过来备用。

因为验收很费时间,大概需要在库房里面工作三天左右,每天10个小时都要在库房里,

所以刚到库房两小时后,虽然白天,但是大门口那温度计零下17度的温度还是让哪些合作公司技术员感受到了北方的寒冷。

看著浑身颤抖的他们,我们赶紧把提前准备好的军大衣拿出来给他们。

但是一个军大衣远远不够,他们穿的是单鞋,皮鞋还好打点,两个穿运动鞋的就更惨了。

下午忙到六点多还没弄完(因为中间带他们去附近商场买了全套保暖的衣服),铁定当天要夜里加班,当日最低温度零下29度,

这个时候,那些合作公司技术员已经全换了我们找来的棉鞋,穿上了棉裤,雷锋帽,棉大衣,里面还是全套加厚保暖内衣。

甚至还给他们一人弄了一个暖宝宝,中午特地带他们吃的张家口烤羊肉,但是依旧冻得没法干活了。

所以提前借宿,有带他们吃了一顿火锅夜宵才送他们去宾馆休息,

结果第二天只有一个人能站起来,其他都感冒的起不来了。

然后验收只能推迟一周进行,五六天后他们才逐步痊愈


北方的的天气很多人以为是这样的

取暖器家用暖风机电暖器电暖风浴室立式节能省电浴室电京东¥ 122.00去购买?

美丽的白雪,人们在温暖的房屋内穿著短裤背心吃著冰棒冰淇淋,

但是实际上这种小资生活真的是少数中的少数,绝大多数人还是要出行的,都要直面严寒的考验。

尤其是生活在底层的人,他们是更加直面这些严寒的,因为他们的工作环境就是这零下三四十度的严寒中。

而是那些享受暖气在家里不出门短裤冰淇淋的小资多,

还是需要大雪天顶著寒风出门辛苦劳作的底层人多,大家都知道的对吧。

这样的天气,他们在这里要干一整天,买菜的一般凌晨三四点要起来,早的凌晨一两点到批发市场进货。要买到下午五六点才能回家。

骑自行车买冰糖葫芦的小贩,帽子都没带,谁敢说北方人不抗冻?

我四十多岁了,初三那年,一家亲戚住进了县里楼房,

而且接入了集体供暖,才第一次知道有暖气这种东西。

所以每年冬天家族里最年长老人都会被接到这家亲戚家居住,

不然老家村里不生炉子太冷,生炉子要注意煤气中毒问题危险,很多老人熬不过冬天的。

作为老人最喜欢的外孙子,我也有幸每年冬天过去小住十几天,

这才享受到暖气这种东西。

而我家里和上学的学校是没有暖气的,

直到大学到省会上学才享受教室和宿舍都有暖气的日子。

没有暖气,去年就靠煤炉子,

但是炉子这东西就靠近炉子的地方暖和,天气冷了很难把热量扩散到全屋子。

所以家里炉子边上是家里老人和小孩专项的位置,

学校里则是大家轮流换座来解决,每周一次换座。

而且是靠近炉子的这一面被烤的特别热,甚至有衣服被烤焦,书本被烤的自燃的事情,

但是背对著的地方则冷风嗖嗖,有三十到四十度的温差,所以最靠近炉子的位置其实是最不好的位置。

而教室里靠窗和靠墙等距离炉子最远的地方则是很冷很冷的,

外面零下二十多度冷风呼啸,室内也有零下七八度的温度,真正的滴水成冰。

所以冬天洒水严禁在炉子太远的地方洒水,会冻一层冰,

所以从小学到高中9年中,冻脚,冻手,冻耳朵等冻疮一直都有。

所以,我们那个年代,父母们到了冬天交流的东西不是什么补习班,

是如何治疗冻疮的偏方和药物。

小时候我有7年生活在东北,而且是东北最冷的呼伦贝尔地区,

零下四十三度的天气,6岁的我也可以出去玩耍,毕竟长达7个多月的冬季不可能每天都在家里。

又一次和小伙伴打雪仗回来,路边一把铁锹倒在地上,我就好奇伸指头摸了一下,然后就拔不下来了,

母亲听到哭声出来把铁锹和我手指头一起弄到屋里放到火炉上烤了一会才拿下来,但是粘住哪里几小时候没有知觉并逐渐变黑了,万幸的是最后手指保住了,只是到了十几岁我手指还隐约的疤痕存在。


学生才会讨论这破事。

正常人谁争这个啊


凡是这么认为的网友很大程度上是纯粹意义的网路韭菜,他们获取的信息渠道的来源是网路,而当下的大数据网路环境下,往往是你越爱看什么越想看什么,越给你推送什么,但是不负责信息的真实性和可靠性。而韭菜最大的特点就是很容易非黑即白的看问题。

本身南方和北方就是一个很广义的概念,福建是南方,内蒙古是北方,但是这二者对于冷的这个问题有可比性?福建在怎么降温请问能冷哪去?在黑龙江和内蒙古动辄轻零下二三十度温度面前,南方所谓的低温,都是毛毛雨,根本不值得一提!在加上北方凛冽的北风,你一个南方再冷,请问能冷到哪里去?当然我并不是说南方的低温就是意味著还是很暖和,只是在冷这个体感上,二者实在没有可比性,根本不是一个量级和一个层面的东西。

在绝对量面前,谈什么魔法攻击就是在扯蛋!就好比七十岁的博尔特拼了老命也跑不过一个二十岁的大学生。

我知道一定会有人说,北方是暖气啊,南方是潮湿是阴冷等等。

如果真有人是这么坚定认为的,基本是很大程度是一个不折不扣的网路韭菜,因为这群人根本不会去分辨是非曲直,看了几篇网路自媒体文被带点节奏,就认为这个世界是怎样的了,别不承认,谎话千遍就是真理,更何况不带脑子的韭菜呢?

北方即便有暖气,难道北方人都是一整个冬天24小时都窝在家里不出去了?难道北方家家户户直接都有车,且有地下暖库?去哪里开车就行了?就不用出门面对凛冽的北风和零下二十多度的天气?大家都不用出门工作了?尤其交警、环卫等等众多需要户外工作的人都在家云办公?

另外,即便有暖气,有供暖就真的体感上让你感觉屋内是夏天了?虽然这个问题很敏感,但是如果有人认为北方因为有暖气,就意味著屋里热的可以穿背心裤衩吃冰淇淋的话,那可以冬季来北方一些代表性的城市,随便租几个房子,尤其老旧小区,好好感受一下,是不是真的这样,看看你是否需要把南方室内穿的那些衣服,在北方也穿一遍,甚至更多。

PS:借著这个话题多说几句:

近几年很多地域问题,其实都是自媒体网路带起来的,比如,「东北落后」这个议题近几年炒的很热,好像一些南方集全省之力只发展一个省会的城市的人们瞬间高潮了,似乎可以随意嘲讽东北如何落后和贫困,嘲讽如何东北大量人口外流,全国各地都有东北人,网路上拍恶俗视频的都是东北人,投资不过山海关,东北多恶劣,等等不带脑子的妖魔化的言论。都是近些年网路带起来的,他们看的更多的是自媒体的文章,而没有去看真实的数据和客观的评价。

我给一些喷子说一个数据,全国只有九个省市对国家财力贡献是正数,按照名次分别是:北京、广东、上海、江苏、浙江、天津、山东、福建、辽宁。辽宁就是你们说嘲笑的东北。也就说说,除了这个九个省份,其他省份都是等著「张嘴要饭」的,我这么说不带任何感情色彩,只是为了简洁的表达,因为这是事实!

类似网路地图炮的,比如,河南人都很垃圾,骗子很多,广东如何发达,人均如何富有。

我不想开什么地图炮,真要去对比的话,不要看什么网路文章,一些真实的客观的数据更有说服力。比如要比GDP,先看看有多少人口,看看这些人口和GDP的数据关系,毕竟100个人 干活,和500个人干活,你比谁干的多,这就是耍流氓。在看看这地方是靠著高房价支撑的,还是靠基础实业工业支撑的,不要动辄看著自媒体的一些不知道哪里淘来的数据和带节奏的言论就跟著高潮。真要对比,可以看看人均可支配收入排名这样的最实际的数据。

所以说,网路上所谓的网友们认为这个世界什么样都是正常的。别说认为南方比北方冷,就有认为南方比南极冷都没什么可稀奇的!


四川人,在东北上过四年大学,

去之前我也是在网上说北方冷是物理攻击,南方冷是魔法攻击的人,

但是去过东北之后,回来差不多就学会闭嘴了。

私以为一直感觉南方比北方冷的人共有三种。

其一,他们大多数没去过北方,光看见电视里面下雪打雪仗好玩了,而根本不知道零下二三十度到底是个什么概念

其二,知道北方有暖气,但下意识认为暖气便宜或者不要钱(夸张说法,但大多数南方人应该真没去了解过暖气价格),

其实只要知道暖气要钱之后,在南方想保暖就很容易了,开空调或者挂燃气壁炉呗,

你说空调干燥?北方暖气也有好有坏,还分地暖和暖气片呢,

然后啦?一群人舍不得出钱,又想在屋子里穿单衣?哪有那种好事儿?

其三,那群咋咋呼呼啥也不知道,只知道跟著起哄的杠精和s,b。


因为 南方 什么都比 北方好

所以 南方 必须 比 北方冷


推荐阅读: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