保健品的作用


看成了大保健能讓身體健康麼……

現在關於保健品保健康的廣告鋪天蓋地,但是保健品究竟是什麼?真的能帶來健康嗎?今天就帶領大家一起解開保健品神祕的面紗!

保健品不是葯,「它只是起輔助作用,應用於適宜人羣具有一定的保健作用」。有病不能靠單純服保健品,不能以保健品作為「治療」的主要手段,必須到醫院接受正規的治療。生病了保健品能不能用?能用。但必須在正規藥物治療的基礎上,選擇性的輔助應用,不能本末倒置。這個概念必須非常明確。

http://dwz.cn/6oOcRF (二維碼自動識別)

隨著我國社會經濟的快速發展,人們對健康的需要、對健康知識的瞭解不斷增漲,對保健品的需求會越來越大。即便國內市場不發展,國外的保健品也會打進來。保健品市場應該有大的發展,但必須是有序的健康發展。而不是重複、低水平的發展,甚至是誤導消費者、危害人民羣眾的健康。現實生活中,我們經常看到有些保健品生產經銷廠家缺乏社會責任心,一味地追求經濟效益,通過所謂的「專家」講課,誇大保健品的作用、誤導消費者。我曾接待過一位糖尿病患者家屬,他聽說某保健品能「根治糖尿病」,愛妻心切,花大價錢買了兩箱。妻子停了其他葯只喫這個保健品,結果導致「糖尿病酮症酸中毒」,送到醫院去,經過搶救才脫離了危險。又譬如,一些保健品稱可以使「乙肝轉陰」,而事實是,乙肝在目前的醫療條件下還不能根治。有些保健品稱能「降壓」「降脂」,結果病人血壓、血脂非常高了,也不去醫院正規治療、有效地降脂降壓,而是應用保健品替代。這樣的事例很多。

國家葯監局建議消費者,要認清保健食品標誌,仔細閱讀保健食品標籤說明書,並通過正規銷售渠道購買保健食品。特別要注意的是,保健食品不是藥品,不能替代藥品。一些具有輔助降壓、降脂、降糖功能的保健食品只有降低疾病風險的輔助保健作用,對於患者來說,絕不能以保健食品代替藥品使用,以免延誤病情。

保健食品標籤和說明書包含了產品的原輔料、功效成分或者標誌性成分及含量、保健功能、適宜人羣、不適宜人羣、食用方法及食用量、注意事項、保質期、產品註冊和生產等相關信息。消費者購買前要仔細閱讀保健食品標籤說明書,根據產品聲稱的保健功能,結合自己的身體健康狀況,有針對性地選擇保健食品,尤其是老年體弱者、慢性病患者、兒童及青少年、孕婦等特定人羣,在選擇保健食品時要謹慎。任何保健食品都有一定的適宜人羣,有的還標註不適宜人羣,消費者在選擇時必須加以注意。

由此可見,保健品僅僅是保健品,並不是藥物,不能真正治療疾病,如果一味相信保健品能夠帶來健康而拒絕到醫院進行檢查、治療、診斷會嚴重耽誤病情,危害大家身體健康。


看是什麼保健品了,如果是維生素什麼的對於缺維生素的人當然有用了。比較難以理解的就是西洋參,靈芝茶為代表的養生食品。。。。。

能讓 覺得保健品能讓身體健康的人 心理健康。

開玩笑。


心理上可能健康了


推薦閱讀: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