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先得明白國家是什麼?

一羣戶籍上的農民耕種土地,繳納稅負,出兵役徭役。

這個才叫國家。

東漢末年什麼情況。董卓遷都之後,關東就是二袁對殺。朝廷的命令停戰的詔書被當成廁紙。

李傕郭汜對殺後,長安與關中也基本完蛋。白骨露於野,人喫人。

獻帝逃到洛陽,洛陽被董卓焚燒後,還有居民數百家。根本無力供養朝廷。

於是尚書以下都要砍柴。多有餓死者。

這個朝廷,即使李傕郭汜不再追殺,也是奄奄一息。

一個國家完蛋,就是根本上失去了對於土地農民的控制,也實際上失去了對於地方割據的控制。

獻帝基本上也是政令不出洛陽城。能依靠的,也就是董承這些人。為了與李傕郭汜對抗,連白波賊,楊奉都招來。

無兵無糧無地盤,這個局面,基本是無解的。

漢武帝的雄才大略,文治武功是建立在文景之治以來的休養生息上的。也是建立在強大的西漢的國家機器上的。當然他非常敗家。

現在這個局面,任何人都不能脫離物質基礎來支撐一個國家。

如強大的國家機器還在,靈帝足以駕馭曹操。

如果沒有,估計只有劉邦劉秀這種空手套白狼的創業君主以及團隊纔有翻盤的能力。


西域大宛城下,立著這麼一座石碑

秦末大亂高祖興於野煌煌炎漢文景治於中及上柄政倉廩塞實勵精革鼎熬煉雄兵為國羽翼如林之盛昔有匈奴兵馬精雄掠吾民息凌我白登今朝捧袂歌舞於庭再有夜郎為國傲重今印入宮裂土於封天馬瑞降大宛幸祥安敢不貢待吾天兵率土之濱上御威臨金口玉憲莫敢不臣今破大宛乃言於斯凡日月所照江河所至皆為漢之臣妾

太初元年六月漢徵西將軍定遠侯曹勒石於此


看怎麼個穿越法了

如果是曹操穿越到漢武帝時代,就算漢武帝是劉協,曹操也會是大漢忠臣,就連董卓和李傕郭汜這種莽夫也不敢怎麼樣

但如果是劉徹穿越到漢獻帝身上... 估計劉徹都不能活著從董卓手裡出來,更別說讓曹操遇見漢武帝了

所以說,一個人的命運啊,當然要靠自我奮鬥,但是也要考慮到歷史進程


曹操心想,我好絕望!mdzz!

今天逼我找漢武帝跳大神。

明天逼我找秦始皇玩獨立。

後天喊我找李世民玩造反!

大後天喊我找朱老八solo!

再過幾天喊我回到石器時代建帝國!

我只想安靜的做個徵西將軍而已!

能不能別往我頭上扣屎盆子啊!


這個問題問得實在是……太幼稚了。

不要說漢武帝,退一步想,即便當朝皇帝昏庸如漢靈帝,難道曹操就想著篡漢了嗎?可實際上是:在中平五年(188年),身居西園軍校尉的曹操,也不過是說想從討涼州,要替漢靈帝分憂,要為大漢建功立業,立志要做「徵西大將軍」云云。

說到此事,可能會有人要說「此一時,彼一時嘛!」因為當年的曹操不過是個立志報效朝廷的熱血青年。

說得對!曹操能走上權臣之路,是因為整個東漢帝國的形勢已經變了,圍繞在自己身邊的人多了,自己從一個「打工仔」變成「創業者」,需要重新考慮的事情就多了。

如果沒有亂世,曹操就會繼續做一個「打工仔」,而沒有創業的機會;若他要敢嘗試自己去創業,可能會跟太平道教主張角同一個下場。


再看漢獻帝劉協,很多人誤以為他像影視劇裏那樣唯唯諾諾,例如:

電視劇《新三國》裏,曹操當朝架空漢獻帝發號施令

再者:

電視劇《軍師聯盟》裏,漢獻帝都給曹操跪下了

實際上,這些都是編劇們自己天馬行空想像出來的,若說劉協在後期徹底淪為傀儡之後,他確實可以變成「唯唯諾諾」的形象,但問題是:歷史上的曹操,為了避免君臣相見的尷尬局面,是乾脆不去朝見皇帝的,皇帝身邊有自己的「傳話筒」就足夠控制朝廷權力了(例如長史王必)

編劇們不知道歷史上曹操於此用心,全憑無知腦補出「君臣相見時,曹操肆無忌憚地做出僭逆行為」的畫面來,我不知道這能體現出曹操的哪門子霸氣,這豈不是對著《演義》中的董卓形象塑造出來的嗎?

再上溯到歷史上的建安初年,劉協和曹操矛盾尚未激化前,曹操也不會有「僭逆」的行為,劉協也不應該是「唯唯諾諾」的樣子。試舉三例:

第一,在建安初,太史令王立跟天子劉協談論天象,提到將會有「姓曹的人會安定天下」。王立本意大概是安撫劉協,說曹操一定會戰勝袁紹,安定天下。可是由於這個話題實在是政治敏感,曹操擔心被人舉報,所以親自向王立解釋,希望他不要再提此事,免得對自己造成不利影響(會被禁言、甚至封號)。

第二,劉協在定都許縣後,就派裴茂持節去關中督諸將討伐李傕,以報東歸追擊之仇,得勝後還下詔把李傕的人頭掛在許都示眾。顯然,在「衣帶詔案」之前,劉協對朝廷還是有一定掌控力度的。

第三,劉協開始對曹操專權不滿後,也曾動怒,敢在朝堂之上質問曹操,曹操大驚失色,趕緊求饒,甚至嚇得汗流浹背。

《後漢書·皇后紀》:(曹)操後以事入見殿中,帝不任其憤,因曰:「君若能相輔,則厚;不爾,幸垂恩相捨。」操失色,俛仰求出。

很多人誤以為這是劉協在發動「無能狂怒」技能,講道理,若真如此,曹操根本就不會被嚇著好吧;實際上,正因為是劉協「有能」,所以曹操才會怕。

此時,劉協的「能」是什麼?是劉協手裡還有人(手裡還有虎賁軍),所以曹操能想到的對策就是,慢慢把漢獻帝身邊的「能人」給除掉,換成自己人。後來,劉協就徹底慫了,到了伏後被抓時,他也只能哭著說「我的命也不知道能活多久!」

——人和形勢在不斷改變,姿態形象也會因此而改變,這纔是歷史真相。

把建安初的劉協刻畫成慫包,把曹操刻畫成專橫跋扈,是真的不瞭解歷史,只算得上是藝術的人物形象解構。


到題目上來,即便英明神武如漢武帝這般帝王,他坐到漢獻帝這個位置上來,他也哭啊,漢獻帝在朝廷沒有宦官可以依靠,仰賴兩位外戚伏完、董承的兵力,從一開始就不足與曹操軍抗衡,後來他們又一一被曹操除掉。

漢武帝可以嘗試把董承、伏完的軍隊弄起來,其實漢獻帝也想到了,諾,「衣帶詔案」就是如此,結果,曹操把董承及其黨羽一鍋端掉——當然,劉大耳還是先走掉了。

看看,曹操根本也不是省油的燈,他在掌握了優勢的情況下,一直都保持清醒,沒有糊塗到放棄自己優勢,讓皇帝反轉壓制自己。所以,漢武帝想要玩好「衣帶詔」,遇到曹操這個對手,恐怕也是難辦。

知乎上還有個神提問,說「漢獻帝為何不一劍殺了曹操,奪回大權?」這位題主明顯也是不明白:政治不是一個人的事,而是一羣人的事。

所以,如果漢武帝穿越到漢末時,還能帶上衛青、霍去病及其麾下精銳軍隊,此時,就不用玩什麼「衣帶詔」了,直接與曹操放手搏一把。

然後,即便在官渡之戰之前,打敗了曹操,袁紹、劉備和孫策(孫權)等人就會束手就擒、俯首稱臣嗎?我看,還是很難辦啊!


推薦閱讀: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