現在大二了,我依然很渾渾噩噩,有時候就是不願意打開書本學習,課程學習落下很多,對知識也很陌生,不過現在處於向上階段,每次來到圖書館學習,學習狀態都很好。身邊的室友很少主動學習,一般都是在打遊戲,耍視頻,宿舍也比較吵,不適合學習。想知道知乎上的朋友,你們身邊認真學習專業知識的人多嗎?我是臨床醫學專業的。


謝謝你的邀請。我的答案是:越好的學校,認真讀書的人越多;只不過無論多好的學校也不能排除有渾渾噩噩的學生。關鍵在於,你的眼睛盯著什麼樣的人。分享我的學習經歷供你參考。

我的本科生活在醫科大學度過。回想起來,大一印象最深的是:每天晚上在操場跑步,結果一年瘦了十幾斤,體育課800米跑了3分24(對於個子不到一米六我來說那是個讓人開心的事);第一學期一個冬天全宿舍一起織圍巾,每周大家去附近的街上逛街。另外,還有每天下課之後泡圖書館,學校臨時圖書館只有兩層,而且大多是醫學書,我記得把感興趣的社科書(小說除外)差不多看了個遍。大一舍友之間關係也很好,大家天南海北聚在了一起,過節的時候一起煮飯吃,很歡樂。就這樣一年就過去了。大二下學期的時候,我遇見了一位貴人,讓我重新思考自己以後的方向。我原本打算畢業之後考臨床研究生,但是一次深談之後我明白了,跨入臨床方向對我來說難度太大。雖然我的醫學課程成績都還算是不錯的,但是理論課學的很淺,實驗課上的也很少,如果說理論方面還有的補,實驗方面是真沒得補。還有一個私人原因,考大學一心想學醫是為了彌補兒時看著親人離世卻無可奈何的缺憾,想學醫將來專攻這個病,以後能少一些人經歷這種痛苦。學了醫之後才發現,很多病都是無法根治的,以前的想法很幼稚,當時備受打擊。還有個插曲,當年給我們上實驗課的老師是美國留學回來的腫瘤醫學博士,具體方向記不得了,只記得他好像教我們使用PCR分析儀之類的儀器。我問他怎麼不去學校醫院,他說進不去,我當時就驚呆了。他都進不去,那我這個大學只上了四年的邊緣學科的人,就算讀了研畢了業去醫院做醫生人家能要嗎?再加上第一年申請轉專業沒有成功,我打定主意考研轉方向。從那以後,我不再追求所有的課都要成績好,也不指望拿獎學金了,把精力放在想學的方向,除了醫學的基礎課程和打算學的方向一定要學好外,其他課追求不掛科就可以了。(這是我第一次開始對自己的學習有所取捨,在此之前我追求各科都好,還因為這跟自己過不去。)也就是在那個時候開始,我的人際關係好像開始變得不好了。臨近床位的舍友對我不滿,因為我早上起床太早吵到她睡覺,她喜歡看小說,半夜不知道看到幾點睡的。其他舍友常常一起看劇,看節目,看小說,看動漫,我很少看,常常是吃完飯回來看一眼節目,然後收拾完又出門了。不在一起,就沒有話題,久而久之,關係就疏遠了。只有其中一個室友關係還好,有時候一起上自習。大三、大四,假期也沒有再一放假就回家,在準備即將報考的學校的考試和專業方向的資格考試。記得準備資格考試的時候,正是暑假。我和一位室友合租了一間房,報了一個培訓班的二十多天課。同班級的一位女生找不到房子,硬是和我們住在一起,一間不到十平米的房間里擠了兩張床,除了床尾半米寬的地方,屋子裡沒有其他空地。每天晚上,這位女生總是嚷嚷著睡不著,還拉著我們講她的戀愛煩惱,弄的大家都不安生,以至於我每天都不怎麼和她說話,除了上課,上自習,晚上回來就睡覺,基本上不和她交流。(後面好幾年裡,想起這位同學,都是滿心厭煩,自己不學習還要騷擾別人。直到有一年忽然意識到,當時自己對同學是多麼殘酷,如果當時能夠找時間和他好好聊聊天,開導開導,或許她也會好過一些。)當時每晚接近12點睡覺,早上7點起床,八點到教室開始看書,沒有午睡,困了趴桌子上睡一會,一個假期就這樣過去。我們專業因為是交叉學科,到大四還有好幾門課要學。九月開學之後,學校查課很嚴格,室友他們都回去了,我沒回去。當時心裡想,只要考試及格就可以了,但這個考試不能掛。於是堅持著考完試,學校那邊也平安無事。考完搬回學校,上了一個月的課,成績出來之後是考過了,滿心歡喜。到10月底考研要進行確認,這時候開始準備考研。又搬到意向學校的附近,開始了兩個月的備考。因為是外校生,進不了圖書館,自習室的情況也不清楚,每天上自習是從一個教室被趕到另一個教室的,有時候沒地方去了就硬著頭皮坐著,老師講課我複習,有時候在走廊里度過,南方沒有暖氣的冬天也很冷,現在還記得在那個教學樓空蕩蕩的走廊里背書的場景。因為這我還養成了一個癖好,考試的時候穿一身特別難看的衣服,把自己捂得嚴嚴實實,這樣心裡踏實。最終得償所願,我成了我們專業唯一一個同時考上這個學校研究生並通過專業資格考試的人。當時感覺是很自豪,一個是因為意向的學校在專業領域是國內有名的,另一個是因為那幾年這個專業資格考試通過率很低。還有個意外的驚喜是,當時同班有幾位同學平時成績很好,是我怎麼努力都還差一點的那種,我居然彎道超車超過了。言歸正傳,1月份考完筆試,接著寫畢業論文。剛過完年成績出來,我的筆試分不高,如果按照往年的分數線,我是肯定沒戲的。但是那年趕上學校大改革,結果如何都不知道。我硬著頭皮複習。當時室友計劃著來一次畢業旅行,我也想去,可是最後他們都去了,我一個人在備考,為此鬱悶了很久。後來分數線出來,居然過線了,也沒完全墊底,備考的信心更足了。複試順利,終於考上了。這就結束了嗎?沒有。因為我的筆試成績不夠好,將來選導師會很不佔優勢。於是,在學校最後的一點時間,苦哈哈地用來學習專業基礎課。這就是我的大學四年。我很感激那個時候的自己,因為這是人生第一次大轉折,我恰好抓住了機會順利跳過去了,成了名副其實的雙跨生。

研究生階段,又是三年的苦行僧生活。碩士一開始就給了我當頭棒喝。筆試成績不夠好,心儀的老師不要我。當時感覺很受侮辱。原本想選另一位博導,但因為他太有名,怕選的人多,沒敢選。事實上先前我專門去拜訪過這位老師,他聽了我的專業背景和成績之後對我很感興趣,還告訴我當年專業課雙門過百的人沒幾個,我聽完興奮極了。後來左思右想,還是不敢報他,就是太喜歡,又怕,結果錯過了。後來分到了另一位老師,開始了散養的生活。當然老師對我也是很好的,到現在還會關心我。只是當初那個遺憾就是永遠的遺憾了。所以說關鍵時候的選擇真的很重要。碩士階段我讀的很辛苦。一方面想努力彌補專業基礎上的不足,另一方面,覺得研究生畢竟還是要有一定的科研精神,要有問題意識和獨立思考的能力,可是很遺憾,我這方面的能力很欠缺,所以比較難過。導師幾乎沒有給我布置過什麼研究的任務,更不提做課題了。而我自己,讀專業的書籍很頭大,那些理論書對我來說簡直是要命。越是這樣,就越怪自己,強迫自己必須讀下去。印象特別深的是,上課的時候非常羨慕那些能當堂提問和回答問題的同學,我自己是做不到的。但是好在,老老實實啃了幾本書,不至於完全白痴。記得那幾年室友過的特別開心。他們雖然又花了兩年才考過資格證書,但是每天都開開心心的,在宿舍煮煮飯,看看電視,考前就收收心準備考試,好像從來沒有什麼苦惱。我們不在一個軌道內生活,交流也沒有太多。就是感覺,和本科的時候相比,舍友之間的關係疏遠了很多。我已經習慣了獨來獨往,每天在教室呆上一天,晚上回去。可能就是這種習慣,使我能夠儘可能長時間保持學習的專註性。因為在教室的時候,我幾乎不會看手機,中午和晚上吃飯的時候,會看一些以前沒看過的電視劇(比如X檔案,看看會膽子大一點,以前膽子特別小),吃完飯回到教室就看書了。當時考上研究生的時候家人送了蘋果手機和ipad給我。ipad偶爾玩一下遊戲,多數時候用來看考試的視頻課了,到現在有七八年了,還完好無損,超長待機功能實在太強大。

到這裡好像有點跑偏了。想和樓主分享的是,在不同程度的學校,身邊認真學習的同學在比例上確實有點不同。這是我在碩士階段很清晰的感受。本科的時候在本校上自習,除非到期末否則基本不需要費力找位置,周末有時候我可以一個人獨享一間階梯教室。碩士的時候,常常找不到上自習的位置。圖書館和我無緣,我基本找不到位置。主要是我受不了要一早排隊去看書的生活,乾脆老老實實找教室。到暑假的時候,學校跟沒放假一樣人超級多,圖書館不開放了,教室里到處是佔位置的書,一本連著一本。沒考上之前去自習的時候感覺,這個學校的男生怎麼那麼不紳士,居然和女生搶位置。去了才知道,能搶到位置是王道,誰管你是男是女。這就是不同的氛圍。當然也有可能是本科是理工科院校,大家在實驗室里度過,自習室沒有太多人。不排除這個可能。不過我想,醫學要學習的理論知識也很多,還是有相當一部分內容不需要在實驗室完成學習的。

回到研究生的生活。研一暑假,我嚮導師申請實習。老師介紹了實習場所給我。一個暑假下來,我好像找到了學習的意義,回到學校之後學習方向比較清晰了,就是要學以致用。研二上學期很快過去,下學期開始學校組織的實習。我去了實習單位。單位很重視我們學校的實習生,居然讓我任選部門。於是我抓住機會去了最好的部門,跟著老師做了其他同學很羨慕的工作,愉快充實地度過了三個月,對未來的方向也越來越清晰。回到學校,我沒有和大多數同學一樣去準備公務員考試,而是準備再次考研,目標是清華的一位老師。終於到報考的時候了,卻被清華研招辦告知,不接受碩士報考本校碩士。不想讓自己的準備白費,改報北大的一位心儀老師。兩所學校初試考試科目差異很大,硬著頭皮去考了。結果沒有進複試,不過也沒有後悔,兩校的考試讓我對專業知識有了更深的把握,以前根本學不會的東西變得不那麼難了,尤其是英語成績出奇的好,讓我對自己的英語重拾了希望。後來趕緊寫論文,通過答辯,畢了業。一年之後,找到了還可以的工作。

參加工作的時候,有一番感慨。越來越發現,一個人走得好不好不是單靠聰明就可以的,正確的時間做正確的事,關鍵的時候做正確的選擇,很重要。這一點也和同學、同事有過交流,得到了肯定的答案。至於什麼是正確的事,這一點是值得認真思考的。比如對於像我這樣大學時期有一定資金保障的,學習無疑是正確的事。但像我有的同學那樣,家庭無法提供經濟支持,需要自食其力的,讓他完全把時間花在學習上就不現實,需要分出一部分來兼職。還有的同學,因為成長中的問題積壓太久,需要釋放,就花了很多時間社交,最終雖然學習沒有很好,但是也沒有掛科,更重要的是心理得到了治癒,我認為他也做了正確的事。最怕的是,什麼都做好。也有同學在研究生階段一邊莫名擔心畢不了業愧對恩師,一邊自己壓力大的不行根本無法集中精力學習,最終惶惶不安的過了三年,事實上以他的能力原本可以做的更好的,工作也可以找到更好的。還有的同學,整個研究生三年都活在自己考上比較好學校的自我優越感中,三年下來幾乎一無所獲,這種見得最多。有一位同學考了我們學校最好的專業的特別好的博導,老師一開始就倚重並鼓勵他讀博,但他完全沒有聽進去老師的話,也沒有安心做研究。畢了業回了老家,也找了份不錯的工作,只是與專業無緣。他後來後悔了想讀博,但老師那裡已經沒了機會。我時常想,他現在的工作也很好,沒有聽老師的應該也沒什麼;只是偶爾有一絲絲的遺憾,其實他還可以更好的。

不知道題主有沒有去清華逛一逛。當年篤定想去清華的時候,家人並不知道。我提出想去北京走走,家人給了我一筆開銷讓我去逛逛。三天時間,我逛了一天頤和園,一天清華園,半天北大。在清華的時候,我其實是想去找找有沒有賣複習資料的地方。結果到了圖書館門口,看到來來往往儘是匆忙的人,好不容易叫住一個面善的人,結果人家愣是冷冷的說了聲不知道就進了圖書館。當時心想,清華的人這麼冷淡嗎?同時也禁不住感嘆,人家都是學霸啊!哪有時間理我。雖然目的沒達到,但心裡跟打了雞血似的,更想去這樣的學校了。題主還年輕,早點定下目標,或許就不會那麼迷茫了。

再後來,我考了博,到了一個自己專業方面在國內算是頂尖的學校。對學習氛圍的感受更深。在校園裡,時常聽到的是你的論文怎麼樣,某某老師的課怎麼樣,某某會議有沒有參加等等。對於我這樣從專業末端學校走到前沿學校的人來說,簡直是巔峰體驗。上課的老師是以前在書上、論文上、電視上才能看到的人,一個個傳說中的人出現在眼前,還跟你互動交流。周邊的同學,隨處可見的是全國各地而來的根正苗紅的尖子生。而我,分明是個醜小鴨。那種極度的自卑感,讓我第一學期卯足了勁的學習。半年之後,我的壓力愈來愈大,此後整整一年半的時間裡,我都在惶惶不安中度過。論文寫不好,被老師(非導師)痛批,發表不了論文,感覺無顏面見導師,一度心情跌落低谷。個人感情亮起紅燈,和家人關係也十分緊張,自己的身體也出了問題。而我好像逃避似的,索性開始沒日沒夜地看電視,買東西,哪怕電視開著不看,也不想開始學習,就怕開始學習。好不容易鼓起勇氣收拾好心情,又再次趴下。直到現在,還沒有找到以前那種一心努力向前的狀態。總有一種有心無力的感覺。感覺自己大概是博士群體中的渣渣。長這麼大第一次感覺自己這麼渣。好像被現實打趴下了,又好像是被自己打趴下的。可能是因為無法承認自己的平庸,對自己報的希望太高,潛意識裡知道自己做不到,所以對自己不滿。又或許是,因為能考上這所學校而盲目自滿,沉溺於喜悅卻忘記了腳踏實地。總之,在這個階段,我是一個失敗的範本。學業上的挫折,帶出了成長中的種種痛苦記憶,所有的不快一擁而上,終於把我吞沒了。這兩三個月,終於開始一點點往外爬。但下坡容易,上坡難。我還在黑暗中掙扎,期待光明早點到來。

不得不感嘆,人生真的是有高峰有低谷,起起伏伏。努力的意義,在於讓低谷淺一點,呆在低谷時間短一點。同時,低谷也並非毫無意義。記得有本書上說,生命中有一些禮物會以極其醜陋的外表出現,只要你耐著心打開這個盒子,就會有意想不到的收穫。今年這個感觸非常深(盒子也是真的很醜)。如果不是因為論文搞得那麼痛苦,我不會認識到原來我一直屬於學習型而非輸出型的人,我擅長學習、擅長考試,但不擅長應用,不擅長成果表達,這是我的短板(這個問題很重要)。如果不是這麼長時間的迷茫,我大概也不會對自己今後的人生有多少深入的思考,以前只是想找到一份不錯的工作就可以了,現在現實逼迫我認真思考和規劃自己的人生,有機會做一次新的選擇。如果不是身體出了問題,我大概還會像以前那樣熬夜寫論文,一晚上寫出一篇獲獎論文的時代也過去了,現實要求我做可持續的事。如果不是感情問題以及和家人的衝突,我也不會明白自己在處理感情方面的存在的問題,自己想要怎樣的感情和婚姻,更不會明白童年遭遇影響了我這麼多,而我一直以為我已經走出來了……破破爛爛的事特別多。該來的總會來,不走運的事總是喜歡結伴來,目的就是,要麼把你整垮,要麼讓你變得更強。結果是什麼,取決於你自己。現在唯一能做的,是再勇敢一點。不和那些優秀的同學去比較,也不和那些普通的同學去比較,只看自己,告訴自己勇敢一點,多邁出一步,儘可能做的比昨天好一點。本科時,最大的收穫是學會了自學、專註;碩士時,學會了腳踏實地。博士階段,最大的收穫可能是學會如何從低谷爬起來。

回答這個問題,既是想向年輕的你提出一點提醒,也是想借你的樓,解自己的惑,希望你不責怪。謝謝你。衷心希望,你能好好學習,我相信這不會讓你後悔。我的大學不算浪費時間,但還是會遺憾沒有在上課的時候再認真一些,儘可能把知識學精一些。希望你不會有我這樣的遺憾。更何況,醫學是那麼神聖的學科。大學要有多彩的一面,也要有一些計劃,起碼支撐到十年,這樣你能少走一些彎路。當一個人有了方向,又肯努力的時候,會感到全世界都在為你讓路。或許這就是越努力越幸運。我的一位長輩曾半開玩笑半感慨地跟我說:「你真是走了大運!某某居然願意幫你!」我也覺得自己很幸運。希望你也能早日撥雲見日,一路幸運下去。

把曾激勵我的話那句話送給你:一個人要耐得住寂寞,經得起誘惑。(後兩句是:懂得選擇,學會放棄)走得越高越孤獨,需要耐得住寂寞;無論何時,想做的事都很多,想打遊戲、想回家、想去玩等等,都是誘惑,要得到一些東西,就要經得起這些誘惑。

祝福你。


無論是哪個環境,人群永遠都是2-6-2分的,20%的人追求卓越,60%中庸,20%無所事事。其實恭喜你,你問的這個問題,你已經意識到自己的問題所在。既然你知道圖書館的學習氛圍能夠帶動你,那你就多去湊湊唄!如果我是你,我回到了大二的階段,肯定會把所有的專業知識都掌握牢固並提前嘗試運用到商業當中去!!儘可能地為自己未來鋪更好的路,讓自己有更加多的資歷換更好的未來。我不會在乎宿舍環境怎樣,舍友怎樣,其他學校的人怎樣!!因為別人怎樣都不會直接影響我的未來收入。是的,在我現在這個年齡,隨著你的角色增加,家庭責任越來越大,最關注的東西就是經濟收入和未來發展!!平時放鬆娛樂可以有一些,但如果是混過去的心態,那麼在現在淘汰速度這麼快的社會就是在等死!!所以,除了個別的,不會有永遠的朋友,所有人都是過客!!如果你擔心在宿舍不合群,被嫌棄,那麼大可不必因為那些阻礙你提升的豬朋狗友而苦惱這個事情!君子黨而不群,小人群而不黨。知音難覓,曲高而和寡,自古帝王,所有成就一番事業的人都是孤獨的。最後,你應該問的是,你究竟有多想成為哪種人?你的慾望就決定了你動力和努力程度,反過來也決定你將成為哪種人。


很喜歡這句話,寵辱不驚,閑看庭前花開花謝;去留無意,滿水天外雲捲雲舒。

我一直是努力的,我身邊的人都是比較努力的。不努力的,都被我給拋棄了。(即不努力的也有,大多都是正常的)

很同意那句話,物以類聚人以群分。

很喜歡數學中的正態分布,就是那個20-60-20分布那個答主解釋的那樣的。

你可以百度:正態分布,了解一下正態分布在生活中的應用,用概率解釋生活,能更好的認識生活。


這個的話,我沒有任何歧視的意思,大學是人生比較重要的一個分階段,正所謂物以類聚,人以群分,分數好的一般是比較喜歡學習的,分數差點的可能就是比較貪玩的,當然不排除一些人天賦異稟,有些人天賦一般。

打個比喻呀,可能一流的大學和三流的大學裡面都不缺乏混子,但是相對就來說,一流大學學習的氛圍,確實是比三流大學好很多的,因為一流大學很多人學習成績比較好的,也就是比較優秀的那一類吧,學習這個東西,氛圍還是有一定的影響力的,當你的周圍,人人都在玩的時候,你是否能沉下心來學習?

你是否有這個毅力?假如你有這個毅力,那麼你應該一心撲在學習上,而不是被周圍影響。

因為你不知道,那些在玩,整天渾渾噩噩的人,說不定,自己的父母早就安排好了工作,而你,卻天真的跟他們一起玩,畢業了,他們回去繼承了自己的公司,而你畢業了,便是失業。

學習不下去的時候想想自己有沒有後台,或者後路,如果沒有的話,或許學習可以幫你完成階級跳躍,畢竟這是一個公認比較快的捷徑。

其他的路或許有比這個更快的,但是,真正能賺錢的人都在悶聲發大財,誰會分享出來?能分享出來的大部分,都是已經到了尾聲,莊家準備出來割最後一波韭菜了,希望能幫到你,好好學習,天天向上!


醫學還是要認真上課的,我有個朋友也是學醫的,不認真上課的話醫師證很難考。之前有一位同事是學法律的,結果沒考上律師證,只能渾渾噩噩度日了。

就普通學校來看的話,女同學普遍比較認真,而我上學就屬於特別混的那種。說實話現在有點後悔,要是當時認真一點就好了,哪怕學會一門技能也是挺好的。

據了解現在招聘還是很注重學歷,其次就是證書,最後看資歷。除非自己家裡面有家業可以繼承,或者父母可保衣食無憂,不然快去學點真東西吧!

宿舍吵就去學校圖書館,還不行就去市圖書館,學校也應該是有自習室的。千萬別覺得自己會與同學格格不入,畢業以後千條路,萬一人家家裡一安排就搞定了呢?到時候可不見得能拉你一把。

總而言之,無論別人努不努力你都應該好好學習,人生是自己的,在不損壞他人利益的前提下做出對自己好的選擇才是王道。


推薦閱讀: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