因為很多作品定義搞錯了,極端一點就是德不配位。

很多人很難區分[神作]和[個人特別喜愛的作品]。這是客觀和主觀之分。

的確,神作的定義在每個人心中都有一條界限,但是在客觀層次上,神作的定義模糊嗎,不模糊。

最基本的就是內容需要極高的思想層次和內涵,能反映社會、倫理、人性、道德。其次,人物,畫面,音樂和劇情都需要完美結合,你單獨拉出某一個部分都能讓人嘆服。

神作的特點是什麼,能給業界帶來巨大的影響,甚至可以說是改革。

劇情也不能太多套路化,畢竟套路都一樣,只是換湯不換藥,你要做的就是開闢新套路,帶來新的震撼。

比如魔圓,它把馬猴燒酒就是高危職業,大家誰都不會得到幸福,美好都必須建立在某人的犧牲上的套路帶入大眾的視野。

我相信國內很多人都是在那個時間段知道了虛淵玄這個名字。

這樣的作品,不會合所有人口味,也會有人不喜歡這種類型,但他們會說這部片子特別垃圾嗎,不會。除非踩到了什麼雷點。

[屆不到但是尊重]

論一部《星際牛仔》,無論是音畫,劇情和質量都一等一的好,全球各大網站的評分年年靠前,屬實業界天花板。你把它拉出來說神作,我也不會覺得你在吹。

這部作品被成為是[世紀末男人最後的浪漫]

我給很多女性朋友推薦過這部動畫,她們的觀感大部分都是[這部片子挺好看][看起來很牛逼][雖然不喜歡這種題材但是它看起來就很厲害啊][無法代入,但是給滿分]

這叫尊重。

現在有太多的閉嘴番和天花板,我只能說本來定位就搞錯了。一部作品商業化的成功,銷量極高,是會給很大一部人帶來神作的錯覺。

人都是喜歡比較的。

我拿《鬼滅之刃》舉個例子,不是引戰。鬼滅的成功刷新了多項記錄,打破了年度銷量,商業化成功的同時讓鬼滅這個IP出了圈,也被推到了風口浪尖,也有無數的人說這部作品就是神作。

這部作品真的是神作嗎。

我看過這部作品,如果給我打分,五星滿分,我給四星半,半顆扣在套路化,三顆送給飛碟桌。

不得不說,吹一下飛碟桌,畫面做的是真的牛逼。

但你能把鬼滅拉出來和eva或者攻殼機動隊放在同一高度說是神作嗎。

我想應該不行,至少內涵上就差了一個層次,但是不可否認,鬼滅這部動畫的確可以被拉入動畫業界天花板之名。

大家喜歡看動畫,因為它好看,有趣,不無聊,單從這點,就可以從主觀上定義這部作品。

為什麼會厭惡,因為作品客觀上的確達不到神作的高度。

但是把一般人拉出來,讓他們看eva,看攻殼機動隊,跟他們說這個纔是神作,這纔是里程碑。首先主觀上就本能抗拒了,看了兩三集就能棄了。

畢竟人怕的是無聊。

無法要求所有人理解神作,只想說,少一點吹,別天天把作品捧死了。


因為百分之99的作品都擔不起神作這個詞。

不說藝術水平更高的電影,就是相對於商業番劇動畫水平更高的動畫電影(千與千尋,紅辣椒),理智的人都不會說它們神作,而更傾向於使用佳作,經典作品之類的字眼。

神作這個詞根本就是觀眾的中二,一時被劇中的某個瞬間擊中G點後的集體高潮與狂歡。然後看評論跟彈幕就以為所有人跟自己一樣。其實這都很片面。如果有一部作品你也比較喜歡,那就應該認識到這一點。你可以為找到同好而欣慰。

那為什麼有人厭惡呢?因為他們沒有感受到跟你們一樣的感受,能刺激到他們的點這裡沒有,相反還看到了更多的不足,而不足卻會被粉絲濾鏡過濾。所以他們覺得名不其實。然而二次元差不多跟飯圈也有得一比,喜歡撕逼,喜歡捧一踩一引戰,就是很少理性看待優缺點,講道理。說得不好聽,大家都是下九流,誰嫌棄誰。

如果粉絲們長大理智了,那麼學會理智看待一部作品的優缺點,那麼也就會更好的欣賞其他作品的優點,何樂而不為?而厭惡神作這個字眼的朋友,送一句知乎的名言「你說的對」,畢竟中二有激情不是什麼壞事,中國人本性不給人添堵,再說能讓別人發神作的,必然有其閃光點。


很簡單,非常簡單,因為有很多的作品都是被有目的的吹出來的,名不副實的。就拿動漫作品來說,我記得很清楚當時紫羅蘭永恆花園一月新番剛出之前的那陣,就有人吹他的畫質,他的人物造型,他的宣傳片等等等等,出了第一集更是,各種腦補劇情,但是看了幾集大家發現,似乎並不是吹得那樣神奇,紫羅蘭是一部優秀的作品,但不是一部不可缺少的神作,它的製作精良但由於前期宣傳被路人水的太高,而又不能跟上大家對他的期望的同時,這就出現了理解的偏差。

每個人對神作的定義理解不同,所以非常容易造成理解不當,因此這樣所謂的神作被別人傳來傳去,我現在都感覺神作某某都是在一定程度上貶低這個作品。早先的東京食屍鬼第一季結束被人吹得神作神作的,我附近看不看動漫的人都知道金木研,董香等角色,但持續看下去也就感覺是一種蹭熱度,根本達不到某種自認為神作的標準。

有的人認為畫質高就是神作,所以他推薦我熱誠傳說X說是神作。

有的人認為熱血能參透哲學,有內涵就是神作,所以他推薦我進擊的巨人說是神作

有的人認為劇情連貫不推脫就是神作,於是他推薦我鋼之鍊金術師FA說是神作

有的人認為燒腦邏輯強是神作,於是他推薦我命運石之門說是神作

有的人認為處對象能處出高度那也是神作,所以他推薦我青春豬頭少年不會夢到兔女郎學姐說是神作

有的人認為能出出來一個系列並且能串一起也是神作,所以他推薦我FATE也說是神作

還有的人喜歡這個喜歡那個,太多神作了,我就不挨個列舉了,好像我再安利似的。

總之,不要輕易定位神不神作,神這個字真的不適合用在人類社會,特別是二次元當中,顯得優柔造作,而且中二感覺十足。神作很多是吹出來的,但不乏這些神作中確實有優秀的作品,不過還要你自己去找到符合你自己的優秀作品。

說回厭惡,厭惡某些所謂神作,就是對上述這種尬吹,虛假宣傳而引起的觀感不適,或者是壓根本身質量不高引起的。

當你感覺這個東西和自己聽到的,理解的差的太多時候,心理落差自然就會很大從而覺得神作就是垃圾,稱不上神作。久而久之自然厭惡。我本人就覺得東京食屍鬼不符合我聽到的,和我聽到這些宣傳之後理解的那個高度,他達不到那個水準。拒絕擡槓,沒有什麼引戰的意思,所以請食屍鬼粉絲不要攻擊。

還有就是每個人喜歡的側重點不同,導致的理解不同,說白了就是對某類作品無感因此不認同某某神作的評論,拿我來講吧,我個人比較喜歡JOJO系列,無論是劇情還是打鬥包括系列的連貫,沒有人能否認荒木飛呂彥老師創造JOJO的成功,可是大家也都知道,JOJO奇特在自身的畫風,繼承了北斗神拳那樣的硬核現代流畫風說實話第一眼是給眼球帶來巨大衝擊的,我早先也是因為這放棄了觀看,而當我現在反過來給其他人推薦的時候,同樣也因為畫風不能接受,感覺他不是很優秀的作品,因為真的不乏一些人認為符合那種不突兀的審美的作品是優秀的前提。所以仍然有一部分人認為JOJO不稱得上神作。同樣的還有布袋戲的東離劍遊紀(安利一波題主),你知道因為它是布袋戲畫風不能接受,我安利了多少人失敗。這兩種都能映射出我說的,因為喜歡的點不同導致對神作的不認同。而有那麼多優秀的作品,每個優秀的作品都有忠實的粉絲,這些粉絲又去安利。如果對方真的不喜歡某某的話,其實都可能造成負面影響。久而久之自然就很多人討厭神作稱呼。


看了看前面的一些回答,基本意思大概都是「有的神作是捧出來的,實際觀感和期待值有落差導致產生厭惡感」。

這是挺重要的一點,但是我還見過另一種因素導致厭惡所謂「神作」的人。那就是每個人對「神作」的定義是不一樣的。

一般來說,我們大部分人心中的「神作」都是指代「對自己產生重要影響」或「個人心中最好的作品」,也就是在個人審美觀下排名top5或top3或top1的優秀作品。

而我上面說的厭惡「神作」的人,反對的是「神」的意義,他們認為這種形容具有宗教意味,一個人怎麼可以將一部動畫作品當做信仰呢,而且「神」都是完美、擁有大愛、可以救贖他人的,只有像《聖經》之類的才能被稱為「神作」。

不管怎麼說,我覺得人與人之間對於所持有的不同觀念可以進行討論,但最好不要以自己的審美批判別人的審美,並惡語相向、冷嘲熱諷,畢竟審美是多樣的。


因為無腦吹唄,討厭的理由跟德不配位一個意思


主要原因是期望值過高,很多東西被捧上神壇後都要承擔更大的壓力,因為它必須要真的有那個實力,而且它擁有了更高的曝光度,如果他沒有那個實力,很容易就有一種受到欺騙的感覺。

比如之前的你的731學院 前一兩季我看製作覺得還算不錯,而且到處都在吹這部作品,然後這部作品有漫畫,我想看看動畫都挺好的,那漫畫也應該挺能打的,結果我看了覺得,這作品怎麼能在這麼嚴酷的日本漫畫環境中出來的。然後後面的動畫我就根本沒看了,因為我覺得浪費自己的時間,最後它出來這個事情我也覺得很正常,因為它根本配不上神作這個稱號。早晚要掉下神壇。

所以,很多人討厭的不是神作,討厭的是那些名不副實的作品。


因為本身就是小圈子,多數都只是圈地自萌,吹捧的過高萬一別人看了覺得沒那麼好怎麼辦呢,可能就會有人爭論就會有人吵架。所以最開始不要給一個虛高的評價免得麻煩


因為所謂「神作」太多了啊。


先說結論,」神作「會導致一些人期待過高,最後產生落差,於是就厭惡了。

前段時間對線了一個質疑瑞克和莫蒂神作的問題。

他的邏輯是,他沒覺得該作品是神作,看這個「神作」會浪費時間。

所以這就是為什麼有人厭惡神作。

很多時候我們吹一個作品,一個產品,一個人物是神的時候,是站在一個相對的角度看的。

確實瑞克和莫蒂並不能看完就讓你登上人生巔峯,對比你的學業,也不值得你去花費時間,他就是一個動畫片而已。

如果你期待在裡面感悟人生,提升自己的話,十有八九會失望而歸。

但是我們這些吹它神的觀眾,只是站在動畫片的角度說的,也就是你願意花費20分鐘來圖一樂了,那這個動畫,確實能讓你樂呵一下,順便也有點深度讓你思考一下裡面討論的問題。


推薦閱讀: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