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笛子好久了,手指一直挺僵硬的,尤其是左手无名指,遇到节奏快的曲子感觉手指僵得很难抬起来,请问是手型或姿势的问题吗?如何使手指放松呢?如图…


谢邀。我仔细研究过关于竹笛演奏中的手指放松的问题,这个回答写得比较细,算是干货,希望能帮助到你。

手指僵硬的根源,在于持笛。很多从小学笛子的孩子,小时候手小,拿不动笛子,会用手去抓笛子。时间一长,造成了手指的僵硬,并使手指发生了形变。以这种手型演奏笛子,时间稍微一长手就会很疼,造成伤害。我身边的笛子专业同学,甚至有因为手型不正确,并且长时间吹笛子而得上腱鞘炎的。器乐的演奏应该建立在不伤害人体健康的情况下。

关于手指的放松,仔细研究赵松庭先生的几句顺口溜就可以解决。如果做到了这几点,你的手型会非常自然、非常科学,在经过一定的练习后可以跑得非常快。

拇指小指相扶持,莫使笛子柳摇金。虎口之间可容蛋,关节舒畅手才灵。六指按孔要严密,指指放松成弧形。高低起落有规格,多余动作丢干净。

「拇指小指相扶持,莫使笛子柳摇金」:拇指与小指,起了固定住笛子的作用。可是很多人理解错了,「固定」并不指让笛子在手上动也不动,显得很稳的样子。而是在不影响演奏的情况下,游刃有余,既不影响手指跑动也不影响唇部的控制。此时拇指与小指的作用就很大了,但并不应该用拇指和小指死死地顶住笛子。如果这样,吹一会儿笛子就会感觉这两个手指极为酸疼,养成习惯后小拇指更是会变得弯曲。真正健康的手型,应当是在适当的时候、不影响其他手指运动的情况下把小指搭在笛子上,并且不在小指上花费多余的力量。比如戴亚老师的手型,仔细观察,他的小拇指很自然,手型看起来也很舒服。

当然了,也有把小拇指抬起来的,比如孙永志老师。他的左手小拇指并没有时时刻刻搭在笛子上,但是呈现出一种蜷缩的状态。上文说到,「不在小指上花费多余的力量」,小指用力的伸直也是不对的。所以孙老师的这种手型是自然的,也是非常可行的。

关于大拇指,牵涉到两种拿笛子的手型。一种是图上戴老师、孙老师所用的一种把笛子握住的持笛方法。第二种是题主这样的方法。一般来说,第二种方法对运指影响更小,但也更容易紧张。大拇指如同其他手指一样,也不应用多余的力气去顶住笛子,而是应该用指肚「托」住笛子。这样不会出现大拇指疼痛的状况。大拇指不管是放在笛子正下方,还是在笛子正下方偏外的位置,都不应该是「捏」、「顶」的状态,要自然。

「虎口之间可容蛋,关节舒畅手才灵」:此句指的是手型要圆滑,虎口之间圆滑得可以放进一个鸡蛋(当然这是个比喻),手指也应呈自然的、流线型的状态,关节不紧张。讲到这里就不得不提詹永明老师了,他的手型完美诠释了这句话。

仔细观察,詹老师的手非常放松,一点儿也没有发力。论手型,参考詹永明老师的,准没错。这是因为他真正的做到了「关节舒畅」。关节不舒畅的情况一般有三种,即「捏」、「顶」以及「抓」。这几种错误发力的动作造成了关节不舒畅,时间长了手指甚至会形变。结合题主的配图,左手的无名指就是一种「抓」的状态,即指肚使劲地按著笛子,造成远侧指间关节(位于第二指骨和第三指骨之间)向内扣。左手的小拇指是「顶」的状态,即指尖或指肚部分使劲地按著笛子,造成了整个小拇指演奏时、伸直时呈圆弧状,近侧指间关节(位于第一指骨和第二指骨之间)向内扣。图上看不清楚中指,但如果题主的中指是用指肚按孔,很有可能存在「捏」的状态。不过这种状态对手指的伤害倒是没什么,主要是对快速运指、颤音时的频率、清晰度造成了一些影响,最好也不要这样。右手的手型题主没有拍,但是我把这三种关节不舒畅的情况列举出来了,可以对号入座。

手型圆滑,则与手背、手腕也有关系。手背紧张,即是掌指关节(手指与手掌之间的关节)紧张,使得手指与手背形成了一个钝角或直角,不圆滑。这样长时间的演奏会造成手背疼痛,演奏时手指的灵活度也受到限制。手腕紧张,即手腕抬得太高,不自然。手腕应当塌下去,小臂、手腕、手背在一条直线上。手腕抬得太高,也会出现疼痛和不灵活的现象。

「六指按孔要严密,指指放松成弧形」:按孔严密的前提,应当在手指放松的情况下。这又牵涉到一个新的问题了:用什么地方来按孔?有人说用指肚,有人说用指尖,有人说用指腰,有人说用指关节。其实如果是放松的状态,每个手指按孔的部位都不太相同。放松、圆滑、自然为好,参考戴亚老师、孙永志老师、詹永明老师、杜如松老师、张红阳老师等等演奏家们的手型。

「高低起落有规格,多余动作丢干净」:多余的动作会影响到运指的灵活。应当在保持手型不动的情况下演奏、练习快速的颤音、运指。例如翘小拇指、左手手型换来换去等等,都在一定程度上影响到了运指的速度与频率。不可取。

其实这几点,难以很完美地做到。许多人,吹了一辈子笛子,也没有全部做到。全部做到固然更好,但稍微出现一点小问题也很正常。只是说如果能做到以上几点,你的手指会非常出彩。


你知道为什么吹笛子的时候手指会紧吗?

因为你在用手紧紧地抓住笛子!

那你为什么要紧紧地抓住笛子呢?

因为你在用力地把笛子抵在嘴唇上!

那你为什么要把笛子用力的抵在嘴唇上呢?

因为这样要好吹响!

那你要是不那么用力把笛子抵在嘴唇上,

还能吹响吗?

如果不用力往嘴唇上抵也还能轻松吹响。

那就不要用力把笛子往嘴唇上面抵。

手指自然就放松就没那么紧了………

你试试看。


笛子靠三个点,甚至是两个点维持平衡。如果你右手持笛,那么伸出你的右手,使劲抖一抖手,让它变成完全放松的自然状态。这个姿态就是正确的持笛的姿态。然后保持手型不变靠大拇指和小拇指夹住笛子,贴在嘴上。练习只靠这三点持笛吹长音,练到原地转仨圈长音不断,就练成了。左手完全不参与持笛,是完全搭在笛子上的,便于以后玩抹音之类动作。右手除了大拇指和小拇指,其它手指是自然的放松状态,这样手指就能放松的都放松了。


你这个好久是多久,你知不知道科班出身的改一次指法达到融会贯通也要一两年,初学专业指法三年能达标就不错了。


不扯虚的,练的时间少,谁学的时候都是使劲拿住,慢慢熟练了才放松。想放松就多练,没有别的比多练更能熟悉。等你一定基础有了,就自然放松了。


想像吹音阶下行时,手指像熟透的苹果落到地上,啪一下之后就放松了,上行时手指像弹跳力好的猴子,腾家伙就弹上去。


专注放松!!!


先不用吹 随便按活动活动

人放松了就自然放松了


先慢练 脑子里要时刻记得放松放松 但是不可以放松过度 时间久了自然而然就会成为一种好习惯


一开始手指会捏的很紧,这直接会影响你手指的灵活性。个人建议学习一下手型,笛子在演奏的时候三个支点受力就可以固定住,其他手指就处于放松状态,放松状态是啥状态呢?就是手臂自然下垂时手指自然弯曲的状态(也有说握一个鸡蛋的样子),你可以试一下,然后放到笛子上。

然后再说支点,对于右手笛,那就是左手大拇指(笛身下面,相对于吹孔),右手小拇指(笛身上面),还有你的嘴唇。这就跟个跷跷板一样,其他手指基本不用使劲去托住笛子,只用来演奏音阶和技巧


推荐阅读: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