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句話的具體含義是什麼呢


世界以痛吻我,要我報之以歌。

很不錯的一句話。

意思就是一種超塵的積極心態,世間滿目瘡痍,傷痛不斷,而我在世上卻能一路高歌,任我前行,任我高歌。表示了對塵世間的所有悲痛與磨難都化作一首高歌,一路而過。

以痛吻我中這個吻字就非常好,即是表明作者對痛的看淡,又是表明了傷痛如同母親的吻一般,只有被傷痛深吻,才能成長為人一路高歌。而在同時又是英雄的另一種倔強:世界註定要注滿悲傷,而我卻偏偏要一路高歌狂歡,無視傷悲。

世間的苦難本來很多,只是看你如何看待。海子也曾可以穿出自己的一片虛擬世界,任其面朝大海,春暖花開;海子也曾對這個世界高喊出自己的不同:萬人都將此火熄滅,而我一人將此火高高舉起!

寫下一句我自己也很喜歡的一句話作為結尾:世間最偉大的英雄主義就是在看透了生活黑暗,卻依舊熱愛生活。(個人覺得和題主提問的句子意思很像)


泰戈爾的名句呀…

報就報唄,沒那麼小氣。

不過是以痛「吻」我而已,雖然不是石頭做的心,但也沒玻璃那麼脆。之所以「報之以歌」一是因為世界還是溫柔的,否則不會只是「吻」你了;二是因為我不再把這些痛苦放在眼裡,比起我得到的幸福、我追求的美好,它根本不算什麼了。

說白了也是一種英雄主義,比起為自己的傷痛悲憤沉淪,不如在開闢前進的道路上引吭高歌,有多少人有這種氣魄?


世界以痛吻我,要我報之以歌。

關於泰戈爾這句詩,很多討論的焦點是後半句開頭應該是「要我」還是「我要」。「要我」尊重文本,但是和泰戈爾一貫誠懇、虔誠的語氣不太符合。「我要」在氣度的豁達上更勝一籌,但是原文並非如此。

我想指出的,卻是前半句中文翻譯忽略掉的「its」。痛苦不是我的,而是世界的。世界並非不想溫柔地對待我,然而它親吻我的媒介卻繞不開它內蘊的萬千種痛苦。

有相皆癡苦,無人脫羅網。面對世界的撕裂的愛意的表達和對歌聲的期待,同樣飽嘗了苦痛的我們,自然也願意去報之以歌。

我將歌唱。


給你推薦一本好書

餘華先生寫的《活著》

如果你看了這本書還沒有懂,那麼你可以去……手動狗頭


說的太好,很多事情兩面性看人對於詞句的理解觀念。


變態被虐狂唄。


我對這句話的理解是「世界上的一部分傷害了我,但還有值得讓我報以歌的世界的另一部分使我甘願去報以歌」

(還有,我討厭這句話裏的「吻」字,「痛」配!不!上!這個字)

傷害我的是世界的一部分,我報以歌的是世界的另一個部分。

我突然想到一個問題

「我該謝謝那些曾經傷害過我的人嗎?」

張韶涵在吐槽大會裡說

「有一句話叫做,感激傷害你的人」

「因為他讓你變得更強」「但我只是想說:傷害就是傷害,沒有這些傷害我也會變得更強」「我不感激傷害我的人」「他們只是提醒了我,不要成為那樣的人」

你要知道,該謝謝的是你在泥濘裏掙扎時向你伸出手來幫你的人、是不停掙扎著要爬出深淵的你自己,而不是謝謝那些曾經傷害過你的人。

我又想到了「以德報怨」這個詞,在我看來是最聖母的詞,我也是那句話——你都以德報怨了,拿什麼去報德呢?

總而言之,我報以歌、報以謝、報以德的是值得我報的人,給我以痛的、傷害我的人,他們不配


其實報之以歌還有一個前提

就是有人曾經對你展現自己的善意

如果都是痛的話,那麼這個人也不可能有報之以歌的想法吧。


這理解有偏頗哦,「要我」和「我要」是兩個不同的概念,置於行文之中,該句的句義更將大相徑庭


純個人感受:世界以痛吻我 還要我報之以歌(冷漠輕蔑的語氣)


如果生活充滿痛苦,就用力歌唱

不是為了世界,而是為自己而唱


這只是詩人裝逼時說的話,大多數人卻會穿上厚厚的鎧甲,對世界惡狠狠地說一句:再吻我一下試試!


推薦閱讀: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