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的每一個舉動都是設定好了的,無論你怎麼選擇,最後的結果都是一樣的。


你被四維的生物觀察並研究,你的一舉一動只是程序安排的隨機對應,而你只是相對於這個三維的實體,僅此存在。


人的一生就是莫比烏斯環,死了之後又重新開始,周而復始,無窮無盡。


有,多年基因的改變,人類都變成了一個模樣,出門只認編號


假如在忽視客觀物質條件及現實因素的情況下,把我感興趣能做的各行各業都嘗試一遍算嗎?


我曾想過,每一個人都是自我世界的主觀個體,在每個人所形成的主觀世界當中,一切都會按照人的意願變化而變化,就好比說你是主線的人物,但是隨著劇情發展會形成很多支線,但是從你的主觀意識上來看待這個問題,它就會始終都是主線。比如說假設你去,參加歌唱比賽,在你的主觀意識上就會感到自己取得了不錯的成績,因為這個世界是按照你的主觀意識的流程去進行下去的,每一個人都是這個世界的主角,所以不要害怕去做任何事情了,因為你的每一件事都會在你的主觀上成功。當然,除了主觀意識之外,還有客觀意識。客觀意識不會在你主觀世界的主線中展現出來,在這一種條件下,我所說的「」你」是一個絕對化的精神以及意識角度上絕對個人化的「你」。也就是說,在你通過個體主動地去感知這個世界的時候,客觀就不復存在。如果你遭遇到不幸,那就只能說明不幸是客觀意識,這一種客觀意識在「你」的角度下,是永遠不會發生的。就好比說我現在發了這一條知乎,下面肯定有評論反駁,但反駁的評論就是你客觀意識的一種表現,這種客觀意識不會在你個人的主觀意識上展現出來,意思就是說我現在發了這一條知乎之後,可能眾人會看到反駁,但是在我的主觀意識上,這種事是不可能存在的,這種主觀是絕對化的,是主觀絕對自我化以及在高精神意識形態下的一種自我宇宙,意思就是說,如果我回應了你的反駁,那麼我就成了你世界中的客觀,但是在我自己的主觀意識上,這件事是不可能的。因為在你的主觀意識主線上這個世界始終是向好發展的,所以你所嘗試的都會成功。但是,因為你不敢於挑戰,所以你就並不能感知到這一種主觀,在這種主觀意識的世界體系下,你自己所嘗試的,一定是對自己有利的,而你所看到的不幸,都僅僅只是你的客觀意識,換言之,如果你完全用主觀色彩去看待這個世界,你就會達到一種高精神意識形態的主觀宇宙,在這一種宇宙下,你所挑戰的一定都會成功。這種宇宙是高度精神自知的宇宙,我把它叫做:自我宇宙。

(本人高二沒事在家瞎想QAQ,不知道有沒有人能理解,反正確實有一些不切實際,希望有人能把我想表達的表達更清楚一些)

(因為個人認為自我意識應該是世界的中心,因為只有你自己有自我感知這個世界的能力,但就是這一種對世界的自我感知,竟如此之清晰,讓我有了一個新的問題,人死後是否還能如此清晰地感知到這個世界?正如我們現在所感知的一樣。)


小時候,記不清是因為看過一本書還是一部電影之後,就開始懷疑:會不會世界上只有我一個人,其他人都是一些機器人啊什麼的。然後那段時間就瘋狂嘗試「識破」他們是機器人的真面目。

當然還有好多別的奇思妙想,但是最先映入腦海的就是這個故事了。「所以說,在世界觀沒有建立的情況下,不要隨意嘗試理解各種奇奇怪怪的設定。」


我死了以後會看到什麼

世界難題

貌似所有知道答案的人都無法回答


製造一臺透明的筆記本電腦


我時時感覺,我不是生活在一個真實的世界。而是生活在一個套子裏。我身邊的所有人都在演戲。我的父母,老師,同學都是某個陰謀下的演員。生活中發生的所有意外挫折,驚喜都已經被安排好。我下一個小白鼠,但我什麼也不知道。


其實我自己有時候回憶以前,總有些有趣的人或事讓我突然笑起來。平時和同學,家人相處瞬間也有很多小事情想要記錄下來。於是常常幻想能不能把一個人的一生生成電影,存儲在DNA裏什麼的,看的時候會以你自己的視角重溫生活點點滴滴,自覺帶入當時的想法心情感受。

如果真的可以實現我要為我的電影起名

就叫《我在地球上湊數的那些年》


看到這個邀請,突然想起好久之前寫的一個博客,大概是講的由於學習計算機導致神經錯亂的想法:

個人感覺還是似乎挺牛逼的。

發布在CSDN上了

https://blog.csdn.net/qq_40482358/article/details/86752373


究竟是你想問這個問題,還是你的大腦告訴你,你要問這個問題。


現實不是現實


推薦閱讀: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