電影誅仙發布超先導海報。肖戰 飾演大竹峯張小凡,重情重義;李沁 飾演小竹峯陸雪琪,仙美飄逸;孟美岐 飾演鬼王宗女碧瑤,聰慧靈秀。《誅仙》定檔8月8日,高顏值陣容演繹青春新仙俠! ?


即使現在有很多人開始聞IP色變,但不得不說,IP內容正逐步走上多元化、高質量發展的道路。

業內也開始從最初的頭部IP搶奪大戰,到當下的精準化、多樣化改編上,雖然藝術載體的不同決定了編劇和作者存在差異性,但越來越多中下層的作者開始兼具編劇的身份。當然了,隨之而來的矛盾衝突也就越來越多。

作者有話說,粉圈在顫抖

某種程度上來看,原著作者就是極易招黑體,他們的背後雖然有龐大的書粉保駕護航,卻要隨時接受劇粉和藝人粉的雙重夾擊。甚至,如果影視改編劇的水平太差,與原著出入太大,還得面臨書粉的脫粉回踩。

所以,原著作者作為一個IP的「親媽」,看似位高權重,光鮮亮麗,卻不得不謹言慎語,否則等待他的就會是一場腥風血雨的討伐。

此前,《慶餘年》的作者貓膩就因「一時失言」,被李沁的粉絲開撕。在騰訊閱文IP盛典上,貓膩當著所有觀眾和女主角李沁本人的面,表示李沁並不是他心中女主角的理想人選,當初是依照林依晨為藍本創作此角色的。

雖然在說這句話之前,貓膩說了句「李沁,我這麼說你別不高興啊。」試圖營造出開玩笑,烘托氣氛的效果,粉絲卻不買賬,一時之間,「請貓膩先生尊重合作演員」上了熱搜。

相比之下,蕭鼎的微博轉發更為曖昧和模糊,只簡單地「海報」兩字加上半個省略號,一些人認為這是婉轉表達對影版服化、審美風格甚至選角的不滿。但從蕭鼎7月23日轉發的另一條《誅仙》相關微博中不難看出,他可能單純習慣使用省略號,結果被過度解讀罷了。

但就如《小歡喜》中黃磊所說,「人們不在意真相,只關心怎麼傳播的」。於是,現在蕭鼎的微博下也被孟美岐的粉絲控評,雖然沒有上升到攻擊作者,但「誅仙作者」已然上了熱搜。

其實,粉絲這種急於為偶像正名,看似條理分析的解釋聲明,是否恰恰證明瞭他們對偶像本身的演繹並不抱有信心呢?畢竟,作品還沒播出,一切只是謠傳,真正能證明藝人的是作品,真正能評判藝人高低的是大眾,而不是書粉的嘲笑,或者看似原著作者的不滿。

原著作者、影視片方和編劇的三方角逐

書粉和劇粉,甚至藝人粉和原著作者之間的摩擦無論有多大,也只停留在網路層面,屬於心理抒發,很難造成實際傷害。

但近幾年來,隨著IP影視改編所佔的市場份額越來越大,也越來越體系化,原著作者、影視片方和編劇三方間,因為利益也好,名聲也罷,矛盾越來越尖銳。

《鳳於九天》的作者風弄發文,究其根本是版權歸屬的問題。

風弄的態度是質疑,「沒有人來告訴我任何消息,連招呼也沒打,演員我也不敢問,我就問問這是真消息還是假消息,有拍攝許可證?」

但公開信息顯示,劇方耀客傳媒早在2016年就提交了該劇的拍攝製作備案,拿到拍攝許可證。耀客方面在接受媒體採訪時雖然沒有正面回應此事,卻強調合法擁有《鳳於九天》的影視改編權。

如果不存在版權糾紛,那麼作為原著作者的風弄又是否有權利對影視劇「指手畫腳」呢?從人情層面或許有,但從法律角度則無。

蔣勝男也曾因為著作權開撕《羋月傳》片方和編劇,她認為所有的劇本均由自己一人所改編完成,因而對於《羋月傳》署名王小平為編劇的事情提出了質疑。

關月則是不滿《回到明朝當王爺》的改編與原著精神不符,更像是套著原著人物的皮子,講一個全新的故事。

匪我思存則覺得《東宮》的剪輯混亂,導致劇情銜接不順,觀眾看得雲裏霧裡,有損作品的完整性。連發兩條微博,指控意味明顯。

諸如此類的案例數不勝數,先不談著作權、版權這樣具備法律約束的命題。姑且探討一下,當原著作者把小說改編權賣給片方後,影視化作品的高低成敗,到底和原著作者還有沒有從屬關係?

從創作層面來看,真正為其劇本負責的人已經成了編劇,那麼擁有話語權者也理所應當成了編劇。影視劇和小說已經成了載體不同的兩個作品,原著作品以小說的標準要衡量編劇創作出的影視作品,未免僭越,有失偏頗。

話語權就像面子,要靠自己掙

事實上,原著作者和影視片方、編劇,甚至對選角的意見等,追根究底,就是影視改編是否需要尊重原著?或者說,影視改編的重點應該是尊重還是顛覆?

有人說,風弄已經把《鳳於九天》的版權賣出去了,片方就沒有必要非得向作者本人時刻報備。但有的片方恰好極其在乎原著作者的意見,希望名人效應能帶動作品的宣發。

三年前,改編自韓寒小說《長安亂》的愛情電影《喜樂長安》,因為與原著精神背道而馳,把一個武俠故事拍成了時空燒腦片。以至於影片上映後,韓寒從頭到尾沒有參與宣傳,票房失利後,片方直接把責任歸咎於韓寒不幫助宣傳上。

如此來看,想把小說和影視作品完完全全地隔離,不允許原著作者過多幹預影視創作,甚至評判,是很不現實的。

話語權就像面子,應該自己爭取。《永不消逝的電波》、《生活之外鄉人》等作品的編劇餘飛就曾建議,「如果作者真的在乎影視改編的還原度,或者擔心失去原作精髓,完全可以在與劇方簽版權合同時,把「需要過目劇本」「參與改編過程」等要求寫進去,但如果自己一開始就放棄『監管權』,那就別那麼玻璃心了,對編劇們多點理解與寬容。」

再者,當下越來越多的影視作品會選擇讓原著作者參與到影視改編的編劇團隊中,親自把關內容,比如《琅琊榜》的編劇是海宴、《上海堡壘》的編劇團裏有江南。

但也無法保證作品最後一定能獲得市場認同,因為作者眼中的故事,早已在傳播過程中成為每一個讀者眼中不同的故事,眾口難調。

所以說,問題的本質不在於原著作者對影視改編的話語權是否應設限?而在於影視作品本身的質量是否過關。如果影版《誅仙》能靠實力贏得口碑,粉絲又何必在營銷號的傳播下,對原著作者意味不明的幾個字「玻璃心」呢!


看海報風格 武術指導和定檔時間估計武改了 不過武俠風本來就更容易被市場接受

原著篇幅長 內容也挺多的 據說這戲準備了三部曲 1隻拍到擋劍 那瑤凡黨有福了


天地不仁,以萬物為芻狗!

這句話曾在多少中二少年少女的心中炸出一個驚雷。

多少人曾對張小凡產生深深的共鳴:他沒有顯赫家世、沒有離奇身世、也沒有驚艷的資質;他有的只是一條狗、一隻猴、一根燒火棍和許多不能說的祕密。喜歡的師姐只把他當做師弟;與天資絕人的好友相比,他只是青雲門下一個不起眼的存在;身上背負的祕密,又是一個隨時可能爆炸的炸彈——有著悲劇性命運的張小凡,只能一步一步地被推著前進。

現在再提到《誅仙》,很多人都能說出這樣那樣的不好,但是最後總是忍不住懷念起那個少年時代和那個矛盾的少年。

這樣一部有些「情懷向」的小說,被搬上大熒幕,改編和選角自然是眾口難調。

從目前官宣的陣容來看,導演程小東、領銜主演肖戰、李沁、孟美岐、特邀主演唐藝昕,每一個人都可以拿出來討論一番。

程小東可以說是唯美浪漫的港片武俠製作的代表人物之一,可以想見電影版《誅仙》的武打戲將會十分精彩,而小凡、碧瑤和陸雪琪之間的情感糾葛也會更加蕩氣迴腸。

選角方面,先說說兩個偶像出身的主要肖戰和孟美岐:

肖戰,選秀男團出身,卻已經先後參演了《鬥破蒼穹》、《狼殿下》、《哦!我的皇帝陛下》、《陳情令》、《慶餘年》等古裝戲,可以說是已經躋身新晉男演員之列。由於張小凡這個人物對於《誅仙》無需言說的重要性,想必程導對肖戰的指導也會是不遺餘力的。

從流出的幾張開機路透圖來看,臉帶青雉、目光清澈,還是比較符合小凡初期人事未通、略有懵懂的感覺。而海報中眉頭緊鎖、面露痛苦,亦能感受到他想要表達出的不甘——是七脈會武面對所有人的不看好和譏諷時?是萬蝠古窟?是死靈淵?是流波山?還是青雲誅仙之戰?……已經讓人忍不住回憶起那些經典的場面,想起小凡身不由己的命運。期待一下。

孟美岐,女團出身,舞臺王者是她更為人所知的一面。2017年至今,也陸續參演了電影《初戀的滋味》、《舞出我人生6》和《藍色生死戀》,不算是一個演藝經歷一片空白的人。凡瑤戀的悲劇性可以說是《誅仙》裏濃墨重彩的一筆,碧瑤的靈動脫俗也在許多人心中留下了一抹水綠的顏色。海報中孟美岐的眼神透出一股堅定,是否是這個為愛獻身的女子擋劍前的決絕?有戲的眼神,我想她已經具備了成為一個優秀演員的基石。

再來說說兩位演員李沁和唐藝昕:

李沁,起點很高的一位女演員。從《紅樓夢》、《建黨偉業》、《白鹿原》、《建軍大業》到《楚喬傳》、《狼殿下》、《如懿傳》、《鬥破蒼穹》和《慶餘年》,演藝經歷豐富。陸雪琪,是一個身負天琊神劍,白衣蹁躚,風華絕代的人物。可惜的是筆力不足的蕭鼎,對於刻畫這樣一個女子力有未逮。書中的她更像是一個符號,而不是一個飽滿的人:美,正派,寡言,似乎已經能涵蓋她的所有。不知電影版是否能將陸雪琪的人物形象豐滿起來——若能,便是神仙姐姐、便是小龍女一般的人物;不能,就仍然只是一個傾慕小凡的符號。因而看過《誅仙》的人,對這個角色最大的期待反而不是演技,而是顏值。海報中的陸雪琪,未免過於平凡了些。

唐藝昕,電視劇版《誅仙》《青雲志》中田靈兒的扮演者,此次再次出演田靈兒,比起其他幾個人來說可以算是輕車熟路,她本人的顏也是屬於清秀靈動的類型,由她來再演小凡的初戀,倒是讓人不會太擔心。

這幾年大IP改編的大男主戲一直不溫不火,希望程導這次帶來的《誅仙》能夠有驚喜吧,畢竟也是那麼多人的一份回憶了。


我記得我當年還吐槽過穎寶。

我現在覺得,我欠穎寶一聲對不起。


我很喜歡導演程小東,我相信他的眼光不會差到哪裡去。

聽說選角都是他選的,那我只看成果就好啦。

我記得肖戰的眼睛很好看,李沁演技是有的。

孟美岐的話,我記得我關注的一個業內人士有誇過她說她演技很自然。況且小姑娘唱跳很好態度很認真,娛樂圈缺的不就是態度誠懇的人嗎?我覺得她其他的做的很好我覺得拍戲也不會很差。

今天看到微博上她被罵了一天了,還挺心疼的。

小姑娘加油啊,發展成全能型吧,我很喜歡你的舞臺,別放棄它。


推薦閱讀: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