事情的起因是母親外出出差回來並沒有給我帶盒飯。只是一件很小的事情,可是諸如此類的事情發生了很多次,很多東西只有弟弟妹妹的份沒有我的。她認為我大了沒有要帶東西的必要,而我認為這樣不太公平的行為和她對此的態度讓我感覺不舒服。每次她回來都是說哎呀我沒有帶給你的因為你大了嘛,我每次也都說沒關係。今天因為這樣的事情發生了太多次,我就說了一下我認為這種教育方式(或者並不能算是教育方式)不太恰當,但是她就開始和我外公一起說我還是小孩子,並且說我太過自私,說了諸如「我不知道你是本性如此還是沒長大,如果是本性如此就太可怕了」這樣的話。這讓我感覺心裡不好受,她也說了我有智能機,有平板但弟弟妹妹(六七歲)沒有平板和手機他們都沒有說不公平來反駁我。我直到她說到你的姑姑都會餓肚子把飯讓給你爸爸喫,她們都沒有說不公平的時候無法忍受,和她爆發了爭吵。我認為她的做法不太恰當,但是我也認為我不應該和她爆發爭吵。鑒於這種事情經常發生(在最近),我要如何和她溝通,如何避免這樣的問題再次發生?謝謝


我父母也是這樣,總是好喫的沒有我的,不好喫沒人喫的東西說是給我的,逼迫我喫下去。明明每次就我買喫會帶著父母的,弟弟妹妹只會偷著喫,可是如果有一次我沒給父母喫,他們就會罵我自私,從不罵弟弟妹妹自私。所以現在不管他們買什麼,反正也沒有我的,我不會自唉自怨,我會直接拿走一份,剩下的他們願意怎麼分就怎麼分,與我沒關係,你不關心我,我也沒必要關心你們。說我自私就說唄,沒人愛我,就要自己愛自己。以後工作了,我打算每次就給爸爸媽媽一個人買,就像他們當初對我一樣,反正你年紀大了,不需要這些禮物,不要自私,我的工資不足以支撐兩個人的禮物


不給你帶東西,是不是隻是喫的東西?如果是的話,我覺得媽媽的做法可以理解。站在他們的角度,他們那一輩人生活都很簡樸,能在家裡做飯就不會出去買喫的,她覺得你大了,可以自己做喫的。雖然你不能說這樣做對,但是根據他們的成長經歷,這是可以理解的。下次你和她說好,我也要喫,給我也買一份就好了。


只能說,和媽媽發生爭吵,可能裡面有誤會吧,

在媽媽心裡,覺得你長大了,在生活上可以自己承擔,把當你是大人看待了,

而弟弟妹妹小,媽媽照顧他們多一些,所以忽略了你的感受,

如果想要媽媽平等對待,可以向媽媽示弱撒嬌,這樣比爭吵的效果好,還讓媽媽開心,

另,媽媽提到給你買了手機和ipad,而弟弟妹妹沒有,也是想給你證明,媽媽沒有偏心,是用其他方式表達一碗水端平,

也可能媽媽比較忙,忽略了你的感受,所以,多多理解媽媽,她對你的愛沒有減少,只是表達的方式和弟弟妹妹的不一樣,

也希望你給弟弟妹妹做個好榜樣,一起疼愛理解媽媽。


提問都不交待年齡差,

真的不好下嘴呀!!!

另外交待一下性別也是極好的。


我覺得她說的有道理。如果是原則問題,確實需要爭取,需要指責。但是一般的小事,不大差,差不多就行了。

多孩家庭只要不是特別誇張,太計較就有點太不認命了。因為只要是多孩兒家庭,就不可能公平,所以為什麼那麼多人選擇只生一個。因為任何一家都做不到去滿足兩個孩子的計較。你生在三個孩子的家庭,不認命,那就是自己跟自己過不去,最後只會兄弟姐妹關係不好,對父母怨氣越來越大。你家就是這樣,你要的你認為的絕對公平,根本不存在。頂多有的父母情商高點,做做樣子,表面功夫不虧了任何一個,實質上就是偏心,一碗水端平不可能,但是一個人情商怎麼樣,說話做事怎麼樣,是改變不了的。

就像你媽媽說的,難道給弟弟妹妹也買平板智能機嗎?

差不多行了


我覺得我有資格回答你的問題

本人女,大二,20,妹妹七歲,弟弟五歲

說幾個事情吧

我常年在外上大學,我媽買東西習慣性的給弟弟妹妹一人一份,我回來後有次買零食沒給我買,我爸爸還批評了我媽媽,覺得對我不公平

還有一次

我媽買草莓,我弟弟妹妹一人一筐,不分給我,我當時火氣就上來了,我就賭氣的跟我爸媽說我也要自己買,當時我就能感覺到我爸爸很小心翼翼的樣子,我就想,他們要是不讓我買我就真的不原諒了,結果一個問我外面熱要不要替我買,一個跟我說騎哪輛車去街上

雖然喫完飯後我都已經消火了…但是,還是憑著一股氣去買了 因為真的發過幾次火,他們也清楚我心中我和弟弟妹妹沒差別,我也知道在他們心中我和弟弟妹妹沒差別,但是…區別對待在我這完全行不通

甚至有一次我爸爸買了兩個棒棒糖,一直覺得沒給我買挺後悔的

至於樓主的情況…

個人感覺談是行不通的

你讓一個收到不公平待遇的人,去說,這很公平,這很正常

這是沒有道理的呀?

實在不行吵一架吧,讓他們知道你的真實想法以及你的憤怒

再不行…逃離吧

有些家長是講不通的

你不能在你弟弟妹妹搶走你的草莓,霸佔本還有一份屬於你的草莓的時候,你還笑眯眯的說,沒關係,我不介意


我認為這在多孩子的家庭是避免不了的,首先你要明白這個,一個人的精力是有限的,父母沒有辦法時時刻刻顧及到你們每個孩子的心情。他們每天會考慮一日三餐做什麼飯菜,明天的工作,這個月的花費等等。他們認為你長大了,很多東西不需要了,我如今是可以理解的。

但是作為父母身邊的孩子,可能不是糖多好喫,禮物有多好,是被忽略的感覺很讓人難受。你可以告訴父母,你認為你還沒有成熟到可以被忽略的地步。可以不給買零食,但是請父母提前告訴你,讓你知道哪些東西沒有你的份了,要不然心裡很失落。

PS:我就算30歲了,父母只給妹妹買喫的,不給我買,我也是心裡不痛快的。這跟長大不長大沒關係,我需要父母考慮到我的心情,哪怕買回來,我主動讓給妹妹喫都行。


首先,你的想法沒有錯。沒有得到的東西別人卻得到了確實讓人心中有怨,即使是一個微不足道的東西,但是被忽視的感覺很難讓人忘卻。

從你媽媽對你的回應我看到一個母親,可能對她孩子內心的解讀有問題。難道說愛會隨著年月的增長褪色嗎?「本性如此就太可怕了」讓我覺得她在胡攪蠻纏。還有「姑姑把飯讓給你爸爸喫」,在不知道你家庭環境的情況下我也不想說太多。

我只想說你的想法沒有錯,錯的是媽媽的想法。她們這代人可能已經不覺得有什麼不公平的了,但是大人,時代變了(狗頭)。曾經是因為經濟條件的不允許,現在經濟既然已經有了大改變,為什麼不在這些微小的事情上做出正確的選擇呢?不是說要給你也帶盒飯,隨便帶個小東西也是個心意啊。

我也有個妹妹,比我小十歲。我六歲前和爸爸媽媽不住在一起。他們只是每月寄奶粉,會回來看我,但在我的記憶裏,似乎只有一次是清晰的記憶。所以我從內心就對他們不接納。再加上六歲後被帶到他們家,我只覺得是一個陌生的環境,我對著一個陌生的女人喊媽媽。所以二年級以後我從來不喊媽媽,只會喊老媽。似乎加了一個老字,這種在孩提就存在的稱呼會變得更容易接受一些。

現在看到我媽對我妹妹的態度,我也覺得很難受。她們可以很親近,我媽也不會對她真正的生氣。我妹妹可以不用做我在她那麼大的時候要做的事,她可以耍賴賴過去,她可以蠻橫,她可以有一大堆我當時不能有的壞習慣。

我仍然記得我二年級的時候我媽說我喫飯要抿著嘴喫,張嘴很噁心。很多時候我都覺得她嫌棄我。她覺得我和爺爺奶奶長大的,從小就沒有好的教育。可是我妹妹喫飯的時候張嘴吧唧吧唧,我媽什麼都不說。

我單方面跟我爸媽發過很多次火,最近以來。曾經也有過,我媽和我吵到最後永遠都是「白眼狼」。

我並不是說羨慕我妹妹能擁有什麼。如果說真的羨慕,只能說羨慕她能擁有愛吧。

畢竟我從小到大都是戰戰兢兢長大的,要求自己做到最好,看人臉色行事。很疲倦。不敢有脾氣。因為一直覺得自己是寄人籬下的生活。叫我做什麼就做唄。沒有反抗的底氣。

我爸總是說你爺爺奶奶根本不愛你,剛開始我是真的很崩潰。後來自己觀察發現是真的。他們只是愛我的成績,只是覺得我這個孫女能讓他們可以出去炫耀。

當我成績「下滑」的時候,我爸教訓我他們就在旁邊看著,一動不動。

然後我就死心了。那段時候是臨近中考,我只能壓下這些情緒好好準備中考。等到了高中,就是放棄自我和痛苦的掙扎。去到了三大,周圍都是更優秀的同學。我心中的自卑無限放大。

現在熬過來了。覺得自己有了一個還算不錯的大學去讀,有了一些底氣。開始說出一些曾經不敢說的話。他們不拿我說的當回事。那又怎樣,到時候活的混的是她又不是我。

我有警告過他們,好好教小孩,不要以年齡說事。我也的確內心卑鄙,我承認。我希望他們覺得我妹是個傻蛋。從此來「討好」我,來愛我。

但是真的不是我說,我妹真的沒有我聰明。她也不愛學習。

即使是這樣我爸媽仍是寵著她。

很多時候我希望他們對她失望,結果往往失望的是我。

小時候我很羨慕那些說「長大後也不指望你掙多少錢,爸媽的錢夠養活你」的父母。後來發現他們是存在的,只是我不是那個女兒。

我說了一大堆,也沒有說該怎麼聊。因為很多時候你自己可以感受出來他們是不是真的愛你。愛你的人,怎樣也會心疼你的。不愛你的人,我的回應就是我也不愛你了。

以後會給他們錢,別來找我了。讓你們愛的人承歡膝下吧。


照事實說,有時候邏輯已經無法講清楚,那就說你的情緒,但一定是要心平氣和的。而且人生下來就是孤獨的,這點希望你能早早明白。

具體到你的這個情況,你可以說「我不知道我是不是自私,或者是沒長大,但是看到你們給弟弟妹妹買東西而沒有給我買的時候心裡確實很難過,我想說服自己想開點,但是做不到,你們能不能幫我想想辦法,如果你們還是覺得我應該聽你們的,如果還是覺得這種情緒是不應該的,還是覺得是我性格自私,那我只能自己想辦法了。」 如果這種溝通沒有效果,那確實挺無奈的。


沒辦法真的很讓人傷心 逃離吧


推薦閱讀: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