乳法這個風氣起源於於英文世界,法國人一貫和盎撒不對付,所以英美網民喜歡拿二戰的事嘲弄法國人,這本來屬於各國網民之間的互損,每個國家都或多或少被損過,不料傳進中國之後迅速流行,乳法小鬼到處出沒,導致國內總是傾向於低估法國。

「法國是大國」、「法國很強大」這樣的觀點毫無疑問是正確的,作為常任理事國的一員,法國的國力始終是世界前五,如果這樣的國家都稱不上「大國」、「強大」,那你球真的藥丸。

但是「法國是歐洲唯一獨立自主的大國」這個觀點並不準確,如果改成「法國是歐洲主要國家中獨立性較強的」會比較合適。全球化的時代,沒有任何國家能夠做到絕對的獨立自主,法國是對獨立自主要求比較高的一個,這種對獨立自主的追求只能說有利有弊吧。

法國對獨立自主的追求體現在很多方面,比如政治上法國和英美世界一直是若即若離的關係,你英美把我法蘭西當親兄弟共同對抗紅色帝國的時候,我能直接把北約退了,相當於直接在英美臉上扇了一巴掌;你英美碰上要收拾的貨了,我法蘭西也能跑過去讓士兵出生入死幫忙把卡大佐揚了。總之,為了法國自己的利益,我可以犧牲掉盟友的利益。

文化上,以語言為例,法國一直在不遺餘力地守護和擴展法語領域,不停地出台法語規範,保證法國的純潔性和準確性,同時依靠政治操縱保證包括西非在內的廣大准殖民地將法語作為官方語言,上流社會都說法語。另外,招攬了一堆國家加入法語國家組織(Organisation Internationale de la Francophonie)以保持法國文化的輻射,即使在這些國家法語可能並不是最常用的語言。

軍事上,法國的主戰裝備多數由法國自行製造,有時即使燒了巨額研發費用也不願意從英美直接進口,總的來說,法國的軍工結構比歐洲其他國家更加完整,進口力度更小一些。另外,法國是歐盟唯一的擁核國家,為歐盟提供了必要的武力庇護。

但是,法國也並不是片面追求獨立自主,在很多方面,法國畢竟是一個人口不到七千萬的國家,獨立自主是一個追求,但不一定在每個地方都要做到。

比如,法國在1966年只退出了北約軍事一體化機構,但還是保留北約政治成員身份,這一決定來源於戴高樂主義的盛行,致力於將法國打造成美蘇以外的世界第三大勢力,但事實上這個決定在法國並沒有得到全面的認同,尤其是在近幾十年法國一直在反思脫離北約的弊端,並於2009年重新加入北約軍事一體化機構。時任法國總統的薩科齊說:「如果法國要在未來全球安全事務中發揮影響力,必須擯棄『旁觀者』立場,成為北約軍事決策的『圈內人』......單一孤立的國家是沒有影響力的國家,如果我們想指望什麼,我們必須知道如何與盟友保持緊密聯繫」。

另外,法國雖然強調主戰裝備的自產化,但脫離歐盟和英美也是不可能的,法國的大量裝備或子部件實際上是歐盟各國的共同產物,甚至也有不少來自於英美。

就比如法國自產核航母,單純法國自己根本做不出來。最關鍵的C-13蒸汽彈射器和E-2C預警機就直接從美國購買,尤其是彈射器美國如果不賣一架飛機都別想起飛。另外,很多子系統也是歐盟聯合研發的結果,這種子系統普遍存在於法軍的各種裝備上。

另外,法國當年拒絕加入F35的聯合研發計劃嚴重拖累了本國空軍發展的進度,顯然低估了五代機的研發難度。一直到2018年,法國才決定聯合德國和西班牙共同研製歐洲未來空中作戰系統(FCAS),如果法國仍然堅持不購買F35,則法國在2035年前都不可能擁有五代機,屆時F35早就滿天飛了,即使真的研發出來了,面對F35也毫無價格優勢,基本不可能賣給研發國以外的國家。不過,雖然不加入F35計劃是否合適尚有爭議,但至少法國已經邁出了與盟友共同研發主力戰機的第一步,而不再是一味地追求獨立自主。


說來你可能不信,法國能夠實現有效投射的地盤其實比中國還大,中國之所以選擇在坦贊安三國搞開拓,一個相當重要的原因是西非在法國治下近乎於針插不進水潑不進。

冷戰初期的主要議題並非美蘇對抗,而是美蘇聯手肢解英法殖民體系,英國是重點,首當其衝,法國雖然也丟了不少地盤,但保存下來的老本反而比英國還要多。

可以這麼說,法國是唯一一個保留了較多舊時代殖民帝國成分的國家。

評價一個國家的實力,不應僅評價其本土,而應評價其治下秩序之總和。


說法國是唯一獨立自主的大國明顯是明顯沒把俄羅斯計入歐洲。

歐洲國家並不是不獨立自主,只是由於人口少和體量小的原因,抱團過日子比較合適,從歐洲經濟一體化到政治軍事一體化完全更有利於大家的利益。經濟學上有個概念叫做比較優勢,更多國際分工有利於降低總成本,相同的生產力也可以創造更大的產值。

法國和德國的實力不用多說確實很強。而比利時荷蘭瑞士也都是發達工業國,北歐四國的人均GDP,人類發展指數位居世界前列。

葡萄牙(Portugal)義大利(Italy),愛爾蘭(Ireland),希臘(Greece),西班牙(Spain),雖然因赤字率(高福利陷阱所致)超過百分之三(同時債台高築)被戲稱為「笨珠 五國(首字母縮寫p i igs)」。不過西班牙和義大利也有不弱的經濟體量和製造業,不提法拉利,蘭博基尼,瑪莎拉蒂,其實菲亞特汽車集團和杜卡迪的摩托車也很有名氣,意國的芬梅卡尼卡集團所造直升機的佔有率排在世界第二,僅次于波音。2010年之前還和意國簽了幾百億美元的經貿合作協定,可以說明義大利也有一些技術。 北意經濟一直都不差,都靈,米蘭這些城市人均GDP和收入和港村一個水平。而愛爾蘭和芬蘭擅長軟體和電子產品,都柏林還有「歐洲矽谷」的綽號。這些國家全加在一起,歐元區的經濟總量確實超過CN,英國脫歐之前整個歐盟的經濟總量還要超過美國,只是十年來歐元區增速一直很低,所以可以說歐洲確實是在衰落。

由於人口和體量的原因,任何一個歐洲國家都無法自己去搞超大型工程,例如全球衛星定位系統,正負粒子對撞機,或者單獨發展出一家空客那樣的航空業巨頭,因為需要投入錢太多,而單獨一個國家市場也太小,客觀上是阻礙研發工作的。所以歐洲一體化確實是歷史的必然選擇。不過歐盟的那種一票否決原則存在一些問題,不容易集權,08年次貸危機的時候,中美都快速出台了刺激經濟的措施,歐洲央行一直拖拖拉拉的在「一票否決」,這種情況一直制約著歐元區的經濟。

歐陸如果不抱團,工商業會完全競爭不過美國,而歐洲的科技本來就弱勢。如果不聯合在一起,當戰略態勢對上美俄的時候會更抵禦不了。

先寫歐洲這部分是想說,那些看上去很不「獨立自主」的歐洲國家,抱團是件很尋常也很現實的事情。因為不是每個國家地理位置都像美國一樣優越,也沒有一個國家擁有中國這麼大的國內市場。

法國和德國作為的歐盟兩個核心其實都算獨立自主的大國,相對來說法國的綜合國力比德國更強一些。

法國也沒有特彆強大,比不了CN 和USA,顯得強主要是相對而言的,因為有同行襯托。算起來綜合國力弱於俄羅斯,稍強於英國。

但五常之外也只有德日,印度,韓國,義大利,楓葉國能看,這些國家的綜合國力拿去比法國還是弱不少。 其他的區域大國例如澳大利亞,土耳其,西班牙,巴西,埃及,伊朗,沙特,巴鐵,瑞典,印尼,新加坡,泰國,越南,南非,以色列,奈及利亞,阿爾及利亞,朝鮮,是二流到三流強國的水平。剩下的國家基本上就沒多少存在感了。

?

綜合國力要比較十分複雜,克萊因方程是個簡單的概括。儘管也不是很完善,還是能看出點什麼。

德國,法國,日本三國之中,日本經濟總量最大,主要是人口1.2億多,德國8000萬,法國6600萬。日本的人均GDP不到四萬美元,法國四萬美元出頭,德國的人均最高,接近5萬美元,論發達程度還是德國最發達。

比較領土的話法國比較大,通常來說領土和自然資源成正比關係,也是衡量國力的重要因素。法國本土55萬平方公里,南美洲的法屬蓋亞那(航天發射場所在地),留尼汪,新喀里多尼亞,加勒比海的一些島加起來有12萬平方公里。德國35萬平方公里,日本不到38萬。看起來差得不遠,但是法國可以使用前殖民地國家的很多資源,包括人力資源和自然資源。而德國和日本,早沒有前殖民地了。

德國和日本都屬於軍事實力拉跨的那種類型,當代的德國海軍太弱,雖然有很先進的常規潛艇(aip常規潛艇,指不依賴氧氣推進,可以數周不上浮,德國的aip潛艇採用最先進的燃料電池技術),但是德國連大型驅逐艦都沒有,就不提兩棲攻擊艦和航母了。法國的西北風級兩棲登陸艦也賣給了俄羅斯,巴西現有的航空母艦不比遼寧艦差太多,採用蒸汽彈射,接近4萬噸,其實是法國以前的福熙號,阿三當年想再挑挑,但是後來買不到航母了,只有一膄前蘇聯留下來的莫斯科級(只能算航空巡洋艦,這邊其實也有兩膄這玩意,明斯克號和基輔號),只是這艦的實用性比法國那膄老貨差得遠。

日本經濟和軍事上都強於德國,然而政治上拉跨,周邊國家沒有一個聽日本的。德國雖然打輸了一戰和二戰,把領土越打越小,但是如今的德國卻如願成為了歐盟領袖,小鬍子當年都沒做到。歐陸差不多是法國有槍,義大利有炮,德國有錢這樣的一種狀態,既然當代安全上沒多大威脅,歐盟成員國確實更依賴德國,所以算起德國才是當下的歐盟領袖。

比較綜合國力,總的來看還是法國比較厲害。德國日本只有本土,法蘭西還算有個帝國,或者算成分散的法蘭西聯邦,有需要的時候,法國依舊可以動用北非,西非的資源,像二戰的自由法國一樣,這些地區大都和法國是站一起的,用非洲法郎去結算,也有海外基地。 日本的軍事實力其實是殘疾的,海自很擅長反潛,但日本自衛隊缺乏進攻型武器。

詳細比較的話,法國的軟實力甚至比硬實力更強。 製造業和德國日本各有千秋,德國擅長機械製造,生物製藥,日本擅長電子,材料,生物製藥。德日的汽車工業都很強,不弱於美國。汽車工業是最重要的基礎工業之一。汽車工業消耗世界橡膠產量的百分之75,玻璃產量的百分之25,鋁材和半導體產量的百分之20,鋼材的百分之15,每年也消耗數十億噸汽油(從原油開採到煉油工業)。一個國家最好的汽車發動機的性能水平往往可以代表一個國家基礎工業的水平。比起德日,法國的工業實力很全面,車企有標誌雪鐵龍集團,雷諾集團,差不多在世界500強200名以內, 能源技術僅次於美國,包括核電,石油開採。航天僅次於美俄,歐洲宇航局的主體在法國,法國沒有單獨去弄載人航天,是因為歐洲國家都參與了國際空間站計劃,宇航員也不少。航空工業可和俄羅斯並列,也僅次於美國,除了波音,空客的市場佔有率最高。空客a320和波音737一樣,是最常見的支線客機,a340和波音747一樣,是最常見的幹線客機。除美俄外,法國的航空航天工業最強,這些都可轉化為國防工業。除了中美俄之外,法系的武器裝備也很有名,而且大量出口,幻影2000和F16一樣屬於四代機,陣風是四代半多用途戰鬥機,賣飛機還是很掙錢的。陸軍雖然不是最先進,但是不算多差。海軍的先進程度可能僅次於美國,梭魚級,凱旋級核潛艇都很先進。戴高樂號核動力航母,噸位小於俄羅斯的庫茲捏佐夫級(遼寧艦之前叫做瓦良格號),英國的伊麗莎白女王級。 但是綜合戰鬥能力可能更高,核動力可以節省大量燃油,修更大的機庫。彈射器全面優於滑越式起飛,因為用彈射器30秒就能起飛一架戰鬥機,而且能起飛中型固定翼的飛機,例如e2預警機,空中加油機。

法國人賣軍火還是很有一套的,屬於不拘一格賣軍火的那種(希拉克那時候曾經考慮解除90年代後的武器禁運,如果上世紀末解除禁運,法國賣點軍火掙幾十億美元不是很難),各國買美國的武器有政治上的要求而且存在一些風險,萬一和美國八字不合一下,美製武器裝備的後續就涼了。(美國的判斷標準一直和八字一樣玄妙)

前伊朗王國曾經買過美國的f14,當時是全世界最先進的空優戰機,後來由於缺乏零部件供給絕大多數都上不了天了。我國80年代也買過黑鷹直升機(黑鷹,科曼奇,阿帕奇其實都是印第安部落的名字) 後來則中斷了和美國的軍事合作,但之前的黑鷹用著國產零部件還能正常使用,當然現在早算不上最先進通用直升機了。

回到法國,買法制武器對政治上的要求就要好得多,例如法國曾經幫伊拉克弄過核反應堆(後來以色列坐不住跑去空襲摧毀了,那次f16的超低空突防在軍事史上非常出名)

還例如法國本身不使用常規潛艇,但是法國確實賣世界上最先進的常規潛艇,而且量身定做,賣給巴基斯坦的潛艇是普通配置,給澳大利亞設計的短鰭梭魚級是全世界配置最高級的常規潛艇,單價賣到了20多億美元,12膄300多億。主要是美國不造這個東西,而俄羅斯造的水平一般。 德國的212,214型也賣得不錯,但是德國造不出法國短鰭梭魚級那個水平的東西,因為那是把核潛艇「常規化」了才設計出來的,日本的常規潛艇也能算先進,但是海外業務目前還沒有開張。

法國的基礎科學確實不如英國,德國,日本,諾貝爾物理學家,化學獎,醫學獎比這三國少。 但工程技術方面不遜於德日,菲爾茲數學獎人數僅次於美國。這算是硬實力吧。

比較軟實力,文化和藝術方面,法國一直都很強。明顯要強於德國,日本,英國,俄羅斯。諾貝爾文學獎得主一共15人,位居世界第一。時尚行業和奢侈品行業確實是世界第一。時尚行業就不多說了,不是女的不太了解,香奈兒不太了解,應該是規模很大,蘭蔻,YSL這些是法國的。最便宜的奢侈品的是愛馬仕和迪奧的香水,以前買過一些送人。 西班牙的Zara真就是靠抄襲義大利和法國的大牌時裝設計起家的。 lvmh集團,m是指銘悅香檳,h是指白蘭地牌子軒尼詩。

德國的包豪斯學院在建築史上很重要,但是公認影響最大的建築師是法國人柯布西耶。其設計的住宅,教堂都是世界文化遺產。

法國是世界上農業最發達的國家之一。葡萄酒是西方國家主流的酒精飲料,白蘭地是葡萄酒的蒸餾酒,香檳屬於起泡酒,西班牙的雪莉酒,葡萄牙的波特酒都是加強型葡萄酒。 包括俄羅斯在內歐洲農業產值最高的國家也是法國。世界上單位面積產值最高的土地是勃艮第產區的葡萄特級園,一公頃能生產3000升葡萄酒,一瓶0.75升,就是4000瓶。最貴的葡萄酒是羅曼尼康帝(DRC ),一瓶售價差不多6萬人民幣,就是說一公頃土地上種的葡萄藤釀的酒最多能賣2億4000萬,屬實是有點厲害的。有部紀錄片叫《舌尖上的法國》主要關於食材,b站上面能看見,關於養豬,養牛和羊,發達國家的農民確實很認真。 食材的質量也是很好的。

法國菜是世界上影響力最大的菜系,大多數歐洲國家的國宴都是法國菜搭配幾道自己的菜。日本的國宴也使用法國菜(日料生吃海鮮有風險),除了法國人自己之外,藍星上數日本人做法餐的水平最高。義大利是西餐鼻祖,法國發揚光大,大概是這樣一種關係。

?

這是自己買的書,無聊的時候看著玩用的。

因為啟蒙運動和法國大革命的原因,法國的歷史地位其實很高,可能僅次於英美(三次工業革命)。法國是近代自然科學除英國之外最重要的奠基國(18世紀的普魯士,義大利,帝俄整體科學文化水平都不如法國),法國在近現代科學史上也有一些重要的人物。

列文虎克,笛卡爾,帕斯卡,巴斯德,拉瓦錫,傅里葉,拉格朗日,費馬,柏松,龐加萊,皮埃爾居里,都是科學史上的重要角色。

世界遺產最多的四個國家分別是中國,西班牙,義大利和法國,數量都是50處左右。中國世界遺產多主要因為自然環境比較特別,丹霞地貌,喀斯特地貌很多,「海拔落差大,副熱帶高壓下的綠洲」,名山大川也很多。法國,西班牙,義大利,第一是因為在封建時代人口眾多,古建築很多也保存得不錯,其二是這三個國家都曾經是古羅馬的核心疆域,都是正統的拉丁民族,歷史遺迹也不少。三國之中,法國是世界第一旅遊大國,保持這個差不多已經150年了,每年接待遊客數量是藍星最多。憑藉這個就可以去否定法國文化上比較弱的觀點。

語言方面法語曾經是歐洲上流社會通用語言,托爾斯泰的小說裡面法語家庭教師十分的常見。 現代的話,法語的使用人數差不多2點7億,楓葉國有1000萬人說法語。在很多北非國家,西非國家法語通用語,或者官方語言,學校教的語文也是法語。19世紀法國的文化相對實力最強,後來競爭不過英美,但是近年來有回升的趨勢,法國計劃推廣法語,說是2050年使用人數達到7億。

法語(文字)是歐盟官方用語,以及聯合國第一書寫文字。

韓劇和日劇裡面出現法國和巴黎的概率也很大。日本中產階級就曾經得過「巴黎綜合症」(到了巴黎之後感到幻滅,不符合心中形象)。 中國是世界上第一奢侈品消費國。

所以綜合來看,法國的軟實力其實非常強,比自己的科技實力,科研實力,工程實力還厲害一些。網上肯定是被低估的。

至於戰略目標,國家意志,上百年來沒有哪國比法國更堅定了,法國一直奉行自由平等博愛(博愛等於團結)的價值觀,所以雖然有罷工,高稅收導致的人口資金外流這種debuff影響了國力。但是法國依舊有大國的雄心。英國這點就不行了,甘願淪為二流。上個世紀前50年,東北亞其實都挺徘徊的。俄羅斯都解體過一回了。倒是法國的實力排位沒有太大變動。

法國那樣弄高稅收和高福利未必可取,因為由奢入儉很難,而且上古以來就是那樣了。而法國的失業率確實高,經濟也長期不如德國。但可能是不知working的光榮吧,法國罷,工此起彼伏,嚴重影響GDP。不過既然法國人有那麼好的創造力,也只是採用35小時工作制。但是工程學傑作,科學巨匠,頂級工藝品一點不少。如果能把法蘭西給double96 改 造一下,也許經濟上就能追上德國了。只不過給法國96改 造的風險也有可能導致巴黎的暴 民第二天就把愛麗舍宮給平了。

因為一些歷史原因,法國有自己的基本盤和勢力範圍,這一點和中俄,英國都不一樣。

俄羅斯的勢力範圍是前蘇聯的一些加盟共和國,就是獨聯體國家。俄羅斯帝國的基本盤是烏克蘭和白俄羅斯。

這邊只有北韓,寮國和柬埔寨算是比較親近。蒙古和中亞五國,是和Russia共同的勢力範圍。

但是俄國的勢力範圍確實一直再被蠶食或者遭到封堵,北約自蘇聯解體以來不停的東擴。不過也有人認為北約已經腦死亡了。

法國的勢力範圍很穩定,100年來沒有特別大的變化。因為法國獨立自主的外交政策東西逢源,而只要俄羅斯還好好的,昂撒人不會去對高盧人下手,只能拉攏而已。

而美國精力也有限,管不了藍星所有的事務,現在把中東都讓給一些地區大國了。

非洲傳統上是英法的勢力範圍。同時也受到美國的影響,例如英法以色列和埃及的蘇伊士運河戰爭,之後美蘇聯合干涉,英法只能認慫。如果把蘇伊士運河當成不動產,產權其實就是英法的,埃及能收歸國有主要是有蘇聯和美國的支持。 小國巴拿馬想把運河收歸國有,之後就被美帝痛打了。說這個是說美國和英法在非洲有一點爭端,立場不完全一致,但是也需要英法的支持。

1993年黑鷹事件後美國從索馬利亞撤軍,之後,東非的盧安達發生了大屠殺,美國還要被迫道歉。嚴格來說,阻止這個事情應該是英國的義務,非洲東南部基本上都是英國前殖民地,但是這些年以來,英國實際上很少管海外的事情。英國很多的時候極度不厚道,例如搞了印巴分治,又扔了一個克什米爾。

?

這地圖分別是英法曾經殖民過的疆域。可以看出法國也不太厚道,把南極都標上。

法國的勢力範圍比較穩定,主要也是法國一直積極承擔很多義務。還有法國本來也不是超級大國,稱不上懷璧其罪。第三共和國當年和日不落帝國就差距不小。也不會像後來的英國那樣和美國做不了分割。加拿大和澳大利亞的國家元首是英女王,但如今楓葉國是米國的後院,資源都是米國在用,而澳大利亞和米國走得更近,英國即使想和美國分家,其實也做不到了,為了利益只能去當副官能過得好點。

戰後的英法本來是結盟的,法國進五常有英國的原因,結盟是為了對抗當時蘇聯和暗面上的美國(冷戰初期美蘇都在肢解英法的殖民帝國),但是當英國徹底跟著美國混之後。法國就拉著德國,比利時荷蘭,意呆搞歐共體,最後與英國分道揚鑣。英國當美國的副官明顯也是出於國家利益決定的。

綜合國力除中美俄外,法國稍強於英國。 經濟實力當然是日本,德國更強,但是政治上日本不是強國。德國軍事實力偏弱。

法國能獨立自主,是因為有一些小兄弟,另一方面英美加澳新,主要的對手是中俄,所以只能拉攏法國及其盟友。

?經評論區提醒,盧安達確實不是英國的前殖民地,一戰前是德國,之後是比利時的託管地(和巴黎和會以及國聯有關係)。但是盧安達大屠殺應該五常裡面應該誰去負責這個問題,如果不是美國(黑鷹墜落之後美國不願意插手東非事務),也不是法國(法國管北非和西非,也是那邊才有軍事基地)。

責任應該也是落在英國頭上,盧安達傳統上應該是英國的勢力範圍,南非的幾個大國(尚比亞,坦尚尼亞,南非都是英聯邦成員)

而比利時的軍事能力太差,要干涉肯定也沒有能力。中俄則在非洲沒有太多勢力,93年的俄聯邦還在休克療法之中自顧不暇。五常裡面排除一遍,就是英國背鍋,當然這個結論肯定有爭議。盧安達大屠殺是一次慘劇,五常都有一定的責任去干涉,今天假如這樣的事情發生在東南亞,必然有五常下場去干涉。

?補充,關於法國和前殖民地的關係,當時設計的出發點是什麼可以看看戴高樂所著的《希望回憶錄》,第二章是寫的海外領地。拍的圖發在下面了。

戴高樂本人資料肯定算是第一手了,其中肯定也有一些美化的說法,基本沒提到19世紀的事情。


網路擼法段子不僅影響了對法國歷史的客觀評價,而且導致國內大部分人對現在法國的實力的誤解和低估。

1、軍事上,法國是西歐最強的軍隊,遠勝英德,有獨立的軍工研發生產體系。目前法國在海外的軍事基地數目僅次於美國,保留很多的海外領地,軍事投送能力也是世界前三。尤其在非洲的影響力十分強大。參考卡扎菲的下場。ps 法國是西歐少數沒有美國駐軍的國家。

2、外交上,法國在二戰後從戴高樂開始一直堅持獨立的外交政策,法國人骨子裡的驕傲,使其不甘當美國的附屬。而且一直在推動歐洲一體化,以擺脫美國對歐洲的控制,想讓歐洲真正自成一極。老實說世界上這麼有理想和抱負的國家不多了,尤其是在廢宅遍地的西歐。這點法國和中國有點像,冷戰時期兩國都想脫離美蘇,搞獨立自主。這個意義上說法國五常地位實至名歸。

3、文化上,法國曆來在文化上極其自信,美國文化肆虐全球,但唯獨在法國,美國文化是被鄙視和嘲笑的,而且美國人也認,尤其是美國精英階層。法國也有資本嘲笑,啟蒙運動,法國大革命的影響毋庸置疑,哪怕是現在蔓延全球的白左思潮也是誕生於法國。文化思想的影響力上,愛折騰的法國人從來沒輸過。

法國目前最大的問題是經濟和人口結構問題,加之國內白左盛行,改革舉步維艱。不過即便如此法國的綜合國力還是被大大低估了,相反日本和德國卻被高估。其中原因不用多說,就是二戰表現了。但二戰是特殊時期,短短數年不能長期代表一個國家。

--------------------------補充更新-----------------------------------------------------

上面只是大體介紹了法國的實力,並沒有多強的主觀色彩。不想引來了某法黑的不滿,但你不滿居然不對比德法的經濟,還拿德國的軍事來黑法國,我也是無語了,我嚴格來說不是一個法迷,只是闡述事實,也承認法國目前面臨比較嚴重的經濟和人口問題。下面補充一些關於法國的數據,讓大家對法國的實力有清楚的認知,而非沉浸於擼法的快樂無法自拔。

  1. 法國的海外殖民地全球第一,面積 12萬平方公里,且多為面積較大的海島,地位位置優越。
  2. 法國的領海面積世界第二,1103萬平方公里,僅此於美國,而且相差無幾。

3. 法國的海外軍事基地數量世界第二,尤其在西非地區,法國海外基地密布,該地區是法國的勢力範圍,美國都插不進去。由此法國也是除美國外,唯一有全球部署軍事力量的國家,俄羅斯都做不到。

4.法國的軍售世界第三,僅次於美俄,法國是除美俄中以外唯一有獨立完整的軍工體系的國家

6 法語人口 3億多 而法國本土人口只有6千萬。

7 法國的核武器數量世界第三。這個很關鍵,在現今世界,有核國家和無核國家是兩個階級。否則無法理解為何伊朗和朝鮮不惜一切代價得搞核試驗。

8 核電設備能力僅次於美國,居世界第二位;核發電佔比世界第一,航空航天工業僅次於美國和俄羅斯,居世界第三位。


「法國是歐洲唯一獨立自主的大國」?

首先,軍隊來說,法國擁有外籍兵團。

資料來自Wikipedia

法國還有德法混合旅,法國國內有德國軍隊。

資料來自Wikipedia

法國軍隊在德國的駐軍和德國軍隊在法國的駐軍都是德法混合旅。

資料來自Wikipedia

其次,技術來說,法國不完全獨立自主的實例如以下:

二戰後期,法國獲得以德國V2為主的火箭技術。

資料來自Wikipedia

法國從奧地利搬運德國的風洞,建造了Modane風洞。

資料來自

法國SNECMA ATAR 101是由德國奧斯特里希領導的團隊在BMW 003基礎上開發推力更大的軸流式噴氣發動機,被用於幻影戰鬥機。

資料來自Wikipedia

Adour雙軸渦扇發動機由英國Rolls-Royce和法國Turbomeca合作研製。

資料來自Wikipedia

空客由法國Aerospatiale-Matra、德國DASA(由戴姆勒賓士的航空航天部門、MTU、多尼爾、MBB組成)、西班牙CASA組成。

資料來自Wikipedia

空客股權份額,德國和法國各佔11%,西班牙佔4%,其餘份額無控制權。

資料來自Airbus

美國GE和法國斯奈克瑪合資的CFM國際生產的發動機,法國提供低壓部件,美國提供高壓部件和渦輪機。

資料來自Wikipedia

意法半導體由義大利SGS和法國湯姆遜合併而來。

資料來自Wikipedia

泰雷茲阿萊尼亞由法國泰雷茲和義大利芬梅卡尼卡合資建立。

資料來自Thales

最後,就政治來說,俄羅斯和英國絕對稱得上「獨立自主的歐洲大國」。以下看看比較爭議的德國:

德國是伊朗核問題六國之一。

資料來自Wikipedia

德國是烏克蘭問題諾曼底模式四國之一。

資料來自Wikipedia

德國主辦利比亞危機國際會議。

資料來自半島電視台

德國參與敘利亞問題。

資料來自央視網


推薦閱讀: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