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的時候讀書少,沒少被村裡放羊的老頭兒忽悠。

在野外看到鮮艷的小草莓上面,有時候就有這種像唾沫的東西。

老李頭說這是蛇吐的唾沫,可不敢碰,吃了之後晚上蛇就順著氣味爬到被窩裡。

幼小的我嚇得小心臟砰砰亂撞,以後看到都敬而遠之了。

後來才知道這種植物是蛇莓,而且蛇也不會吐口水,只會吐毒液。所以這種在樹枝上,草叢裡常見的唾沫狀的東西其實是一種叫沫蟬的小傢伙搞的鬼。

沫蟬又叫吹沫蟲,或者泡泡蟲,屬於半翅目沫蟬科,全世界大約有3000種,我國有300多種。它們很小,大部分長度都不超過1.5厘米,據說沫蟬已經取代了跳蚤,成為了世界上跳躍最高的動物。

英國劍橋大學的生態學家發現,沫蟬後腿內存在有大量的肌肉,就像一個彈弓,可以在一毫秒時間內釋放出儲存在肌肉里的能量,3毫米的沫蟬可以跳躍到70厘米的高處。這相當於人跳200米那麼高。相對於自身長度而言,沫蟬的跳躍高度已經超過了先前人們普遍認同的昆蟲界的跳高冠軍跳蚤。

沫蟬是怎麼搞出來這些泡泡的呢?

原來在沫蟬若蟲(就是我們理解的幼蟲)的第七、八腹節,有一處泡沫腺,那裡能夠分泌出膠質黏液,黏液被身體兩側氣門中呼出的氣體吹成泡沫,所以得名沫蟬。而形成的泡沫能夠將它們小小的身體掩蓋起來,防止做壞事被發現。

魯迅同志說過:生存和吃飯是所有生命最關心的兩件大事。

沫蟬像其他蟬一樣,發育過程是不完全變態,一生中只有卵、若蟲、成蟲三個時期,沒有蛹期。它的幼蟲沒有強壯的翅膀和肌肉,所以只能猥瑣發育。

泡沫解決了生存問題,而吃飯問題它們也完全不用擔心,蟬媽媽會把卵產在幼嫩多汁的枝條上,方便他們吮吸植物汁液,蟬寶寶生下來就是地主啊!

而且泡沫還能起到隔熱的作用,讓他們保持身體濕潤,彷彿有了空調,在泡泡里悠閑的度過炎熱的夏天。

長大後的沫蟬就變硬了,敢鑽出泡泡闖世界了,受驚後能夠彈跳或者短距離飛翔。簡直是追得上我的人看不到我,看得到我的蟲子追不上我,嘿嘿嘿......

不過很多沫蟬品種對農業和林業生產危害很大,主要是若蟲期比較久,成蟲才能活個一倆月,若蟲能活上好幾年,5年左右比較常見。除了沫蟬總科,更廣為人知的是蟬總科,其中有種北美的周期蟬若蟲期長達17年,吸食植物根莖的汁液這麼久,要是換成人的話那絕對是超級吸血鬼了啊。

稻赤斑沫蟬

我們了解幾種常見的沫蟬,比如松沫蟬的若蟲,主要危害樟子松、紅松、柳等等;

赤斑黑沫蟬的若蟲,主要危害水稻、高梁、玉米、大豆等等,它們分布在祖國中南部廣袤的土地上。它們一生交配一次,每次3~7h,最長可達11h,壽命也就一兩個月的樣子。

還有一種北至內蒙古,南至台灣均有分布的沫蟬,主要危害桃、梨、李、櫻桃、蘋果、柑桔、棗、葡萄、桑、楊、柳、榆等等,它的名字非常有特色,叫做白帶尖胸沫蟬。

所以題主看到的泡沫可能是沫蟬若蟲在搞事情,下次我們不妨把掀起它的泡沫來,欣賞一下它驚慌失措的表情。

參考文獻:

梁愛萍.沫蟬總科Cercopoidea昆蟲[J].昆蟲知識,2005(04):457.

郭社峰,郭黨.稻沫蟬的發生及防治技術探討[J].北京農業,2008(12):33-34.


我一直以為是別人吐的痰


野外實習的時候抓過,泡泡堆里一抓一個準,拿細針紮成標本,知道叫沫蟬,但是才知道原來見到的是它的若蟲。


我一直以為是經過的路人隨地吐的痰


那是蛇的口水!有那種東西的貓貓不能吃!


推薦閱讀: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