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兩個不矛盾,哲學概論是哲學史的基礎,哲學史是哲學概論的補充說明。應結合學習。

理由如下:

1,

哲學概論(basic of philosophy):關於哲學的定義、目的、價值與意義、功能、性質、問題、哲學史觀等學問。

哲學概論一般情況下就是幫助你樹立哲學觀。哲學概論是哲學入門的必備。

a,哲學的定義:無定論 vs 有定論

哲學是愛智慧

哲學是世界觀和方法論系統的學問

哲學是研究思想的學問

哲學是時代精神的體現

b,哲學的目的:形而上學 (logos 中心主義 ) vs 反形而上學

c,哲學價值:無用論 vs 有用論

d,哲學性質

模糊性,一般性與普遍性,理論性

e,哲學流派:關於哲學問題的爭論,是在歷史過程中發展起來的。

17、18世紀——唯理論 vs 經驗論

19、20世紀:兩大思潮——人文主義 vs 科學主義(歐陸 vs 分析)——反形而上學

人文主義陣營:尼采是一個殺手,殺死了上帝,最後一位形而上學家。

(1)存在主義 vs 虛無主義:尼采、海德格爾、薩特、波伏娃

(2)新康德主義 vs 新黑格爾主義:柯亨、李普曼、鮑桑葵、羅伊斯

(4)現象學 vs 解釋學:胡塞爾、馬克思·舍勒、梅洛龐蒂、伽達默爾

(5)解構主義 vs 結構主義:羅蘭巴特、德里達、列維斯特·勞斯

(6)新韋伯主義 vs 新馬克思主義:本雅明、阿多諾、齊澤克、哈貝馬斯

(7)佛洛依德主義 vs 生命主義:拉康、弗洛伊德、柏格森

(8)實用主義 vs 批判主義:詹姆斯·杜威

(9)譜系學 vs 意識形態學:福柯

(10)歷史學 vs 人類學:查爾斯·泰勒

科學主義陣營:

(1)實證主義 vs 新實證主義:孔德、迪昂、米約

(2)邏輯實證主義 vs 邏輯經驗主義:卡爾納普

(3)批判理性主義:波普爾

(4)分析主義 vs歷史主義:託馬斯·庫恩

(5)本質主義 vs物理主義:阿姆斯特朗

f,哲學問題:包括哲學基本問題、中心問題、邊緣問題。

哲學基本問題:思維與存在問題、物質與意識問題

哲學中心問題:存在問題

g,哲學分支根據哲學問題,劃分出來的學問。實踐 vs 理論

理論哲學陣營:

(1)形而上學——存在問題——上帝、神、世界

(2)道德哲學——道德問題——規範倫理學、應用倫理學

(3)感性學(美學)——審美問題——主觀 vs 客觀

(4)科學哲學——科學問題——理論與觀察、說明與解釋、解釋與還原

(5)邏輯哲學——邏輯問題——一階邏輯、數理邏輯

實踐哲學陣營:

(1)教育哲學——教育問題

(2)環境哲學——環境倫理問題

(3)人工智慧哲學——人工智慧問題

(4)語言哲學——喬姆斯基

(5)社會哲學——吉登斯、布迪厄

(6)法哲學、經濟哲學——諾齊克

2,

哲學史(philosophical history):關於哲學的演變、思想的轉型等學問。哲學史觀屬於哲學觀的一部分。哲學史觀是對哲學的演變的一般概括。

與科學史、美學史、藝術史、天文史、物理史、地理史、法學史並列。

按照分支:西方哲學史、東方哲學史、非洲哲學史

按照國籍:德國哲學史、法國哲學史、中國哲學史、美國哲學史

一般默認語境就是西方哲學史。

哲學史概括:存在論——認識論轉向——語言論轉向——文化論轉向

古代——古希臘—柏拉圖、亞裏士多德—形而上學和存在論

13、14世紀——古羅馬——阿奎那、奧古斯丁——經院哲學

15、16世紀—文藝復興時代———英國、法國——笛卡爾、培根——認識論轉向

17、18世紀—啟蒙時代——德國古典哲學——康德、黑格爾

19、20世紀——後現代主義——全球化——女性主義、文化主義

21世紀——後現代主義之後——全球化——環境哲學、人工智慧哲學、生態哲學

誰搶佔人工智慧的高地,誰就引領今天這個時代。

哲學的江湖裡,誰解決了問題,誰就是英雄。


當然是學哲學史啊,這是哲學這門學科的特殊性決定的。 打一個比方來說,現在的每一門學科都是一座塔,是通往真理的一座塔。經過了這麼多年的積累發展,這些學科的塔越修越高,與真理越來越接近。可是哲學則是修了很多座的塔。有的塔很高,但是再也修不上去了。於是其他人又另起爐竈,再重新修一座塔。幾千年來搞哲學的人都在幹這樣的重複工作。每一座塔的基礎都不一樣,所以基本不存在一個大家都認可的哲學概論。因此從哲學概論開始學習哲學也就無從談起。


應該先讀哲學導論

如果你對於生活的意義;人生的意義;我們為什麼存在?我們有自由意志嗎?等等哲學問題感興趣的話,我可以很明確的說,去讀哲學史你是找不到答案的。帶著這些問題去看哲學史著作,極大概率會陷入虛無主義,懷疑主義不能自拔。你需要看哲學導論,雖然你看了也找不到答案,但是讀了導論你會理解,為什麼這些問題被討論了幾千年還是沒有答案。什麼叫導論?引領,啟發之意。哲學導論的目的就在於為你建立框架,在每一個問題的展開中,各類多元的探討。也會會告訴你哲學方法,如寫作哲學,有效的論證形式等等。

詳見以下回答:

https://www.zhihu.com/question/369776125/answer/1066531796


當然先學哲學史。

很簡單的道理,哲學概論是對哲學的概論總結,如果你不瞭解哲學史,先去看概論,你根本就理解不了。只有先學了哲學史,再去看概論,你才明白概論為何是這樣講的。


通常是文史哲依次,反常也不足為怪,與己親就好


不建議從哲學史切入,以上。


我的觀點是學習哲學概論就可以了。因為普通人學習的是應用哲學或者說是哲學技術,不是專門研究哲學,比如說建立哲學體系或撰寫哲學教科書的專家。掌握了通用的哲學範式和基本理論框架就可以了。那些用於介紹各類名家獨特範式和哲學發展路線的歷史,對一般人來說瞭解一下,查資料時翻閱一下就可以了。

正像普通人學習語言,學習的是應用語言和語言技術,不是專門研究語言和構造語言體系的專家,語言發展史之類高深學問,用處不是很大。人們只要掌握了一些基本的語言「範式」比如漢語範式體系,英語或者日語範式體系就可以了。


推薦閱讀: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