鋰電池技術突破、發展的瓶頸在哪?現在進行到哪一步了?什麼時候可以解決手機一天一充的現狀?


從第一塊商業化的鋰電問世以來,已經經過了大約28年的時間。這段時間裡,其能量密度的年均增長率也就是4%左右,跑不贏摩爾定律,甚至跑不贏CPI 。顯然在手機性能不斷提升的今天,這難以真正改善手機的續航缺陷。

原因的一方面在於,正負極材料的容量提升潛力是受限的。比如鈷酸鋰中的鋰離子只能部分脫出,否則就會有層狀結構坍塌的問題。可以說,讓充電截止電壓提升0.05V,都不是件輕鬆的事。其它比如三元材料、NCA的結構與鈷酸鋰相似,容量也不可能有革命性的變化,最大的意義還是在於資源節約。負極現在主要使用石墨,新一代硅碳負極的開發得一步步來。硅的充放電體積變化幅度非常明顯,看某些新聞報道好像很容易解決,實際上需要做的還很多。而且除了容量以外,循環壽命(能用幾年)、倍率性能(快充)也要考慮——可這些性能指標卻往往與材料的容量存在衝突,必須綜合權衡。

另一方面,電池裡有些組件,比如外殼、集流體、隔膜、電解質等,本身不提供容量,需要通過合理的設計精簡其重量和體積,但那也不是無限的。這就進一步加大了總體能量密度提高的難度。

總之吧,諾獎是對開拓者們的肯定,但鋰電池的發展還在漫漫長路上。任何一個先進工業產品的進步都需要艱苦奮鬥,這是亘古不變的道理。


這個問題,要分為兩個層面來看。

第一,鋰離子電池的研發獲得諾貝爾獎,站在應用角度來看,是不是實至名歸?

第二,手機一天一充的現狀,是不是電池能量密度不夠造成的,又是不是提高電池能量密度所能解決的?

首先回答第一個問題,鋰離子電池獲獎,絕對是實至名歸。在這裡冒昧貼一個自己的回答,給大家分享一下,如果沒有鋰離子電池,世界會是什麼樣呢?(可不看,不影響後續閱讀)

如果沒有發明鋰離子電池,電子產品將會是什麼樣的?

事實上,鋰離子電池的出現,為今天一切攜帶型電子產品的智能化提供了基礎,實現了從無到有的飛躍。如果沒有鋰離子電池,今天手機的充電頻率將是一天至少兩三次,而不是一天一次的水平。這個問題,我相信,不會有太大的爭議。只不過,從無到有是科學問題,而從有到好,則是技術問題,是社會問題,否則世界上還是有瘧疾患者,屠呦呦女士怎麼能得諾貝爾獎呢?這是一樣的道理。

接下來重點說說是第二個問題。依我看來,就目前來說,最制約手機續航時間的,從來就不是電池能量密度,而是用戶對於手機性能不斷提高的需求,以及由此帶來的功耗增加。

今天,大家對於電池一天一充的問題感到十分不適,然而我想說,出現這種情況,是手機的功能定位發生劇變,以及市場選擇,這兩者的共同作用結果。

在以前,手機充滿一次電,管個幾天沒有太大的問題。為什麼到今天,電池反而顯得越發不經用了?是因為鋰離子電池技術上沒有進步嗎?可以說,是,又不是。

要說電池能量密度有沒有進步,一定是有的,而且一直在進步。我們知道,電池能量密度,等於單位體積或者質量內能夠存儲的能量。對於手機而言,我們更關心體積而不是重量,所以在這裡我們只來討論體積能量密度。

鋰離子的結構,和鎳氫電池是類似的,它們都普遍採取了卷繞或者疊片的方式製造電池。如果只看方形疊片電池,從Z軸方向看,電池的構造一般是:

外殼 - 鋁箔 - (正極塗層 - 電解質 - 負極塗層 - 銅箔 - 負極塗層 - 電解質 - 正極塗層 - 鋁箔)n - 正極塗層 - 電解質 - 負極塗層 - 銅箔 - 外殼

其中括弧內是重複單元,各個部分緊密相連。其中,只有正極塗層和負極塗層中的活性物質存儲了電能,集流體和電解質只是為了提供離子和電子的定向運動通道而存在的。而正極塗層和負極塗層中,除了活性物質,又包括導電炭黑和粘結劑,這些東西保證了塗層能夠具有一定強度,並且在立體方向上實現了更均勻的電子傳輸,不加是不行的。

實際上,電池企業一直都在致力於提高電池的能量密度。經過二十多年的努力,手機電池的電解質厚度已經從第一代聚乙烯碳酸酯複合物的約 25um ,下降到今天凝膠狀聚合物的不到 10um (不確定,受限於本人閱歷,其實沒見過真正的商用聚合物電解質),集流體從早期的 20um 左右下降到今天的 8um 銅箔,而正負極的厚度,受限於極化不能再提高,目前正負極都是單側 40um 左右,面密度有20和9mg /cm2吧。僅考慮上面這些,每個重複單元的活性物質總量沒變,一個重複單元厚度就是從 260um 下降到了 200um ,一定厚度的電池裡的活性物質質量,還有相對應的容量,自然就提高了。再考慮導電炭黑和粘結劑的總用量已經從最初的相對於活性物質約 10% 下降到如今的不到 5% ,哪怕不改變材料體系,電池的能量密度也提高了接近40%。甚至,連最難提高的材料自身比容量和電池電壓,隨著硅碳負極,三元正極的應用,以及材料的表面改性,也得到了一定提高。目前水平下,電池的體積能量密度相比於20世紀末的鈷酸鋰-聚烯烴/碳酸酯-石墨體系,提高了50%是一定有的。

而提高50%的能量密度,夠用嗎?我在這裡做一個對比。2009年,我用的是諾基亞6085翻蓋手機,它的屏幕是1.8英寸,解析度也不高,大概128乘160的樣子。2019年,我用的是蘋果7,這個大家都知道,4.7英寸高清屏。屏幕大了5倍多,電池的容量卻只大了一倍。僅看這一項,我的蘋果7手機,屏幕使用時間只有我諾基亞的1/3,這一點都不奇怪。更何況那個年代,諾基亞6085作為一款非觸屏手機,它的主要功能,也註定還是發簡訊,打電話,偶爾聽一下歌。

而蘋果的經典作品4代,在2010年已經上市。我的諾基亞續航比蘋果4好多了,更不用提今天的蘋果7。可是即便是那時候的我,也馬上換掉了我續航強悍的諾基亞。到今天,如果說真想追求續航,也不是不行,只是性能和使用體驗必須要大打折扣了。隨著手機的功能,從單純打電話發簡訊,發展出聽歌拍照看電影,甚至玩兒大型遊戲,人們對於手機性能提高的要求,就遠遠超過了對續航能力的要求。如此一來,手機里給電池的空間,不好意思,也只能一砍再砍了。

這就是一開始我說的,不是電池不行,而是市場選擇了犧牲一部分續航,換取性能的提升。就算手機電池的能量密度除以手機功耗,相比於今天提升了一百倍,大家猜猜手機廠家是否會為了提高性能,要求電池也做小百倍,繼續讓大家一天充電一次呢?別說一天充一次,到今天,蘋果11的廣告里,能讓你從早玩到晚,都已經成了值得宣傳的事情。如果是滿負荷用的話,很多手機一天一充還不夠呢。可不管怎麼說,到今天,充電也已經比十年前,方便了太多。哪怕整天玩,能用上一個白天,晚上充充電,也就好了。

因此,在智能手機這個階段,鋰離子電池無論怎麼發展,能夠發展到什麼地步,都不能僅通過提高電池性能來提高智能手機的續航能力。這是因為市場告訴我們,截至目前,續航能力不是用戶最關心的,續航不是制約智能手機發展的最大瓶頸。續航不足的問題,相比於手機性能的進一步提升,永遠都不是最重要的。那麼什麼時候,手機的續航時間,才能夠再次普遍得到提升呢?

如果樂觀一點看待,有一天,手機的能量供應系統出現革命性的變化,手機無需連接電網去充電。開個腦洞吧,儘管如今看不到希望,可未來會不會有一天,一方面移動設備功耗大幅下降,另一方面光電池也得到飛速發展直至普及。這樣一來手機只要曬一曬太陽,或者甚至開著燈就能給自己充電,充電器一般情況下能徹底淘汰。這時,續航問題,就不存在了。

又或者,晶元的計算和存儲能力,開始出現了溢出,進一步提升,也無助於改善用戶體驗。這時,才會有廠家開始能夠為了續航,去增大電池的空間佔比,至少是不再縮減。隨著手機的電池容量與功耗的比值提高,續航問題自然也就得到了改善

展望一下吧。手機晶元和存儲器我不懂,但是鋰電咱終歸懂一點。大家總還是很關心,這個鋰電的能量密度究竟還能提升多少呢?

從工藝角度看,當前的鋰離子電池內部空間,已經十分緊湊了,想繼續提高材料佔比,是不太現實的。因此要進一步提高電池能量密度,唯有從活性材料自身去出發。

就目前我的知識面來看,硅基負極和富鋰正極,應當是短期內最有可能取代碳-層狀氧化物正極的高比能材料。目前硅已經以硅碳的形式部分地應用,但純硅受制於巨大的體積變化,還沒有解決充放電效率,少電解液條件下的循環壽命等問題,其倍率性能也不如石墨。富鋰正極也由於可逆性較差,循環性能還達不到商品化的條件。如果這兩種材料最終被攻克能用,並且都幾乎發揮出理論比容量,炭黑電解質等輔料的用量也和現在的材料體系接近,這樣一來電池平均電壓雖有所下降,但正負極比容量相對於目前的可分別再提高大約一倍和十倍,如此一來電池的能量密度再提高一倍多是沒有問題的。

再遠一點,可能就是鋰硫,即鋰金屬負極和硫正極。但金屬鋰負極和硫正極現在各自都還存在大量基礎問題沒有解決,甚至硫正極用什麼機理充放電,都還有爭議——目前看到的,至少有溶解沉積反應和固相轉化反應兩種,需要的電解質不同,充放電行為也不一樣。因此,我們現在還無法大致想像出商品化鋰硫電池用哪些材料,是不是用純的鋰和硫,還是非得用一個什麼東西把金屬鋰和硫單質兜住?鋰硫電池的電解質用什麼,是傳統的液態+隔膜,凝膠,還是目前火熱的純固態電解質?目前來說都是個未知數。

另外,硫實際上不是非得和鋰金屬匹配。就我本人觀點來看,走回到鋰金屬負極這條路,將會異常艱辛,因為鋰金屬電池是早於鋰離子電池出現的。正是因為這麼多年來,那麼多人都解決不了鋰金屬的循環和安全問題,才花力氣開發出石墨負極,寧可大幅降低比容量也不用金屬鋰。今天人們又開始做鋰金屬負極,能否成功,我個人是悲觀的。所以,也有研究者提出,使用硫化鋰正極匹配硅碳,或者是預鋰化了的硅碳做負極匹配硫,算是一種折中方案。總之,硫基正極會以什麼樣的形式大規模商品化,目前還沒人說得清。

如果是鋰電發展的終極目標,鋰金屬-固體電解質-空氣電池,能夠被攻克並且商品化,那將可能是鋰二次電池的終極形態。這樣一來正極不佔用空間,電池能量密度將會達到如今的數倍。這個數倍具體是多少倍,取決於電解質和氧氣(也未必得把氮氣排除在外)的選擇性活化催化劑需要用多少。

當然了,現在我們實際上還沒有攻克我說的第一個硅-富鋰正極體系,這兩種材料也還存在一些應用之前必須解決的問題。現在來看,還沒有任何人能按照商品化硅碳/三元的單位面積載量,把電極面容量做到大於3mAh/cm2的水平。而且,由於反應機理複雜,副反應也較多,即使在扣式半電池中,這兩種近期看起來最有可能應用的材料,也無法真正發揮出它們的高比容量,進行穩定的長周期循環。因此,即便手機電池能量密度,想在已有的基礎上提高一倍,恐怕都還有大量工作要做。手機電池是這樣,同樣用鋰電單體的動力電池也是這樣,任重而道遠。


諾貝爾獎是滯後的。

它獎勵的是以前的鋰電池技術現在社會的幫助。

你不要只看見現在的鋰電池技術面對未來多麼力不從心。

再說了,現在誰能革鋰電池的命,推出下一代能源技術,過個幾十年不照樣得諾貝爾獎。


事實上可以通過加大電池來實現,每增加2000maH,厚度增加1.5mm,電池增加30g,總重增加約35g。在可接受風險範圍內,是可以出大容量版本的。

無電量焦慮選擇電池4000:連續使用10小時,厚度8.4mm,重量200g

輕度電量焦慮選電池6000:使用15小時,厚度10mm,重量235g

中度焦慮選電池8000:使用20小時,厚度11.5mm,重量270g

重度焦慮選電池10000:使用25小時,厚度13mm,重量305g

極度焦慮選電池15000:使用37.5小時,厚度16.5mm,重量385g。

變態焦慮選電池27000: 連續使用67.5小時,厚度25mm,重量580g,每天玩10小時也可以用一周了,這也是登機的最大容量。

當然了,還可以加大到43000mAH,續航超過100小時,但厚度會達到37 mm,重量約900g,當然需要特殊申請才能把這個電爹帶上飛機。


1.現在的鋰離子電池比鉛酸的能量密度已經高几倍了。之所以你感覺手機一天就沒電,是因為現在都是觸屏(還是大屏),顯示屏更費電。還是智能機,功能更多,運算更多,需要器件更多。總之就是手機比原來更費電了。

2.鋰離子電池能量的極限也就是現在這樣了,未來工藝提升,以及bms控制策略的提升,對鋰離子電池的性能也不會發生本質的轉變。(可能安全性會好的多,但容量也就這樣了。)

3.將來用氫能電池吧。電池加氫1分鐘就加滿了。而且能量密度好像是現在的幾百倍。充一次氫氣,手機用一年。


推薦閱讀: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