實際上不需要。

打個比方,我兩天寫一集,但我一集能掙一千塊,兩千塊,甚至更多。

但很多新人編劇加了幾十上百個什麼烏煙瘴氣的投稿群,一天寫了十個二十個劇本,實際大部分還是廢稿,然後,一集賣了二十塊,三十塊,的確也拍出來了,能說明什麼。

只能說明市場觀念利好。

大家都覺著隨便拍拍短視頻都有錢掙唄!

跟帶貨主播類似——李佳琦、薇婭和辛巴一場直播能賣幾個億不假,一些短視頻平台上的頭部賬號也能掙到大錢,但往下瞅幾眼呢,全是一將功成萬骨枯的血淚史呀。

換言之,我見過mcn機構和網紅公司,一個編劇一個小時或半個小時寫一集的所謂之KPI和業績表,他們也拍出來了,客戶的尾款也拿到了。

其中,又有誰虧錢了呢。

只是長遠來看,我們站在食物鏈底端,為生活掙扎也太辛苦罷了。

我能給大家(純新人編劇)什麼建議呢?

如果有條件的話,在經濟環境允許下,找一兩個態度好,有方向感,也願意接受於獨家供稿的項目制或新劇組,一起合作合作,從零開始作內容,一同慢慢的成長——才能將稿費提上去,因為你至少有代表作了呀。

縱然是單純為掙錢嘛,好歹將稿費價格先提上去呀。

是不是。

你說。


這個他媽的是要看公司還有領導要求吧。

我做短視頻編劇(某音某手一類,三分鐘內的小劇情),從事或兼職在不同公司有不同要求。有的要求一個月二十條,有的一天就要十條。

時間和質量不可能正比,因為時長限制,短視頻這種東西的質量說白了也就那個樣。

由於短視頻機制限制,劇情類故事大多要求開頭黃金三秒,結尾反轉。即使是原創,故事點上也一定有雷同,畢竟生活就這樣,整不出來花兒。對於大多數在公司就職的編劇來說,來什麼活寫什麼本兒,自身創作意願就沒那麼大,單說靈感,花三分鐘借鑒來的和三天想出來的質量沒差。

但是落實到具體的劇本里,是需要大量細節的。一天十個劇本,可以說完全沒辦法設計細節,要麼照搬,要麼糊弄。他們要的不是數量也不是質量,只是想讓你忙起來,別閑著罷了。

決定視頻質量的差距在哪呢?在於團隊的態度。說到底,是做粉絲和做內容的區別。

你的團隊讓你一個人一天出十條,供團隊挑選,讓攝影流水出片,差不多就過了總共花費了不到兩小時;別人的團隊花一天專門研究劇本,再花一天拍攝落實。整個團隊都在糊弄,最後你一個人背鍋。你說質量差在哪了,差在劇本嗎?

我個人認為,讓你一天寫十個劇本的老闆要麼是完全不顧質量的代運營,要麼乾脆就是都不懂。

上司讓你一天提出十個點子,慢慢研究可行性,那是認真負責;讓你一天寫十個本子,還談原創,談質量的,全都是傻逼。

指著鼻子罵他就完了,然後趕緊離職。


什麼樣的短視頻?某音嗎?如果是那可以的,不過質量肯定一般!


你這是外包公司吧,我們公司就是策劃能幹滿五天留下來的都很少,比銷售崗位流動還快!


看你寫啥賬號類型的,純營銷號類的一個劇本兩三百字高產一天也就十來條,優質內容的話一天兩條就不錯了,五六條就算高產了,至於洗稿或者低智商的文案不算在內


我一天不停的話,基本一小時3個左右。不吹牛批

這些年我也看開了,上面很多專業短視頻編劇說質量的,我只想問一句:什麼是泥萌口中的質量?邏輯嚴密?劇情緊湊?還是什麼?給個標準吶。

短視頻是什麼?我個人覺得這東西出來本身就不合理,說是分享生活,你看著吧,如果玩的是分享生活,你就得給資本讓道。我更覺得短視頻不是分享生活,而是「分享」,這個東西可以是生活日誌,可以是知識等等

那麼問題來了,既然是分享東西,那麼你有必要在乎一個本子的整體質量嗎?我自己覺得沒必要,我拿手機拍的和機器拍的都一樣,只要畫面清晰無馬賽克就夠了,敲重點!你到底想表達什麼才是關鍵,換句話說,這個片子分享的東西是什麼,我覺得這才是致勝王道。拋開了這個去說質量的都是耍流氓。

別不服,沒有對比就沒有傷害。短視頻一分鐘左右的東西,你有本事能給整出什麼花來?作為一個前電影視效狗,一個十幾幀的鏡頭做半個多月,你和我談短視頻質量?你可能說,電影導演太牛批,那好,我們說電視劇,你有電視劇那種前期鋪墊,多線敘事,最後收尾總結的結構嗎?耍流氓的又會說,兩個不同的行業怎麼拿來比?對啊,所以你幹嘛去追求內容以外的質量呢?

⊙?⊙!那,我也有短視頻經歷,不吹比,全網不說多,賬號幾百萬粉,過億播放(我做矩陣的)早期我沒錢的時候也是拿著手機拍的啊,沒見流量差哪去。

說回質量,這東西它是沒上限的,你一年做出來的和你一個小時做出來的片子,我用大腿想都知道前一個更好啊,但是!短視頻節奏這麼快,你玩得起嗎?有那個時間,我去想想拍什麼東西是對觀眾有價值的,其次什麼東西是觀眾願意看的甚至愛看的,找准這個點往下走,我個人覺得才是正途

不過批了這麼久短視頻,我也想說下我對短視頻的正面看法,我覺得它是一把鑰匙,能夠開啟一個人對視頻興趣的一把鑰匙,很多人因為看了短視頻,想去學習,想去了解短視頻的製作過程,不自覺的就會去學習和視頻相關的類似,表演,攝像,燈光,編劇,製作甚至是導演,這對於我們GJ的電影行業其實是一個正向的反饋(雖然脫坑了我也希望這個行業往更好的方向走,我仍然熱愛電影),雖然你在短視頻里學到的一切知識你都不能用來參與電影製作,但是好歹你會去知道什麼是視聽語言,至少以後看電影不是圖一樂了。

現在知乎,還有我以前的朋友也有很多在微信問我想學短視頻剪輯,特效之類的怎麼入手,這就是短視頻給帶來的正向反饋吧,至少剪輯師變多了


這個創作頻率估計能讓所有作者都臉變綠。

短視頻劇本工作量不大,但是質量卻不低,十幾個劇本,就要有十幾個橋段,這絕對是腦細胞自殺的最佳方式。

所以沒必要,也不可能一天創作那麼多。

事實上把老劇本改改再用的情況很普遍。

只不過作者們都不願意承認罷了。


不。

一個準備充分的賬號在前期會把方向明確好。然後才是填充內容,試問,一個方向明確的賬號會只管數量而不要求質量嗎。

其實短視頻寫久了,會發現它也必須和正統編劇一樣需要矛盾衝突,一樣需要反轉,而有趣的衝突正是劇作的難點。


我不是啊,但周圍有朋友接這種單。別罵我,但凡學了一年編劇原理的正經人誰搞這個啊。(少部分精品段視頻除外,但估計一旦哥也看不上沒用的學院派)

這種本我一天能給你寫一百個。


推薦閱讀: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