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玩入坑四五年了,本身也是學寶石專業的,工作也是主營珠寶文玩的公司,目前對常見珠寶文玩的品質和價格也算略微了解。

但是遇到性價比高的小配飾還是忍不住,三五十、一兩百,自己覺得值得又夠喜歡的的東西就直接入手了,雖然數額不大,但是量大,以目前的經濟水平確實有些捉襟見肘,怎樣才能管住自己的手呢?


我玩文玩有大半年了,現在已經收手。

最狂熱的時候,每天可以花大半天的時間邊看某寶直播邊干自己的事情,隔三差五跑文玩市場兜兜轉轉。入的串也是越來越多,星月金剛崖柏桃核,還有各種小配飾,綠松南紅猛獁。還整了兩對四座樓,一對白獅子。

我控制自己的方法是,隔一段時間就算算自己花了多少錢,算明白了,心裡那個疼呀!!當時接著這股愧疚的勁,發誓再也不買了,然後該存的錢存餘額寶,鎖死的那種!然後把所有加過的微商屏蔽不看朋友圈,淘寶直播也忍住不看。慢慢的過了一個月,我就冷靜下來,也在閑魚上出掉了一些東西,現在只留下來四樣,一條星月,一串金剛,一堆白獅子,一個崖柏手把件。

又過了一段時間,當我精心把玩剩下的東西時,我是明白了,文玩玩的是心性,不是說你貨多品質好就能讓你感到快樂,瘋狂進貨那只是一時消費帶來的刺激和新鮮感,能一直保留在心的是對老物件施以歲月,心如菩提。


玩文玩到底是圖一個什麼?

我想這是每一個文玩愛好者都應該關注的問題,更是一個時時刻刻都要問自己的問題。

文玩,究其本質,它是種玩具。

那既然這是玩具,肯定就有不同的玩法。

有人玩文玩,就是圖一樂。手上有點東西,他就舒服,平時走路,想想問題什麼的,有這麼個東西在手上摩挲,是種習慣。

有人玩文玩,是為了增值。看到古玩市場這麼火熱,什麼一對清朝貝勒的核桃值五十萬,就心動了,也想著自己啥時候能靠這個發個財啊什麼的。

有人啊,不光玩,他也是干這個的。這樣的人自己把這東西玩得好,也是一種招牌。意在告訴別人,玩這個咱爺們是專業的。這樣的人,不光玩的品相好,還要懂的種類多,這知識自然也得懂的雜。

當然也有那種人,看這個愛,看那個也愛。不管有錢沒錢,反正花錢也沒數兒。當然最愛的就是把這玩意拿出去給大夥看,瞅瞅我這花了多少錢。

我玩這個,也算家傳吧。小時候最愛跟著舅爺玩兒,看他手上總是有點玩的,有時候是一對核桃,有時候是個手串,還專門有間屋子養鳥,嘰嘰喳喳的好不熱鬧。沒事聽聽曲兒,喝點茶,早上拎著鳥籠子搬個小馬扎,跟幾個大爺一塊坐著侃大山。舅爺這點愛好都被我傳承下來了。

小時候人家小孩上課都認真聽講,就我懷裡揣個蟈蟈葫蘆。上高中自習,人家拿一個筆袋子筆,我筆袋子里都是刷子核桃啥的。

就好多人看這小孩,怎麼看怎麼覺著這是個老大爺。

你要說玩這個我是圖個啥吧,雖然玩了十多年,但自己也不明白。可能愛的就是這個時間在咱手上這個物件留下的痕迹。雖然還是個窮學生,蜜蠟松石啥的,看看得了。這手上玩了幾年的核桃星月也不賴。


一次到位一精品,好好玩就完了唄


最好的辦法(所有收藏品通用),看到想買的東西時。憋著,努力剋制自己的購買慾,忍上整整兩周,兩周的時間足夠消磨一個人的全部衝動和熱情。如果過了兩個禮拜還是熱情不減,那就買下來。這肯定是真愛了

摘用貴圈的一句話:買串一時爽,配飾窮死娘


還是沒吃過虧。

我爹剛入行的時候,抱著撿便宜的心態買東西。呵幾百塊的玉,幾百塊的瓷器,便宜啊,買買買。

後來開店,這些東西又佔地方又賣不出去。

現在只能發到鹹魚慢慢賣。

後來我爹和我立了個規矩,一萬以下的不買,多看少買一個月最多買一件。效果立刻好了起來。

古玩文玩,只能玩精品。你就倆胳膊十個手指頭,全套上串沒人家一串貴,那效果差距很大


推薦閱讀: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