除了盈利能力,其他都是虛的。


建材,這幾年低調的貴族,默默誕生非常多大牛股。近半年表現最佳不是5G也不是消費醫藥,是建材,無人關注,卻默默的生根發芽長成參天大樹。

建材的邏輯很堅實,行業整合度很好,龍頭市佔率有較大優勢,從一個傳統周期股走向現金流奶牛股,凈資產收益率非常高,兩市排第二。

今年的行業優勢來自:

一、基建擴張帶來的需求刺激;

二、地產後周期精裝比例的大幅度提升;

三、市佔率繼續提升的擴張;

四、石油價格下跌降低部分公司的成本。

(冀東水泥、凱倫股份、永高股份、壘知集團、北新建材、偉星新材……)


股票市場里是什麼決定價格,這是一個非常有意思的問題,也是我們不得不去思考的問題,也只有了解清楚了這個問題,才能在市場里長久的生存,如果我們不清楚未來股票價格會如何運行,那麼你將如何來做出決策?對於股票價格的波動,我想要分成兩個方面來看,一個是短期的波動,一個是長期的波動,短期的波動是由市場情緒決定的,而長期的波動則是由企業價值決定的。或者說短期是由供求關係決定的,而長期則是由其價值決定的。

比如一瓶普通的礦泉水在超市裡其實就只值2塊錢,而如果放到沙漠里,整個沙漠只有這一瓶水,誰得到誰就可以生存,否則將面臨死亡,那麼這瓶水就值一條生命,顯然在不同的地方,它的價值是不一樣的。而我們不可能永遠在沙漠里,當走出沙漠,這瓶水的價格也就只有2塊錢了。短期是供求關係,是市場情緒決定著股票的價格,比如前段時間被熱炒的工業大麻類個股,這些公司的收入真的發生變化了?當然沒有,其實一點都沒有變化,但市場認為他們在將來可能會因此發生變化,所以開始熱炒這類個股,從一兩隻開始炒起,然後是一個板塊,最後擴散到十幾隻或者幾十隻,顯然這種由於資金的追捧而帶來的炒作是與基本面關係不大的,甚至於完全沒有關係,就是供求關係發生了變化,那麼股票的價格也就隨之水漲船高了,長期看這種短期過高的炒作必然會回落,最終還是有多少收入、多少利潤來決定股票的最終價格,這就是公司的價值,長期仍然還是價值在起著決定作用。短期的這種供求關係或者說是市場情緒很難判斷清楚,誰也不知道什麼時候開始炒一波,並且這一波什麼時候結束?這可能完全與企業沒有關係,是市場的偏好造成的,那麼也就是投資者的偏好造成的,問題是總體市場投資者的偏好如何來判斷呢?這顯然是在判斷人的行為,在市場里人的行為是最難判斷的,你去猜別人的想法往往都是錯的,也不要在這方面下太多的功夫,基本上也不會有什麼效果,還是老實一點,多看企業少看情緒,忽略情緒的作用,只判斷企業價值的變化。

一、股價移動規律

1、股價應在多空雙方取得均衡的位置下下來回波動。

2、原有的平衡被打破後,股價將尋找新的平衡位置。可以用下面的表示方法具體描述股價移動的規律:持續整理,保持平衡打破平衡,新的平衡再打破平衡,再找新的平衡……股價的移動就是按這個規律循環往複,不斷地進行的。股市中的勝利者往往是在原來的平衡快要打破之前或者是在打破的過程中,採取行動而獲得收益的。原平衡已經打破,新的平衡已經找到,這時才進行行動,就已經晚了。二、支撐線和壓力線支撐線又稱為抵抗線。當股價跌到某個價位附近時,股價停止下跌,甚至有可能還有回升,這是因為多方在此買進造成的。支撐線起阻止股價繼續下跌的作用。壓力線又稱為阻力線。當股價上漲到某價位附近時,股價會停止上漲,甚至回落,這是因為空方在此價位拋出造成的。壓力線起阻止股價繼續上升的作用。特別注意:前期的高點和低點都是很重要的壓力和支撐。一個支撐線和壓力線對當前時期影響的重要性有三個方面的考慮,一是股價在這個區域持續的時間的長短,二是股價在這個區域的伴隨的成交量大小,三是這個支撐區域或壓力區域發生的時間距離當前這個時期的遠近。很顯然,持續的時間越長,伴隨的成交量越大,離現在越近,則這個支撐或壓力區域對當前的影響就越大,反之就越小。三、趨勢線和軌道線1、趨勢線趨勢線是衡量價格的趨勢的,由趨勢線的方向可以明確地看出股價的趨勢。在上升趨勢中,將兩個低點連成一條直線,就得到上升趨勢線;在下降趨勢中,將兩個高點連成一條直線,就得到了下降趨勢線。上升趨勢線是支撐線的一種,下降趨勢線是壓力線的一種。我們很容易畫出趨勢線,這並不意味著趨勢線已經被我們掌握了,我們畫出一條直線後,有很多問題需要我們去回答。最迫切需要解決的問題是,我們畫出的這條直線是否具有使用價值,以這條線作為我們今後預測股市的參考是否具有很高的準確性?要得到一條真正起作用的趨勢線,要經多方面的驗證才能最終確認,首先,必須確實有趨勢存在。一般說來,所畫出的直線被觸及的次數越多,其作為趨勢線的有效性被得到確認,這條直線延續的時間越長,這條直線越具有有效性。趨勢線有兩種作用:(1)對股價今後的變動起約束作用;(2)趨勢線被突破後,就說明股價下一步的趨勢將要反向,越重要越有效的趨勢線被突破,其轉勢的信號越強烈。應用趨勢線的最為關鍵的問題是:怎麼才算對趨勢線的突破?沒有一個截然醒目數字告訴我們,這樣算突破,那樣不算突破。這裡面包含有很多的人為因素,或者說是主觀成份。這裡只提供幾個判斷是否有效的參考意見,以便在具體判斷中進行考慮。(1)收盤價突破趨勢比日內的最高最低的突破趨勢線重要。(2)穿越趨勢線後,離趨勢線越遠,突破越有效。人們可以根據各個股票的具體情況中,自已制定一個界限,一般是用突破的幅度,如3%。(3)穿越趨勢線後,在趨勢線的另一方停留的時間越長,突破越有效。2、軌道線

軌道線又稱通道線或管道線,是基於趨勢線的一種方法兩條平行線組成一軌道,這就是常說的上升和下降軌道即趨勢線的平行線。平行線使用時應注意以下幾點:(1)管道線持續的時間越長,其意義越重大,一個長期的上升通道和下降通道被有效突破,它將代表著一個新的趨勢的開始。(2)上升通道下軌被擊穿後會出現對其下軌的反拉行情,下降通道的上軌被有效突破會出現對下降通道上軌的回抽行情。(3)上升通道的上軌被擊穿為賣出信號,反之,下降通道的下軌被擊穿為買入信號。

每天盤前9點半、準時更新獨家問價和集合競價!實盤直播已轉戰朋友圈

筆者微信:THC371 (記得備註知友)

各位看官,有任何疑問也可以給老柯留言溝通,股市不缺錢,缺方法,機會永遠是留給有準備人。


國內股市是看市場上大家一致的預期,其他都是虛的。就跟炒題材的時候,經常無中生有來炒作


做投資的目的,是為了在將來能夠收回更多的現金。因此,決定股票價值的是這家公司能夠為股東產生的自由現金流量的現值。

巴菲特就是用自由現金流給企業估值。自由現金流是股東能夠自由支配的現金,對於一般製造業公司,自由現金流等於當年的凈利潤,加上折舊、攤銷等非付現成本,再扣除資本支出。自由現金流與財務報表中的現金流差別較大,後者是衡量一家企業當年的現金變動情況,以及年末有多少現金。有些公司,每年賺的現金中有相當一部分必須投入到第二年的再生產當中,否則就會被競爭對手超越,如汽車行業

金融機構的自由現金流與製造業公司不同。金融機構的資本支出並不多,固定資產佔總資產的比重很低,每年的折舊、攤銷金額與凈利潤比起來幾乎可以忽略。對於汽車企業,每年購買新機器、新設備是保持競爭力的必要開支,構成資本支出,在計算自由現金流時要減去這一部分;對於銀行、保險等金融機構,每年的必要開支不是購買新機器、新設備,而是隨著業務規模的擴大,必須增加相應的資本金,這是監管機構強行要求的


未來相對現在的現金流,就是股票漲跌的中樞。至於波動方法,基於人性。中樞可能是幾十年的,波動說的也是幾年漲跌。

比如茅台和興業銀行,中樞在這。

有些股票在中樞上方運動,因為被看好。有些則在中樞下方運動,被人唾棄。也有一部分公司中樞線是往下的。商品也有中樞,這就不是現金流控制,由通脹為中樞,供求則是當前價格。周期類企業需要25年才能畫出一個完整的中樞。

當然,價值中樞和價格也有些區別。價格還有預期因素在裡面,這也就造成了市場上總有一堆泡沫和一堆低估。

那根隱藏線的畫法,基於全球同類公司的估值。現在的泡沫決定了線在價格上方還是價格下方。而公司的盈利能力就是線的角度。

當然,財務造假之類的,會改變中樞 的方式。比如說東阿阿膠,12年是一個點,19年又是一個點。過度追求盈利,之後就要慢慢還。然而公司能不能在沉澱下來以後再次復活,就需要時間來檢驗了。


1、股票的價值常常由流動資產價值和固定資產價值共同決定。普通股的流動資產價值比包含固定資產的賬麵價值更重要。

2、股票價值是虛擬資本的一種形式,它本身沒有價值。從本質上講,股票僅是一個擁有某一種所有權的憑證。股票之所以能夠有價,是因為股票的持有人,即股東,不但可以參加股東大會,對股份公司的經營決策施加影響,還享有參與分紅與派息的權利,獲得相應的經濟利益。同理,憑藉某一單位數量的股票,其持有人所能獲得的經濟收益越大,股票的價格相應的也就越高。


股票市場里是什麼決定價格,這是一個非常有意思的問題,也是我們不得不去思考的問題,也只有了解清楚了這個問題,才能在市場里長久的生存,如果我們不清楚未來股票價格會如何運行,那麼你將如何來做出決策?對於股票價格的波動,我想要分成兩個方面來看,一個是短期的波動,一個是長期的波動,短期的波動是由市場情緒決定的,而長期的波動則是由企業價值決定的。或者說短期是由供求關係決定的,而長期則是由其價值決定的。

比如一瓶普通的礦泉水在超市裡其實就只值2塊錢,而如果放到沙漠里,整個沙漠只有這一瓶水,誰得到誰就可以生存,否則將面臨死亡,那麼這瓶水就值一條生命,顯然在不同的地方,它的價值是不一樣的。而我們不可能永遠在沙漠里,當走出沙漠,這瓶水的價格也就只有2塊錢了。

短期是供求關係,是市場情緒決定著股票的價格,比如前段時間被熱炒的工業大麻類個股,這些公司的收入真的發生變化了?當然沒有,其實一點都沒有變化,但市場認為他們在將來可能會因此發生變化,所以開始熱炒這類個股,從一兩隻開始炒起,然後是一個板塊,最後擴散到十幾隻或者幾十隻,顯然這種由於資金的追捧而帶來的炒作是與基本面關係不大的,甚至於完全沒有關係,就是供求關係發生了變化,那麼股票的價格也就隨之水漲船高了,長期看這種短期過高的炒作必然會回落,最終還是有多少收入、多少利潤來決定股票的最終價格,這就是公司的價值,長期仍然還是價值在起著決定作用。

短期的這種供求關係或者說是市場情緒很難判斷清楚,誰也不知道什麼時候開始炒一波,並且這一波什麼時候結束?這可能完全與企業沒有關係,是市場的偏好造成的,那麼也就是投資者的偏好造成的,問題是總體市場投資者的偏好如何來判斷呢?這顯然是在判斷人的行為,在市場里人的行為是最難判斷的,你去猜別人的想法往往都是錯的,也不要在這方面下太多的功夫,基本上也不會有什麼效果,還是老實一點,多看企業少看情緒,忽略情緒的作用,只判斷企業價值的變化。


一定有很多人說是公司基本面決定了股票價值。那請回答為何亞馬遜虧損20多年,貝索斯卻是世界首富呢?為什麼茅台短期沒有什麼業績改變,股價就能從500塊漲到800塊呢?

我們通常看到理論上的公司價值測算,都是用資產減去債務,再除以公司的總股本。或者用公司資產的成本價格減去折舊,加上公司的商譽、專利和一些其他無形資產的總和。然後還有一個捉摸不透的行業β,覺得這個行業有成長性,估值就給的非常高。這都是機構視角,機構非常辛苦的研究財務報表,還要前瞻性的預估公司的發展前景,盈利和股息預期,新產品的未來市場潛力。

? ?然後發表一下他們的觀點。但這裡面有有多少不確定性呢?一個項目的投資回報率到底有多少?運行過程中又拿多大比例的利潤進行下一步的投資呢?新產品的市場佔有率最後有多少呢?這種種的不確定性都需要一個相對確定的答案,最後還是根據公式來測算未來股價。

? 所以現在市場上的機構越來越卑微了,因為發現大家調研來調研去,根據約定俗成,結果都是差不多的,比拼的只能是「標題」,誰的越奪目,點擊率可能還高一些。那最後就形成了報團取暖,你說茅台值不值1200?「值」,恭喜你,站隊了。「不值」,你說的不重要。因為籌碼已經都在機構手裡了,他們形成了一致意見,那麼這個公司就是「美」,比波音美,比特斯拉美,比工商銀行美,儘管波音的營收是茅台的6倍,那不重要,機構眼裡,劉亦菲就是美過安吉麗娜朱莉。

?目前外圍疫情嚴重,從美國飛往中國的一張機票能賣到幾十萬,這是飛行的成本價值嗎?不,這是生命的價值,這是求取更大生命權的機會價值。因此,價值這個術語,無法用外部客觀事實來驗證它特定的含義,它只能是人為地硬性規定一個判斷標準,但即便如此,我們依然很難捕捉,因為這些標準常常是依靠常態去選擇的,但它又有非常態時刻的表現,而這種非常態在我們投資生涯的歷程里並不短暫,甚至有時還會極端。

所以是什麼決定了股票的價值呢?預期決定了股票的價值。但這是眾口難調的一件事,就像「美」一樣,你說劉亦菲仙女,他說趙雅芝典雅,你說林志玲甜美,他說章子怡冷艷。所以股票就有了集合競價撮合成交,市場每分每秒都在衡量股票的價值。往往你心中的劉亦菲不是他心中的林志玲,你想打9分,別人可能只願意打6分,你強烈反對你的愛豆被別人惡評,不過沒有什麼辦法,除非你能讓市場上的人都和你一樣打9分,把那個6分的評價淹沒在茫茫彈幕里。

如何形成一致預期呢?很多同學買了股票後都是希望自己的股票一直漲,漲到天的盡頭。這其實很簡單,從供需角度來說,只要你有市場的大比例供給,貨源歸邊,形成壟斷,那這個股票的價格就是你說了算。否則,這個股票究竟值多少,那可就不是咱能決定的了。

? 在美股今年下跌30%以前,很多投資者都在盼望有道瓊斯那樣的漫長牛市。那怎麼才能讓中國的股市有那麼大的價值呢?——交出你的籌碼。對,把股票換成基金,讓機構去達成一致意見,因為他們有一致的判斷標準,更容易達成統一。為什麼2015年的牛市讓上面覺得散戶靠不住,因為大家沒有「萬眾一心」啊。為什麼房子跌不下來,因為籌碼都牢牢的鎖定了,貸款都牢牢的要還。

投資者的目標,當然是盈利,而投資者需要做的,就是成為多數派。你的價值觀點能否驗證,完全是多數派的資金流向決定的。

?在看似無比自由的市場上,真正的價值不可能被找到。就像現實中的生活,很難達到一個平衡的理想狀態。我們每次的投資決策,試圖挖掘股票價值的努力,也像我們的生活一樣,必須是在限定條件,約束環境下做的決定。

?個人的意見在時代的洪流里永遠都是杯水車薪,汪洋里的小船,大海里的孤舟。你當然有不贊同市場看法的權利,如同你可以孤身泛海,但千萬別輕視它的力量,因為它代表著大多數資金的評價和看法。和別人不一樣總會要辛苦些,除非你登岸,振臂一呼應者雲集,成為那龐大的大多數。股票的價值不是一直和它所代表的上市公司一致,最終還是市場本身來最終定價,作為相對理性的機構投資者,會讓這個市場價越來越靠近公司本身的價值。

本文來源於【凈值小叮噹】微信公眾號。

每晚9點會發表對當前股市期貨投資分析的文章,歡迎大家關注。


是什麼決定了股票的價值?巴菲特在2013年致股東信里,用買農地的真實案例闡述過股票投資真諦。

例子大約是這樣的:

1986年,巴菲特投資28萬美元買了一塊400英畝的農地。巴菲特自己對農業一竅不通,他只是從喜歡農業的大兒子口中,知道了玉米和大豆的產量,還有對應的運營成本。

根據這些數據,巴菲特大致估算出28萬美元買下農場,年凈收益約有10%。同時,未來產量還可能提高,農作物的價格還會有一定幅度的上漲。

巴菲特解釋說:

我並不需要有特別的知識來判斷此時是不是農地價格的底部。而且可以肯定,未來一定會有糟糕的年份,農作物的價格或者產量都可能偶爾地令我失望,但那又怎樣呢?一樣會有一些好的異常的年份。

現在,28年過去了,農地年利潤翻了三倍,農地價格是我當初買價的五倍。我依然對農場一竅不通,而且,直到最近,我才第二次去過這個農場。

這個例子很簡短,但非常傳神。什麼決定了股票的價值?可以這樣理解:

①你買入股票時關注的是公司盈利能力,假如每年公司帶給你的回報有至少10%,比你拿著一筆「錢」的回報率高,所以你選擇買該公司的股票——這叫估值。

②你的投資盈利還是虧損,取決於公司的盈利能力,不取決於同樣股票在其他人手裡的買賣價格——這叫如何面對市場波動。

所以決定了股票價值的就兩件事:第一,企業經營收益是否持續令人滿意;第二,企業新投資的預計回報率如何。其他,沒了——這叫投資聚焦點。


嚴格來講, 股票的價值是給股東,和投資者盈利。這才是我們投資者需要去追求的價值。

所以只有上漲的股票,才有價值。


持續性的創造現金流的公司


是股東 是tnd 股東


*決定股票價值的有且只有公司未來自由現金流的折現值,這是行業對股票價值的一致看法。*

簡單的說,就是把企業的生命周期內每年掙的錢減去必須要支出的錢,把這些錢加起來,然後折現,這個值就是股票的真正價值。

可以用下面這個公式來進行計算。

式中:P一企業的評估值;  n一資產(企業)的壽命;  CFt一資產 (企業)在t時刻產生的現金流;  r一反映預期現金流的折現率

通過這個公式我們可以看到,想計算出公司的價值,實際上是非常困難的,主要的這幾個變數都是未知數。

  • 1、n企業壽命。企業的未來無法判斷,誰都不知道企業真正的壽命有多長,大家都想做百年企業,但是真正的百年企業能有幾個呢?
  • 2、CFt企業現金流。市場競爭瞬息萬變,企業的各種支出,收入有些時候就連CFO都預測不了,誰能知道今天能收入一個億,明天會不會虧2個億,現金流在不同的年頭可能發生巨大的變化,比如說今年的疫情對上市公司一季度的現金流都影響巨大,這是大家都無法預測的。
  • 3、r現金流的折現率。這也沒辦法確定,只能大概給出一個模糊接近的數值,像巴菲特使用的是30年美國國債的收益率進行折現估算企業價值,但是在中國這可能不適用。

綜合以上這些,我們實際上會發現,股票的價值實際上無法準確計算,不管誰,用怎樣的計算機或者什麼樣的模型都無法精確計算出公司的實際價值,只能大概估計。

所以,股票投資既是科學,又是藝術,因為每個人心中都有一個哈姆雷特。


股票漲跌的原因和其他的商品漲跌一樣,是由供求關係的來決定。

在股票市場中,當一隻股票供不應求的時候,股價上漲就超過其價值,表現在盤口上就是報價會越來越高;

而相反的就是一隻股票供大於求的時候,股價就是下跌到其價值之下,通常出現在市場弱勢的時候,賣出的報價會越來越低。

供求關係決定股票價格的變化,反過來股票價格的變化也會改變供求關係。在股市中,供求關係的變化會受到主力資金的操控。

股票作為一種有價證券,也和商品一樣受到價值規律的影響,而價值規律是不以人的一事為轉移,客觀存在。

那麼股票價格變化就是圍繞著價值出現上下的波動,主力資金能夠操控供需的變化也不能夠完全控制住股票的漲跌,從較長的時間來說,股票的價格與價值可以出現上下的關係,但是總體上是相等的。這也就是能夠理解股票長高了必然會下跌,當然下跌了也自然會上漲。

明白了股票價格有什麼決定之後,在進行股票操作的時候就不要驚訝股票為什麼突破上漲,又為什麼突然下跌,這些現象出現的都非常正常,都是供求關係的在波動的結果,我們看到的基本面、技術面、資金面、消息面的消息,都是配合了股價的變化,以及投資者情緒的變化都是受到這些規律的影響。


股票代表企業的一部分股權,從股權角度來說,它值不值錢,說到底是企業的盈利能力,所以股票的價值的錨在於企業盈利能力。有了盈利能力,企業才能分紅,投資者才能獲益。想想大家如果跟朋友合股開公司,是不是都是這樣?

茅台之所以大爺還是你大爺,不就是極強的盈利能力支撐的嗎?那些全通教育、暴風影音、樂視網,也曾風光一時,現在都成渣渣了~


一隻股票的價格是由什麼決定的?一隻股票的價格由它的價值決定,價值由價值觀決定,價值觀的背後是人們的觀念、邏輯。所以一隻股票的價格最終是由其背後投資者的觀念來決定的。投資者看多有看多的觀念,看空有看空的觀念,這些看多看空的觀念層層疊疊,塌縮到一個點,就是這隻股票此時此刻的價格,這一瞬間的價格是非常平衡與確定的。

但是當人們將時間線拉長,想要試圖看到這隻股票未來某一時點的價格時,它會馬上恢復成類似薛定諤的貓的一種不確定、不穩定的狀態,看多看空層層疊疊,看不清楚。人的知識是有限的,你不可能掌握每個細節,總有你所不知的因素或突發事件在發揮著作用。所以長期來看,觀念正、邏輯性強的投資者擁有概率上的優勢。三觀&>專業。

投資首先要識別優質資產! 什麼是優質資產呢?按照最簡單的財務數據定義,roe長期回報大於15 增長速度大於15就可以了。

注意,這兩個指標都是長期平均。周期股是不滿足的。短期的每一年數據可能也是不一樣的。 然後就是買入時機 等公司遇到短期困境,各項財務數據都很糟糕,被市場拋棄的時候,可以考慮買。等困境消失,業務恢復正常的時候,重倉買。

規避風險的辦法絕不是通過眼花繚亂的「操作」實現的,而是選擇買入持有那些優秀企業的價值被低估的股票完成的。


股票價值是虛擬資本的一種形式,它本身沒有價值。從本質上講,股票僅是一個擁有某一種所有權的憑證。股票之所以能夠有價,是因為股票的持有人,即股東,不但可以參加股東大會,對股份公司的經營決策施加影響,還享有參與分紅與派息的權利,獲得相應的經濟利益。(來源於百度)

首先我們要知道股東是一家上市公司的投資者,所以上市公司就可以利用股票這一"中介"來給公司進行融資。

股東是投資者,公司的經營者是賺錢者。

要想使股票的價值越來越高,就離不開企業經營者的經營,讓公司有更多的利潤及收入。這樣股東就可以分得更多的利潤。

但股票的價格有不可控制的因素,就拿這次疫情來說,美股幾次熔斷這不是人為就可以控制;或者人為的股票炒作 等等。這都是不可控制的因素。總得來說,還是要依賴一個很好的市場環境,以及一個優秀的管理模式!


未來現金流的折現,只有這個。


增長

物理中叫「加速度」


推薦閱讀: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