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本人屬於花錢比較剋制,一般不借錢,即使借錢也是及時還的那種。因為我覺得讀大學的生活費都是爹媽給的,找同學借還不如找爸媽要,也不是什麼丟人的事。但是有的同學觀念似乎很不一樣,覺得花錢太快了,不好意思找爸媽要,於是找「兄弟們」先借來緩一段日子,過陣子纔有底氣找爸媽要。

大學四年了,我是長期債主,每個學期末放款出去,等下學期初還回來,過完半個學期還得借,少則幾百,多則上千。我們宿舍就有幾個這樣的典型,所以基本上到學期末宿舍裏就是一派窮困潦倒的景象,自己宿舍同學的錢反正是借光了,有時候誇張點開個玩笑,說別的宿舍人都怕來我們宿舍,來了就得被借。借錢的起因主要可以歸結為三種:1、談女朋友,男生肯定是花錢的主力,一個學校的經常看看電影、喫喫大餐、送送禮物;異地的經常跑人家那兒開開房、不遠千里每次去還得備點禮,熱戀期每個月的生活費至少都得翻兩番。2、以前的好哥們好同學要借錢,自己沒錢只好找現任的好哥們好同學借了再拿去借給別人。

3、搞投資炒股票,或者攢錢買大件東西。

之前看到另一個關於借錢的問題裏,有朋友說只借錢給生活有困難的,但我們宿舍這幾位仁兄家裡什麼情況的都有,有家裡很富裕的(fly to school,關於交通工具,表示此人不知「牛奶飲料礦泉水,花生瓜子火腿腸,橫批:讓一讓」這一對聯所云為何物。)也有家裡很困難的(hard seat to everywhere)。以上是關於借錢的,下面說說關於消費觀唸的。1、我是覺得當學生的,花家裡的錢應該剋制一點,即使是戀愛,應該量力而行,也不要在哪兒都必須男生出錢、女生就該一個子兒不掏,而且我覺得如果兩個人是真愛,女生知道男生家境不好就會體貼一些,不會總是讓男生花錢(針對貧困的那哥們說的)。2、他們覺得現在沒錢是暫時的,工作以後很快就能掙回來,而且以後我們是掙大錢的人,不用在這些小錢上太在乎。不知道我的想法對不對,想請教請教大家是怎麼看待這些問題的。。 PS:日尼瑪的AndyWangbadan,本來匿名就是想就事論事,不想對號入座,你非得弄得滿城風雨、盡人皆知,那索性都別匿名了。


秉承著"救窮不救急"和"一次信用"原則.

對於中國大部分地區的價值觀來說, 朋友和熟人之間借點錢救個急是人之常情, 如果堅決地不借, 對於人際關係還是會有些影響的. 但借錢要有原則, 錢丟了借錢喫飯可以, 但每個星期都丟就算了.

一次信用即只借一筆錢, 再未償清之前不再借第二筆. 同時, 出現一次違約, 則再不借錢.


這個看個人了我是從來不向人借錢的。我也不喜歡往外借,到不是怕不還,我只是覺得,如果借錢去看病之類,ok借錢去玩,還是問父母要把,畢竟我不是你的監護人,沒有這個義務。
表示只向信任的人借錢,一般大學裡借錢的數量都是不很大,信任的人不會不還錢,而且就算信任的人借錢不還好像心裡也不會那麼難受,畢竟錢不多。 表示在大學期間,我自己是沒有收入的錢都是父母掙的,同時自己又過了十八歲,心理上會給自己一定的壓力,但也沒有因為這個而過的不好,有多少錢就過怎樣的日子,不強求。

關於借錢的緣由提到的那幾點:

1.戀愛。縱觀身邊以及自身經歷,戀愛確實是會增加許多開支!有的男生確實是借錢養女友。不過我身邊好像這樣的人比較少。我自己談戀愛的時候(我是女生),開支也比以前大了,因為他給我花錢,我得給他花回去嘛!有時候這樣你來我往的,開支自然小不了。(ps:我身邊多是這樣的女生)還是那句話,多少錢就過怎樣的日子,不然也總會有矛盾的。畢竟超出對方的能力所謂的「享受」持續力真的很差。 2.當中間人。這樣借錢其實我覺得是最讓借債人反感的吧,自己都不知道自己的錢去哪了。錢即使還上了還好,中間如果出了岔子,中間人也會鬱悶的好吧! 3.投資。我覺得大學期間,「沒有金剛鑽,就別攬那瓷器活」,你可以用閑錢去淺顯體驗「資本運作」。但如果投入太多且試圖從中獲利,我覺得是不切實際的。在現在這個階段,效益最好的投資還是用知識武裝自己吧!不論是通過買書,還是上補習班。從持久的效益來看,也絕對比扔進股市的強。

關於消費觀:

很多人在大學之前就沒有離開過父母,之前的消費的過程一般是 拿到零花錢 —— 幾天花完了 —— 問父母再要 —— 然後再幾天花完 。絲毫沒有規劃的概念。但我身邊也有很多不是這樣的,他們自己盤算著獎學金,盤算著助學金。 消費觀和家庭環境有太大關係,有點」子非魚,焉知魚之樂「的感覺。其實真不好評價,這樣是對還是不對。 你不是他,真的你就沒法理解他的想法。我覺得還是不要妄加批判。 ps:頭一次在知乎上寫這麼長得答案 ~(^o^)/


別人什麼消費觀那是他的事。同學借錢這個東西說白了還有個人情在,錢好還,人情難還。不是關係很鐵的,那麼非急不借。關係很鐵但是不喜歡還錢的,大數不借。關係很鐵或者雖不到很鐵,但需要借個急錢救命的,當然爽快借。

我也是花錢比較剋制,有多少花多少的,同樣不喜歡找別人借錢or借錢給別人。當然這也分情況,好朋友而且還錢很爽快的,一定借。還錢不爽快,還得催幾次的,以後就找藉口不借。我覺得樓主沒必要糾結,如果不想借,就說自己也沒錢,不借給他們就得了,不要為這事煩心嘛。人跟人消費觀不同,我們理解不了他們,他們可能還理解不了我們呢。大學室友三觀迥異也很正常,過了這四年,以後不就天涯海角了~


沒什麼大不了的,幫助朋友挺好的,只是要說清楚,尤其大的數額還是寫個借條好。當然,寫借條有點不好意思,至少可以在其他人在場的時候再借出去,這樣好歹有個見證人。一般來講同學應該都是比較靠譜的吧。
個人很少會借錢,而且,借錢給別人通常都不知道怎樣開口找借錢的人把錢拿回來。個人覺得,如果家裡是有錢,那直接找家裡拿就好了,老是找別人借錢,也不好意思吧。如果家裡沒錢,那花費就省點羅,談戀愛的時候,逛逛校園,喫喫飯堂,也很不錯啊。

每個人的消費觀念不一樣,就如有些人喜歡提前消費,他們認為什麼時候花錢都是話,提前消費可以提前享受到那種快樂;有些人不喜歡提前消費,就如本人覺得提前消費,消費了但是後面帶了的是無盡的還款,快樂了但是這是一時的,後面痛苦的還款遠遠超越了快樂。問別人借錢總會覺得欠著別人,整天都會感覺到奇奇怪怪。每個人的想法不一樣也沒有絕對的說法。


我一同學,欠一屁股債,每次和我們借錢在別人面前擺闊,本來就只有那麼多生活費,還經常借錢去按摩洗腳 ,又不好不借每次都不情願的借了~哎


無論是你借錢還是被借錢,個人覺得都需要有一個量化思維。

首先我們來說,為什麼要借錢?個人覺得與消費習慣有關。目前大學生的消費理念都比較超前,喜歡超前消費。同學之間的攀比心理也比較嚴重,會把大部分的生活費花在了奢侈品上面。因此出現校園貸,高額花唄借唄賬單。不想背著大筆債務,還是要有消費計劃,每個月生活費多少,支出多少,能剩餘多少。我們再來說說把錢借給別人,個人不排斥短時間的出借,只要確認對方是有償還能力的。但是除非對方是有緊急的情況。要不然我不會無償借出去。樓主可以小試下,這樣也能避免同學把你當免費ATM
推薦閱讀: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