同屬於人工智慧領域,人稱「機器人司令」的馬克·雷波特指出,新冠疫情一定程度上改變了人們的行為和思維方式,過去人們懼怕機器人取代自己,現在他們對於機器人幫助他們完成高危工作,例如在疫情期間接送病人,有了更高的接受度。

而雲從科技創始人周曦表示:「80%的人工智慧企業可能會被淘汰,但活下來的20%將讓世界變得更智慧、更美好。」 對此,你怎麼看呢?


三樓的太片面了吧,現在也沒有說只能在簡單的事情上用人工智慧技術啊,你說的簡單的事情確實機器人就夠了,那你說說難一些的呢?


對於這個問題,我們先來看看什麼是人工智慧吧。我認為人工智慧就是對人類智能的模仿,然後通過模仿來完成某些事,而對於人工智慧的定義,主要包括三個方面:

第一個是計算智能,在計算機科學家看來,人工智慧首先是計算行為,也就是涉及數據、算力和演算法。

第二個是感知智能,涉及機器的視覺、聽覺、觸覺等感知能力,通過各種類型的感測器,是機器人對周圍的環境信息進行捕捉和分析,並在處理後根據要求作出合乎理性的應答與反應。

第三個是認知智能,也就是讓機器具備獨立思考和解決問題的能力。

目前來看,人工智慧還只是一個開端吧,現在的人工智慧主要停留在第一和第二層次,認知智能涉及深度的語義理解,還是非常難做到的。

剛剛也看到了AI領域兩個大佬波士頓動力創始人和雲從科技創始人的對話,他們也有提到這一點。

在這場對話中,兩位大佬表達了一些對AI領域的理解和未來的期待。波士頓動力創始人馬克·雷波特表示,很渴望人工智慧能進一步發展更多東西,盡我們的能力為人類服務。

而雲從科技創始人周曦與我的觀點不謀而合,他認為人工智慧現在依然處於很早期的階段,而未來的發展,可能會朝著「工具化」的方向發展,將會逐漸取代人的工作。當然還有另外的方向,也是雲從的方向,那就是人機協同,簡單來講就是執行層面的事情由記起來做,決策層面的事情由人來做。


99%的純人工智慧企業會被淘汰,活下來的1%將在下一次技術突破的時候淘汰(狗頭)。

說真的,人工智慧一定會出現,但不是像現在這樣。

現在是否進入了人工智慧時代?我們普通人能接觸到哪些人工智慧的產物??

www.zhihu.com圖標

現在的技術肯定為未來的人工智慧奠定了基礎,同時給了創業公司很多機會。但讓世界變得更美好的是:Google?Facebook?Apple?百度?騰訊?阿里?華為?對的,他們也做AI。你確定活下來的不是這些嘛?你確定核心技術不是這些公司流出來的嘛?

好吧,也許1%的做出了L5的無人汽車 ,可以讓世界更美好......當然淘汰不意味著滅亡或者破產,它們可能轉行了、合併了等。


你們幹嘛那麼鑽牛角尖,本來就是各有各的優勢,存在即合理嘛


二樓的觀點我不敢苟同,不能說你說的不對,但是你說的有點太絕對了,機器人也有機器人的優勢,你也知道現在人工智慧都是一些比較淺顯的應用,既然淺顯,那麼肯定就不會有什麼難度,機器人肯定是能夠滿足需求了,哪還需要什麼人機協同那麼麻煩


一樓是大佬,太專業了,我不懂那麼多,我只知道人機協同肯定是比機器人好的,這樣能避免很多機器人會出現的錯誤,也會更人性化


推薦閱讀: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