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人在歷史課上看到這句話後感覺內心澎湃,我覺得這是一種文人的一腔孤勇,一種令人敬佩的責任與使命感


我在priest的作品中看到這句話

每個文人年幼時第一次讀到橫渠先生「為天地立心,為生民立命,為往聖繼絕學,為萬世開太平。」四句時,都曾動過心頭血。想自己有一天成就一世無雙國士,能力扛江山萬萬年。然而這一點心頭血,總會叫功名利祿磨去一點,光陰蹉跎磨去一點,世道叵測磨去一點,磨來磨去,一輩子就落入了"巢臼」之中。

《殺破狼》

感覺描寫得很貼切了,雖可能是張載的一腔孤勇,卻也能感到其中的熱血與傲骨。

讓人會有一種,想要在盛世中保民康,亂世里護國安的感覺,作為座右銘還是很激勵人心的。


那個遭范仲淹呵斥,而回鄉苦讀的青年張載,那個因「橫渠四句」而名留青史的張載,那個在長沙留下足跡『』朱張渡『』的張載,那個把慶曆名臣的精神薪火相傳的張載,那個背影其實很孤獨的,張載。


初中初識此四句,只覺滿腔熱血,此生必將踐行此信念,吾輩不應拘泥於眼前的蠅營狗苟,而應在這種宏大敘事中實現自己的人生抱負。

近日參加了我校校友論壇,表彰某些傑出校友(以企業家為主)時偶然聽聞此四句,卻深感唏噓。這橫渠四句最大的問題應在於人為片面著眼於個人認識,誇大了個人主觀作用,割裂了個人與自然與人民的聯繫,個人英雄主義的膨脹會讓人失去對自然,對人民的敬畏。

放眼之傳統儒家社會,知識分子一直在統治者和百姓之間遊離(其實一直如此),一方面因得不到統治者賞識而心有懷才不遇之傷感,一方面又因目睹平民流離失所而再添生靈塗炭之感慨。他們渴望在這種統治—被統治的二元對立中尋找到自己的位置,於是便有了「達則兼濟天下,窮則獨善其身」的人生信條,以實現自己在這個社會中的人生價值。但他們既不是為了深究自然法則,也不是為了拯救黎民百姓,這些只不過是手段罷了,而目的是啥?目的是尋找自己之於這個社會的價值和存在的意義。當然這無可厚非,但是如果把這種儒家入仕思想過分拔高為一種普適萬世的人生準則,我認為有些過猶不及。封建時代的歷史局限性決定了它所誕生的一切思想仍然會打上封建統治的烙印。就像這四句話里所包含的內在意思是,君主不仁,百姓愚昧,所以需要所謂聖人登場,前面的假設我是認可的,但是再試想聖人們為的是什麼?是萬世的太平,我認為這一點與tg有本質區別,這些知識分子囿於認知的局限性和階級的局限性,他們無法也無意去打破歷史周期律,只能以寄希望於自己主觀的看法來改變這個時代。他們既沒有發動群眾也沒有形成詳盡的綱領,反而最終淪為了權力的附庸,因為這種信念過於主觀,沒有實踐沒有群眾作為依託,本質上就是無根之萍,隨波逐流。這裡我還真想起一個特別典型的例子,民國頭號漢奸汪精衛,「引刀成一快,不負少年頭。」他曾經或許也有著「為生民立命」的信念罷,可是自始至終,只不過是自己顱內高潮,高潮過了,原型就畢露了,就是徹頭徹尾的高級精緻利己主義者(藉以國家革命,天下蒼生的口號)。

那麼再說到我從此校友論壇聽聞這四句的感受,只是覺得,有些人與群眾漸行漸遠了,把人民的血汗當做饋贈,還沾沾自喜,自以為高尚,甚至身後一堆學生還以此為榜樣,屬實可笑。

我看有些回答講到了教員,那我也想回復一下,教員永遠不會說「為生民立命」,他只會說人民萬歲,他只希望人民永遠自成其命。我認為用傳統儒家的話語來衡量他,本身就是對他的一種侮辱。他說「一切依靠人民,一切為了人民。」可是很多人卻是一切依靠人民,一切卻為了自己。在這個還在和zbzy國家比爛的魔幻現實里,教員最不希望看到的東西,都在上演。

所以,如要為天地立心,就去深入研究一門自然科學,為生民立命,就去田間地頭為百姓謀一份福利,為往聖繼絕學,就去為孩子傳授畢生所學,為萬世開太平,就去為祖國戍守邊疆,維持治安。所以你可以看到,真正實踐了這個人生抱負的,沒有誰有著那種儒家知識分子的高度自覺和責任感,可是他們卻無一例外的做到了或正在做著。他們無需你我來立命,他們亦無需這些空洞的抱負和信念來支撐自己的精神世界。

「人民,也只有是人民,才是創造世界歷史的動力。」


很震撼,像被雷劈了。

這是四句直刺人心的話,有志之士的追求全部囊括其中,指明方向和道路。

鴻鵠異於燕雀者,正在此處。


我實在一個叫獸的答案里看到這句話的,看完就感覺眼睛裡進了磚頭。


感覺就是先天下之憂而憂後天下之樂而樂。有能力有擔當,雖千萬人我往矣。不同的認知成就不同的人生


我覺得一個人的思想,是要建立在一個人的能力之上的,如果只有思想,沒有能力,那是要呵呵的


覺得這人真太不要臉

憑什麼來你來代表天地人

這人也算是「被代表」界的始作俑者之一

對上代表民 和皇帝分權

對下代表君 和百姓分利

最後的結果呢?

宋「代」也算通常約定俗成的認知中的朝代里 巔峰國土面積最少 「士大夫」地位最高的朝代 起義頻率最高的「朝代」

你們說這是巧合呢還是巧合呢

張載的這幾句話顯示了在生產力水平低下的情況下,人文上的認知的不管如何在自己的亞文化圈裡發展不過都是空中樓閣。不管當年吹得多麼大多麼絢爛,在自己的一畝三分地多麼至高無上,也不過是一戳就破的泡沫。

等下逐字分析

按我的理解,這四句可分為三部分

1 為天地立心,為生民立命

這一句可理解為運用互文的手法

提到了常被儒家運用任意解釋權的兩個主體 「天地」 和「萬民」

以現在我們的知識都知道天地是沒有自我意識的之物 古代受限於生產力不知道嗎?

非也!

對天地的認知早有老子的《道德經》珠玉在前 天地不仁以萬物為芻狗

這就是古中國對天地最正確 最深刻的認知

儒家們會不懂嗎? 不大可能

但是儒家們發揮了萬物皆可利用的精神 不管是大如天地 還是芸芸眾生 儒家們表示你們的利益我代表了 (只說了古代哦)

這樣不管說什麼 做什麼 儒家都是發揮毫不利己專門利人的精神 假借天地萬民的名號

上瞞皇帝 下欺萬民 這個其實不是最重要的 因為本來就不在一個階級生態位

最最重要的 中打異己 達到儒家一家獨大的效果

為天地立心,為生民立命 →我們搞理學就是要用天地萬民的名號作為爭奪政治權利的工具

2 為往聖繼絕學

這一句是最為流毒無窮的 構成了漢唐之後思想發展的死循環

前一句說 儒家要利用天地萬民的名號

可為什麼你儒家能用呢?

太陽底下無新事,各大宗教的各個派別是通過發表各自對創教時的「聖經」的解釋權來爭奪權力

而古代的儒家們則是通過解讀孔孟經典。

如果有理學的反對者 首先亮出大成至聖先先師的大旗

不服這面大旗(幾乎沒有),以天下讀書人(參考科舉考試大綱 真正有功利意義的讀書就是儒家一家而已別無分號)共擊之

倘若也認這面大旗的人又怎麼可能在理學體系下說的過創始人之一的張載呢?

為往聖繼絕學 寥寥數字 是不是一下子勾勒出一個尊師重教 尊重知識 尊重文化的清高讀書人形象?

等等打住!孔子是如何從春秋時的喪家之犬 變成尊榮更甚帝王的大成至聖先師的呢?

通過人民的頓悟?通過 對孔子留下的典籍的學習,哇這孔子講得太有道理了?

如果不是三歲小孩肯定不會相信這個理由 !

還是那個原因! 通過世世代代通過科舉獲得官位獲得政治權利的讀書人的吹捧!

皇帝輪流做!衍聖不搬家!衍聖公通過成為皇權與封建專制士大夫利益契約的象徵而世世代代存在。

為往聖繼絕學→通過對儒家的解釋權壟斷平民做文官的權利,再反過來運用政治權利提高儒家地位,實現惡性循環。

3為萬世開太平

這一句是吹牛吹最大的一句 反而最沒什麼可說的

就先不談以北宋當時在今天的眼光看待的科技及生產力水平了 畢竟誰還沒個歷史局限性呢?

就談談 權且當北宋算是一個統一王朝 等等 北宋面積比秦朝還小? 幽雲十六州和遼東都沒了啊 傳統漢地十八省都沒齊活啊 這個吧也怪不到您張載頭上

可這情況下 你一在朝為官的人 是怎麼好意思說出為 為萬世開太平的話來了?

為萬世開太平→我說太平了 那就是太平了 畢竟咱理學家們地位達到歷史最高水平了啊


古代文人都有憂患意識,雖身無縛雞之力,但總是在考慮國家民族的命運。雖然其心可感,但說實在話,古今文人考慮問題紙上談兵的多,又沒有什麼行政管理經驗,所以中國歷代統治者都對文人意見也就是聽聽而已,並不當真。張載此語也屬於「宏大敘事」,雖然慷慨激昂,也未免太誇張。


這是一個人,一個中國人,一個地球人都應該為之奮鬥的信條!人人都這樣想,人類早就邁向星辰大海,跨越文明壁壘了!


好好的一段話被太平人壽毀了


高山仰止,景行行止。雖不能至,然心嚮往之。


很有氣勢。嚮往之。


在蒙昧階段讀到,覺得熱血澎湃正氣凜然,但還是會覺得太過於高大上,天地、生民、往聖、萬世這些一個比一個沉重的名詞,並不是日常的生活能夠抗的起的。說這話的人的一生應該是奔著成聖做祖去的,才能配的上。

成年以後,知道從來沒有什麼神仙皇帝救世主,那些想成聖做祖的書生都是痰迷了心竅,一輩子皓首窮經蹉跎了歲月,只剩一肚子牢騷一腦子的大話。天地萬物運行的規律都不清楚談何立心,生民汲汲無暇他顧怎會靠一介書生來立命,往聖的絕學被念的越來越歪,萬世的太平誰曾見過。

當前科學發展日新月異,人類比以往任何時候都要更了解天地、了解生民、了解往聖絕學,了解太平的含義。這四句話考慮到時代背景,實際非常狹隘,橫渠先生看到的只是他的天地、他的生民、他的往聖絕學、他的儒家大同式的太平。就說橫渠先生自己,有多少現代人相信他為天地立了心,對於現代人認識天地起到了作用?又有多少人認為他為現在的生民作出了超出他的社會階層的突出貢獻?又有多少人知道儒家的絕學傳承他是否起到了繼往開來的作用,更不會有人相信他開創過萬世的太平。

當代人應該有當代人的理想和志向,如果一直在前輩書生的大話里去演繹生髮,不過是繼續進入儒學前人的怪圈,一代不如一代。


讀出了傳承千古的士大夫精神,春秋末則貴族死,剩下的只是無義之戰,完全沒了貴族精神,秦漢之間讀到的是那濃烈的橫刀立馬,血戰沙場,層出不窮的武士精神,漢冠南渡,斷代胡完,死絕了武士,養出一群世家,也養出了一股那種家國天下的主人翁精神,盛唐成了絕響,被打散摧殘的後,四散的讀書人,親手鑄造了百年大宋,文以冠漢唐,富以絕四海,因此他們有理由吼出橫渠四句,讓趙家與士大夫共治天下,我的淺見就是文人最美最好的年代就是大慫(不是寫錯),他們真是這麼想的,北宋的文人在上下三千年中,也是最強的


推薦閱讀: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