女的罵男的直男癌,男的罵女的女權婊,直男變成貶義,女權變成貶義,真正有問題的男性女性應該都只是很少一部分啊,怎麼好像鋪天蓋地在的罵直男罵女權什麼的,搞得什麼事都能扯到性別問題,一扯到性別問題就撕的昏天黑地,太不正常了吧


媒體將階級矛盾轉化成性別矛盾,挑動性別對立,鼓吹消費主義,獲得更多利益,掩蓋了真正的社會問題。

隨便舉個例子,男性在付不起彩禮或者房子首付的時候,會認為女性物質,但是女性確實在生育中付出的更多,這裡面存在的問題是,出生晚沒來得及買房的年輕人房價與工資的不成比例,是收入低,是上升渠道窄,是社會財富分配的不均衡,從而導致這個生育成本難以承擔。

再比如,存在一個現象,同樣的崗位更願意招男性,這不是男性對女性的壓迫,這其中存在問題的是不合理的產假制度,是資本追逐利益的本性。

所以仔細想想你會發現,只有中低層兩性矛盾在愈演愈烈,互相敵視,互相壓榨,雖然這沒什麼意義,鬥爭都找錯了對象。

但其實和上層也沒什麼關係,底層就是因為生產力不足,才互相敵視壓榨,但國家政府也一直在發展經濟,解放生產力,這個東西是需要時間來發展,挑動矛盾也解決不了問題,所以現在真正存在問題的是不良的,逐利的媒體


想掩蓋醜聞的最好方法就是製造其他醜聞,

想掩蓋矛盾的最好方法就是製造其他矛盾。

單純的媒體是沒有那麼大的力量製造這些矛盾的。


現在知乎很多(我可沒說全部啊)關於兩性領域的各類情感話題,看都不敢看了。

有很多大搞男女對立的提問,以及釣魚問題盛行。讓人看完之後會懷疑三觀,產生「竟然還有這種事兒」的想法。

要賺錢,就要先有流量。許多營銷號不管是非對錯,只管寫東西去迎合某一個羣體,去賺取這部分用戶的流量。平臺也需要流量,便睜一隻眼閉一隻眼。

本來無良營銷號寫的有毒觀點,只是有一部分人(nc)去認可,但放到兩性領域,就被有意無意的擴大到整個羣體,搞成性別對立。

難道所有男性都認同某些"男拳師"的觀點嗎?

難道所有女性都認同咪蒙的觀點嗎?

當然不是。

那為什麼知乎一搜還是一大把「女拳」「男拳」問題呢?(甚至搜都不用搜,自己跳出來一大堆)

還不是因為某些想要吸引流量的有心之人,加上知乎平臺要做大,也就放任用戶下沉。

而這些觀點本身又容易激起極大討論量,自然常常出現在人們眼前。

這些烏煙瘴氣的東西,對問題質量和討論環境都十分有害,

但最最不好的是,容易影響人們對異性的看法和觀點,有些人的觀點就被帶跑偏了,以為現實和這些奇葩問題一樣,到處是等人接盤的無良拜金女和欺騙感情的家暴渣男。

這真的害人不淺。平臺和營銷號只管數錢,而這些被影響了的人呢?找不找的著對象,過的好不好,沒人管的。

對於那些有毒的釣魚問題統統404,雖然知道根本不可能。

這真是無可奈何。

最後想說的是,找對象過日子還是要在現實生活中去多多接觸,不要受那些奇葩的問題和言論的影響,過好自己的生活,不比啥都強。


可能絕大多數人都習慣了不去追問那些有問題的人們身上真正的問題是什麼,而把某些表現的外在特徵當成判斷其它個體時改變假設檢驗方向的合法理由,陷入一種純粹概念的遊戲之中

然後當這些個體在它們那裡被分別劃入彼此對立的領域之後,隨著不斷地歸納這種惡性循環就沒辦法停下來了

與此同時產生的當然就是人們強迫自己固著於某個立場上,衍生出了許多消極的理解和反饋,以及語境不兼容造成共識的可能性被永久取消等等情況,這些因素又返回其中變成加劇對立趨勢的原因

如果題主想要獨身跳出這種對立也很簡單,只要讓自己相信自己和它們的任何一方都沒有利益關係就行了,大概只有受虐狂才會在應對外界壓力耗盡了所有餘力後還會想上知乎/微博/貼吧來代入這種政治場域的活動;我覺得現在每天看看書玩玩遊戲買買宅物,在自閉的圈子裡社交挺快樂的,要是哪天它們的意見真的能把我威脅到無路可走了,只要自殺一走了之就好


這個問題的回答數和那些幾千回答數的「主戰場」一對比,好像也就知道了答案


因為大家情緒化了,以偏概全了。而沒有客觀的認清問題的本質。

互聯網放大了、篩選了那些矛盾,呈現給觀眾。大家都希望更加公平、和諧一點。難免有矯枉過正的時候,這時候田園女權和直男癌就互噴了唄。所以,問題的本質,我覺得就是:1.有一個相對合理的公平標準。2.承認不公平的地方,並努力改進。

可問題就在於問題的本質,太複雜,認清楚比較困難。難以確定那個相對合理的公平標準的共識。

我甚至有個超前的想法,隨著社會矛盾的加深,國家應該成立道德標準委員會,給一些容易引起分歧的問題,樹立一個可以被討論和修正的但相對合理公平的道德標準。

舉個例子,關於處男處女。以下就是一個很公平合理的道德認知:任何人都有行使自己身體的權利。任何人都有選擇對方的權利。任何人都有拒絕對方的權利。 所以任何人都有選擇對方是否是處女處男的自由。對方也有拒絕的自由。但,非處男要找處女,以及,非處女要找處男,是可以被道德譴責的。 而,處男想找處女,以及,處女想找處男,是不可以被道德譴責的。

這只是一個腦洞,如果真這麼做了,反而放大了一些道德倫理問題,人們可能更加焦慮不安、矛盾加深也說不定。

男女一切差異都源於x和y染色體的差異,造成了男女一些方面的不同。

希望大家能夠互相理解,發揮1+1&>2的作用。

而不是以偏概全,互相仇視。


本質是一種內卷,是傳統主義與消費主義之間爭奪話語權順便轉移社會矛盾的問題。

性別之間本身不存在矛盾。但是韭菜罵鐮刀會被鐮刀和一部分韭菜罵,罵另一顆韭菜會被鐮刀和一部分韭菜鼓勵,久而久之就成這樣了。


以前也有,但是因為各種各樣的條件而被壓制了下來,現在只不過是條件允許了,雙方勢均力敵了而已,現實當中人人需要戴面具,網路上面則是真實的人性體現,還有網路放大的因素。

如同你對於你的父母、你的老闆不滿意,但是你也是不敢當面和他們對峙一樣,哪怕你心裏面有一百萬隻的草泥馬飛過,哪怕你想要當面幹掉他們,但是你敢那麼做的嗎?

總結就是,現實成本高,網路成本低,以前沒辦法,現在有辦法。


有幾個原因,一個是有人遇到了渣女渣男,另一個很多人本性就十分自私,為了喫爛錢爛飯,必須誇大自己的損失。有人每月拿了丈夫的錢還當成自己賺的,然後她女兒每月花信用卡讓丈夫還,就覺得是自己在養家。

你看,這不就是例子。


也就是網上吧,以前是微博,現在發展到了豆瓣和知乎。

其實以偏概全,蒙上自己的雙眼,借性別問題進行泄憤的佔大多數。

那些被諷刺站著說話不腰疼的「理中客」反而在認真思考分析問題,只是他們由於不支持任何一方,要麼被雙方噴得很慘,要麼沒人搭理。

我個人覺得,性別矛盾是有,而且自古以來就有,國內國外都有,男女雙方是對立統一的。本來性別矛盾應該從屬於階級矛盾,但是現在它被無限放大,甚至超越了階級矛盾,這不得不讓人浮想聯翩……

最近幾年來性別矛盾加大,和女性地位提高有關,而女權主義的傳入只是剛好趕上了,由於參加了社會勞動,經濟價值提升,加上生育價值的加成,女性提出了更高的要求。

本來是很正常的事情,但是在一些居心叵測的人嘴裡就變了味兒,他們看到了商機,瘋狂製造兩性矛盾,從中牟利,由於男權那一套很容易被打敗立不住腳,所以要從女權下手,其實她們說的問題都是存在的,比如職場歧視、男性家庭角色的缺失等等,但是她們錯在直接將責任一股腦推給男性羣體,說這是男權社會的產物。畢竟向歧視女性的老闆泄憤有難度,向壓榨自己老公的老闆泄憤有難度,向社會福利不健全泄憤沒意思,讓她們想辦法又想不出來,那直接罵男人不就好了嗎?

我覺得大家就坐山觀虎鬥吧,看個熱鬧,讓他們和她們泄泄憤,看見了就當沒看見,吵不出個所以然來的。

而且這樣也好,能夠篩選出理性男女,省得和一個智障結婚然後鬧心。


大部分都是沒事幹的網友被搞對立的哈批帶節奏了,反正也沒事幹看見有人罵也跟著罵兩句,越堆人越多,感覺前面扯的都是沒用的,什麼資本文化什麼兩性平等女權男德的說啥高深莫測的都有

其實你真正不要刷手機了放到現實來看看哪有那麼多男女對立,身邊的男的女的是不是挺和諧的,偶爾出一個網上好像泛濫的什麼不給彩禮出軌撕逼外嫁被打的都能拿出來給十里八鄉唸叨幾年的事被無限放大,到了知乎上就好像每個男人女人都會那樣一樣

實際現實你見過幾個獨立自主新女性死都不生孩子的,幾個擯棄糟粕的男性對著女方一家子說我就不給彩禮我去娶不要彩禮的新時代女性的,又有幾個真就天天不愛國非要嫁外國男人的和天天盯著別人嫁到哪的nt,又或者為冠姓權天天吵鬧為了誰多還一點房貸摔鍋砸鐵,大多數正常人還是該怎麼過怎麼過,真正男女矛盾鬧的不行的你身邊有幾個,不都是七大姑八大姨傳了幾年傳的妖魔化的破事擱你耳朵裏一過就好像切實發生在你身上了一樣,你激動你覺得世界完了,在感慨男女矛盾多大多大之前其實更應該看看自己的腦子是不是出問題了


承擔得少,抱怨得多,只是因為她們還沒承擔。


因為對面和你對線的是和你毫無感情的陌生人啊

現實中你會罵自己的父母嗎?肯定不會,因為你和父母有深厚的感情,父母傷害你,你會傷心,會心痛,不會想打死他們,陌生人傷害你,你會憤怒,會想揍死他


無良平臺恰流量,說的是誰誰知道,月底上這種熱搜額外多,呵呵。

資產階級分化無產階級,讓我們自相殘殺,團結不起來去推翻資產階級。


要不搞個男性/女性細分?成功把性別之間對立轉移成性別內部對立 (狗頭)

這樣還可以讓被分到一類的男性女性互相抱團取暖,順利提高結婚率。


推薦閱讀: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