深夜思考,知識不顯於外(如果我不說我懂歷史懂哲學一類的,一般也不這麼直白),沒人會了解博學的人吧,但是技能,比如說是手工啊舞蹈啊唱歌啊什麼的,說出來特別自然也容易被發現。(我有點兒小小的虛榮心誒嘿嘿嘿)

然後想到了生活職場中,都會很喜歡活躍的技能型人才吧。

也可能有點兒混淆這倆的概念,但是就是想不太明白.....輕噴啊


看上面這張圖片,誰是聰明人?

很明顯是豹先生。

知識多就是這樣,淡定,從容,不需要跟人比較。

往人群里拋個問題:四大名著是那幾本呀?

一定會有人爭先恐後的回答,生怕別人不知道自己知道,類似這幾條狗,一個勁兒的朝前跑,生怕輸給其它的狗。但從容的豹先生很淡定,他不需要參與這場比賽,他清楚自己的速度,他更明白自己的速度是拿來幹什麼的。

知識多「的優勢,是基於它具備的人文素養,更有同理心,更能自洽,能理解自己的長處跟短處,能坦然面對自己的慾望,能接納失敗的勇氣,這是知識越多越讓人羨慕的人文素養,眼界寬廣,思維卓越。

技能多「的優勢是討人喜歡,社交中我們都喜歡能歌善舞會手工更喪心病狂的居然是還會修車,在KTV能唱一首讓人善心悅目的歌,在酒吧能跳一段瞬間讓人跟著放鬆的舞,這都是人格魅力。知識多是最私人的事,像圖片里的豹子一樣,享受的淡定從容是他自個兒的事兒,他人參與不進來。技能多是能給身邊人帶來方便的事兒,因此「技能多」的人往往更討人喜歡。


首先我們需要界定這兩個概念。


什麼是知識,這其實是一個一直被爭論的哲學問題。按照康德的理解,知識是綜合判斷。先說什麼是判斷:它類似於數學中的命題,是一個陳述句,有主詞和謂詞。比如我說:單身漢都是沒有結婚的,這就是一個判斷,主詞是單身漢,謂詞是沒有結婚的,但這並不是知識,因為謂詞已經天然地包含在主詞之中,即單身漢就等價於沒有結婚的,這個判斷並沒有增添新的內容,這就是分析判斷。而綜合判斷是指謂詞並不包含在主詞之中。例如:所有物體都是有重量的。重量這個概念並不包含在物體這個主詞之中,即重量並不是用於給物體下定義的概念,他不是物體的根本屬性,也並不所有物體在任何條件下都是有重量的,比如在太空中失重條件下物體就沒有重量。這種判斷被康德稱為綜合判斷。康德認為,綜合判斷就是知識。

那知識怎麼來的呢,首先需要說直觀與概念。什麼是直觀,直觀就是物體對於我們感官的刺激所形成的印象。比如我看一張桌子,這個桌子在我視網膜上呈現的就是直觀印象。但是形成感官印象的機制與形成判斷的機制並不一樣,比如在正常人和紅綠色盲的眼裡,看到的紅綠燈並不是同一個顏色,儘管他們接受的是相同的刺激。

我們的頭腦有一種本性叫知性,他通過概念和範疇來把握對象。概念是如何形成的?還是拿桌子舉例子,你家的桌子和你鄰居家的桌子是不一樣的,但你們都能說那是桌子。這兩張桌子給你們的感官刺激是不同的,但你們都使用了相同的一個概念來描述把握這個對象。因為你們的知性在這兩種直觀中找到了他們共同的特徵,所以用概念的方式來把握他們,於是就有了桌子這個概念。

而直觀與概念相聯結就形成了知識。(之前舉的所有物體都是有重量的例子就是把物體和重量的概念和他們分別對應的直觀相聯結形成的)

說到底,知識是反映對象(即事物的顯像)的,它讓我們的概念與直觀相符,是我們認識世界的形式。


那技能又是什麼?這裡我認為你說指的技能是知識的運用,是人發揮主觀能動性的結果,和知識有很多關聯,但他們是兩個不平等的概念。一般來說,想要擁有技能,必須先擁有知識。例如我想學會攝影技能,我必須擁有攝影相關的科學知識,才能真正學會攝影,否則,我只是一個會操作的機器。所以說,技能其實是對知識的實踐運用。像你所說,如果我們懂歷史懂哲學,我們可以把歷史知識和哲學知識用於指導我們的生活,在生活中運用歷史和哲學,這又何嘗不是一種技能?可以說,任何一種知識如果能夠合理有效運用,它都可以成為一種技能。而我們通常理解的技能,也就是你所指的手工、音樂之類的技能,我總結認為,這些這技能是能夠產生顯而易見的價值的技能,這些價值可以被別利用,也可以被自己利用。比如我學音樂,我可以在公司年會的時候向大家表演,這是把價值傳遞給他人。同樣,我可以用來自己陶冶情操,這是我自己來利用這些價值。而像歷史、哲學,它不能創造出那麼明顯的價值,也很難把價值別人傳遞給他人。這種知識的作用在於滿足人類的本性,以及幫助我們更好的生活。

你所說的那些技能更受歡迎,不正是因為這些技能能把價值(如藝術價值)帶給他人嗎?說白了,其實是在為他人奉獻自己。但是人活在世,必須要給別人傳遞你的價值,反過來別人才會向你傳遞價值。所以,這種技能一定要有,而且越精通越好。但是,如果你問閑賦在家的時間是學哪種知識,這就看你自己的選擇,以及你的出發點。同樣的學音樂,出發點是想用來給別人表演、用來追女孩和出發點是用來發現世界的美、提升人生境界,一定會導致兩種不同的結果。


所以這個問題並不是知識和技能選誰的問題,而是在於在你人生中誰排第一位的問題,你想要的是什麼,是認為奉獻自己(不要說我可以多學一點技能以後好賺錢,你真正依靠它賺錢的技能無非是你的那些核心技能,我們只是討論有更多時間該如何處理的問題)、為他人創造美、同時為自己創造美是你的最高追求,還是認為擁有真知、擁有深邃的思想,能看透世界的本質是你的最高追求。每個人都是不同的,都有他自己的選擇。

我所做的就是幫你把這些掩藏在表象下的本質揭露出來。至於選擇哪種,這正是人生豐富多彩的地方,沒有好和不好,只有誰更符合你的需求。


這個問題就像問諸葛亮和關羽哪個厲害?其實答案是都不可或缺,也都無關緊要。職場格局最重要,你自己是諸葛亮,就找個關羽搭檔,你自己是關羽,就找個諸葛亮搭檔,你自己要是劉備就去雇諸葛亮和關羽,互相搭班子最需要的就是格局,有了格局才有班子,有了團隊才能成事。只有知識和技能,沒有團隊也白瞎,單打獨鬥成不了氣候。但是搭班子的前提是自己要有價值,你自己要是個周倉,只能給人提刀,那就什麼都不重要了……因為諸葛亮關羽沒空陪你玩。


從文字說明看,這個【優勢】是指被人喜歡。

那麼,在生活中或職場上,性格好的人才會更容易被人喜歡,知識多技能多,都比不上性格好。

相反,知識多會顯得別人是傻逼,技能多會顯得別人是笨蛋,沒人喜歡這種總會給自己帶來壓力的【別人家的孩子】。


俗問俗答,技能更重要。

因為知識只是門檻,你獲准上崗,要麼你已經學會,要麼你可以觸類旁通一學就會。如果你連崗位所需的知識都沒有而且學都學不會,那可能是要考慮離職問題了。而除了崗位知識以外的進階的知識,會是你的優勢,但用到的時候不多。

相反,技能之所以更重要是因為很多事情學懂容易,做好很難。你能把一些和工作有關的技能用活,那你就能做別人做不了的事,能比別人做得快做得好,自然在職場中會更受歡迎。

好像我看漏了生活倆字。。。


推薦閱讀: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