幼兒園已經開始教孩子垃圾分類啦,想知道在國外是如何教孩子學習垃圾分類的?作為家長,我們應該怎麼培養孩子有這樣的意識、習慣,以及如何辨別什麼垃圾應該歸於什麼類,畢竟大人也是要學習啊!


利益相關:人口、資源及環境經濟學本碩,曾赴日、澳等多國考察,家有曾赴美讀幼兒園的兩娃。

別搞錯重點!孩子要培養的並非僅僅是「垃圾分類意識」,而是「垃圾處理」的意識。

「垃圾分類」屬於「Waste 3R」(Reduce, Rreuse, Recycle)的子話題,其最目的在於精細、精準後,能順利銜接後續的垃圾處理,從而更好地利用資源。

如何讓孩子理解「垃圾分類」?

本小節內容,是為了幫助家長理解,應該如何讓孩子在更大的知識體系內理解「垃圾分類」,而不是為了分類/減少罰款,纔去分類。

在垃圾處理這一問題上,根據我國《循環經濟促進法》和《固體廢物污染環境防治法》「減量化、資源化、無害化」這四個環節缺一不可[1][2]

減量化(Reduce)

是指在生產、流通和消費等過程中減少資源消耗和廢物產生。減量化是從源頭上減少垃圾的產生。

比如少點外賣,畢竟點一次外賣會產生塑料碗/盒,塑料勺叉、一次性筷子、餐具包裝、打包塑料袋;比如出門購物盡量用可反覆使用的帆布袋,而非一次性塑料袋等;比如已經決定了要在咖啡店喝咖啡,就主動提醒店員提供馬克杯,而非一次性紙杯,甚至自帶馬克杯(星巴克還會減免4元。)

又比如近期流行的「減塑」話題,知乎答主 @孫亞飛 有很多優質答案,大家可以去圍觀。

再利用(Reuse )

是指將廢物直接作為產品或者經修復、翻新、再製造後繼續作為產品使用,或者將廢物的全部或者部分作為其他產品的部件予以使用。可以理解為就是在不改變廢棄物性狀的前提下,發掘新的用途。這也是很多生活習慣本就節儉的老一輩所擅長的。

比如過度包裝的月餅盒,可以留下來當做家裡的收納;比如爸爸媽媽的舊衣服,洗凈消毒除菌後,可以重新裁剪成孩子穿著的衣服;比如家裡淘米水、漂洗衣服的水,可以收集起來沖廁所等。

資源化(Recycle)

是指將廢物直接作為原料進行利用或者對廢物進行再生利用。與再利用所不同的是,資源化過程會改變物體本身的性狀,也就是我們常說的「回收、處理、再利用」。

比如塑料的回收再利用,基本在可回收的塑料製品上都有相應的標識——通常是進行再加工,成為其他塑料用品。

無害化(Landfill, Incineration, etc)

是指將廢物內的生物性或者化學性的有害物質,進行無害化或安全化處理。

一般來說,對垃圾無害化處理方式包括:焚燒處理、高溫堆肥、衛生填埋等。

例如,日本號稱2017年的塑料再利用率達86%,在世界範圍內處於領先水平,甚至希望到各國推廣所謂的「日本模式」。但歐盟稱,日本塑料約50%為填埋,可能對海洋生物造成影響,熱再生回收利用率接近40%,從而排放大量二氧化碳。經合組織2019年4月稱日本垃圾再利用率不過22%,真是啪啪打臉[3]

總的來說,「垃圾分類」並不能從源頭上減少固廢的產生,只是為了銜接後面的再利用、資源化和無害化。

為什麼最近「垃圾分類」的討論越來越多?

這也是目前圈內金句「垃圾分類就是新時尚」的出處[4]

垃圾如何分類,取決於國家發布的導則

環境保護由於其獨特的經濟外部性特點,相關政策的推動通常是自上而下的。也就是說,只有國家制定了詳細的導則,纔有可能更好地一級一級地落地執行。很多人都提到了日本,我就不再舉例,說一下別的。

  • 德國

針對「如何扔垃圾」這一分類,德國柏林制定了極其詳盡的導則[5],包括衣服和鞋子、舊電器、傢具及大型物件、電子產品電池燈泡、油漆和塗料、其他等六大類。

「其他」這類也就是國內目前推行的垃圾分類重點,也有非常清晰的說明。內容太多,我截取一小部分:

它有標註一個綠點(Green Dot)嗎?

如果有,把它放在黃色的箱子裏。不管它是由塑料、紙、紙板還是金屬製成的。有押金嗎?有些瓶子和罐子有押金(Pfand)。在雜貨店退貨,每瓶8到25美分。如果你不想退貨,你可以把你的押金瓶子捐給慈善機構。藍色垃圾桶藍色的箱子是所有箱子中最簡單的:它是紙和紙板的歸宿。包括:雜誌、報紙、傳單、雞蛋的紙箱、瓦楞紙板等。灰色垃圾桶飲料紙盒、蠟燭、複寫紙、紙巾、油膩的披薩盒和骯髒的紙板都應放入灰色垃圾桶

碎玻璃、陶瓷、水晶、陶器、花盆、酒杯、聖誕裝飾物要放入灰色垃圾桶

綠色和白色垃圾桶:玻璃不含押金的玻璃容器分為綠色或白色容器。白色的箱子是給白色玻璃的,綠色的箱子是給彩色玻璃的。如果你的住所附近沒有這些容器,請在臨近街區尋找「玻璃箱」。但要注意的是,玻璃瓶的金屬蓋需放入黃色的箱子裏。……
  • 美國

美國環保署針對減量化[6]和回收利用[7],也做了很多工作。他們列出了最常見的10類可供回收利用的物品,並不斷宣傳[8]

  • 我國

目前,國內率先實行垃圾分類的城市為上海,現在看來,北京和另外44個城市的垃圾分類也勢在必行[9]

2019年7月初,住建部公佈,將在全國46個重點城市推行垃圾分類。46個重點城市中的北京、上海、太原、長春、杭州、寧波、廣州、宜春、銀川九個城市已出臺生活垃圾管理條例,明確將垃圾分類納入法治框架,其中北京是首個立法城市。

上海綠化市容局,已經發布了《上海市生活垃圾分類投放指南》,如下[10]

家長可以帶著孩子閱讀這類指南和導則,照做就好。

如何培養孩子的垃圾分類意識?

全社會都要行動起來,畢竟以身作則是最好的意識培養。

在美國的公立幼兒園/小學裡,孩子們傾倒食物時,就已經將垃圾箱分成填埋、有機物、回收利用和液體等四類,在老師的指導下進行分類丟棄。

幼兒園老師從小班開始就會教孩子們利用各種廢棄物,主要是各種廢紙搭建有趣的主題。

下圖是幼兒園小班搭建的購物中心,材料來自孩子們從家裡帶去的各類紙製品。

老師還會帶著孩子們一起,搭建巨大的「小賣部」,人會進入小賣部買賣東西,瞭解市場的運作規律等等。深受孩子們的喜愛。

美國各大圖書館也會提供多媒體遊戲,其中有一個遊戲就是「垃圾分類」遊戲。孩子們需要將隨機出現的垃圾丟棄到不同的箱子裏,對錯都有提示。在一些科技館裡,還有對垃圾分類的說明動畫等。

美西的一些科技館還設立了「waste」的專區,裡面提供了各種可供回收利用??的廢棄物,以及製作工具,孩子們可以在這裡自由地利用廢棄物進行二次創作。這類區域也是中小學老師的最愛,時不時就帶著孩子參觀一下科技館,然後到這裡來做手工。

我們在美西I.D.E.A博物館製作的金箍棒

街頭的垃圾桶上,標註瞭如何分類丟棄垃圾的圖片說明,一目瞭然,便於丟棄。

攝於Tempe,Arizona

每年11月15日為定美國的「回收利用日」,會開展全民的回收利用科普宣傳活動[11]

如何從「垃圾分類」出發,教孩子更多?

可以將本文開頭提到的「3R」融於實踐中,注意培養孩子的資源節約和環保意識。

廢舊的紙盒,可以成為孩子的收納盒

可以給孩子製造紙箱玩具,例如飛機、坦克、大炮,雖然粗糙一點,但完全不妨礙他們玩得開心

撕下的日曆紙張,背面可以用來畫恐龍圖鑑,邀請寶寶塗色

爸爸穿舊或者有部分污漬的衣服,可以重新做成孩子的長袍、背心、馬甲、包包

壞掉的玩具不著急丟,修修補補還能繼續玩

任何廢棄物,都能創造出新的用途,比如將快遞袋製作成可以將手臂放進去的盾牌

稍有破損的東西(例如黑板牆)不要立刻扔掉,不影響正常使用,就繼續使用

教孩子認識不同的材質,這也是垃圾分類的基礎

5年來陸陸續續買了十幾套樂高大顆粒得寶,一直在玩,此外其他玩具大多數是自製的

平時帶孩子閱讀垃圾分類繪本,參觀垃圾分類、塑料危害等畫展等,觀看科普介紹等

圖源:網路,侵刪

總之,「垃圾分類」就和生活中任何一個行為習慣一樣,只要大人運用孩子願意接受的故事、繪本、兒歌、科普書籍、畫展等方式去介紹,加上大人自己的親身實踐,孩子就能從小培養起這樣的意識。

但更重要的,不要為了分類而分類,而要將資源節約型社會的理念,融入日常生活的方方面面。

參考

  1. ^中華人民共和國循環經濟促進法 (2008年8月29日第十一屆全國人民代表大會常務委員會第四次會議通過) http://www.gov.cn/flfg/2008-08/29/content_1084355.htm
  2. ^中華人民共和國固體廢物污染環境防治法   (1995年10月30日第八屆全國人民代表大會常務委員會第十六次會議通過 2004年12月29日第十屆全國人民代表大會常務委員會第十三次會議修訂) http://www.gov.cn/flfg/2005-06/21/content_8289.htm
  3. ^http://www.polymer.cn/polymernews/2019-4-15/_2019041595242919.htm
  4. ^http://finance.people.com.cn/n1/2019/0521/c1004-31095094.html
  5. ^https://allaboutberlin.com/guides/sorting-trash-in-germany
  6. ^https://www.epa.gov/recycle/reducing-waste-what-you-can-do#Tips%20for%20Students%20and%20Schools
  7. ^https://www.epa.gov/recycle
  8. ^https://www.epa.gov/recycle/how-do-i-recycle-common-recyclables
  9. ^http://www.xinhuanet.com//2019-07/07/c_1124719389.htm
  10. ^http://shanghai.xinmin.cn/xmsq/2019/06/12/31542931.html
  11. ^https://www.epa.gov/recycle/america-recycles-day


人類的痛苦其實並不相通。關鍵孩子沒有體驗的話,是不會感同身受的。

孩子小的時候因為經驗的限制,很難對一些事情感同身受,所以,如果不讓他體會到為什麼要垃圾分類,強行讓他去分類是沒有什麼意義的。從小就要培養環保的意識,那麼垃圾分類就會成為他自覺的行為。

而讓孩子有所感受的方法,

  1. 第一個就是通過影視作品書籍畫報等,一個就是實地考察,看到這樣的場景。

影視作品中,我認為最直接的就是看紀錄片。我曾經看過一個紀錄片叫《塑料王國》,真的是觸目驚心,不僅現象讓人難以忍受,可以看到人的生存環境極端惡劣,有圖為證。

今天沒在CCTV官網找到,不知道是不是卸掉了

當然教給孩子的時候,很多東西我們不需要告訴他,可以從一個孩子的視角,告訴他,這裡面的孩子,孩子的媽媽爸爸,為什麼要做這些(處理垃圾的)工作,為什麼,孩子要在垃圾堆裏喫母乳?這些垃圾哪裡來的,給孩子造成跟自己天差地別的環境。讓他知道,有這樣的小朋友生存在慘不忍睹的環境裏,孩子的驚訝,同情同理心必然油然而生。會意識到環境的重要性。

類似的,還有,《塑料,海洋最大的怪物》等等。當然,太血腥的畫面可以跳一跳,太小的孩子不一定受得了。

第二種是帶孩子觀察生活。就是父母有意識的,在生活的垃圾中,告訴孩子垃圾的產生,垃圾的處理,垃圾造成的危害,讓他明白這一整條鏈條是怎麼樣聯繫起來的,我們日常的行為對環境造成什麼樣的傷害。也可以參加一些環保展覽,這樣雖然不比親子體驗,但是效果肯定也是不錯的。

第三種方法是讓孩子看到一些處理垃圾,回收,在改造的優秀案例。比如手工課,不論是學校學習,孩子外面輔導班,或者父母在家一起學。廢物利用,變廢為寶,都會讓孩子感覺很酷,產生學習的興趣。漸漸培養起來環保的意識。比如日本方面在孩子從小環保意識的培養方面做的很優秀,有機會可以帶去,或者看這方面的視頻。樹立好的榜樣。

第四種是,父母以身作則,從衣食住行等各方面的消耗源頭開始,到使用,到處理都融入環保意識。比如,節約不浪費,處理上的回收再利用,堆肥等。從小耳濡目染,孩子自然會關心環境。

第五種,社區或者城市或者學校等,有些關於環保的志願性質的工作。可以帶著孩子一起參與,讓他身體力行體會這件事。讓他看到自己的行為可以帶來一些改變。

總之,讓孩子瞭解垃圾造成的現狀讓孩子感到垃圾分類的必要,然後樹立好的榜樣,讓孩子感受到可以做到什麼程度。再者,不論是父母行為的影響還是帶孩子身體力行來親身感受垃圾分類這件事,讓孩子感受到行動的力量。


Unless someone like you cares a whole awful lot, nothing is going to get better. Its not. --Dr. Seuss

除非有人像你一樣真正的在乎,不然,一切都不會變好。不會。——蘇斯博士

Monterrey灣水族館,她盯著那些廢塑料做的藝術品久久不肯離開

蘇斯博士的這句話出自The Lorax. 這是Dr. Seuss眾多著名的作品中,她最喜歡的一本,一本關於保護自然愛護環境的書。

談如何從小培養孩子的垃圾分類意識,最重要的是要讓孩子明白為什麼要進行垃圾分類。

寶貝,你知道嗎?

我們每天扔掉的垃圾裡面其實有很多還可以拿來用的,比如紙,比如乾淨的塑料,比如金屬。

寶貝,你知道嗎?

紙來自於大樹,塑料來自於石油,而金屬來自於埋在地下的金屬礦藏。

寶貝,你知道嗎?

大樹給予我們呼吸的氧氣,給予小動物們賴以生存的家園。石油和金屬天天開採天天使用,是不是會有用完的一天呢?用完了我們又該怎麼辦呢?

寶貝,你知道嗎?

我們天天喫的魚啊蝦呀,它們的骨頭如果找個地方多放些日子,會是特別好的肥料,會種出特別漂亮的花特別好喫的果子來。

寶貝,你知道嗎?

電池是好東西,手機也是。它們裡面的有些金屬是寶貝,但是它們如果隨意丟棄,就會對土壤和水質造成巨大的污染,我們喝了被污染的水會怎麼樣呢?

寶貝,你知道嗎?

你的舊衣服舊鞋子穿了幾次就穿不下了,但是還是很新的,我們把它們捐給有需要的小小朋友們,讓他們能繼續穿,是不是一個好主意呢?

寶貝,我們希望我們有一個乾乾淨淨的家園,不要垃圾堆成大山。

電影Wall-E裡面的垃圾山

寶貝,我們希望烏龜在潔凈的大海里暢遊,不要被纏被傷。

烏龜被浮游水面的垃圾纏住無法脫身

寶貝,我們希望鯨魚媽媽和健康的寶寶開心暢遊,不再心碎。

2018年7月24日,太平洋上,痛苦的Orca媽媽背著剛出生不久就死去的寶寶遊了三天,其間寶寶不停掉落,不死心的媽媽不停地將寶寶托起。

寶貝,我們希望填滿鯨魚肚子的是小魚小蝦,而不是我們隨意丟棄的垃圾。

海洋生物的胃被肆意丟棄的垃圾侵佔

寶貝,我們希望珊瑚礁繽紛多彩,讓小魚小蝦們有美麗的家園,而不是一片死寂。

大堡礁因為煤礦的採伐,環境的惡化而丟失了曾經的絢爛多彩

寶貝,我們希望呼吸新鮮的空氣,沐浴在藍天白雲下,而不是戴上口罩抵禦塵土。

寶貝,每一個人都有責任來保護地球家園,從把垃圾放對垃圾桶開始,讓世界變的更美好,你也可以做到!

附上孩子寫的一首小詩,希望綠色來填滿孩子的眼睛和心靈:

Green 綠

By Harmony Age 7

Green is water-filled foliage and frogs sleeping on lily pads.

綠是鮮盈欲滴的葉片和青蛙棲息於蓮葉間。

Green tastes like home-grown veggies for a meal.

綠是自家地裏種的蔬菜烹飪的美餐。

Green feels like clovers on the lawn on Saint Patricks Day.

綠是聖帕特里克節日那日草坪上的四葉三葉草。

It is some school supplies, an rare eye color, and jackets and sweaters.

綠是學校裏的文具用品,百裏挑一的迷人眼睛,還有那種種的外套和毛衣。

Green is quiet.

綠是靜謐安逸。


垃圾分類很快就會成為我們每個人的日常生活中最重要的話題之一,尤其是對於孩子們來說,除了學習垃圾的正確分類之外,我們平時也要培養孩子的環保意識。

單純灌輸環保知識孩子不一定能很好接受。其實很多動畫都會涉及垃圾回收分類等知識,孩子的模仿能力又很強,所以用這種孩子更感興趣的方式給孩子潛移默化的影響是一個很好的選擇。

一、告訴孩子Why而不只是How

如果孩子問,「為什麼我們要把垃圾分類啊?」、「垃圾分類有什麼好處啊?」我們該怎麼回答?

學習垃圾該如何分類只是清楚了「該如何做」,而明白「為什麼要分類」,纔是樹立環保意識的第一步。

如果不講清楚Why,只灌輸How,最後孩子就只會記得刻板的垃圾分類方法……

▲比如網上流傳甚廣的「豬分法」,在孩子看來大概只是個「玩笑」

那我們為什麼要提倡「垃圾分類」呢?

簡單來說,垃圾分類,是為了避免日後垃圾圍城,實現資源循環利用。

有數據顯示,2016年中國城市垃圾達2億噸,我國600多座大中城市中,已經有三分之二陷入垃圾包圍之中,四分之一的城市已經沒有了堆放垃圾的合適場所。

而我國傳統的垃圾處理方式主要是焚燒、填埋和堆肥三種,其中填埋約佔全部處置總量的70%以上;其次是高溫堆肥,約佔20%以上……

在不實行嚴格的垃圾分類的情況下,這種處理方式,既做不到完全降解,或是有效地循環利用垃圾,處理速度也遠遠追不上垃圾產生的速度。

▲不同性質的物品的降解速度

上海這次採用的更精細化的垃圾分類處理,尤其是明確區分「乾濕垃圾」,目的就在於想提高生化處理的比例,經過成熟厭氧工藝,把濕垃圾「變廢為寶」,生成沼氣和發電,實現無害化和資源回收利用。

上面的內容對於孩子可能過於晦澀,用動畫片展示垃圾處理的過程可以讓孩子更好理解。

自然科學界啟蒙「神片」《奧趣多》第一季49集《第二次機會》中就講到了「分類後的垃圾究竟去哪兒了」。

▲《奧趣多》動畫垃圾分類處理片段。完整動畫可以下載小小優趣APP觀看

二、其他國家對於孩子垃圾分類的教育早已「如火如荼」

1.日本

在垃圾分類領域做的最「極致」的當屬日本,在日本如果你不嚴格的執行垃圾分類的話,會面臨巨額的罰款。每個日本家庭,幾乎是在孩子稍微懂事起就開始了垃圾分類的教育。

而且大家上街還得隨身帶好自己的垃圾袋,因為街上很少出現垃圾桶…

如今,日本的垃圾循環利用率高達55%,可不是一朝一夕就能做到的。他們整整花了半個世紀,從孩子的基礎教育科普做起,纔有了今天的成績。

▲日本幼兒園的分類垃圾桶

在日本的幼兒園,經常可以看到這樣的一幕——孩子們喫完午飯,會乖巧地排好隊扔掉午餐喝完的牛奶瓶。還得完整做好以下四步:

1、喝光牛奶,去掉瓶蓋,撕掉塑料標籤;

2、把瓶蓋和塑料標籤放入不同的垃圾筐;

3、將玻璃奶瓶放在水桶裏洗乾淨;

4、把奶瓶倒放在指定的筐子裏晾曬。

在這種秩序背後,幼兒園可是花了大力氣。學校會特地設立「環保手工課」,老師會教孩子們如何用廢紙箱搭建城堡、用廢報紙折成帽子、拿舊瓶蓋做成裝飾品……這些垃圾瞬間變廢為寶,讓孩子們切身地體會到了垃圾分類的益處。

到了小學,垃圾分類教學就更專業了,有一門課叫「社會課」,老師不僅會詳細講述垃圾處理及再利用的過程,還會邀請專門的垃圾回收機構人員,手把手孩子們如何進行分類。

▲日本課堂上的垃圾分類教學

2.美國

在美國,小學每個學期都會有社會實踐課,被稱為「Filed Trip」,孩子們會被安排到垃圾回收站,接受環保知識的現場教學。

▲美國課堂上將垃圾分類中的「4R原則」Reduce,Reuse, Recycle,Rot編成舞蹈教給孩子們

3.澳大利亞

澳大利亞,幼兒園老師會在孩子入園的第一天起,教進行垃圾分類,而且每年都要在老師的帶領下參觀垃圾回收站……

4.英國

英國目前全國的住宅垃圾的循環利用率高達50%。在英國如果垃圾放錯地方,最高將收到高達2500英鎊的罰款,嚴重的還會面臨起訴……

而且,英國為孩子們創作的動畫中,有很多都涉及到了環保意識的培養。比如由著名動畫工作室AKA製作、針對3-6歲孩子的啟蒙動畫精品《嗨!道奇》裏,就為孩子們演示了紙箱可以如何循環利用。

三、帶著孩子一起將垃圾變成藝術品

作為父母,我們可以利用一些生活中的場景,盡量減少各種生活垃圾的「產出」,潛移默化地培養孩子的環保意識。

比如,我們在買東西時用的塑料袋,丟棄之後就變成了不可降解的「幹垃圾」(按照上海的分類)。

可以讓孩子成為環保監督員,每次超市購物前,提醒爸爸媽媽拿環保袋代替塑料袋,或者在買菜時幫媽媽爸爸拿菜,盡量不使用塑料袋。

平時,我們每天還會「產出」大量的廚餘垃圾,如果家裡種了些花花草草,這種「濕垃圾」絕對是上好的「堆肥」

佩奇一家就從每天的廚餘垃圾裏挑出那些不含油的蔬菜果皮,放進一個固定的「堆肥桶」裏。

保溫至70℃儲存、發酵,藉助垃圾中微生物分解的能力,等待它自然發酵、降解,很快就會產出一份優質的植物肥料!

戳這裡看豬爺爺如何施肥

對於孩子們來說,還有一種更「高級」的教育,那就是把「垃圾」變成藝術品!

就像日本幼兒園中老師們做的創意手工課一樣,寶媽寶爸們同樣可以利用平常包裝快遞的紙箱和紙板,為孩子準備很多創意美術品和工藝品的原料。這樣既可以培養環保意識,又能給孩子做藝術啟蒙,一舉兩得。

韓國動畫工作室出品的藝術啟蒙「萌片」《奇妙球家族》,就給孩子提供了很多關於回收物再創作的靈感!

閑暇時,一起帶孩子做一個好玩的「回收物拖拉機」吧!

只需要收集一些家中廢棄的煙盒、紙板、瓶蓋、冰激凌圓桶,再用膠水粘連,按照拖拉機的形狀來組合,就能做出一個精美的手工藝品。

▲詳細製作過程請觀看《奇妙球家族》第二季第19集《打掃乾淨》。下載小小優趣APP可以觀看全片

抽出時間來引導孩子發現這些「寶物」,既是有趣的親子互動,又能幫寶寶建立「廢物只是放錯了地方的寶物」的概念。

如果創意思路有限,還可以藉助一些好看又有教育意義的動畫,為孩子潛移默化地培養垃圾分類回收、再利用的理念。

垃圾分類不會是一時的熱點,也不要讓孩子將垃圾分類變成一個「任務」。

培養孩子的環保意識,是每個父母饋贈給這個世界最好的禮物!


謝邀。

相信很多人已經被網上的垃圾分類難度嚇住了,哪個是幹垃圾,哪個是濕垃圾,哪個看起來是幹垃圾,其實是濕垃圾......

為了正確認清四種不同的垃圾,廣大網友發明瞭各種千奇百怪的分類方式,最沙雕最著名的就是豬分類法。

也就是說,在分垃圾前要先弄清楚豬喫什麼、不喫什麼,但是豬分類法有很多不嚴謹的地方,比如很多植物有毒,豬不能喫,但是算濕垃圾。

因此建議大家可以買些優質的繪本講給孩子聽,在促進親子關係的同時,還能和孩子一起學習馬上就能用上的知識技能呢。

《垃圾不見了》

這本書從日常生活的角度,有針對性地進行垃圾分類知識的科普,將垃圾不亂丟、垃圾要分類的意識融入其中,通過幽默和生活化的語言和小朋友們友喜聞樂見的繪本形式,讓小朋友們在趣味性的閱讀過程中學會生活垃圾分類,使小朋友們從小就能養成垃圾分類的好習慣,做環保小衛士。

《小小牛頓幼兒館12-垃圾》

《小小牛頓》榮獲了26項兒童優秀讀物出版獎的系列繪本讀物,而這本編號12的書講述的是用手工製作的方式處理垃圾的故事,用創新的思想鼓勵孩子積極動腦、動手去處理問題,同時教育孩子懂得減少垃圾產生,愛護環境。

《神奇的垃圾回收》

《中國第一套幼兒生活百科》是一套翻譯自德國的紙板書。這套書適合3歲以上的幼兒,是非常貼近生活、科學嚴謹又趣味橫生的少兒科普讀物。

其中這本《神奇的垃圾回收》,圍繞著垃圾是如何產生、如何分類、如何處理等展開,書本的最後一頁還有趣味的小翻頁和藏畫,小翻頁上是一些小問題,翻頁後面就是答案,這樣的互動元素讓閱讀變得更加有趣。

《神奇校車-回收利用》

在這本書裏,捲毛老師帶領孩子們開著神奇回收校車進行垃圾回收之旅,展開垃圾是如何產生、分類、處理的科普知識講解,開闊小朋友的閱讀視野,同時教育孩子在日常生活中應該愛護環境、減少垃圾的產生。

垃圾分類不但關乎我們每一個人的生存環境,關乎我們的城鄉文明,更關乎生態環保。

家長們現在就可以提前和孩子一起看看此類繪本,等垃圾分類正式在成都實施時,我們已養成良好的習慣,就不會手忙腳亂啦~


推薦閱讀: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