根據全國老齡辦公佈的數據顯示,截至2017年底,我國60歲及以上老年人口2.41億人,佔總人口的17.3%,預計到2050年前後,這一數字將達到4.87億,佔總人口的34.9%。加速的人口老齡化及獨生子女政策,對普通的中國家庭來說,養老都是一個現實而又棘手的問題。

人在步入老年後,容易產生孤獨感,他們心理上離不開子女的親情關愛,而身體上的疾病,又離不開專業的醫療護理。目前,我國養老方式主要以居家養老和機構養老為主。那麼,居家養老和機構養老,哪一種養老方式更符合老年人的需求,到底又該如何選擇呢?今天,養老信息網小編就跟大家一起探討一下這個問題。

居家養老

居家養老是指老年人按照我國民族生活習慣,選擇居住在家庭中,安度晚年生活的傳統養老方式。主要是以家庭為核心、以社區為依託、以專業化服務為依靠,使老年人在繼續得到家人照顧的同時,可由社區的有關服務機構和人士提供上門照料服務或託老服務。

這種養老方式,使老年人既能繼續留在熟悉的生活環境中,又能得到適當的生活照顧,還能滿足老年人的精神需求。因此,居家養老無疑在舒適程度、生活習慣、隱私保護方面具有絕對性優勢,而且符合老人不願離家的心理,養老成本也相對較低。

但是,社區提供的服務大多偏重於日常生活護理和家政服務,從事居家養老服務人員的專業素養也不是很高。同時居家養老服務並不是24小時的,不可能對老人做到100%的照顧,所以居家養老在安全性方面還有所欠缺。

機構養老

機構養老是指老年人居住在養老機構,安度晚年生活的社會化養老模式。養老機構可以為老年人提供飲食起居、清潔衛生、生活護理、健康管理和文體娛樂活動等綜合性服務,最常見的如養老院、敬老院、老年公寓等。

機構養老最顯著的優勢在於安全性和專業性較有保障,大部分養老機構都配有專門的看護人員,提供不同等級的護理服務,而且針對有特殊需要的老人還開設特別護理服務。對於高齡、失能和獨居老人來說,機構養老不失為更好的選擇。一些高端的或者與醫療機構有合作的養老機構還實行醫養結合,醫護人員隨時可以解決急救問題。與居家保姆式養老相比,機構養老顯然在許多方面更加周全、貼心和專業。

但是不可否認的事實是,離家入駐養老機構後,容易造成老人與子女、親朋好友間情感溝通與交流的缺失,而且大多數養老院的收費不低,養老成本相對較高。

如何選擇

其實,隨著父母年齡的增加,其對於子女的依賴程度必然不斷提升。作為子女的我們應該做好各種思想準備。

情感上,我們要自覺主動地接受自己將付出更多時間和精力陪伴父母這一事實。同時,平時生活中要多幫助父母收集各種最新的養老資訊,幫助他們建立起正確的養老觀念。

心理上,老年人有時候特別像小孩,很容易產生孤獨感、寂寞感或者遺棄感等負面情緒。因此,我們要隨時關注父母的情緒,經常陪伴父母聊天、喫飯或者出行。同時,鼓勵父母適當的參加一些積極健康的社交活動,幫助他們建立積極開朗的個性,避免認知能力的退化和心理上的抑鬱。

生理上,父母年紀大了,身體不再像年輕時那樣健康了。專家建議,每年要定期帶父母體檢,以便發現問題能夠及時解決,從而更有效地維護和延長父母的健康週期。

養老信息網小編在跟大家分析了居家養老和機構養老後,我們可以發現二者各有千秋,也各有所短。而作為子女,我們該做何選擇呢?養老信息網小編建議,子女必須首先尊重老人意願,在基於父母健康程度、養老觀念以及父母本人意願三大重要原則的基礎上,與父母一起商量出一套合理的符合家庭實際情況的養老方案,讓父母度過一個健康幸福的晚年生活。


不切實際的幻想。

保證生活質量的養老院養老的成本(指的是養老院支出的成本)必然遠遠高於在家養老。

而不保證生活質量的養老院我是不會考慮的。


在你沒辦法照顧父母的時候,給他們最好的最需要的。

買一套好房子,有全套配備設施的好房子,那自然是醫療、教育、養老都不用愁了,將來一定是地產商想著法兒來吸引客戶買房,那自然相應的配套服務也會越來越全面。


我應該回老家買個房子吧。陪我爸媽一起養老,畢竟烏鴉反哺,羊羔跪乳。


隨著人口老齡化趨勢,完全靠子女養老已經不是很現實,可根據自己的身體情況和經濟能力,選擇合適的養老院,當然這需要子女和老人的相互溝通!
推薦閱讀: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