特斯拉在上海建廠,中國好多汽車廠家都能生產新能源汽車,為什麼感覺特斯拉會牛一點,到底牛在哪裡?


特斯拉在車的各個部分,研發投入,新技術的使用,都是你見到的國內的車所不能比擬的。

互聯網造車的,真正玩兒命投入研發的,大家可能很意外,就是賈躍亭。

無論是蔚來,車和家,還是小鵬等等,都還沒看出來奔著特斯拉的路子,從頭做起,車的每一部分都自己真正去研發。

這種做法對資本方不一定好,但是真的是實打實的做自己東西,不是投機,不是忽悠。

國內互聯網行業,大多數從來不願意碰信技術與實業,都是想掙點快錢。

別看新聞,看公司裏的高管都幹啥的出身。


電動車因為充電電池能量密度低的原因(每公斤汽油的能量大約是每公斤鋰電池的40~50倍),質量比汽油車要大。 雖然直線加速快,一般認為賽道表現是它們的弱項。

保時捷Taycan是保時捷將要推出的電動跑車,據宣傳使用了多種先進技術,加速到60英里/小時只需要2.6秒。上來就以7分42秒的圈速刷新了紐博格林賽道的電動車單圈記錄。

隨後特斯拉Model S 的三電機 PlaidPowertrian動力版也跑了紐博格林賽道,成績是7分23秒,比保時捷Taycan提高了大約20秒,甚至比法拉利恩佐的記錄還少一秒。Model S價格只有保時捷Taycan的大約一半。


沒覺得牛在哪,連個地圖都不能選,只能用友善度一樣的騰訊地圖。


廣告營銷做得好,讓一票子人覺得值這價。

不說國內的,國際傳統車企誰敢這麼玩?寶馬奧迪又不是沒玩過。

投資人滿意了,消費者滿意了。技術什麼的,不得有人買帳?


牛就牛在馬斯克會忽悠


BMS,能量估計太牛逼了。縱使米輕柔、狂暴、呵護的用它,都能在任意時刻給你準確的里程估計。


推薦閱讀: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