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家都在一個城市,南方的沿海地區。女生A獨生女,家裡有兩套房,父母是做生意的,年收入兩三百萬有的。父母給女生A的買車預算70-80萬的車。父母平時偶爾會給女生A買幾萬的奢侈品首飾。當然A平時也是會在淘寶買衣服的。A的交友圈其實並不廣泛,也不是很愛社交。身邊的幾個玩的來朋友基本都是以前的同學,並且家境都比A家裡要好很多,可以說是富二代那種了。偶爾朋友們也會把自己玩的好個別朋友叫出來大家一起聊天喫飯。她的社交原則是朋友在精不在多。女生B上面有一個哥哥,家裡兩套房,父母也是做生意的,年收入50萬左右。女生B的買車預算在30-40萬的樣子。女生B平時兩三千的球鞋可能一年也會買一兩雙,目前沒有什麼奢侈品。用的就是普普通通的百元的包包。B很喜歡社交,圈子蠻廣的,平時混的是跟她家境差不多的圈子。但是偶爾她也會喜歡去通過朋友介紹,跟家境比較好的男女生去認識去玩。(但跟有錢的男女生朋友是否真能交心暫且不知)A和B在擇偶標準上面也是比較偏向家境好的對象。而A之前跟B有點過節,B當時是婚禮策劃公司工作人員,曾經利用自己的工作人員身份,在A的富二代朋友親哥哥婚禮上,拍了很多自己和婚禮現場的自拍照,還跟A說想跟A的朋友們一起合影。第二天在朋友圈發了很多婚禮照片和合影,還發了讓人誤會是她在參加A的富二代朋友親哥哥的婚禮的一些話。所以A覺得B是在利用她。所以總是想要跟女生B去比,處處壓B一頭的感覺。我作為局外人,覺得壓根兒沒有可比性。但是不知道怎麼勸A。大家能說說你們的看法麼?是不是女生A的社交狹窄和女生B的社交廣泛比,在人際關係和找對象上面真的會被比下去?


這是個很有意思的問題。

從立場上講,這個問題主要問的關鍵在於到底找對象誰更有優勢。不過這其實可以有兩種解讀。一種是找更優質的對象誰更有優勢。另一種是,假如有對象的話,選誰會更有優勢。不過即便是這樣區分定位,還是可以細分出很多種情況。

我們姑且就把這個問題,限定在朋友圈裡找優質對象,以及假如是普通人看這兩個人會如何做取捨吧。

================================》》》》》

假如從朋友圈的角度來講,這其實是一個有關固定資產和主動出擊的問題。

這就好像有的人先天家裡有錢,有的人是靠後天奮鬥一樣。我們從目標上講,肯定是希望能夠找到靠譜的對象。但是我們已有的朋友圈,往往就決定了我們能接觸到的人和層次。

在這個案例中,A的朋友圈主要是繼承於其父母那裡。我個人是不太相信一個人就因為買了幾個名牌包,就能有富二代朋友的。這年頭沒錢但是買名牌的多了去了,但並不是每一個穿名牌,坐地鐵的女孩都有一羣富二代朋友的。所以大概率講,A的朋友圈很有可能是來自於其父母的關係圈。小概率是大學同學圈,不太可能是來自工作圈。她只是繼承了這樣一個父母帶來的人脈圈子而已。

而B理論上講,假如資料是詳實的話,其實從物質生活的角度講,50萬跟200萬特別大的區別。都屬於中產階級。在真正的富人面前,這都不算錢。B跟A的生活質量差一,理論上講,應該不會差特別多。畢竟父母也不可能把所有收入都給孩子花。她們在喫穿用度上的差異,最多也就是幾個名牌包的區別。真要說有區別,其實就是父母的人際關係更值錢一點。

但我們在這裡要說的一個重點問題在於,在朋友圈裡相親,找對象。到底在找什麼對象?

這其實是非常重要的一個問題。

根據我的經驗,富二代羣體裏,伴隨著年齡差異,會產生巨大的兩極分化。在中國靠一代人勤奮,從底層差不多也就能奮鬥到物質上的暴富。精神上一般都很匱乏。這個問題在過去幾十年裏,經常會被拿出來討論。雖然在近幾年中,有一些大學確實開始圍繞這個市場做文章,給一些資產規模較大的企業家子女做繼承人培養。但大多數時候,中國富人的基本盤,其實很少是有教養的。換個說法,他們對於子女的教育,預期其實是非常幼稚的。

這些富二代在小時候,得到父母花錢許可之後,往往會無憂無慮的混日子。並不會對金錢問題產生太多煩惱。所以你會發現,真正的富二代,年輕的時候,往往有一種類似晉惠帝和劉禪那種,饑荒了百姓為何不喫肉糜的天真。給一般的社會人看,就有點傻不愣登的。等到他們稍微長大一點以後,他們處於羣體認同的邏輯,會試圖通過金錢,來滿足自己的一些需求。俗稱炫富。這個過程一般是從青春期到他們30歲左右一直延續。

到了這個階段之後,就會出現一個明顯的年齡分水嶺。歲數大的,啥都見過了,開始想要幹點正事。就退出了原有的社交場合交際圈子,開始創業或者經營家族企業去了。扔下一堆半大不大的富二代,繼續鬧。有的人也會根據這些風向標,選擇扎堆創業啥的。他們跟普通人對於創業的理解有很大區別。普通人創業就真的是賭上一切,希望能翻身。而富二代創業,很多時候往往是出於一種幼稚的使命感,覺得自己該幹點正事了。不過說到底,富二代畢竟是富二代,就算腦子不太好使,錢確實是實打實真的。幾個富二代拿出幾個月零花錢,可能就夠你創業僱傭一個幾十人團隊好幾年的開銷了。

但這其實是從交際的角度談創業而言的。假如從婚姻的角度來說,我覺得混朋友圈嫁個富二代反而是一件高風險的問題。假如不做好前期調研,圈子足夠大讓你選的話。往往會大概率嫁給一個幼稚的敗家子的概率更高一些。當然,對於底層人士來說,假如夢想僅限於年紀輕輕嫁入豪門,把自己賣的好一點,孝敬爹媽的話,這也就夠了。

只不過,對於中產階級來說,這其實是一個可選擇項。假如爹媽更看重錢的話,讓女兒釣個金龜婿,再進一步也未嘗不是一筆好買賣。假如爹媽單純的想讓子女過的幸福,自己家後繼有人的話,可能會選擇上門女婿,更好控制一些的。富二代反而不是什麼好選擇

從這個角度來看,A更有資格不在乎錢的問題,可她這樣反而需要那種小資產階級,有奮鬥精神的。B手腕多,人脈廣,懂得利用人際資源。雖然從行為表現來看,我覺得有點像微商的套路,不像是真正的中產階級。但假如我們不否定她的這個人設的話。相比婚姻,混圈子來換資源其實效率更高。一般來說,拍照發朋友圈這種行為,其實並不是為了跟富二代攀關係,而是跟她原有的朋友圈建立一種高格調的宣傳效應,來給自己打造人設的居多。假如她在自己的圈子裡地位已經很高的話,沒必要再額外的宣傳自己。

==========================================》》》》

假如是普通人的話,這事就主要看性格。正所謂蘿蔔青菜各有所愛。看當事人更喜歡什麼。

一般來說,性格孤僻的往往更好控制一些。人脈廣的能得到的幫助更多一點。

當然,控制的前提是有價值。從這個角度講,人脈廣的通用性更高一些。

男女之間往往講究一個配合。我們通常來說都是缺啥補啥。段位高的,可能會找相似性的,因為這樣比較安全,知根知底。

說到底,這其實有點類似於一個紅玫瑰和白玫瑰的選擇困境問題。得到的永遠不如沒得到的好。因為一個是已經滿足的,一個是還在渴望滿足的。這跟性質無關,跟我們是否得到有很大關係。

但假如說,我們討論這個問題,其實是想用婚姻問題,去討論兩個女生之間的成功與否,進而討論她們的心理狀態誰更加正確的話。我覺得A可能更加幼稚一些。她還不太懂很多世俗邏輯。有點類似於我上面提到的那種傻不愣登的富二代的狀態。

B作為一個婚介所的工作人員,拍點照片給公司做宣傳也好,給自己的工作做一個標榜也好,亦或者真的是想傍熱度也好,這是手到擒來的事情。因為她是婚介所的。只要她們公司一直做這個業務,她就肯定會接手類似規格的婚禮。這是她選擇從事這個行業時就已經註定的事情。你要說她是故意傍某一個人,那格調就小了。我覺得她在拓展自己交際圈這個問題上,相當聰明。因為婚姻是一個非常重要的人生節點。一個人努力了半輩子,用兩代人的積蓄,跟另一個家庭結合。打算在儀式上花多少錢,往往就能看出其實力水平和對待婚姻的態度。在一個承攬大型婚禮業務的公司,肯定是經常能夠見到有錢人的。在這個過程中,給結婚參加者一個好印象,結交一些可能用得上的朋友,都是非常明智的人脈積累。

而A可能除了父母給的這個朋友圈以外,缺少一些自己的主見和立身之本。所以對於別人侵犯或者佔用自己有限的資產,會非常敏感。某種程度上講,這其實也是一種窮人心態。只看得到對資產的花銷,而沒有主動性思維如何跟別人聯合把資產做大,變多。

真正的企業家,商場老手,是有慧眼識英才的能力的。有的時候,在普通人看來是雞鳴狗盜之徒,在企業家眼裡就有著特別有用的才能。他們總是能發現價值窪地。用一個對方無法拒絕的價格,給他們找一個更能夠發揮價值的地方,兩手一倒騰,就能變出錢來。所以有才能的人,並不是侵略者和競爭對手。而是值得開發,強強聯合的對象。沒有能力意識到這點,就是單純的覺得,一個沒自己有錢的傢伙,想要在自己這挖點好處,不配跟自己交朋友。這就顯得非常狹隘和小氣。這樣的人是很難靠自己做大事的。再加上A的父母收入也不是特別多,也就是個高管級別的中產階級。這屬於典型的坐喫山空,瓷娃娃的狀態。

==========================================》》》》

從以上分析來看,我覺得A可能需要一個比較有能力的強勢配偶,才能把她家裡這點繼承來的資產最大限度變現。而B可能需要一個資源比較多,也對她足夠信任的伴侶。這倆人要是當朋友其實能解決很多問題。關係也比找個伴侶更安全一些。畢竟買賣的人際距離,不用開放自己那麼多。

不過現實生活中,不一定就有這麼美好的事情了。三災六難,各種事情,稍有不慎,路子就容易走歪。至於最後到底能不能找到理想配偶。這其實誰都說不準。

對於戀愛問題感興趣的話,可以看這套課程《青春期的必修課-你會談戀愛嗎?》

荔枝微課?

weike.fm圖標

謝邀吧。寫回答主要是看你寫了這麼多很不容易,但是這個問題其實很無釐頭。感覺題主是把倆人當商品來比較,誰更吸引有實力的買家?雖然找伴侶講條件是正常的,但赤裸裸的唯條件論還是不太適用婚姻市場。人是有感情有主觀好惡的,至少還應該說明下面幾個情況。

1.這兩人相貌怎麼樣,身材怎麼樣?2.這兩人對理想伴侶的要求是什麼?3.這兩人以後想要過什麼樣的生活?

假設倆人身材相貌不相上下,對伴侶的要求一致,都想過奢華安逸的生活,那自然a更有優勢。如果b的要求並不像a那麼高,只想過衣食無憂的生活,那麼b開朗的性格更有優勢。


說句實話,這已經是兩個階層的人了,有啥好比的,等A醒悟過來,就會覺得沒有可比性!

差距非常大!

如果女生B不嫁個好老公,基本上一輩子也超越不了獨生女A的家庭,而A現在已經站在B的終端,並以之為起點,不作死,不會敗!

她們的未來就是一線城市兩套房和三線城市兩套房的區別!


社交環境好壞不在於她本人是外向還是內向,交友多還是少,而是在於她本人和所處的核心關係的實力,比如親戚,家人,工作單位的交際網。如果她們都還沒工作沒結婚的話,誰比誰好的無從說起,差距大不大也要看將來她們的工作圈子以及婚後另一半的圈子。硬要說的話,目前a父母的生意似乎做的比較大一些,她父母接觸到的社交圈相對更有實力點。


都是做生意富二代就沒什麼好比的,A較勁B有問題,人往高處走


推薦閱讀: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