具體離婚原因也不用多說了。孩子還不到兩歲,雖然我能做到不在孩子面前說他爸的不是,但有些本質的問題導致我不想讓孩子跟他爸接觸,受到他爸的影響。具體原因如下:

1 典型的鳳凰男,男權家庭,男尊女卑,打老婆

3 口才好,黑的能說成白的,天天往我身上扣屎盆子

4 有雙向障礙即躁鬱症

5 要求別人按他的思維行事,跟他不一樣就是別人錯。誰都看不上,對我PUA

6 教育孩子上分歧也特別大,對孩子要求極高,要求孩子必須成為人上人

撇開我和他的婚姻中的各自錯誤不談,以上問題我覺得是他有本質的人品問題,我絕不允許我孩子受到他這方面影響。但是從另一方面來說,孩子出生以來和他爸接觸的雖然本來也不多,但每次見到還是很親。而且因為孩子是他家的長重孫(女孩估計就不會爭了),他也喜歡孩子,也有要陪孩子的意願。

所以我現在的困惑是,如何協調孩子和他爸的關係,讓探視嗎,怎麼能在保護孩子心理周全的情況下,不受他爸的影響。謝謝!!


即使你完全隔離你孩子與他的距離,卻忽略了基因的作用,特別是生理性的一些性格。

題外話就是,為什麼你覺得你的性格和認知就是完全「好」和"正確"的,你怎麼保證你的負面性格不會遺傳到孩子身上。

每個人都有」壞「的一面,孩子也是,你也是;糾正的再好,可能在孩子以後的對象或者人脈關係上,也是覺得非常奇葩的。

認清自己,認清孩子,孩子是一個獨立的個體,他以後會有自己的思維和三觀,判斷對錯的方式和方法,父母左右不了多少。

描述你前夫對孩子的要求是必須:要求孩子必須成為人上人,其實你在對前夫的否認的同時,也在想塑造一個相對完美的孩子。所以說,不是一家人,不進一家門。

孩子健康,幸福,最重要不是麼?孩子喜歡跟他爹一起玩耍,阻止孩子見他父親的理由不成立。

如果孩子父親是喫喝嫖賭毒這樣的,不要你去阻礙,法院都支持不讓他見。


主要當心:他全家會灌輸各種極端三觀帶壞孩子,挑撥離間和孩子說你壞話。

小朋友心智不成熟,尤其是面對沒有防備心的人,很容易被三言兩語誘導。

個人建議:

1、提早和孩子講清楚講道理,讓他對前夫家慢慢有防備心,自小跟著你,肯定是親你的,能理解支持你。就怕回頭對你有誤會了也來不及,說不清道不明的。

2、不要過多來往,能少則少,能短則短。免得孩子對他們太親近放心,被影響的太多。法律不會真的幫他們管那麼多細節。


只能平時自己教育引導了。平時告訴他,什麼是對的,什麼是錯的。

因為孩子的父母是無法替代的,如果你不讓孩子跟他來往,孩子會很傷心,有缺失,也許內心還會對你有怨懟。

現在孩子還小,其實也影響不了什麼,只是陪陪孩子之類的而已。

孩子長大了,受到學校教育,家庭教育,會有自己的是非觀唸的。

他會知道什麼是對,什麼是錯,所以也不需要太過於擔心吧。


雖然你想拒絕,但是是不是也覺得於情於理不合適,所以才問了這個問題。

於情於理於孩子目前,可以看。具體可以商定時間頻次,你在場。

說不定不多久就不來看了,尤其是男的又有了新歡。


我目前是不會帶孩子見他的,以後的事以後再說。我拒絕的理由主要是:我的心理感受,孩子的立場,我的時間不允許。每個人的情況不同,不能一概而論,還是要看你真正在意和真正害怕的東西,再作權衡。

我說說我的例子,或許能給你一點提示。

我和前夫在孩子三歲的時候離了,原則性問題。

如果我們離婚時,沒有發生那麼多不高興的事,對於孩子的探視我是沒有意見的。反而希望對方能多打電話給孩子,多來看看孩子。但一切事情都往我不能控制的方向發展,鬧出了很多不愉快的事,徹底看清了這個人和他的家庭,也清楚了他這種性格是如何形成的。

離婚協議書是我寫的,在探視權這一條,我寫了不影響孩子和我正常生活和正常心理的前提下,隨時可以看孩子。

其實我是真的因為離婚這件事產生了一些心理障礙,比如離婚之後,我看到綠色的東西會覺得很刺激,本來我這個膚色不適合綠色的衣物和飾品。但從那以後,我不知怎麼的,開始買一些綠色的東西來穿戴,比如本條回答視頻裏的藍綠色發圈,還有其他綠色的裙子,綠色的鞋子,綠色的褲子……

實際上,離婚後的半年,他也沒過問孩子,一個電話一條簡訊都沒有。後來因為周圍人的輿論壓力,在第七個月的時候,他突然打電話給我。我沒接,因為當看到這個名字顯示出來時,心裡不舒服甚至覺得噁心。我聽到電話祕書錄音裏的聲音時,渾身雞皮疙瘩都起來了,不知道這算不算PTSD?

隨後我查閱了關於探視權的法律,建議題主也去查一下。後來我跟孩子說了幾次關於他爸要來看他的事,每次孩子都很果斷地說不要不想不見,我和孩子的這些對話都錄了視頻。

本來還有點糾結,要不要帶孩子去見一下他。後來電視劇《隱祕的角落》熱播,我看了之後更加確定內心的想法。我不希望孩子去他家後看他倆摟摟抱抱不知所措,我不希望孩子見到第三者的孩子後受刺激,我不希望孩子分不清對錯以後還跟他走同樣的路,我不希望前公婆利用探視機會給孩子說一些不該說的話。而我希望孩子從小樹立一個正確的三觀,穩定而不容易動搖。至於我自己,也不想看到他,時間還不夠久到淡化那些傷害。

關於缺父愛這一塊,我有認真想過。其實沒離婚,他也不關心孩子,孩子一歲半會說話前,他都不願意抱孩子,會說話後估計覺得好玩,就逗一下。我也有想過,以後怎麼去彌補父愛這一空缺,有一些想法和辦法。不清楚孩子再大一點,會不會主動要求去見他,到時再說吧。有些事,需要等孩子到了一定的年紀,才能讓他去面對。而我不會讓他獨自去面對,是好是壞,我會跟著孩子一起。

見或不見,可能對孩子都有傷害,但我寧願選擇那個相對可控的選項。

《隱祕的角落》關於單親家庭的感想七姑的視頻 · 658 播放

如何私聊你?


看到這種的,我實在很難受。

法律規定不可以拒絕,但是事實上,沒幾個讓孩子和對方親近的。

等孩子大了能表達的時候根據孩子的要求吧,重點是不可以讓孩子看你的臉色。


推薦閱讀: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