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學醫的時間太長,別人孩子都會打醬油了,你還在學校苦苦的看書。

二,學醫書本摞起來比你的身高都高,當然現在醫學發展那麼快,你要看的書不會停止,只會越來越多。

三,當你無比艱辛,以一當百的進入醫院後,你的人身安全又得不到了保障。


隨時可能被病人砍的感覺呀……


本科摞起來比人還高的課本,內科外科有3~4厘米厚,關鍵是期末考試整本書都是重點,在期末考試期間凌晨一兩點的樓道是通宵應戰第二天考試的小夥伴。其實後頭看本科還真的不是壓力那麼大,再怎麼著有那麼多小夥伴在一塊,學學玩玩也挺開心。研究生是真的壓力大,學碩要科研的,如果你跟了一個事業心很強的導師,那麼你研究生生活就會過的無比豐富,因為你沒有自己的生活,周六日要加班幹活,晚上八九點下班是常態,關鍵是還要出成果呀,要發表論文,所有的東西都要自學,是真的壓力大,只能硬著頭皮往前走。不然怎麼有句話,勸人學醫天打雷劈 。工作後壓力依然大呀,想要晉陞要有文章有課題,臨床醫生本就一年365天一天24小時無休的,所以,每個階段都有壓力,但那個行業不是這樣呢,你不向前走生活會推著你走,即便有壓力也加油過好每一天,工作只是生活的一部分。


掛科 延畢

晚婚 晚育

窮到自抱自泣


我現在上班第一年,月薪730


同齡人已經結婚生子工作穩定小有成就,而你一直是學生學生學生


同齡人帶給你的壓力:車,房,金錢,孩子,教育

病人帶給你的壓力:醫鬧,疾病本身難度,預後,手術成功與否

晉陞帶給你的壓力,收入帶給你的壓力等等


學得多,就業晚,風險大


課程多、考試多、學校醫院要求多;競爭激烈;學習時間長,成本高,休閑娛樂時間少;畢業之後進人臨床才發現,有空掙錢,沒時間好好花錢;別人孩子上幼兒園了,你還沒有對象。


作為一個外行人,我認為是:因為每天你面臨的是病人,是一個個生命,你的責任是讓他們痊癒,讓他們健康。如果不,那即使你醫術精湛,也會有人無裡頭的怨你,把一個不可避免的醫療事故或者是不可避免的一個現象,全都歸結於你的責任。如果一個手術台的成功率是70%,即使家人們知道有不成功的可能,但是他們心裡急切的盼望著的就是成功,如果沒有如他們所願,他們會把責任歸於你,認為你能力不行,你沒有盡責。因為他們是外行人,他們不懂。失去親人的痛苦,或者是親人病加重的痛苦,使他們變得沒有理性。


學的科目比較難,學習任務重,怕掛科,怕考不到好成績,而且學醫多數都面臨要考研,考職業醫師資格證等各種資格證書,都是壓力


本科,其他同學都過得有滋有味,非常豐富,而你滿滿的課,周末恨不得在宿舍睡兩天,我周六也都有課,每天都在上課上課,考試周複習到哭,學醫基本上都要讀研讀博,進醫院還要規培,一大把年紀了,同齡人可能已經工作穩定,娶妻生子,而你還在愁你的論文,愁你的工作,30歲能一切穩定,自力更生就不錯了,基本上結婚生孩子都晚


推薦閱讀: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