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裡指所有方面,請勿單方面曲解問題本意,並請謹記「一切事物都有兩面性」,盡量客觀回答,謝謝!


謝邀

雙笙什麼變化我不知道

反正我粉轉黑了


謝邀。

一、變得低調

一方面減少了被別有用心之人抓小辮子,另一方面,和粉絲互動也少了。

二、幾乎不翻唱

翻唱是大部分歌手由寂寂無名開始具有一定名氣的台階,走完這步台階,有了一定名氣和資源後就有主要以原唱發歌的條件了。同時自作曲的比例越來越大,努力從「唱見」向「音樂人」的方向靠近。

三、背離古風圈

子虛烏有的「氣哭銀臨」「銀臨取關雙笙」「雙笙搶歌」流言一流傳,古風圈部分人直接以不接受的態度,並且直接「問候」雙笙本人。

不辨事實罵的人自以為睿智,為古風圈除害,殊不知自己也踏入nc粉的行列,只不過是nc粉罷了。

(nc只是指不理智,不是指生理疾病)

以前雙笙是以「古風」的標籤出道的,但現在自己也強調「不是古風圈的」,新發的歌有古風的,很多也有流行歌曲的風格。

古風圈近年大舉佔領網易雲,而雙笙主要以Q音為平台。(很大一部分原因我想是19年雙笙被網易雲音樂陰過一把,詳見https://weibo.com/ttarticle/p/show?id=2309404401668220387350#_0)

四、團隊更成熟

逐漸建立的比較完善的數據站、資源站,後援會。對粉絲持續不停教育叮囑,收到良好成效。線下返圖、視頻等做的也較好。

五、粉絲更理智

無腦的粉絲幾乎絕跡(可能是平均年齡大了)。別人家歌評論區見不到提到雙笙的;自家歌評論區見不到無腦吹,除了正面評論,剩下的就是叫囂跳腳的黑粉搗蛋分子。

六、聲音變化

我自詡對雙笙的歌,我可以聽聲音辨認年份(15、16、17)。但18~20年雙笙聲音趨於穩定了,不易識別。

一是沙啞少了(不知道是正面還是負面,因為獨特性不向以前那麼明顯)

二是音域寬了

高音從開始的一點不行到如今的小有作為,她確實,與一些優秀的歌手還是有點距離,但她一直朝這個目標努力著。你帶著有色眼鏡去評論一件事,她在你眼中就永遠是止步不前。

【雙笙音域跨度】(根據現有作品統計)

雙笙的真混音域為D3-F5,跨度為28K。

最低音:D3。D3出自《天涯過客》,其中「幾里外」「想著他」等都是。

最高音:F5。《軒轅劍賦》里的「人間滄桑」的「滄」。

18年10月《朝汐》裡面有更高的音G5,但它不是真混。

28K這個成績是很好的(尋常歌手的音域就是在兩個半八度上下),但不能算太拔尖。

資料匯總:https://weibo.com/ttarticle/p/show?id=2309404401668220387350#_0


謝邀,本人ssf可能看的不太全面,不喜勿噴。

首先唱功上是有進步的,從她最近參加的漫展和現場都看的出來。

這兩年雙笙的逐漸有了她自己的一些原創,大部分都是原唱的歌,對管理粉絲也更嚴格了。

不過最大的變化應該是她已經成為了一個大姑娘,更懂事更獨立了,今年的5月13日是她的第20個生日。希望她能夠天天開心身體健康,更加優秀,不忘初心。


以前都是聽她唱歌啊期待發新歌

現在看看超話里都是啊她好可愛啊啊啊寫真好美,性格真好笙笙真厲害。

怎麼說呢,跟飯圈一樣了。她唱的歌高音越來越奇怪,聽著難受。咬字有的時候感覺是在炫技,但是又不是很成功。就很難受。

雙笙如果一直這樣下去,買她賬的就是那些啊啊啊好可愛笙笙最美的"粉絲"了。


首先,說實話就算跟天籟之音相比,我還是更喜歡唱功好或者有才華或者性格好的,音色這種東西完全天生,靠這個火未免太不公平?而且如果光靠這個,過不了多久,人家聽多了就膩了。尷尬的是現在很多古風粉不是看臉就是只聽聲線。。。古風粉跟流行粉都快混一塊兒了(沒有說哪邊更高端的意思)

就真的。。特別看不慣一些人太火。《故夢》《長安憶》……也算經典了,結果雙笙一翻就被當原唱。班上同學還覺得「好聽不就行了嗎沒必要知道原唱是誰」┑( ̄Д  ̄)┍

前段時間聽說《道姑》火也打算去聽聽,酷狗搜出來第一個是雙笙,自然認為她唱的最好,聽了好幾遍都覺得這聲音真好聽,但沒啥觸動,當時覺得可能因為本身不喜歡單相思這梗,直到聽了以冬的版本。。事實上聽她好多翻唱我唯一感受就是音色美。不過看了另一答主的話,仔細想想,這種音色在歐美圈倒不少。

我沒有黑雙笙真的沒有,我只是她路人粉。。。但是有些東西吧,物極必反,太紅,尤其這種近乎「爆紅」,缺少了很多奮鬥和波折,未必是好事(想想一路摸滾帶爬闖出來的大大們)。還是希望她發展得穩一點。畢竟有先天優勢,再彌補一下不足,多打磨打磨,才會更好。


從我的角度來看,雙笙能聽的歌只持續到18年底的謝芳菲。謝芳菲之後,詞退步、曲退步、唱功退步。

值得一提的是,謝芳菲之前,雙笙也有一段時間沒有一首在我看來像樣的歌了。

謝芳菲還是2018年12月15日下午,我坐G1694次列車,在廈門北到福州路段有人拿著這歌單曲循環外放了一個小時,我聽歌識曲識別出來的。

我還記得17年的秋季,被前同學在全民K歌上的道姑打動。當時也只是上QQ音樂搜道姑將其收藏。18年的春季,突然想找點新歌,點開道姑點開雙笙的界面,從棠梨煎雪聽到浮生未歇,一度成為那段時間裡「我喜歡」的主旋律。

那些歌名時至如今我還能根據我添加的順序逐一報出,道姑、霜雪千年、棠梨煎雪、琴師、瀘沽尋夢、浮生未歇、長安憶、畫雙、韶華未既、腐草為螢、牽絲戲、因風守夢……

而下一首,則是春水積木,時間跨度已經很大了。而且春水積木的詞已經有點「為古風而古風」的苗頭。

春水積木之後是謝芳菲,謝芳菲之後整整一年,我沒有添加雙笙的任何一首歌。因為我覺得真的不太行了。硬要說幾個行的,單向箭頭、千夢和江南遊記。勉強湊合,但我沒下載到MP3裡面,也沒在QQ音樂添加。

還好我有用MP3聽歌的習慣,今天打開塵封已久的QQ音樂一看。一大堆歌因為各種各樣的原因下架了,比如長安憶、浮生未歇和畫雙。畫雙前幾個月更新過一次(把羽扇lun巾改成羽扇guan巾),但新版的也下架了。

那些下架的,大多數是版權原因。但更多的是經典,以及停留在兩年前的記憶,至今氤氳在我的腦海里揮之不去。

後面出的那些歌雖說原創,但詞更有那種為古風而古風的矯揉造作之感。當然詞也不是她寫的,不好多說。曲退步和唱功退步是確實存在的。唱功方面,比如新版故夢、道姑、畫雙等等,都有我這個業餘愛好者肉眼可見的退步。


推薦閱讀: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