就像今早義大利和英格蘭點球大戰中 巴洛特里和傑拉德的點球 兩位世界級門將布馮和喬哈特都無可奈何


不記得在哪裡看過,面對地滾球,門將有一個天然的身體下落時間差,所以角度大一些、力量強一些的話,的確是無解的。

當然,門將提前移動,果斷選邊蒙上了是另一回事——規則不允許門將提前移動,但是實際操作來看,還是很難辨別出來的。


最好可以邀請幾位理科大神來算一下。根據球門長度,球速,球的旋轉角度,人的反應速度,還要考慮到具體守門員的彈跳力和臂展。

守門員預判提前做出反應,或者球速稍慢留給守門員足夠反應時間的話,完全可以撲住。

無聊的英國人已經計算過完美的點球應該怎樣踢,參見鏈接: http://news.sohu.com/20060702/n244049568.shtmlhttp://www.shxb.net/html/20090325/20090325_138470.shtml

其實在進攻位置經常會存在那麼一條完美的射門路線,只要你有能力兼顧曲線與力量打敗門將即可,但是人畢竟不是機器,看的到角度不保證射門的準確性。


有個成語叫鞭長莫及
如果守門員判斷正確、反應夠快、身高夠長,那這種球當然不是無解的;可是,要同時滿足這三個條件,何其難也!

首先那種角度的確讓守門員比較無奈,但你要冒著踢中門框的風險。

畢竟那個角度,力度要大,速度要快,稍微一偏就中門框了。就算你練了很久,有足夠的信心,在這樣的大賽下有人也是不敢冒險的。

守門員在充足的準備下,是肯定可以撲到的,問題是,一般守門員都喜歡猜容易撲到的角度。身體夠高很容易能撲到。

德國的萊曼以前曾看到他撲過這樣的點球。


推薦閱讀: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