唸佛會不會導致偏執一樣的問題?我們唸佛發願,會不會妄念變重而生偏執煩惱呢?

難道不是心情清凈更自在嗎?還是說,往生時的的唸佛發願,唸佛不是一種妄念呢?因為唸佛的時候,感覺自己若有執著,而心想觀心無常,觀身外無常,心情甚至比唸佛的時候還要舒暢是不是我念佛業障重呢?如何是好呢?難道唸佛法門不適合我嗎?可是如果不念佛發願往生凈土,不藉助阿彌陀佛的願力,那就真是前途堪憂了,因為凈土相對於末學是最好的歸宿了可以無禪,但總不能沒有凈土吧?當然,有禪有凈土更好

此外,禪宗和凈土宗衝突嗎?禪宗心無雜念,一心清凈,而凈土宗則要時刻唸佛,唸佛的話,如何保持內心清凈呢?就好像心老是緊繃著一樣


無論修行哪宗教法,都要多閱讀佛經和祖師的開示,很多問題的答案都不是凡夫能夠邏輯思維出來。凡夫處處偏執,故處處矛盾重重。

凈土宗十二祖徹悟禪師:吾人現前一念之心,全真成妄,全妄即真。終日不變,終日隨緣。夫不隨佛界之緣而唸佛界,便念九界。不念三乘,便念六凡。不念人天,便念三途。不念鬼畜,便念地獄。以凡在有心,不能無念。以無念心體,唯佛獨證。自等覺已還,皆悉有念。凡起一念,必落十界,更無有念出十界外。以十法界,更無外故。每起一念,為一受生之緣。果知此理而不念佛者,未之有也。


應邀

四料簡是有人冒永明延壽名偽造的,錯誤多多!。

經雲:凡所有相,皆是虛妄。識心與聲音皆是虛妄相,以識心念佛,當然是妄念!

但是,識心念佛,是意善業。識心之口唸佛,是口善業。唸佛亦是種解脫因!

如果,沒有實修戒、定、慧之佛法三無漏學,單靠「持名唸佛」解脫輪迴,是不可能的事兒!因為,持名唸佛是偽凈土三經宣揚的邪見!

真實凈土法門有二:

1、《楞嚴經》中文殊菩薩揀擇的大勢至唸佛法門:「諸行是無常,念性元生滅, 因果今殊感,云何獲圓通。」這裡的「念性元生滅」,說明「唸佛」依然是生滅法!

這裡的唸佛法門,需要實證無生忍之念佛三昧,才能解脫!

2、漢地真實的凈土法門及修證次第,被世親菩薩隱晦的保存在《無量壽經優波提舍》中。詳見筆者回答:

{世親菩薩《無量壽經優波提舍》新解勘正本(上)【原創】}

{世親菩薩《無量壽經優波提舍》新解勘正本(下)【原創】}

{《無量壽經優波提舍》與凈土法門的祕密(1)——(13)【原創】}

禪宗和凈土宗衝突嗎?

沒有衝突。

目的地都是一個,成佛,與普度眾生。

方法有異。

禪宗是「直達本心,見性成佛。」

凈土宗是往生凈土(化城),再增上修證,直至成佛,普度眾生。

有疑,可以問。


虛雲老和尚言「魔來魔斬,佛來佛斬」來看佛號和凈土宗的願力本身就是妄念、執念。在我個人看來凈土宗把這種執念、慾望當願力、當法寶使了。

經常可以看到,修凈土的很多老大爺、老奶奶,常年天天唸佛號幾千幾萬遍,唸完後該和別人吵架對戰、該和別人搬弄是非的照樣進行,該幹嘛還是幹嘛,此時佛號和願力更多成為了他們心目中去往某個好地方的廉價的門票,「願力」實為「執念」,修「佛」修成了「魔」。如果能通過這種「願力」穿越到西方極樂世界那麼西方極樂世界是否會變成婆娑世界

凈土宗的修行方法和釋迦牟尼立創始人的初衷本末倒置(注意這是說的是人),釋迦摩尼自身並不主張機械式的苦修,是否凈土的方法並不適用於每一類不同的人,不是什麼人都修同一種法門,而要要「因材施教」、「對症下藥」纔好。

根據觀察在宗教內的人一部分「迷」的程度比宗教外還高,我認為修行應該從教外的佛法經典入手,參拜一些高僧大德時也不能偏信,要多聽多看,即使是高僧大德可能某些地方也不是正法,參拜的同時自己要能獨立的研讀經典,獨立思考。【凈土宗】只念佛號用「願力」大小期望藉助外力、神通進行自身修行的提高我個人是持否定態度看待,因為這種修行方式更多培養慾望,慾望得不到反而會使人產生極大的貪、嗔、癡,極大的心理問題。就像每天念「iphone」一萬遍一樣,你不如實際去找個好的工作幹上兩個月「iphone」就到手了。不恰當的「願力」是否會變成非常大的「執著」反而是逆向修行會修成「魔」。

如果凈土宗不是上邊所言的,那它是什麼樣的,歡迎回答討論。


唸佛是憶念,用唸佛這一念勝過所有妄念


謝邀!

修行容易遇師難,不遇明師總是閑。

  自作聰明空費力,盲修瞎煉也徒然。

  唸佛容易信心難,心口不一總是閑。

  口唸彌陀心散亂,喉嚨喊破也徒然。

—— 費閑歌


唸佛是妄念。

本來唸佛是一心不亂的。現在你念的佛參雜這麼多的妄想,是以煩惱心念佛,你這種唸佛即是妄念。

佛法大海唯信能入,唯智能度。凈土五經把唸佛說的清清楚楚,你還不能起信,無端的生出怎麼多的顛倒妄想,就是對唸佛法門半信半疑,這就是沒有智慧的表現,哪來能得度呢?

對凈土經典從來不認真學習,什麼都是一知半解,豈不是越修越問題多多?本來沒邊的事也能想出來。經中不斷的說要一心念佛、一心不亂、都攝六根,凈念相繼。沒要你保持內心清凈,是你想當然生出了一個妄心,要有個內心清凈來保持。本來唸佛就是內心清凈,何須再無中生有,另外搞出一個內心清凈?這不是念佛成了妄念?!

心老是緊繃,就是你妄想太多,執著在自己的妄想中不能自拔。這不是念佛的問題。如果你真能老實唸佛,隨緣唸佛,就不會那麼緊繃了。


唸佛本身也是妄念,相比較身處妄想窟裏,一心念佛會好很多。

推薦題主可以看看《印光大師文鈔》,裡面有很多對唸佛的開示。

. .

初心念佛,未到親證三昧之時,誰能無有妄念。所貴心常覺照,不隨妄轉。喻如兩軍對壘,必須堅守己之城郭,不令賊兵稍有侵犯。候其賊一發作,即迎敵去打。必使正覺之兵,四面合圍。俾彼上天無路,入地無門。彼自懼獲滅種,即相率歸降矣。其最要一著,在主帥不昏不惰,常時惺惺而已。若一昏惰,不但不能滅賊,反為賊滅。

所以唸佛之人,不知攝心,愈念愈生妄想。若能攝心,則妄念當漸漸輕微,以至於無耳。故云,學道猶如守禁城,畫防六賊夜惺惺。將軍主帥能行令,不動干戈定太平。

增廣文鈔卷二復徐彥如軼如二居士書

https://tieba.baidu.com/p/2167905241?lp=5027mo_device=1is_jingpost=1pn=0 印光大師法語——攝心念佛法


唸佛是妄念中的正念。

心無雜念,一心清凈,這不是禪宗,而是無相念佛。

凈土宗則要時刻唸佛,有個佛號佛像的念,無論口唸心念,是有相念佛。

那麼什麼是禪宗?

禪宗六祖惠能雲:「慧能沒伎倆,不斷百思想。對境心數起,菩提作麼長?」

自己參咯!

@法嘉宗智


什麼是念佛與往生?什麼叫唸佛?你知道極樂凈土的樣子,發願往生,這一念是真唸佛。比如說你要往生極樂世界,注意,你只要發願:「極樂世界真好,我一定要往生。」能不能往生?你只要發了願,絕對能!但是什麼時候往生?是不是今生必然往生啊?那不一定。你的行為要和這個願相…0 贊同 · 1 評論查看完整文章

唸佛是放下貪嗔癡疑


推薦閱讀: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