護士醫囑單簽名問題


我也產生過這樣的疑問。

不知道血站會不會查血液系統疾病。因為他們看看不怎麼貧血,把白細胞濾掉,只取紅細胞和血漿。他們是不要白細胞的。

一般貧血,獻血前篩查都能查出來。舉個例子:比如慢性粒細胞白血病早期,貧血不明顯,但是已經在發展了,真的不知道他們會不會查白細胞。

因為據我所知,我身邊被拒絕獻血的一般就貧血和血壓問題,或者獻了血之後的檢查因為其他原因不能用的,沒見過白細胞異常被勸退的。

我個人認為血液系統疾病不一定能被查出來,希望血站工作的來解答一下。


不可能全部檢測,所有血液都檢測的疾病只是哪幾種基數大、危害大、傳染性強的,極少數會進行其他血液病檢測(一些血站有科研任務,或者為特殊患者篩選特殊血液)。

實際上,獻血的危險性遠遠小於輸血,原因就在於很多血液並沒有檢測數據看起來那麼健康。血液安全主要靠獻血者自覺,其次靠血站檢測,最後靠輸血者免疫。一個獻血者自己看起來很健康沒啥病症,但血液用在病人身上就不能那麼樂觀了,離開獻血者身體的平衡環境,進入脆弱的患者體內,很可能引發不適甚至其他病症。所以現在血液分得很細,一方面提高全血各種成分的利用率,一方面儘可能分離去掉帶病成分保護患者健康。

圖一為成都血液中心發血窗口的公示表,可見病人所需血液種類非常多,價格也各不相同。順便在圖二科普一下獻血退費規則,規則適用於國內大部分地區。

大家日常獻血遇到的檢測步驟其實是不一樣的。街頭獻血車主要針對純粹的自願者,血液健康比例較高,所以檢測步驟少一些,甚至是先體檢後驗血,獻血車回到血站後再進行剩餘檢測。而血站和獻血屋經常接待半強制獻血者,也就是各企事業單位和社區被上級攤派的獻血名額,人的來源可能很複雜,其中肝病和轉氨酶問題較多,所以往往先用傳染病試紙檢測(比網購廉價試紙更精準、更貴、檢測所需時間也更久),再做血常規和體檢,以節約初篩成本。

世界大部分地區施行無償獻血,主要目的就是盡量排除問題人羣參與,避免艾滋村這種情況再出現,從源頭上減少問題血液的比例,降低血液檢測成本,最終讓輸血者少交錢。

但是隨著社會發展,問題越來越多,檢測方式和步驟也不得不調整。比如大規模普及核酸檢測,使得血液成本飆升。這也間接說明獻血成功並不代表血液百分百健康安全。但隨著經濟發展和科技進步,以後獻血要經過的檢測必然越來越多~~


獻血前會做個小檢查,比如是不是什麼轉氨酶高拉(我大學一起獻血的小胖同學就是這個被拒絕了),然後血型什麼的給你確認一下。別的沒說過、所以也不知道有沒有做檢查。

然後獻血的時候我不知道小夥伴們有沒有注意、有一段血是留在輸液管裏、然後護士說那段血用來化驗檢查的,一週之後的話會給你一個報告,報告如上。


會有回執簡訊,大概就是表示你的血液能夠上臨牀了,這時候基本就代表沒有常見的血液疾病了


臨牀回執就沒問題了


不是,因為檢測項目和檢測的標準不同,獻血體檢無法代替醫院體檢,想檢測是否有疾病去醫院掛號。


如果有血液疾病 自己的癥狀早體現出來了 獻血只是檢測經血液傳播的傳染病


謝邀~

獻血前應該是不驗血的吧?我記得只是量血壓測心跳諮詢單。至於你獻出的血是否合格,還需要在血液中心經過化驗才能知道,才能給血液病人使用。

成功獻血了,不代表沒有血液病。可能血液中心會在一星期或一個月後聯繫您,告訴你是HIV患者。

我烏鴉嘴,我胡說……


推薦閱讀: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