為什麼現在一般品質的沙發和牀都需要四五千,在題主的思維裏認為沙發主要是海綿,牀主要是木材和機械工藝,認為在現在成熟工業體系下,這些價格應該逐漸逼向原材料價格。覺得大概是幾百錢,稍貴點一兩千的樣子。

所以想請問一下這一行業的懂的人沙發和牀為什麼值四五千。以及想問一下這一行業是否存在獨角獸企業以至價格甚高。


貴在你看不見的地方,想知道的話,可以點進來看看。

本文側重在於揭示沙發的價格到底為什麼貴?

一套沙發的成本的只是材料費,還遠遠包含著一些你看不見的費用。

研發費用,場地費用,管理費用...

(純粹是讓一些朋友明白,沙發廠都非常不好做!)

由於本人也是利益的相關者,這裡非常有必要的說明:

本文不包含任何的廣告

原諒我先開頭扯一個生活的小例子:

就像我們平時用的蘋果手機,前端時間看了一個測評號寫的文章說11 PRO MAX的物料成本是3k+但是售價卻高達上萬

暫且不議論是否真的這麼低價

但是我們現實真的能用物料的價格去衡量商品的價值嗎?當然有人會說,蘋果除了物料上的成本還提供了軟體的服務例如最新的IOS的系統更新等等

沙發也是如此,一個道理。

不同沙發廠也不同的經營之道。

NO.1最賺錢的沙發廠 :賣設計的沙發廠

價格很高,設計很獨特,用料一般,做出了一流的坐感,享有品牌效應而且大有知名度。

我平常喜歡把這類廠比喻成"會燒菜的師傅"

大家都是青菜蘿蔔,都是最普通的食材,有的人卻把這道菜做出了極致。但是做到極致的前提是不斷的嘗試失敗的過程和調整。臺上一分鐘,臺下十年功。到底人家的菜是貴在食材,還是人家幾十年的經驗?

設計上貴的沙發,大家買的是你情我願。大酒樓上千的菜不多人點吧,但是點的起當家常菜喫的,肯定不在意你的價格。說不定他就是要獨一無二的設計。

NO.2 薄利多銷的沙發廠:低價博取爆款走量

這類型的沙發廠也很多,大家都想爭取做一個爆款。這類型的沙發,用料想辦法壓縮,價格一低再低,用料差甚至能用就行,做出來坐感過得去,不出名,但是價格誘人

我們把這類的沙發廠比喻成「快餐店的打法」

薄利多銷要經過如下的流程:1.做一個價格低樣子大眾都接受的了的款式 2.想辦法把價格更加低 3.優化生產的工序(讓別人做不到你的價格) 4.聯合供應商和物流端還有售賣端爭取前期優勢

所以快餐店的打法很看重大眾的口味和大家能夠接受的心裡價格,定位是在3k-4k左右這個價位,淘寶上這些快餐店雖然不起眼,但是賺的也是非常的恐怖。首先享有邊際成本優勢,可以讓入侵者進入的時候就降價打壓。甚至成本賣出。等人家推出同款市場又漲價繼續。

NO.3 偶爾喫好一點的大排檔:玩個性端的沙發廠

這些中高端的客戶,就是處於不想喫快餐,也去不了大酒店的一羣人。

我們把他們稱之為中產階級。大品牌的國際端的沙發,動則十幾萬,幾萬。而下層市場的就幾千的爆款又幹不過大資本的廠家(做爆款,刷單評論,一下子好幾十單,下面評論就帶動了銷量,原本的產品不難看的,於是就像一把火點燃稻草堆一樣)

所以只能幹起來來了個性化,也就是我們愛喫的不同口味的菜,川菜,粵菜,湘菜...(類似於你家的風格,北歐,新中式,簡約...)才能維持生活的樣子

...

上面看似沒有解釋到本題的內容,沙發的貴在哪裡?

一套皮的沙發,沙發50%成本在於皮。但是皮的價格是消費者不清楚也不知道。

大家知道皮是按米還是按尺還是按寸賣的嗎?我們平時的一張牛皮多少錢,大家都不清楚吧

還有布藝上,便宜的有10-20的科技布,只需要花15塊錢/米做一個三防,那搖身一變就是商家所說的進口的科技布了,上百元的...

實際上一張皮的價格有便宜的也有貴的

一張牛皮有便宜的是10來塊一尺(市場最多的)有20多的(高端賣場多)也有30多(很少賣場有) 更貴的也有...

價格33塊錢一尺

上面就是一張最近買的一張皮的價格,一張沙發接觸面真皮的話,200尺肯定需要吧(而且全青的皮裁皮率還不高,瑕疵還是有的,會有牛皮生前的疤痕和刮痕等等)

我們就按最低最低的沙發的需求算,1742*4=6968元 也就是說皮錢你就要準備個7k了。

有朋友就說,你耍賴,拿最貴的來算當然貴啦。

我們拿便宜很多很多的13的來算算,50X13X4=2600元

皮都要2600的情況下,其他的海綿,木架,人工,場地,研發開版分攤,管理費用,利潤還有運費

其他小的成本先不說,我們就說說幾個大頭:

場地,如果一個月場地3w 也就是日租金1k,一天生產2套左右那就是平均要分攤500吧。但是像很多的沙發從研發開始到生產肯定不是正式生產一個星期這麼短時間的(這500塊錢是不是應該最低都要出)

運費:按方數算,隨便遠一些的地方都要100,甚至200-300(偏遠地區),我們就算很近很近的地方了,100塊錢一方廣東省內,你沙發3.6長+一個貴妃,起碼4方,然後加200送貨上門(這裡要去掉600吧)

人工一個沙發廠要養多少人?最少要木工,開棉打底,裁皮,捫工,開版師傅,廠長管理,財務,跟單,我算大家3000,一天一百,這裡一天就要支出800了。(實際上可能100嗎?)

.....

總結一句,開沙發廠的,外行看起來賺的很多,實際還是操著賣白粉的心,賺著賣白菜的錢。別的人不說是不是,但是做實體行業的都是非常的艱難的!特別是今年,大家共勉!

——

謝謝大家,沙發和牀的成本是很高的,不是你們想像那麼低。其中還有很多的無形成本。包括我最簡單的為大家對色的階段,非接觸面的皮是需要配色的,寄送過去以後,我都要親自去配色,大夏天不是去一兩家就能對完,的、都是自己跑五六家,為此我的人被太陽曬黑了很多,而且也佔用了我個人的時間為大家提供勞務,所以這些看不見的地方看起來很少錢,實際每個人心裡都應該掂量著錢花的值不值的

但是下半年到了傢具的材料開始漲價了,特別是展會期間。大家都可以關注一下,要是錯過了這段緩衝時段,到了年末就到了,最不適宜買傢具的時候了~

謝謝大家!!!


沙發因為是海綿才會貴,原因如下

1.沙發需要用到布料,有布料就會有色差。有色差的產品就需要控制色差。比如我這批沙發,做的1+2+3共100套,而這次銷量1全賣光,2賣了10件,3賣了70件。那剩下的2和3人位沙發,我需要進布料嗎?進來之後和上批有色差怎麼辦?這是軟包沙發的共性,它不同與服裝類。

2.海綿當然也貴,達標的環保海棉並不便宜,況且在工藝上為了保持舒適性,一個好的軟包沙發並不使用一種海綿,內芯的抗壓需要度數偏高的,外在的近膚層需要度數偏低的來保持和身體的吻合,海綿之間用什麼膠水,高強度沙發需要不需要鐵拉簧,需要不需要布帶等等,都是需要考慮的成本。

3.好的打樣沙發師傅和木工師傅工時很貴的,而且沙發的打樣和木頭的打樣完全是兩個行業。這麼說吧,只要沙發師傅工藝足夠好,設備足夠先進,什麼愛馬仕古奇包包他們都能做出來。你想想這些包包貴不貴吧。因為可選擇款式多,沙發量產的反而不多,如果誰量產太多,庫存壓力也會要命的。

4.最後,實木的利用率很低,天貓實木傢具排名前幾位的已經接近木材價格了。2000+的牀難道不香嗎?如果覺得還是貴了,徐州產的松木牀瞭解一下,松木叫實木,橡膠木也叫實木,橡木也叫實木,小葉紫檀也叫實木。


透露點行業內情,也許會被噴!

市場價5k左右的沙發大多為布藝沙發,成本大約構成是,布的成本,布的成本從幾元到幾百元不等看用的布材質好不好了,如果選布沙發尤其是有孩子的家庭建議選用有oeko認證的布料環保安全。海綿也分369等有的沙發賣1千左右最好別買,大多都是黑心棉是你想像不到的黑。還有框架、彈簧、沙髮腳、靠背、扶手等等加一起成本應該在2000左右。

線下門店成本2000元的沙發基本都是4000-6000,人工費,水電,店租,售後,稅這些都是成本的。

線上購買會便宜一些基本在3000左右。


題主可以發下產品圖片,幫您看下價格是否合理。

木材成本高,用料多,成本相對較高

推薦幾款白橡木沙發牀,價格在3000多到4000多,當然如果換低成本的木材來做,價格會低很多

傢具問題有問必答,有不明白的可以私信我^_^


首先我們來說一說什麼是「一般品質」。

個人覺得(賣場的)顧家左右芝華士才能算一般品質,包括而不限於川派傢具全友傢俬等,電商代表林氏木業等。

從品質的角度而言,它們是一般,從價格來說,它們是高於一般的。

這麼算的話,它們的常規產品,牀的話不用四五千,沙發的話,不止題主說的四五千。

這就是傢具市場的行情現狀。

先說費用,再說產品,高溢價傢具的價格,往往費用高過產品本身的。

費用:(生產)員工工資,倉儲,(導購)員工工資,物流,安裝;及廠房租金,門店租金,設備折舊租金。

費用:300-500,100,200-500,500,100-200,及其他

產品:材料(皮革布料,木材,海棉,五金腳等)

材料:三分之二到兩張皮不等,木材若干根,板材,海棉,五金腳若干。這個不是很好計算,浮動太大。

只算皮:

參考已經倒閉的某個知名電商的結論,當時某幾款牀,給出的標準是35尺真皮,允許你的誤差到38尺。假設交給他10000尺皮給它的代工廠,10000除以38,如果做不出263個牀,你就給它賠錢,超過了沒有獎勵。

那會兒的壓花皮是12塊一尺。那個牀的皮錢就是480。。我們假定真皮的成本480塊錢。現在的壓花皮倒是便宜了不少。用不了這麼貴,最便宜的壓花皮現在6塊錢都可以,那個成本反而是240塊錢。

但是如果是平紋呢,是好的平紋呢,10-20多塊錢不等。然後客戶要求某個顏色,工廠恰好沒有庫存,需求去市場買一張皮(一張皮正常是50-60尺)。那個價格是不是一下就上來了。那麼它的成本就會是500-1200,甚至更多一點,做全皮的話,兩張皮,三張皮,四張皮也是隨便就用了。

不算了。具體款式不同,在這裡講不明白。意會即可。

還是抨擊這個萬惡的經銷商+賣場的體系吧。

消費者對於賣場渠道的認同遠遠超過對品牌的認同是傢具之所以貴的主要原因。因為你需要一個錨點,你不懂這個市場,不懂行情。說的直白一點,紅星美凱龍的東西都很貴,但是普通消費者購買家居傢具的話,它往往是第一站,一旦進去了,你所有產品的預算就跟著上去了。

出廠價乘以2乘以3乘以4嘛,客戶要是喜歡還價,後面加個0就好了。銷售就這麼簡單。

一分貨一分錢,兩分貨三分錢,三分貨五分錢(一角錢)。原材料和工藝給你加1塊錢,終端銷售至少就得給你貴3塊錢5塊錢。

但是為什麼傢具廠要選擇經銷商體系,而不是平價直銷呢?

1,雖然電動工具和機牀設備的大量使用,提升了工作效率,但是傢具始終還是大量的手工作業(包括實木板木的牀)。產能有限的前提下,作為傢具廠而言,肯定是願意做的好一點,賣的貴一點,賺的多一點。其次,傢具還不是消耗品,佔地面積大,物流倉儲銷售導購送貨安裝售後,一層加一層,到了消費者手上就更貴。

2,單論知名度而言,傢具的品牌隨隨便便能說個一兩百出來。上市公司就有四五十家,是不是鑼鼓喧天,大肆廣告,說自己好,罵別人差。營銷費用也佔比不少。至於說電商~~~~~~運營美工文案的工資比車間主管甚至工廠廠長的工資高多了~~~~~~~~~~天貓京東店鋪的裝修也不比實體便宜~~~~~~~~~~~~~~~~

3,傢具無法直銷的糾結。直銷,消費者不知道傢具是什麼。要體驗就得去門店。有了門店,那就有了中間商賺差價。

傢具的尺寸大小款式是固定的,而人有高矮胖瘦,坐姿有躺臥坐靠。如果不去坐一下也不放心,這個就是所謂的實體店體驗。沒可能大家都有機會去到傢具公司的工廠去,只能是傢具廠在當地找個經銷商開個店。


推薦閱讀: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