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公眾眼裡尋找外星智慧生命可能有兩大風險顧慮,首先是懼怕被找到的外星智慧生命(俗稱外星人)入侵奴役或者消滅。其次是懼怕外星文明帶來的思想、信仰、道德、價值觀等的衝擊可能帶來的社會動蕩。

我覺得對於第一點,地球本身已經被大氣中的工業污染物、遊離氧、葉綠素等光譜特徵暴露,哪怕沒直接成像看到城市燈光等文明特徵也足以體現地球不同尋常可能存在生命和工業化科技文明,地球處在中年恆星的宜居帶(溫度能讓水保持液態的區域)本身就很引人注目。還有人類在通信、廣播、雷達等無意發送進太空的各種無線電信號更不用說了。能大規模恆星際航行的外星文明的檢測技術必然非常的先進,就像現代戰艦上的雷達、光電紅外成像、激光測距、聲吶等感測器探測能力是幾百年前木帆船桅杆上的瞭望手無法企及的一樣。所以不管你找不找外星文明,能來地球的外星文明都看得見你,不是你把自己眼睛蒙起來別人也會跟著兩眼黑。

然後是思想上的問題,從古至今人類文明的思想從原始的奴隸制到現在的共和制(就不多扯就概括舉例)等經歷了很多很強烈的變革,當年哥白尼的日心說並沒有導致人類的崩潰倒退,反而促使了進步。我相信人類同樣也能處理好發現外星智慧生命帶來的衝擊變革(順便還多了一個甩鍋對象,中美可以一起甩鍋給外星人促進各國和諧)。

尋找外星智慧生命有很多好處,能極大的拉動生物學、物理學等的發展,對社會學甚至經濟學甚至文創產業等也大有借鑒提升,帶來非常寶貴的知識財富,最終這些知識可能會提高生產力增進人類的生活質量。可以學習外星文明寶貴的經驗教訓,很多東西可能外星文明實驗過了我們就知道是否可行、有什麼注意事項,就能摸著石頭過河少走彎路等等等。所以我認為風險不算什麼,但收益卻很大。何況通過望遠鏡等被動尋找探測完全不會增加額外暴露風險。


可以探索,但這探索是一件非常長期的事。

一光年的距離,信號要奔跑一年。

你一段信號發出去,它在一百年後才能擴散到一百光年的位置。

如果那裡有智慧生命並且立刻做出回應。

它的信號也要飛一百年才能回到地球。

這一來一回,就是地球時間二百年。

近乎三代人了。

更何況,如果一百光年內沒有外星智慧生命,那就需要更久的時間。

它註定是一個極為長久的接力棒。

要花費多久時間呢?

誰也不知道答案。


人類一直都在試圖精進自己在天文學領域的科技力量,很多年前就已經開始探索宇宙,探索外星生物了。可是基於人類的智慧和力量有限,再加上地球的資源有限,人類目前無法到達更遠的星系空間,也無法找到宇宙空間的其它生命物種。

我們人類當然應該不斷探索宇宙,不斷努力發現除了我們之外的其它宇宙生命體。隨著地球資源的日益枯竭,人類必須要尋找未來生存的新的空間和領域,從而可以使人類這一宇宙生命體不斷繁衍生息,不斷進化,不至於滅絕!

但是就目前的情況來看,人類相對於宇宙而言十分渺小的,好似一粒塵埃,沒有足夠的力量和足夠的時間來全面探索宇宙的奧祕和深邃。宇宙對於人類而言,是時間和空間的無限存在,人類要想更多的瞭解宇宙和宇宙中的其它生命體,就必須放下利益牽絆,全人類通力合作,這樣纔有機會。

希望我們人類在自己有限的時光當中能找到宇宙的其它智慧生物,能尋找到下一個適合人類繁衍生息的伊甸園!


建議,

因為從第一隻類人猿仰望星空開始,人類的目標就一直是那看似可望不可即的星空。


除了教皇和房地產商,大家應該都希望繼續探索未知世界的吧。


探索唄,能碾這咱們走的文明看不上咱們。

想入侵的文明和咱們的科技水平應該差不了多少。


應該去探索。人類現在就在探索著。


推薦閱讀: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