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


古人沒空調,過夏天沒這麼簡單粗暴,但古人很會動手動腦啊,全方位避暑。紗衣,冰鑒,涼席,扇子,冷飲,藥草,避暑山莊,土空調房等等,從衣食住行各方面解暑,比我們精彩多了,況且古時環境氣候好,遠沒現在這麼熱。


人人都喜歡夏天的明媚,卻都難耐夏日的酷熱,現如今我們整個夏天的活力,都是空調和WiFi給的,可是在物資條件匱乏的古代,沒有先進的設備方法,人們也從來沒有停止「追涼」的步伐~

李白的夏天

懶搖白羽扇,裸體青林中。

脫巾掛石壁,露頂灑松風。

古人也有熱暑難耐的時候,因為沒有空調,所以選擇遮天蔽日的深山老林避暑。樹林裏不但涼爽,而且空氣清新,環境優美,讓現代人望塵莫及。可即使在深山老林,有時也難擋那份炎熱。

詩仙李白的畫風就是和一般人不一樣,懶得搖扇取風,乾脆脫了衣服和頭巾,一絲不掛地遊歷于山林中,讓山中清風與自由裸露的肌膚來一場零距離接觸,這是何等坦蕩和愜意。

白樸的夏天

古人過夏天,沒有空調,沒有飲料,可人家當時也沒這麼高的氣溫呀!雖然夏天還是有著幾分燥熱,可躲在樹蔭地下,小扇子搖著,小西瓜喫著,躺在涼席上就可以享受美妙的生活,就看看元代白樸記錄的夏天:

雲收雨過波添,樓高水冷瓜甜,綠樹陰垂畫檐。紗廚藤簟,玉人羅扇輕縑。

雲收雨霽,流水潺潺,雨後天涼了點兒,似乎樓更高了,水更冷了,就連西瓜也更甜了~

乾隆的夏天

夏日消暑,總是離不開空調與風扇,除了感謝空調之父,我們更應該感謝這位多才多藝的皇帝——乾隆,電風扇的發明,他可有著不可磨滅的功勞!

古代物資條件匱乏,夏天消暑方法有限,加厚城牆、存放冰塊、人工打扇,耗時費力,即便是雍正發明的手搖式、牽引式風扇,也是需要多人一同發力。直到乾隆時期,乾隆發明瞭水激式風扇,以水流為動力驅動風扇,不僅解放了宮女太監們的雙手,流轉的聲音更如奏樂般令人心曠神怡,愜意無限~

(圖片來源於網路,侵刪)

傳承國學經典,賞析古文詩詞,盡在詩辭彙!

詩辭彙 - 古詩詞大全_傳承國學精華,賞析古詩詞文?

www.shicihui.com


古人與現代人一樣,在炎熱的夏天也受到高溫和蚊蟲的困擾,下文為您介紹了一些古人的解決方法~

古人夏天如何降溫

聊完了古人冬天如何取暖,再聊聊古人夏天如何降溫。古代夏天並不比我們今天涼快,《浮山縣誌》就記載過乾隆八年的極端高溫天氣:「夏五月大熱,道路行人多有斃者,京師更甚,浮人在京貿易者亦有熱斃者。」氣象學家分析,當時的天氣至少達到了 40℃ 以上。那在沒有空調的古代,這麼熱的夏天,古人是如何降溫的呢?


首先可以使用降溫設備,比如人工風扇。這人工風扇並不是找兩三個丫環給你用扇子扇風,那點兒風力太小了!古時候的大戶人家廳堂上方會安裝拉拽式風扇,一大片扇葉差不多有門板那麼大,由丫環拽根繩子拉動扇葉給廳堂送風。此外,還有手搖式的風扇,類似手搖鼓風機。據說古時候還有「空調風扇」。古人使用風扇的時候,還會把風扇放在水池後面,或者在風扇前擺兩盆冰塊,這樣送出來的風就是涼的,這種風扇已經具備了空調的功能。還有的人會在風扇前擺很多盆鮮花,這樣吹出來的風都是香的。有錢人就是會玩!另外,古代大宅院的客廳,都會有一種「空調」系統——空調井。在廳堂裏挖一口深井,一直連通地下水,然後在地面留一個送風口,這樣,井下涼風就會源源不斷送進廳堂,達到降溫效果。最豪華的當屬降溫亭——將水引到屋頂,製造人工瀑布,以達到降溫效果。


除了降溫設備,還有降溫飲食。比如喫冷飲、冰鎮水果或飲料。那古人用什麼進行冰鎮呢?其實,早在先秦時代就有人工冰箱了,叫作「冰鑒」。其原理很簡單:製作一個有夾層的容器,在夾層裏放入冰塊,然後在容器內放入食物或飲料進行冰鎮,成為冷飲。宋代的冷飲已經平民化了,北宋都城開封就有種叫「冰團冷元子」的冷飲很是暢銷,其做法類似今天鮮芋仙等甜品店中的芋圓。到了元朝,蒙古貴族喜歡在冷飲里加入奶製品,稱為「奶冰」。據說馬可·波羅來到元朝後就很喜歡喫這種冷飲,並將其製作方法帶回了歐洲,歐洲人在此基礎上發明瞭冰激凌。聽起來是不是有點搞笑?正宗的土耳其冰激凌可能來自中國。

最低 0.3 元/天開通會員,查看完整內容

購買該電子書查看完整內容

電子書

古代人的日常生活

講歷史的王老師

讀客出版社

¥49.90 會員免費


古代人怎麼過夏天我不知道,不過我知道我小時候怎麼過的夏天。

小時候,坐標河南某農村,那時候老家窮,又是農村鄉下,村裡沒有汽車,沒有空調,沒有冰箱,沒有高樓大廈,沒有彩色電視機,甚至沒有電風扇,那時候夏天沒現在這麼熱,中午喫完飯就跑出去和小夥伴玩,雖然熱,但是也還好,有個陰涼就舒服的不得了。不像現在熱的門都出不了。

現在城市之所以這麼熱,一方面全球變暖,但是很大一方面是因為汽車,空調,高樓林立,導致熱量散不出去,新的熱量源源不斷!

所以我覺得古代夏天遠沒有現在的夏天難過!


想著冬天過


過去有一門職業叫棚匠,除了喜喪等不定期的活兒,有個固定的活兒是夏天給大戶人家搭涼棚。一般涼棚搭在後院,相當於把院子完全籠罩在一個帳篷裏,只不過是頂部透光的。又通風又避蚊蟲,夏天可以在涼棚裏生活,很蔭涼。


我記得我看過一本書,書裏寫的古代人夏天和裸著差別不是很大( ??ω?? ),長衫下面不穿褲子啊,裸穿小馬甲啥的


古代夏天還沒現在這麼濕熱


推薦閱讀: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