英專和非英專有什麼不同?英專對英語的要求更高。

既然想轉英語專業,就要做好心理準備。學好英語不是單憑「興趣」就可以做到的,需要踏踏實實下功夫。


兄弟,作為英專學長奉勸一句良心話:英語是重要,對英語有興趣如果能堅持的下去也難能可貴。但是如果你對現在的專業還算能忍受的話就不要轉專業了。

1.一般中國大學裡的公共外語都很水(牛逼外語類院校除外),所以以共外四六級為目標的英語當然跟專業的沒法比(前提是合格的英專生)。但是隻要功夫下得夠,一樣可以達到他們那種水平,以為英語不像其他技術行業必須有實操,非專業的學得再好也是業餘。英語無非就是聽說讀寫譯,在此基礎上還要學一些語言學、歐美文化背景的相關知識等等。這些都可以自己通過各種渠道學得到,只要你耐得住寂寞,能學的進去。雖然不容易,但是可以多跟英專老師、同學交流,多跟學外語專業的打交道請教經驗。

如果認同1,可以繼續看2。

2.外語專業的學的可不僅僅是語言。如果要達到專業些的水平的話,到底要補充哪些(1)這個專業給我最大的收穫是獨立思考的能力培養。你可以自行找資料搜一下歐美的通識教育的精髓即為培養獨立思考的能力。《現代大學英語 精讀(1—6)》這套教材也是緊扣這個,同時也得益於老師的細心講解,受益匪淺。

(2)補充自己的知識面。這個可以根據自己的興趣和發展方向定,但是政治和財經方面是必須要了解的。

(3)學習方法:值得注意的是,漢語是沒辦法徹底解釋明白英語的,必須要用英語解釋英語,盡量給自己營造全英文的環境。

養成多做英語閱讀和看英語音像資料的習慣 ,包括各種雜東西、正式新聞、影視劇等等。

語音特別重要,也是基礎階段必須要糾正的。

3.為什麼我不建議大二轉到英語專業?

大學都是靠自學,而且上的課主要集中在前兩年,大一都已經把關鍵的基礎課程上了一半了,不是大二跟不上,而是一些東西就錯過了,大四再補的話會特別彆扭。大二下學期開始就靠專四,所以轉到英專之後想半年就考過專四幾乎是不可能的。

看專四的題當然難,英專大一到同樣感覺難,但是大二考的時候未必不能過,這就是這兩年的積累在起作用。就跟高二的學生看高考真題感覺難得不行,高三複習完之後未必不會做是一個道理。但是你如果讓一個文科生高三轉到理科高考肯定不行道理也是一樣的。大二考不過大三還能考,轉專業這個問題上跟一次考試的關係不大,還是整體選擇的問題。

如果你考研想考翻譯MTI的話,注意:多數名校都歡迎並且優先考慮本科不是英專的學生,在成績相同的情況下他們肯定先錄取非英專的。他們眼中英專的學生缺少翻譯具體某領域的知識,在某個專業有深入研究的話尤其是學的比較好的話被認為學習能力強又有自己的專業知識。

大部分學生多的大學都有周末輔修,這個可以考慮。


我不太建議你轉專業,英語畢竟是語言,語言只能作為一種工具,英語專業一般除了聽說讀寫,還有特別的方向。

比如英語語言學,英語文學,英語詩歌,英文翻譯,還有英語國家研究之類的,你要是對英語感興趣不到一定程度,學著學著就會覺得厭煩。

現在已經有學者開始討論英語是否要學的這麼專業,單純的英語學習是不是隻到可以和外國人正常交流的情況下就可以了呢?有必要深入學習嗎?

而你目前學習的是一門專業,英語可以是輔助。你可以一邊學習你的專業,一邊學習英語,這樣你兩邊都有優勢。家庭要是富裕的話可以試試出國讀碩士。

你先大學不轉專業的情況下把英語六級考下來,最好500+,這樣比較容易有找工作的優勢。然後考慮雅思託福,雅思最好7分以上,也差不多是專四的良好了。


目前英專翻譯本科。謝邀

就我來看的話,如果真的想分析這兩個的不一樣,英專的題和英語46級是不一樣的,考的方向不一樣,做題思路也不同,肯定會難,但因為英語相通,如果想轉過來,題主肯定也能搞定噠。未來就可能是翻譯(口筆譯再分很細的也會有)或者英語老師,或者從事語言研究,方向確實會有點窄,但一輩子做好了同一件事情,本身就很不簡單了。

英專的生活不外乎背單詞,逢年過節被七大姑八大姨拉著翻譯電視裏主持人的話或者讓你翻譯一下路邊經過的某種植物,哈哈哈還(?ω?)hiahiahia看起來很厲害的樣子,實際上的平時訓練很枯燥,辭彙是很重要的,比如現在假期我每天要背400個單詞左右,看英文外刊,

確實會比較枯燥,但是成就感也很容易有噠,題主可以先從辭彙開始,可以看看大六專四的辭彙,然後看幾套專題,期間看自己是否真的喜歡語言,如果真的確定了想轉,

歡迎你來英專,並願意跟你分享


想學就轉自己真的想學了什麼都通了,沒興趣別逼自己


推薦閱讀: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