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看了山東禹城23歲女子不孕被夫家虐待打死的新聞,內心久久不能平靜。看到底下留言在討論山東重男輕女的問題。我作為一個南方人,我這輩子沒有去過山東,北方去的也很少。我不相信太多噴子,我只想知道這個情況是真實的麼?或者說影響還是那麼深麼?


不是山東人,在山東上班

這個問題怎麼說呢,

雖然肯定有人說「因人而異」什麼的

但是我就說幾個身邊的情況:

1、小區裏的女孩大多有一個弟弟,經常看到奶奶/爸爸抱著弟弟催著女孩趕緊走趕緊跑之類的,扒拉著孩子,小女孩踉踉蹌蹌

2、前上司,弟弟結婚的時候送了很多錢很多東西,不開心的時候就看弟弟弟媳的結婚照,感覺自己為孃家做了貢獻非常開心

3、女孩考公務員/老師的比例極大,因為這類女孩子有兩個共同的優點:工作穩定,退休後有保證,有充足的時間做家務帶孩子。約等於:能掙點錢,還有時間照顧家庭。兩全其美。

4、彩禮高,帶來的後果就是女生嫁過去之後的義務也多,做家務都是毛毛雨。不能經常回孃家,任何一個節日都要去婆家,要從心底與原生家庭割離,認為自己已經是老X家的人

5、家族聚會的時候,女性=做飯+角落裡喫飯+等男人喫完飯後收拾屋子

6、前同事想做月子請月嫂,她老公說,你這樣讓我爸媽的臉往哪裡放(當然這跟重男輕女沒關係,但是你品品這種氛圍。。。)


有人拿出男女比例失調來做依據,但這只是個表面的參考性數據,不能決定說明什麼。事實上來山東生活一段時間後,山東的重男輕女確實是非常的嚴重,這種東西存在人的思想裏,甚至是骨子裡。大多數山東人可以判斷下自己是不是這樣,獨生子女和兄弟姐妹只有姐姐妹妹的就不要在這裡評論了!

1,全國人民熟知的「山東女人不上桌」。至於這個問題,做為山東人80後的我,小的時候經歷過,但現在好很多。在我小的時候,家裡來了客人,母親做好飯給客人和父親他們把酒言歡,而我母親不上桌伺候,我在外面窗臺上眼巴巴的看著,因為那桌上是有那時候很少喫到的菜和肉,90年代初大多數家庭喫上肉就是相當好的飯了!我眼饞趴在窗檯看著,被趕走,當時發現周邊環境家家戶戶都是這樣子。以至於母親一輩子都有一個習慣,在現在了,哪怕是家裡舅舅們來了,我媽還是廚房裡忙前忙後,叫她上桌,她只說了一句,你們先喫!在所有人一再催促下,大家都快喫完了她才上桌,坐在桌邊角落裡喫飯。

過年的氣候小的時候去好多個爺爺奶奶家拜年,因為我爺爺兄弟多,去這些爺爺家拜年。去的時候確實看到了分桌餐,男人們和7歲以上的男娃們在主要房間裏一個大桌子喫飯,女人和女娃們在廚房裡蹲著馬扎的小桌子上喫。菜是不是一樣不清楚!但是有一項肯定的是,男人們桌上的菜是主菜好菜!這可不是個例,而是很多家庭有爺爺奶奶輩分活著的時候而且子女眾多是這麼一起過年的!

第二個是事實問題,現在人很多人經歷過。拆遷分配問題。對於山東人絕大多數老百姓來說,房子是家裡最重要的家產和資產(家裡富豪有企業的例外)。這幾年是山東拆遷的時代,各地級市到鄉村,陸陸續續展開著,人們陸陸續續住樓房。而家裡一但有兒有女的家庭裏,就出現了問題:家裡拆遷大部分家產房產傾向於給了兒子,女兒們被環境教化的指得認命。而有些女兒拚命努力爭取的,對達不到男女平分,只能分的少量部分,這些女孩子很可憐,也沒有法律給她們做後盾依據!更可怕的是那些父母們還打起了女兒的主意和算計女兒,就是說父母給了你這一點家產房產,你要承擔全部或者大多的贍養義務,兒子媳婦那裡可以不用管,法律條紋上也沒有追究這個。大家知道贍養絕不是一朝一夕,基本都是幾十年如一日,贍養費也不是幾萬小數目,老人從長病到去世少的幾十萬還有幾百萬幾千萬等要女兒承擔,這是相當嚴重不平等和剝削壓迫!對於絕大多數夫妻小兩口來說是個沉重的負擔!他們沒有跟封建社會時代一樣,家產給了兒子,贍養是兒子的義務。山東城市裡像有很多老人他們有退休金,他們養活自己沒有問題,這錢去哪裡了,因為背地裡都偷偷給了兒子孫子了,有的給到去世,兒子都60歲了,還要給兒子錢。女兒贍養,錢給兒子,也就是女兒是兒子孫子這邊的犧牲品或者工具使用了,女兒的家產繼承權利剝奪,再要女兒贍養,變相把女兒的錢給了兒子孫子。相信很多山東有哥哥弟弟的女孩子感同身受吧!

第三,教育問題,有些山東女孩子說,我爸媽對我們很好啊,還出錢培養我到研究生!你們可以上面參考第二條,教育培養的費用要加上家產分配,看看你從生下來和你哥哥弟弟分配的公不公平,兄弟姐妹有年齡差的要算成一年的物價學費等。據調查認識很多山東一兒一女的家庭,尤其是姐姐弟弟的家庭,姐姐普遍學歷低,基本都是初中高中中專畢業,而弟弟們就是大學本科,研究生甚至博士博士後,姐姐一輩子基本是犧牲給弟弟了。如果這個姐姐不小心念完大學,那贍養義務扶持弟弟絕對全部推給姐姐這一邊!這就是山東特色的一兒一女家庭真實面目。

第四,生育問題。我現在做生育統計工作,單位有幾萬人,我們是大型國企。國家放開二胎後,山東籍貫的人,來自農村的,絕大多數生完女兒,都要再生一個,是想生兒子!絕不是什麼面上的話要兒女雙全,有個陪伴!而兩胎都是女兒的,他們要偷偷摸摸躍躍欲試想生第三胎,要不是單位阻止,國家沒有放開三胎,他們還是繼續生的。而那些很多農民工兄弟們,他們的妻子在生了二胎後,統計絕大多數的妻子沒有工作,沒有就業!婦女解放幾十年了,萬一國家放開三胎,照山東人的想法價值觀,山東人的妻子恐怕都是無業,一回回到解放前!再加上沒有一個單位企業可以容納一個女人生三胎的產假,休息這麼多年產假養著她們。這些國家必須要引起足夠的重視!

另外山東人不要再說什麼兒女雙全了,什麼有個陪伴這句話。二胎的你們這個要落實在思想裏和行動上,在家產資源分配上男女平等,贍養義務男女平等,這樣的兄弟姐妹纔是真正的陪伴!不要因為一個姓氏犧牲毀掉女人這就是社會的進步!

有人說,我們想養就養,關你什麼事,多管閑事!我想說的是養跟養不一樣,孩子怎麼個養法,也是不一祥的命運結局,如果只是喫飽飯睡覺,卻沒有好好培養高素質高水平人才,那就是給社會國家添負擔,國家社會倒退而行。

總結一句話,男女平等纔是好的社會!


嚴重的社會問題,主要是自己內心或者說環境關係。

重男輕女在山東農村主要在思想上,也就是自己家需要男孩撐門面的想法。

並沒有說會像很多新聞裏對女孩不好,或者教育生活資源上對男孩傾斜這種問題。

一個如果只有女孩只會想盡一切辦法去要個男孩,而不會去怪女兒不好,畢竟人都受過教育,最基本的東西還是知道的。

一個家庭如果有一個男孩一個女孩,那他們所感受的的親情是一樣的,甚至說買衣服優先女兒,兒子閨女打架了如果女孩打贏了,父母一般就裝糊塗過去了,要是兒子把女兒揍了,就變成老子教育兒子的問題了。

最少我沒見到過兒子衣著光鮮女兒穿的不好,或者特別偏袒兒子的。

山東農村主要是人員流動不大,也就是說本地就業率很高,也就是外出打工和本地打工工資差別不大,有的人出去打工主要是在一個地方習慣了,並不是那個地方的收入一定高於本地收入。

這樣就導致人員相對固定,思想層面上沒有太大跨越,婚喪嫁娶這些主要場合基本都能接觸到。

婚喪嫁娶又一個相對固定的形式,女孩出嫁,家裡哭的稀里嘩啦,因為女兒從現在就不是自己家的人了,以後什麼事的步調都跟著婆家走了。

而男方一家則歡天喜地,畢竟結婚是自己家人丁興旺的表現。

而喪葬場又是另外一個景象,老人去世,整個過程有兒子和沒兒子無論場面還是親戚的重視程度都不成比例。

為什麼會這樣呢?很現實的一個問題,這家人有男丁表示以後親戚家一旦出現喪事,可到男丁這裡送信,這個在農村很重要,代表了自己親族力量。

最早代表的是親族力量,後面就變成了禮金,也就是親戚近遠不同,給的錢不同。

比如一個老人去世,他的姐妹侄女外甥都會收到老人本家去的信,如果這個老人有兒子,那代表老人姐妹表親去世的時候,兒子會繼承這一程序,組織自己的同族去弔唁,如果只有女兒那就不會收到信,表明不在承擔的親族責任,也就代表這個老人去世是最後一次親族單項互動,這次就是最後一次,力度肯定大打折扣。

試想一個只有女兒的喪葬遇到一個有兒孫的喪禮,本家長輩的態度就不會一樣,然後周圍人也會點評兩個葬禮的好壞,你耳濡目染的在這個環境,肯定有所觸動。

還有最重要的一點,就是絕戶這個問題,可能這兩個沒有殺傷力,但是一個衚衕裏住著的人,一輩子生活在一起,後面鄰居一輩子窩窩囊囊沒本事,屬於誰都罵兩句那種人,去世了,沒多久老人孫子結婚了,兒子過來把房子當老年房了,老人去世以後有了延續。

對門鄰居一輩子活的硬氣,以前屬於別人仰望的存在,走哪都說一不二,村長都給面子,誰家有事都得請他喝幾杯那種,去世了房子留給女兒,但是沒人來住,最後房子倒了也沒人修繕,沒有然後了。

再加上農村現在沒多少農活,可以說直接沒有活,男的五十多歲就做爺爺奶奶外公外婆,一般男的會出去在打工,看大門也好做保安也好,反正在家待著不多,女人多在家看家,有兒子的自然有孫子孫女看,有女兒的就沒有孩子看了,畢竟人家也有爺爺奶奶看,就會顯得特產孤獨悽慘。

在這種環境裏生存,導致有女兒的家庭會把周圍家庭的悲喜交集聯想到自己身上,精神壓力越來越大,也會疑心病特別重,跟有男孩的家庭說話,基本的聊天就變成了,聽到我家狗蛋跟誰家小孩打架了(我有兒子),狗蛋學習一點都不好,愁死了(我有兒子)狗蛋把他姑的車給劃了(我有兒子)狗蛋他打預防針沒哭(我有兒子)。

然後呢他就會躲開有兒子的家庭,選擇跟女兒的家庭交流。

然後有兒子的人也會感覺到他的變化,就會在他面前剋制聊孩子,或者少跟他交流。

這種信號就變成了,沒兒子他看不起我。

農村重男輕女思想基本就這麼個死循環。沒有人刻意的去傷害誰,可也不會去照顧誰的情緒。

同一代人,到五十多歲,有兒子和沒兒子的,生活天差地別,導致五十多歲的人會把哪些眼前活生生的例子放大到倍數,然後傳遞給孩子,然後孩子五十多歲的時候,社會問題還是沒有解決,那麼就會繼續傳遞下去。


首先,山東重男輕女肯定是有,實際上,70年代的及以前的那羣人,10個至少有7個重男輕女的。同為南方人的江西人告訴你,江西重男輕女也是普遍存在的。

不能因為出現了這個事情而去討論山東的重男輕女有多嚴重,以個例去推斷一個省的情況是不應該的。按出生比例來看,山東在重男輕女方面排不上號。下面是2017年的出生比例,我相信數據不會說謊…

山東僅僅排在第25名。考慮到天然的男女出生比例,男寶寶是要多於女寶寶的,基本可以得出結論,山東男女出生比例完全沒問題。

因此,我覺得可能是山東某些地方重男輕女做的太過,全國出名,導致印象流,就像江西的天價彩禮一樣,但是實際上,只有贛南那邊賣女兒的情況比較多,山東會不會也因為濟寧等過分重男輕女的地方導致全國出名?同理的地方還有福建。

江西的重男輕女就不嚴重麼?也嚴重,我可以很負責的說,我爺爺奶奶,外公外婆,爸爸媽媽,丈母孃老丈人,無一不重男輕女。不過程度不同。

我爺爺奶奶最為嚴重,我一個姑姑直接被送人,但是他們卻能咬牙養大6個兒子。我四伯父生了一男一女,因為當時幹農活必須放在家裡養,我爺爺奶奶的操作如下:我堂姐在家裡哭半天是不會有人管的,換尿布希麼的不存在的,只有等我伯母回來自己換,大概他們覺得我堂姐是賠錢貨能給一口飯喫不餓死已經很了不起了。相對的,我堂哥可以騎在我他們身上拉屎拉尿,他們依舊很開心;

我丈母孃老丈人其次,他們也想生兒子,但是運氣不好生了3個女兒,我老婆是老三,他們之前商量了去打掉再生一個,結果商量好了當時連續下了幾天的大雨,最後又心軟了不了了之;

我老爸老媽跟我老丈人那邊差不多,我是獨生子,老爸為了我在外面辛苦打拚。我有次在飯桌上說,要是我是個女的,就不用這麼累了…結果我媽說,那樣更累,因為肯定還會生一個兒子,到時候要買2套房子;

我外公外婆也重男輕女,但是那種重男輕女對於他們那個年代的人來說已經很不容易了:我外公只在我小姨生第二個女兒的時候說了一句,要是帶把的就好了,後面開放二胎也有勸我小姨小舅(都沒兒子)再生一個。但是他們對兒子女兒,孫子外孫女一視同仁,對兩個外孫女和我這個外孫都帶過,我就是他倆帶大的。小時候對她們的兒子女兒們也秉承一個原則,大的帶小的,管你是男是女。

我外公唯一的孫子和小外孫女,得益於他一碗水端平,我們表兄妹關係都很好。

可愛的小表妹鎮樓,可惜如今作為小學生的她已經100多斤…

我爺爺奶奶這樣的,如果放到現在,只要爆出來幾次,大家就會有印象了,某某地重男輕女簡直是著魔了,以後可不能把女兒嫁過去。

可是我爸這樣的,他們就不重男輕女嗎?只是不那麼惡劣,他們並不虐待女兒,他們甚至說會給女兒買房子,但是他們就是想要生兒子,大家也不是不能接受。

至於我外公外婆這樣的,我都覺得他們作為30後思想有點超前……

他們都是江西人,都重男輕女,但是這能一樣嗎?1000000個我外公外婆這樣的重男輕女,殺傷力都比不過10個我爺爺這樣的。

所以我還是感覺,是山東某些地方做的太過,太絕,就像江西的天價彩禮一樣,出了事,出了名,很多人就印象流了。


「國家統計局的數據也就圖一樂?!真實情況還是靠我說!」

這句話就是回答區某答主真實寫照~此答主連續兩年只在知乎上回答山東重男輕女嚴重的話題,別的也不幹,就只瘋狂輸出自己認為的~~~妙啊。這種人才有資格黑山東,起碼人家的毅力在那裡。

下面的數據都是鬧著玩的,真實情況還要相信那個答主~而且我來爆個大料!山東人喫不起培陵榨菜!有些人連茶葉蛋都沒喫過!!!我身邊實在太多這種例子了!!


推薦閱讀: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