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類經歷了原始社會、封建社會、資本主義社會幾種大的社會形態,現存的社會形態無不伴隨著食利階層對勞動人民成果的剝削。未來有可能會出現什麼樣的社會形態?未來的社會形態有沒有可能真正實現按勞分配?


恐怕還是跟生產力有關。怎麼說也得達到全生產環節物聯網化,大數據xAI計算勞動過程纔行吧。


一個評價勞動價值的參考坐標系是啥?對價值的判斷會隨地域,時間,社羣的價值觀而發生變化。

恐怕評價一個人的勞動價值所花費的勞動已經超過了該價值本身。


有可能。將個人收入定義為人體內ATP高能磷酸鍵的斷裂個數即可。


各位能看到這個問題麼?坐等各位


每100人扔到一個10萬平方公里的荒島上

就實現了……能持續多久不好說

未來一定是會實現的,多久的未來不好說

沒準100年,沒準10000年


目前的自由市場經濟,人力資源是最接近按勞分配的。

社會分工越來越細以來,勞動量統計實際一直是個難題,尤其對於現代服務業,這種複雜腦力勞動,比如3人小組完成一個諮詢項目,怎麼判斷誰的勞動量更大?腦力勞動跟勞動時長的關係並不大,更多的是跟勞動者的經驗,知識儲備,還有用心程度相關,這三個因素全是無法量化的。目前的解決辦法是通過市場規則,獵頭和各種招聘形式相當於不斷給人才報價,由企業和個人雙方來判定價格是否合理,雖然這種形式也會產生有時高估,有時低估的問題,但一個人經過10年以上的數次跳槽,多次博弈之後,逐漸趨近於合理估值。

現在企業已經非常認可這一評估標準,比如某互聯網公司給出獵頭尋訪的標準,10年經驗,薪資不得低於30萬,這可以看出,企業用人並不是越便宜越好,甚至是越貴代表越有能力,企業基本已經認可薪酬和能力是匹配的,因為如果10年經驗還達不到一個市場水平,大概率來說是能力不足以支撐那個薪資。當然企業要通過面試判斷,是否有市場高估的情況,反而低估的是小概率事件,從成本角度考慮就只能錯殺了。

從目前來看,這種判斷基本沒有太大出入,非常趨近於按勞分配。


華為公司,就是按勞分配。按勞分配,按資分配,都是生產關係、勞資關係,發生在各個企業內。

按勞分配中如何衡量勞動者創造的價值??

www.zhihu.com圖標


原始社會形態

升級版:共產主義形態

《按勞分配》

————————————

封建社會形態

升級版:資本主義形態。

社會主義:↑↑。


推薦閱讀: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