其他的網路用語覺得都還好,唯獨對「奧利給」這個詞充滿厭惡,真的是厭惡。我知道它的意思是加油、給力,是積極的,但是遇到問題我更喜歡用「加油」「給力」這樣的詞藻。作為 95 後,我是不是不太符合常態了?


同討厭。

我的黑名單裡面還得加上「你品你細品」和「不會吧不會吧不會吧」


啊,找到同類,聽到句話我雞皮疙瘩掉一地,一開始是在語學院弟弟那邊聽到的,也蠻奇怪的,後來宿舍室友刷抖音什麼的一直在重複,重複到我上火,就特別討厭這句話了,我不刷抖音火山快手,沒那個習慣,後來我上b站他又給我推這個好奇就點來了,配上某大叔鬼畜表情更受不了了(沒有人身攻擊意思,不瞭解他也不想了解單純覺得難受不舒服)尷尬到摳出三室一廳。希望還我一雙沒看過視頻的眼睛和一對沒聽過這句話的耳朵


陌生,卻不該陌生,所帶來的難受感。

因此:

當你作為亞文化的被輸出者時,你應該要麼去了解該亞文化,要麼無視該輸出,要麼認清這是亞文化故你並非不該陌生。

當你作為亞文化的輸出者時,你應該附帶解釋,否則就不要出圈。

以上。


這詞能火起來真是莫名其妙,被莫名其妙賦予了莫名其妙的意思。一開始倒還好,後來徹底變成了土嗨專用,現在又被賦予了一個新意思,老八的晚飯。反正這個詞越來越噁心了,轉變為負能量詞語代表。


3 更新 人民的歷史和流行語

評論區一位朋友這樣寫的,我覺得深有道理,在徵得他的同意下,摘錄如下,這應該是流行語最大的功能和價值。

流行:是因為它喜聞樂見,某種程度上刺激到了大眾的傳播慾望,無論這些詞是好是壞。此外,這位朋友的觀點也激發了我對歷史的聯想。煌煌史書,無非才子佳人帝王將相的家族史,而推動歷史發展至今的農民和普通人並沒有留下什麼濃墨重彩的篇章。雖然史記中有一些刺客列傳,但是這些刺客已經不同於躬耕於隴畝的普通人,而是提起三尺劍,能殺惡人頭的俠客類人物。

從這方面來說,羣眾們也有自己的機會創造自己的流失。

在當代,每一個人都可以是一個自媒體,一個忠實的歷史記錄者。同時,歷史也因此保留了無數的側面。而流行語這一載體,同樣的也具有展示當時當地的情景和社會狀態的作用。

如百度給出的2019年十大流行語

2019年12月2日,《咬文嚼字》公佈2019十大流行語:文明互鑒、區塊鏈、硬核、融梗、××千萬條,××第一條、檸檬精、996、我太難/南了、我不要你覺得,我要我覺得和霸凌主義榜上有名

你看看這些詞,是不是很有時代的痕跡和被融入的歷史?

尤其是出自《流浪地球》的這句:道路千萬條,安全第一條。迅速成為了全民熱點。而《流浪地球》也成為了我國在交通方面拍攝的成本最高的廣告。

要知道我們一直生活在假象中。我們讀到的近千年的古書,都只是極少數能寫字還能流傳下來的作者表達的東西,絕大多數的普通人怎麼說話,怎麼做事,怎麼想都沒有人在意。

同樣,在這些年互聯網普及之前,我們接觸到的一切東西也都僅限於讀過書,受過教育的人表達的東西。其他絕大多數人是沒有機會發出聲音的。即便你生活中接觸過這一部分人,你也不一定知道他們真正的內心在想些什麼。現在不同了。他們來了,他們擁有和你一樣的點贊、留言、舉報的權力。這,纔是社會真正本來的樣子。可能剛開始大家都會有不適應的階段,不光你的感受,連社會制度也會有不適應。但是,一旦我們的社會適應了這個改變。我認為這將深刻的推動我們社會發生偉大的變革。——一個不願意讓寫名字的蔬菜類型知友

閱讀修身對該評論的回復

你說得對。流行語有天然的民眾屬性,但是有些流行語確實很討厭。

不過我覺得你的這種想法很有深度,佩服。

我沒有想那麼深刻。歷史記錄的都是帝王將相的歷史,幾乎沒有留下老百姓的隻言片語,現在的情況就是全民都是歷史的載體。網路是全民歷史的忠實記錄者。

更新

2 低俗的流行詞

除去「你細品」之外,「資本喂屎」這個詞仍舊是噁心的令人無法忍受。但是你可以看看關於資本下面的問題。尤其是涉及到電影領域的時候,絕大多數時候都會出現這個詞,我真的是噁心壞了,現在下意識的迴避與電影相關的問題。

除去這個,更令人噁心的一個詞叫做「坐地排卵」,關鍵是這個詞還是女生們自己發明的,最開始盛行在微博,後來出圈。你想想,自己不尊重自己至於此,不僅令人震驚還令人痛心。還特別令人不舒服。

3 流行詞原因分析

這樣的詞很多時候代表的是互聯網上人們語言的同質化,一旦出現某個新鮮詞,就會立即被國民全體吸收。然後被頻繁運用,直到玩壞。

「國際馳名雙標」這個詞說美國,真的那叫一個準。但是它並不令人討厭。因為它概括了無數的事情。它涵蓋了「精神美國人」的屁股位置,西方媒體的無恥嘴臉,生動形象。又加上疫情上美國的雙重標準對待中美抗疫,所以這個詞不僅精確到位,而且很有意義。

所以受到廣大知乎er的喜愛。


1原回答

近段時間,我也討厭一個詞,叫做

你品,你品品,你細品,

一般是那種細思極恐的東西,再伴隨這個詞,感覺總有一種自己比別人能很多的優越感,我讀著非常不舒服。

我比較疑問,是我自己敏感,還是這個詞就是這種:自己懂得多,教訓人的感覺。

至少在我的語境裏,這種讓別人品,一般都是別人不懂,自己講給他聽,然後再讓他品。

話說回來,奧利給這個詞,我之前不怎麼聽過。

奧利給一詞最早出現在1998年成龍主演的影片《我是誰》同名曲裡面,由周華健先生演唱,在副歌部分 [1] 1分7秒。第一次出現科薩部落語言:奧利給。

21年後奧利給成為快手上的主播在直播或者錄視頻時的說的話術,該詞就是我們常說的「給力」的意思,也稱給力噢,作為感嘆詞,可能包含了讚美、加油打氣等多種感情色彩,屬於網路流行詞。——百度百科

這是百度給出這個詞的源頭。

而科薩部落,找到的意思是:

在整個南非省和開普省東部地區,您很可能會遇到數以百萬計使用脣舌塞音說話的人,即科薩人。 實際上,科薩部落包括很多子部落,比如:姆蓬多(Mpondo),塞西貝(Xesibe),曼波多米茲(Mpondomise),塞姆布(Thembu),巴卡(Bhaca)和姆豐古(Mfengu),其中姆蓬多是最受歡迎的。

大概率是部落語言的直接音譯,這三個詞都與「加油」絲毫不相關。而且讀起來一股兒與漢語的疏離感。

而「你品」代表的是優越感的話,那麼「奧利給」代表的就是直接音譯的無能感。

你說沉默,好,這有個默。

你說寂靜,好,這有個靜。

你說你品,好,這有個品。但是憑什麼?叫你品?我不想品。

所以,對於奧利給,給我的感覺和「你品」差不多,都是不怎麼令人舒服的詞。

以上。

關於流行詞,還有這個回答:

怎麼看待「就這,就這」、「不會吧,不會吧」、「他急了,他急了」、「你品,你細品」系列網路辭彙? - 閱讀修身的回答 - 知乎 https://www.zhihu.com/question/402635037/answer/1297555211


------都看到這兒了,點個贊再走唄------

我的新文章會在個人公眾號、閱讀修身(ID:yueduxiushen)發布,有興趣可以去看看。

我的其它千贊以上的回答,不想看看嗎?

劉慈欣為什麼會被黑? - 閱讀修身的回答 - 知乎 https://www.zhihu.com/question/311625398/answer/826621849

被中國玩家帶偏的遊戲有哪些? - 閱讀修身的回答 - 知乎 https://www.zhihu.com/question/321645951/answer/684233396

屁股大腰細的女孩都穿什麼牛仔褲? - 閱讀修身的回答 - 知乎 https://www.zhihu.com/question/356413579/answer/964060673

劉慈欣如何創造出這麼多好聽又高級的名稱,比如「破壁人」「執劍人」「思想鋼印」等? - 閱讀修身的回答 - 知乎 https://www.zhihu.com/question/343924528/answer/829208004

為什麼說美國比中國強會被人罵? - 閱讀修身的回答 - 知乎 https://www.zhihu.com/question/383391346/answer/1291118857

歷史上有哪些著名的臨終遺言? - 閱讀修身的回答 - 知乎 https://www.zhihu.com/question/31924610/answer/834312679

《海賊王》裏,索隆和喬巴的關係為什麼特別親密? - 閱讀修身的回答 - 知乎 https://www.zhihu.com/question/285159073/answer/649206446


我也厭惡,覺得很俗,誰和我說奧利給我真的拉黑的心都有了


奧利給是給力嗷倒過來,與你說的給力沒有區別。至於為什麼會有這個梗,其實這三個字就是那位朝陽老大爺的首創。

倒是最近老八新梗出來後奧利給變成了名詞,這種含義我不喜歡。


我還以為只有我一個人討厭,特地來知乎搜一下有沒有別的人也討厭。真特討厭這個詞。


網路暴民的狂歡而已

而且:

  • 網路暴民今天對車輛號牌的掰開了揉碎了的相關科普刷

「哈哈哈我不懂車牌」

  • 明天對掰開了揉碎了的化學科普刷

「哈哈哈我不懂化學」

那麼敢問它們又有幾個懂「奧利給」是什麼意思?

面對「奧利給」這麼一個莫名其妙的三個漢字的詞語,怎麼不刷「哈哈哈【奧利給】是什麼意思看不懂」了?

真的討厭,特別討厭。

不光是「奧利給」,還有「這個亞子」,還有「」你品,你細品」,還有「淡黃的長裙,蓬鬆的頭髮」,還有「不是吧,不是吧,還有人……」。

簡而言之,流行的,且無意義的梗,我都討厭。

對於那些無意義在網路上刷梗,在現實中喊來喊去的人,我更討厭。

我時常懷疑,自己是不是不正常。

一個答主提到「國際馳名雙標」,我不討厭。

但是我很煩那些知乎er到處評論說「雙標玩得666」。(希望大家看到任何一篇回答,都能保持理性,不要歪曲,也不要急著嘲諷)

近幾年大火的遊戲王者榮耀。

我討厭。

李白,貂蟬,曹操……呵,不會起名嗎?非得用歷史人物的名字?受得起嗎?荊軻是女的???

別扯「如果不是王者榮耀,多少人都不知道XXX」。

我們知道他們,不是他們的榮幸,是我們的幸運。

李白啊,何等驚才絕艷的人物,隔著千年,仍需要仰望他的光芒。

結果到處都在討論李白怎麼用,怎麼操作,怎麼「把李白玩得666」。

對不起,各位不配。

這篇回答很偏激,也僅代表個人觀點,不說什麼不喜勿噴的廢話,有話就說,我想見識一下。

我還是依舊懷疑,我如此格格不入,是否代表了我本人的「不正常」。


你愛討厭啥就討厭啥,就像有人喜歡說奧利給你也阻止不了他一樣。這些都是人生中無可奈何的事,何必推給潮流。這與你是95後還是90後都沒有關係。

有人喜歡看B站鬼畜,有人認為這是侮辱他人。有人喜歡喊小姐姐,有人聽著就起雞皮疙瘩。討厭就遠離,喜歡就靠近。討厭就屏蔽,喜歡就接納。

不必把別人都當成盲目跟風的網路暴民之類的。扣帽子真是一點意思都沒有。

當然,這個問題是找人抱團取暖,那就當我沒說。

加油,奧利給!


也許是聽多了吧,奧利給聽到一兩次沒什麼,但現在一堆人用,幹點啥都奧利給,看到點什麼就奧利給……之前奧利給還是給力的代名詞,現在莫名其妙奧利給變成屎的代名詞了??梗玩多了,就不好玩了


泄沒人邀,題主一句沒頭沒腦的為什麼你自己不喜歡屬實把爺整懵屄了,畢竟大家也不是你肚子裏的蛔蟲,為什麼你不喜歡只有你自己知道。

一般來講,隨著一個詞的普及,它會大幅度地被濫用,故而被用在題主不喜歡的地方也是一點,類似梗小鬼隨處刷梗,又或者是題主不喜歡的人很喜歡用這個詞,這種恨烏及屋的想法是很常見的。

舉例來說:倖存者偏差,不是蠢就是壞,證偽,沒有邏輯,理性客觀中立,資本注入,定義定義定義定義定義定義定義等等,這些用語由於過於頻繁得被知乎er錯誤使用,我對這些詞的感受只有好,知乎er說的好極了,我們的知乎er真是太棒辣!個中緣由想必是於題主的情況相差無幾的。


因為不僅巨魔喊奧利給,老八也喊奧利給。

然後奧利給就生生從一個語氣詞變成了一個名詞。


如果是你感覺的,那麼請你自己尋找原因,而不是去找認同感。

假如整個網上都喜歡用這個詞,而你卻無感,那就說明這個詞不是為你而生。你可以去搜一下這個詞的由來。

比如說我和我的朋友最近很喜歡用這三個字。因為喪氣的時候,說其他安慰的,都沒有什麼意義。大家都看得開,也都知道沒有什麼用,講金錢嘛,大家都知道這個金錢根本不夠人去生活。講前途吧,大家都知道世事難料,講來講去還是隻能靠自己熬過去,唯有奧利給在說明大家過的一樣難。唯有努力拚搏,無論心情。


前天我放假回家,和我表哥和小侄子(八九歲)一起。路上小侄子問我表哥奧利給到底什麼意思。我表哥說是加油的意思,小侄子說那他的同學說是shi的意思。表哥很疑惑,想必他是不知道老八的,我跟他解釋也有這個意思,車廂裡面頓時充斥了尷尬的氣息。

本來巨魔搞些誇張的表演我看著還能圖一樂,現在奧利給有了新的含義,我再也無法直視巨魔了。


你品 你品 你細品

不會吧 不會吧 不會吧

他急了 他急了 他急了

有人給你說說上面這些 你就不覺得奧利給噁心了


我也不知道是哪一天,突然就有小年輕在對話中不時加上這個口頭禪。最初我不知道什麼意思,見得多了,有些莫名其妙,去搜了一下,大概知道了來歷。據我觀察,這個詞創作者的所謂積極向上,和正能量等,我覺得和這個詞語的流行沒有絕對的聯繫,因為我問過一些說這個詞的年輕人,遇到好幾個他們根本不知道出處,只是無腦跟風而已。而這個問題下和我一樣討厭這個詞的各位,相信其內核就是厭惡這種無腦跟風的現象。

我認為,審醜,或者審美,都沒有問題。大千世界,形形色色。而單純行屍走肉般的復讀機,是不容易讓人引起共鳴的。


剛從討厭「不會吧不會吧」話題過來。

好像有一種心理是看到什麼東西大家都在用,自己沒用就會對這個東西很排斥,不知道和這個問題有關沒。


討厭就討厭唄,也沒人逼你喊。

這和有的人討厭香菜,有的人討厭蔥都是一樣的。

人都有自己喜歡和厭惡的東西,有的時候這種喜好很難講出個緣由,但都沒問題。

討厭就離遠點,眼不見心不煩。但非要給不喜歡找出個理由,給不喜歡的東西扣上帽子就沒必要了。說白了這就是普普通通的三個漢字,普普通通的排列組合,你厭惡的理由也不過是喊這三個字的是島市老八,是巨魔戰將,如果是馬雲提出來,在教科書裏寫篇《論奧利給》也就沒人厭惡了。


推薦閱讀: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