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什麼是「夢境」?
  • 為何會出現「夢境」這一現象?

本問題將作為「知識庫」欄目的一部分,你的創作將有機會被收錄在相關話題的百科簡介中,為知友們解答各種十萬個是什麼。


(手動謝邀知識庫)

對於這個問題,我其實不是很懂,大略說一下好了。


什麼是夢境

對於什麼是夢境,我想,做過夢的你們應該都有一些自己的想法。

大家做的夢,如果是個好夢,不論夢境是什麼,想必應該是你所希望發生的。

心理學家弗洛伊德認為,夢是潛意識中對慾望的滿足。人在清醒的時候中可以壓抑潛意識,使那些違背道德的慾望不能為所欲為。但當人進入睡眠狀態或放鬆狀態時,有些慾望就會避開潛意識的檢查作用,偷偷地浮出意識層面,以各種各樣的形象表現自己,這就是夢的形成。(雖然現在也有了別的觀點,但是這個理論還是要說一下。)

當代心理學家認為,夢其實更可能是大腦根據過去一周,里發生的事情形成的,而不是產生於童年時代的心理創傷。人們夢境中所出現的所有這些元素都是基於記憶基礎的,著名臨床心理學家郝濱老師認為,夢境的內容其實是在人們神經系統的感知、記憶、存儲等功能的作用下所產生的,蘊含著人們潛意識中的願望和情感。

至於做了個噩夢,其實也是潛意識對於你所認為的危險情況的預演。


為什麼會產生夢境

這個問題我就不得而知了,我在這裡發一個鏈接,是環球網的解釋。之後的內容,也是我對於這篇文章的理解了,可能會有偏差。

我們為什麼會做夢?

baijiahao.baidu.com圖標

首先,你在做夢的時候並不是睡著的,當然,更不可能是醒著的。

在某些時刻,大腦的部分區域可以被認作是「清醒的」,而與此同時,其他區域卻在「睡覺」。

夢遊就是一個「半睡半醒」狀態的極端例子,它發生在深睡階段,夢遊者雖然能夠活動,但大腦並不完全清醒。

當一夜的睡眠即將結束時,大腦的某些區域已經醒了,而其他區域仍表現為睡眠狀態才有的慢波。

而在研究後發現,對比做夢時的大腦活動和從無意識狀態醒來前的大腦活動,做夢的時候,大腦低頻活動少,高頻活動多。

這種差別並不是普遍存在,而僅僅出現在被稱為「後皮質熱區」的大腦後側區域。它包含視覺區及其他區域(如楔前葉和後扣帶回),能夠將不同形式的感官體驗整合到一起。實驗結果顯示,要在睡眠時產生意識,並不需要激活整個大腦皮層。產生夢中意識的後皮質熱區實際上是一個相對狹窄的區域。

某些夢的內容與大腦特定區域的激活緊密相關。與之相似的是,如果大腦在清醒階段感知相同的內容,這些區域也會被激活。舉個例子,當志願者夢到人臉的時候,梭狀回面孔區會被激活,而在清醒狀態下感知人臉時也是如此。儘管這一切看起來似乎理所當然,但卻是科學界邁出的重要一步:它表明夢境反映了睡眠中產生的種種經歷,因此夢並不像許多學者所認為的那樣,只是蘇醒時產生的虛假記憶。


根據弗洛伊德理論,夢境是願望的滿足,由童年經歷和日間殘念產生,起到促進睡眠的作用。


按照我的理解,夢境只是瞬間的概念。

非睡眠狀態,我們的認知過程是感知-理解-感受。比如看見類似鬼的東西(感知)-匹配鬼的形象(理解)-害怕(感受)。

而睡眠狀態,這個過程是反著的。感受-經過理解-匹配日常生活的感知。比如害怕(此時沒有任何具體形象)-理解(跟平常遇到鬼一樣害怕)-感知(匹配夢境,做噩夢遇到鬼了)。

情緒來自日常和睡眠環境,比如睡覺時被被子纏住腿,活動不便(形成感受),就像平常跑步太累或者被綁住腿(理解),清醒瞬間形成跑步或者被綁的夢境。

這種感覺可以簡單也可以很複雜,複雜到做了一整夜的夢,醒來還迷迷瞪瞪的,感覺夢很長很真實,其實是感覺太複雜陌生,大腦在費勁補充細節。

還有一個特徵,睡眠狀態下的感覺是缺失具體感知的,沒有具體顏色具體聲音,類似於框架,需要人為的塗色和填充。

再涉及具體的醫學領域,我就不了解了,記得看過一個人為控制夢境的實驗,但好像沒有明確實驗報告。

總的來說,我的理解,夢境只是清醒瞬間,大腦根據感覺形成的一中補償性質的感知。感覺來自日常和睡眠環境,因此日有所思夜有所夢。


人的一生約三分之一的時間都用於睡眠,而夢是睡眠過程中的一種奇特體驗。有統計顯示:人們每晚約花2-3小時做生動的有故事情節的夢,一個75歲的老人一生花在做夢上的時間是6- 7年。法國科學家August Kekulé在夢中發現了苯環結構;莫扎特自稱他的音樂作品很多來自於他的夢;Elias Howe稱由於一個夢幫助他發明了縫紉機。睡眠與夢的生理心理學問題在很久以前就引起了人們的極大關注[1]

圖源:pixabay

一、夢的研究歷程

在中世紀到19世紀之間雖然許多國家都出現了關於睡眠夢的論著,但它們不是建立在神學的假設基礎上,就是建立在思辨哲學基礎上,要不就是建立在經驗與推論相結合的基礎之上,都缺乏科學基礎,不能將之列入科學領域[2]

(一)心理學與神經病學研究

1.弗洛伊德的夢論

奧地利精神分析學者弗洛伊德於1899年發表了他的德文專著《釋夢》,成為對睡眠與夢進行心理學和精神病學基礎研究的里程碑。弗洛伊德認為,夢是一種被壓抑的慾望的象徵性滿足。它是經偽裝表現出來的潛意識的本能衝動。在《釋夢》中,弗洛伊德延續他在《科學心理學設計》中的意識模型,對夢進行了詳細界定[2][3]

圖片:弗洛伊德的夢論模型[3]

夢有兩種運作方式:一種方式是退行。在睡眠時,由於與現實接觸的減少和行為能力的受限,在業系統中形成的心理能量無法通向行為系統,因此,它們只能退行至知覺界線上,建立了一種無外部客體的知覺,如幻覺。通過退行得來的幻覺可以滿足被壓抑的本能需要。弗洛伊德曾說,「夢是退行至嬰兒期的幻想的滿足」。另一種方式是越過審查機制進入知覺意識系統,只是夢的內容要進行扭曲和變異。這也是隱夢與顯夢關係的由來[3]

圖片:弗洛伊德(圖源:https://www.sohu.com/a/20483542_115373)

2.阿德勒和榮格

弗洛伊德的學生阿德勒則認為,做夢是有目的的。夢是人類心靈創造活動的部分,人們可以從對夢的期待中,看出夢的目的。夢和人類的生活是息息相關的。人在睡眠時和清醒時是同一個人,由白天和夜裡兩方面表現結合起來才構成了完整的人格[4]

弗洛伊德的另一名學生榮格認為,夢就是集體潛意識的表現。重視潛意識,尤其是集體無意識,是理解和分析夢的前提,夢具有某種暗示性。夢所暗示的屬於目前的事物,諸如婚姻或社會地位,這通常是問題與衝突的根源所在[4]

圖源:http://blog.sina.com.cn/s/blog_6012bd060101ca1l.html

3.其他

在弗洛伊德之後,埃里克森發展了一種分析夢的具體步驟。他從夢的顯性結構開始去探索顯夢與隱夢內容之間的聯繫。隨後他分析隱夢的內容,最後一步他試圖重建做夢者的生命周期與個人發展之間的聯繫[1]

當代精神分析研究者把夢的分析與移情的概念結合起來,他們認為臨床上與移情有關的材料同樣會影響夢的內容。Stewart和Deserno揭示了移情於夢境存在互相影響,並討論了做夢者與治療師和做夢者與夢之間的關係。Pontalis甚至把夢作為一個客體來對待。總之,夢不是孤立產生的,夢的內容會受到當前人際關係很大的影響[1]

(二)經典生理學研究

除了對夢進行心理學研究之外,生理學研究也在19世紀萌芽,哲學家萊布尼茲就說過:「腦也像其他內臟和五官一樣,能進行自主的活動,一些觀念或想法就是腦自發生理活動和思維過程共同產生的。」對夢的解釋也從睡眠生理學和哲學兩方面進行研究[2]。

圖源:https://www.sohu.com/a/284804874_100135470

最早從生理學方面對睡眠與夢進行實驗研究的是20世紀初俄國生理學家巴甫洛夫,他認為睡眠是一種腦生理功能的普遍抑制過程。作為內抑制的分化抑制,可以轉化為全腦的普遍抑制過程。由此,巴甫洛夫推斷睡眠抑制也是一種主動性內抑制過程[2]

(三)現代生理學研究

1.三大學說

現代生理學主要從神經系統功能內分泌激素神經遞質等方面研究睡眠,主要形成了抑制擴散學說、中樞學說和睡眠物質三大學說。抑制擴散學說主要從腦神經的興奮和抑制的角度認識睡眠的規律。中樞學說主要通過動物實驗,認識到腦的五個部分延髓、腦橋、孤束核、藍斑和中縫核與睡眠存在著密切的關係,因而將這五部分稱為睡眠中樞。睡眠物質學說主要通過對激素和神經遞質的研究,認識到很多激素的分泌符合晝夜節律,可能與睡眠有密切關係,神經遞質中的乙醯膽鹼、多巴胺、去甲腎上腺素、五羥色胺也能通過激發對神經的控制影響睡眠[5]

2.REM和NREM

1953年,芝加哥睡眠實驗室的Aserinsky和Kleitman發現了快眼動(REM)睡眠,為睡眠和夢的研究開創了新紀元。半個多世紀過去了,利用腦電圖技術研究睡眠階段、夢和各類精神障礙的關係,已經成為腦科學、精神病學的重要研究領域[2]

圖片:睡眠階段[8]

(1)現代神經生理學與睡眠

現代神經生理學主要通過對腦電和眼動觀察來研究睡眠與夢的關係。研究發現,人的睡眠不是單一的過程,具有兩種不同的時相:慢波睡眠(NREM)和快波睡眠(REM),又稱非快速眼動睡眠和快速眼動睡眠。成年人的睡眠中,慢波睡眠和快波睡眠相互交替,先進入慢波睡眠狀態,持續約90分鐘,然後進入快波睡眠,持續20~30分鐘,接著又進入慢波睡眠。兩種睡眠狀態都可以直接進入覺醒狀態,但從覺醒狀態進人快波睡眠必須先進入慢波睡眠。一夜整個睡眠期間這種反覆交替3~5次,越接近睡眠後期,快波睡眠的持續時間越長[5]

圖片:睡眠周期(圖源:https://www.sohu.com/)

(2)現代神經生理學與夢

現代神經生理學研究認為,做夢是人腦的正常功能的表現,它不僅無損於身體健康,而且對維持腦的正常功能是必要的。做夢是人腦處於睡眠狀態下,一定時相、一定部位的興奮活動。研究表明,做夢主要是在快波睡眠期間,當然,也有少數是在慢波睡眠期間。但兩種睡眠狀態所做的夢,在內容上是不同的。慢波睡眠期間所做的夢,概念性較強,內容常涉及到最近生活中所發生的事;快波睡眠期間所做的夢,知覺性(特別是視知覺)較強,內容生動、古怪[5]

(四)中醫關於睡夢論的概述

圖源:http://www.xuexila.com/mengjian/renwu/2647362.html?1510733139

中醫學對睡眠和夢的關注和研究起源很早。我國最早的「字典」《說文解字》中,對「寢」的解釋是「寐而覺也」,描述了睡眠是處於一種並非完全失去意識,而是處於與清醒相對的意識狀態。上古時期,作為醫的前身的「巫」,主要的手段即是占卜(占卜被普遍認為含有心理學的意義),而占卜的主要內容之一即是對夢進行分析和預測。

夢被看作是人與神的對話,我國古代最著名的預測學著作《周公解夢》即以此命名。約成書於春秋戰國至漢代中期的《皇帝內經》,對睡眠和夢都有大量的重要的論述。自《黃帝內經》肇始,中醫學從唯物的形神合一觀出發,運用陰陽等理論,解釋睡夢的機制,形成獨具特色的睡夢理論[5]

二、夢的特點

(一)夢的內容

一般人每晚約花100分鐘的時間做夢,但除非在夢發生後立即將其喚醒,否則大部分夢是不能回憶的,夢的特點也會影響到它能多大程度被喚醒。德門特的研究表明,大多數的夢都出現在普通的日常背景下,並且通常不帶有很強的情緒性。然而若夢中出現情緒,它往往是消極的。德門特還指出,晚間早期的夢往往是關於前一天發生的事情,而晚些時候的夢則更多地出自儲存的記憶[6]

一些研究發現,夢會隨著年齡而改變。例如,赫爾曼和肖斯在對295個大學研究生的大樣本進行調查後發現,年輕人對夢的回憶更加頻繁。沃特曼進—步發現,青年學生和中年人在夢的內容上也有差異。中年人,不管男性還是女性,他們夢中的攻擊性、親密性和情緒性都顯著地少於學生的夢[6]

圖片:夢的人口學差異[7]

Winger運用隨機交叉分層設計研究了300人的夢,探討年齡、性別、社會經濟階層、種族和婚姻狀況5個變數對夢內容的影響。他發現夢的性別差異最顯著,不僅更多的女性(65%)承認做夢(男性為53%)而兩性的夢主題明顯不同[7]

(二)耗時的夢

在針對大學生這一年齡人群的調查中,約15%的人說自己每晩都做夢,另有25%說自己在大多數夜晚都做夢,也有近三分之一的年輕人認為自己很少或從不做夢。即便你認為自己每晚都有夢,但你仍可能極大地低估了自己做夢的頻率,我們花在夢境意識中的時間遠比我們大多數人所意識到的要長。對夢的研究表明,大學生平均每晚在REM睡眠上大約要花上2小時,這時間可分為大約4至6個獨立時段。據在REM睡眠中被喚醒的這些人報告,顯然我們在REM睡眠的這些時段中至少有8成在做夢[8]

圖源:Pexels

(三)做夢是在左腦還是右腦

右腦做夢的觀點從很早就有,該觀點主要是通過觀察患者提出的。依據有三:一是3例有右半球血管障礙的患者都沒有夢;二是如果刺激癲癇患者的右顳葉就出現夢樣體驗,而刺激左顳葉不引起該體驗;三是切斷癲癇患者的胼胝體後不做夢,即使右腦做夢左腦也不知道,所以不能用言語說出來[9]

左右半球是通過胼胝體連結著的,如果將其切斷將怎樣呢?此時如讓患者閉著眼睛,用右手拿東西時其信息傳達到左腦,能用語言說清那種東西叫什麼;而用左手拿東西時其信息傳達到右腦,此時不能用言語說出叫什麼。由此看來,如果右腦作夢,其感覺影像輸送到左腦後,夢者就能說出夢的內容[9]

(四)自主神經風暴

圖片:與REM睡眠有關的陣發性事件[7]

60年來的研究揭示,在REM做夢時,眼球並非身體上唯一忙碌的部分。睡眠研究的先驅韋伯曾將有夢睡眠比作一種「自主神經風暴」。在人做夢期間,自主神經系統以及外周神經系統的其他部分也十分活躍,並導致身體許多部分出現明顯的變化:流向大腦的血量增加;心跳變得不規則;臉部和手指的肌肉抽搐。在REM睡眠時,人們喪失了對大肌肉的隨意控制,這也許是為了防止我們在做夢時做出什麼動作來[6]

(五)噩夢

Ernest Hartmann對噩夢進行了研究。在經歷了重大的應激事件之後,被試可以出現一系列典型的夢。開始時,即應激發生後噩夢表現為應激事件本身的重複。夢中可見近乎真實的應激場面。但隨著時間推移,夢境發生了改變。比如事件發生的時間變了,或出現了新的人物[1]

圖源:pixabay

Hartmann認為夢有某種「治療功能」。夢試圖從日常生活中發現新的聯繫,最初壓倒性的應激事件在夢中出現,隨後就與不同的內容聯繫起來,逐步形成一個焦慮的夢。當這種聯繫的工作不斷進行下去,這個焦慮的夢會逐步轉變為日常的夢境。夢在一個安全的環境中幫助應激事件與日常事件建立聯繫,可以讓劇烈的情感反應逐步平息,即所謂「消化應激」。這點非常類似於現代對應激的心理治療[1]

三、夢的意義

夢境有多大意義?一些理論家認為,夢具有深刻的隱含意義;另一些則認為夢幾乎毫無意義;還有一些認為夢反映了我們覺醒時的思維、幻想和情緒。三個理論分別論證了這三種觀點[10]

(一)心理動力學理論

圖源:http://www.twword.com/wiki

夢的心理動力學理論強調內部衝突和潛意識的力量。弗洛伊德的代表作《夢的解析》首次提出很多夢代表著願望達成,即潛意識慾望的表達。弗洛伊德認為,夢以偽裝了的夢的象徵(具有深刻象徵意義的表象)來表達潛意識的慾望和衝突。為了理解夢的含義,我們需要通過分析夢的顯性內容來揭示其潛在內容。

(二)激活-合成假說

精神病學家 Allan hobson和 Robert McCarley則提出了另一種有關夢的解釋,稱為激活-合成假說。他們認為:在REM睡眠時,大腦中的一些低級中樞被隨機激活。但由於從腦細胞發出的信息被阻斷,不能到達軀體,所以活動並沒有發生。而這些細胞又不斷把它們的活動通知給更高級的腦區。為解釋這些信息,大腦只能搜索存儲的記憶,並製造出夢。但是,大腦皮層的額葉,也就是控制高級心理活動的區域,在REM睡眠期呈休眠狀態。根據這個假說,夢通常是沒有意義的。

圖源:Pexels

(三)認知神經夢境理論

William Domhoff提出了夢的第三種理論。根據他的認知神經夢境理論,夢與清醒時的想法和情感非常相似。Domhoff認為,大部分夢境都是對日常事件的真實反映,因為白天清醒時就在活動的腦區在睡夢中依然保持著活性。由此可知,我們的夢表達了REM睡眠對白天的經歷進行分類和儲存的過程。

由於目前沒有一種技術可以客觀同步記錄夢的內容,又因為不同的人類文化給夢披上了不同的宗教或迷信色彩,對夢研究的科學性常常遭到質疑。夢似乎是生理和心理的一個交匯點,把兩者結合起來研究是未來的方向,其中情感可能是這種研究方法的一個關鍵變數[1]

參考

  1. ^abcdef王虓 ,肖澤萍.對夢的精神病學研究[J].上海精神醫學,2005(02):109-111.
  2. ^abcd沈政,林庶芝著. 生理心理學[M]. 北京:華夏出版社, 1989.07. ISBN號 :7-80053-545-2
  3. ^ab車文博,郭本禹總主編. 弗洛伊德主義新論 第3卷[M]. 上海:上海教育出版社, 2018.07. ISBN號 :7-5444-7550-1
  4. ^ab文若愚編著. 世界未解之謎 中國未解之謎[M]. 北京聯合出版公司, 2017.02. ISBN號 :978-7-5502-9020-4
  5. ^abcd胡霜,楊振寧,張伯華主編. 中醫心理學[M]. 濟南:山東人民出版社, 2012.09. ISBN號 :7-209-06744-7
  6. ^abcHerbert L. Petri,John M. Govern著;郭本禹等譯. 動機心理學 theory, research, and applications[M]. 西安:陝西師範大學出版社, 2005.10. ISBN號 :7-5613-3263-7
  7. ^陳興時,劉力,丁寶坤.夢的神經生理學及相關研究[J].現代電生理學雜誌,2001(03):90-95.
  8. ^(美)本傑明·B.萊希著. 心理學導論 第11版[M]. 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 2016.06. ISBN號 :7-208-14259-9
  9. ^ab伊茂森,李松芝.夢的生理學[J].國外醫學.精神病學分冊,1995(02):104-107.
  10. ^(美)DennisCoon,(美)JohnO.Mitterer著. 心理學之旅[M]. 北京:中國輕工業出版社, 2015.02. ISBN號 :978-7-5019-9863-0


夢到底是能揭示人們無意識慾望的深層次、有意義的經歷呢?還是純粹隨意的大腦活動呢?科學家們認為,對夢境的解釋應該是經得起實驗室測量和檢驗的東西,而神秘主義者認為,夢毫無疑義是靈魂悠遊的國度。事實是到今天為止,我們根本無從得知夢是什麼或者我們為什麼做夢。

目前炙手可熱的認知神經科學對了解夢的功能,如記憶的形成、學習和認知以及心情調劑等方面邁出了一大步。但這些問題集中在做夢的過程以及大腦的技能方面,而無法詳述我們為什麼做夢的心理的、情感的和精神的原因。

遠在人類聚集在火堆旁,開始群居生活時期,夢就是人類生活核心的一部分。關於早期文化最有趣的說法之一是,在夢中發生的一切被看作「真實的」,而清醒的生活被看作「幻覺」。

進入現代,科學家們將夢定義為為大腦無意識的信號——超越大腦意識的界限,以象徵符號的方式存在,向人們揭示隱藏的信息的驚鴻一瞥。

對心理學著迷的人大多聽說過《夢的解析》這本無意識研究的開山之作,事實上,除了弗洛伊德外,榮格對於夢的執著可以說是一脈相承,乃至有過之而無不及——多年的研究讓他注意到一個現象:所有的患者似乎都做過相同的夢:摔倒、飛翔、掉牙、被人追逐,所有的這一切以驚人的規律反覆重現,甚至在他自己的夢裡。

後來榮格到非洲旅行,與原始部落的人打交道,驚奇地發現這些土著人也做過相同的夢,與自己接診的那些「上流社會」的瑞士同胞一模一樣。每個人都夢見過摔倒、飛翔、掉牙、被人追逐。

當然,非洲人夢到的追逐是被獅子追逐,而瑞士人夢到的則是被銀行家或者持槍的攻擊者追逐,但夢的本質是一致的。據此,榮格推測,一定存在一個人類共有的思想平面,而無論他們居住何方,來自何種文化成長於何種環境—— 「集體無意識」的概念自此誕生。

隨著後進學派的發展,有人提出所有的夢本質上都有補償的作用——做夢的過程本身是大腦恢復精神和情感平衡的途徑。如此,我們才能每天醒來,而大腦也能複位並準備好隨時接收不斷湧現的大量信息。

籠統而言,這一點適用於所有類型的夢境,許多夢的主題緊緊圍繞打破我們生活平衡的心理衝突和挑戰進行,在這個層面上,夢的出現其實是為了以一種相對安全的形式推動挑戰的化解。

參考文獻:

倫諾克斯. (2013). 夢境釋義(王雯秋 譯). 重慶:重慶大學出版社.


推薦閱讀: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