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下涉及音高的数字均为简谱表示,和弦级数均以大调主和弦为1级)

从数学意义上说,调式是在某个区间上的有限音的组合及其周期性延拓。如果某段音乐一定要满足某个调式,则需要保证不能是另一种不相互包含的调式。这是先验做法,作曲、编曲时需要使用;如果是已知某段音乐去分析调式,则成为后验推断问题。

分析调式这个问题往往无法用精确的规则表示。

  • 有一些明确的情况,比如有且只有12356就至少有中国五声调式的可能,而不会是日本都节调式13467。
  • 还有些统计就能解决的,比如小调出现#5比出现5多很多就可以认为是和声小调。
  • 还有些是统计难以判定的,因为不同调式之间通常没有具体的界限。(有模糊的界限、一般的情况和极端分明的情况。)
  • 还有规则上本来就不容易分析的,比如某些流行歌曲,小调,除了半终止位置和终止前位置是3级大(甚至终止前位置可能不是3级大而是3级小或5级),其他位置都不用#5音,这是自然小调还是和声小调就存疑了。

至于和弦,往往是局部问题,又有以下几种情况:

  • 不影响局部调式的经过音,比如 | 3 (#23)_ | 如配6级小则#2无实际影响。(但配1级大需注意将其他声部的3与旋律声部#2错开,否则有1级小的嫌疑)
  • 另一个调上的,调内音配调内和弦。又分为和弦离调和不离调两种。离调的情况,比如旋律出现一个足够长的b3后面接5,就可以考虑把b3当成1,因而5当成3,配临时调内的和弦,比如b3大(临时调1级)、4m7(临时调2m7)等,而5当作3又有b3大、5级小、5级大、1级大等配法(视周围配置而定)。
  • 冲突音,常见有三音冲突和七音冲突。比如配4级小旋律不要出现6,配3级大旋律不要出现5,配1级属七不要出现7(不然b7 7 1连续半音同奏极不和谐)。即使在表现混乱或纠结的乐句中也要慎用。一个例外是现代流行音乐中弱起常可忽略。《The truth that you leave》中副歌半终止处是3级大,此小节旋律末尾是55(不带升号)。另一个例外是如冲突音及其对应的和弦内音均出现(一般不可以同时出现),通常具体分析。
  • 其他关系不大的情况。


首先明确一点:在乐曲的绝对音高不发生变化的情况下,乐曲的调式与记谱无关,你可以用C大调的调号来记任意调的乐曲(就比如说A大调好了),也不会改变乐曲是A大调的本质,只不过要在F、C、G上写的临时升降记号会有点多

临时出现的变音要分情况来讨论,装饰性半音和经过性半音往往不会出现在乐句的重要位置(重音,正拍,长音)而且马上会被解决掉,这种情况下乐曲的调性不会受到影响。除此之外,临时升降记号往往是和调式变化相关的,比如说C大调出现了Eb、Ab说明有可能调式歪到了c小调,出现F#甚至和D和弦一起出现说明很有可能跑到了属调G大调,但是事无绝对,要联系前后综合和弦分析,而且最重要的是还是根据耳朵来判断到底到了哪个调


临时变音几号只对一个小节内的指定一个音高的音有效。


几种情况:

1、调试内的(旋律和声等属性,比如大调降六、七级;小调升六、七级)临时升降。只是体现出调式特点,但调式不变。

2、段落性的转调的先兆。通常为后调导音(标志著后调属和弦或导和弦)的出现。

3、离调。现代作品和浪漫派作品多见一些。简单来讲就是DD - D - T的进行中大调的副(重)属和弦中的#VI级音。复杂来讲还可以是副(重)属、副(重)下属或者副(重)导等等进行,但离调不在新调上做加强、巩固,而是很快地一带而过,要么继续离调,但最终回(解决)到主调。对调性没有影响。

但要说对和弦的影响,100%影响,而且不仅仅是影响,而是改变。和弦中的某个音变化了,和弦就变了。比如CMajor和弦,中的E音多了个降号,就变成Cminor和弦;之后G音再加个降号,就变成了Cdim,等等等等。


看情况


有可能会,有可能不会。要看具体情况。


泻药 但是楼主这个题目有问题

临时变音存在两种可能

1 调式内的临时变音 比如 某和声与旋律的大小调 因为在和声旋律大小调中 本来就要升高或者降低六七级 在这样的情况下则不会对该曲子的调式及和弦产生影响

2 调式外的临时升降记号 我们以C大调举例 在C调中 除了降6 降7外 不可能出现别的音 但是该曲子中出现了升4 那么在出现升4的音的这一段旋律中 就已经离调向G调或者e小调(当然也有出现升2)在这样的情况下出现的临时升降记号自然对该调与和弦产生了影响


偶尔一次就不会影响。


会的


推荐阅读: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