枯燥乏味+累吧

期末考試真的要人命

另外就是,能學好醫學的,至少都是對醫學有所熱愛有所偏執的,勸?別人說再多都沒用的


不是一般人能堅持下來的 成長過程太苦太難 性價比不高


學醫累,本科五年累計結業76門課。畢業了,不好找工作,必須上研究生博士。年輕時候需要錢,談戀愛結婚買房,小住院醫、小主治沒錢。年齡大了,錢多了,老了花不動了。


需要勇氣,需要毅力,需要終生學習,需要面對你不掙錢還會天天幹活,需要有強大的內心保證患者怪你,你也得給她治病,需要你有海一樣胸懷,需要你不回家,不照顧孩子,需要你不孝順父母,需要投資,需要忍受,需要被質疑,需要的太多


首先,要成為醫生需要大量高強度的學習。學習醫學知識,學習人文關懷,學習臨床技能,學習實驗技能,培養臨床思維,培養科研思維……哪一個都不簡單。從18歲勤勤懇懇學到快三十歲博士畢業,留學,或者規培等等……假設足夠順利,30?留在了一線三甲。這時候就是醫院的底層,各種瑣事一大堆,還有不定期不定時的加班,夜班,還要搞科研,上課等等……

然而,努力了這麼多,不但沒獲得什麼收益,連基本的人權都沒辦法保證。被病人罵罵咧咧,毆打或者直接上刀,努力了多年的成果就被他們毀了,看不見未來……更可悲的是還有一堆人叫好。

辛辛苦苦,卻換不來基本的生命健康權與尊重,學醫幹嘛

(我現在還不想放棄,因為熱愛和理想,但不保證我以後不會放棄)


因為勸人學醫天打雷劈


推薦閱讀: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