記得我上初中的時候還沒有心靈雞湯,這個詞。那時候不只是我,大部分同學都挺喜歡看這些心靈感悟,人生感悟之類的。每看一次都覺得自己的前途更加光明瞭,感覺自己離成功又近了一步。

那時候有一本書,在我們周圍很火,叫《智慧背囊》,每篇文章都是一個小故事,後面再給你講一個大道理。不僅僅是老師推薦我們看,我們自己也很喜歡看。其實這就是所謂的心靈雞湯。

但這兩年在朋友圈,空間,微博上如果有人發一些心靈感悟,就會有一堆人評論說,毒雞湯什麼的。處處都是嘲諷之意。

難道是那些人生感悟?他們都已經做到了?當然不是,我想他們大多數只是為了顯示自己的特立獨行,與他人不一樣。還有就是,雞湯大多是說教的,而我們內心對於說教是反感的,就像青春期小孩的叛逆期一樣。

這幾年,有許多文章,寫雞湯麻痹了人們,甚至是「毒害」,使人生活在幻想之中,所以當某人發表一篇雞湯文時,許多人表示不屑,以此來顯示自己的逼格很高。

不過確實,前幾年,到處都充滿著心靈雞湯。在校的學生,就喜歡看那些,原來學習很差,後來下定決心要努力學習,然後廢寢忘食,每天除了學習就是學習,最終考上了重點大學。剛步入職場的就喜歡看那些什麼馬雲的成功之道啊,李嘉誠的致富之路啊!

說實話,這些東西看多了沒什麼用,你還是你,成不了逆襲的學霸,也當不了第二個馬雲,第二個李嘉誠。

但並不能因此而否定了心靈雞湯其存在的價值。當我們學習壓力大了,創業失敗了,或是經受了挫折,是需要這樣的一碗心靈雞湯,它就像是一劑強心劑,雖然時間很短,但很有可能幫我們走出這段低谷。

總之,一句話,雞湯雖好,可不要貪杯呦。


00後現實,喜歡炫炫炫啪啪啪!雞湯這種東西,喫不飽又拿不出手,有什麼好喜歡的!


因為這些沒有用啊?

到底還不是要靠自己?

而且並不只有零零後,我爸也不喜歡


95後表示看多了就沒意義了,自己正在經歷的東西和雞湯違背,雞湯只能是生活中的一顆白砂糖,舔一下就沒了

雞湯是顧名思義的雞湯,還是標籤裏寫著的雞湯文?很讓人茫然啊~


零零後更加有個性,有想法了。


喝的太多,自然就厭惡了。


真正的雞湯都是給成功人士看的,大多數雞湯都只是心靈慰藉,就像「船到橋頭自然直」,「物極必反」這些都是假的,真正的是當你倒黴或遇到不好的事情是心態爆炸以至於任何事都做不好,更加倒黴更加心態爆炸,別問我怎麼知道的。。


何止00後,現在傻子嚴重不夠用


因為雞湯不好喝,他們還沒有到喝雞湯的時候,總要有個過程不是


推薦閱讀: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