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 gentleman』s guide to love and murder 好聽 有趣


應該是歌劇魅影25th吧(其他版本沒想推是因為我還沒看...聽說沙拉姨演技比較生硬就萌生退意…)雖然我第一次看的音樂劇是貓,但真的讓我重複又重複看的是大悲25th和歌劇魅影25th。大悲的話無論是10th還是25th都是concern沒有什麼舞美,不夠吸引人。(當然開始瞭解音樂劇時就能領悟大悲的魅力啦10th和25th都想反覆看)魅影很多地方都很棒,飯桶和小c的那種化學反應真的很吸引人,其他演員的表現也很到位,音樂也很可,給沒看過音樂劇的人看也比較容易接受。


如果這個人之前有看音樂劇的經歷,已經入坑想要補劇的話,我一定會選擇悲慘世界。大悲絕對是我最愛的劇,沒有之一。

但是,如果是帶第一次看劇的新人入坑,那我大概針對不同的人會推薦不同的劇吧。而且這樣的話大悲也不適合了(現有的官攝10th和25th都是音樂會形式,新人可能會對音樂劇產生誤解...完整的偷拍目前只有拉麵唱JVJ的2013和14的兩版,那兩版卡司一般而且音質畫質都好差)。

新人入坑比較推薦從英語劇開始,一是大致能看懂,二是官錄多質量高。從我個人的安利經驗來看,非英語的劇目因為語言和畫質(指德奧),勸退率比較高(法扎是個例外,簡直是安利神器,一推一個準)。

如果這個人看過聲入人心,那我一般會推Rent。但是,Rent的內容對於部分人來說可能有點...怎麼說...難以接受。所以對於不是很熟悉的人我不會推。

Hamilton也是我心頭愛,但沒有官錄是一個扣分項(沒事,七月份就齣電影了!),而且不瞭解美國歷史或者對這種rap為主的音樂形式比較無感的,可能很難入坑。它其實有點像大悲,雖然是神劇但對小白不怎麼友好。所以我一般也不會推ham(雖然我真的好愛)。

綜上,我會選擇語言英語,有高清官錄,劇情完整易懂不需要額外背景知識,立意主旨容易接受,音樂風格偏大眾化的劇。

就是歌劇魅影了。

(順便可以帶新人好好分一分哪個是歌劇哪個是音樂劇...)


悲慘世界。

劇情完整,背景宏大,唱段音樂性強,情節衝突很抓人眼球,時長還恰到好處。幾個重要角色都有專屬旋律,對不怎麼熟悉人物的新手觀眾非常友好。很多重複旋律的唱段都是用心設計過的,比如冉阿讓脫逃和沙威自殺,這兩段從歌詞到旋律簡直就是精美的comparison and contrast,非常適合結合劇評和書評食用。

總之是屬於不怎麼費腦筋就能看懂,之後還常看常新的劇目。

裡面的歌難度也不小,安灼拉對ABC唱的最鼓舞人心的那句高音,十週年翻車了,今年年初西區的現場版直接把最後一個長音縮短了,沒見過幾個真正唱完整的(也可能是我聽的版本還不多)。我能說看演員會不會在高難唱段上翻車也是看音樂劇的一大樂趣麼……

不過大悲音樂劇官攝應該是找不到,聽歌的話十週年我最喜歡,寇爺PQ鯊和球叔簡直就是絕美夢幻卡司 【說到這就想起沒買著球叔唱沙威的票,心碎】,只可惜劇情不全。建議看幾部大悲的影版再去看十週年,你會愛上PQ的小星星的。


《Rebecca》

既然大家《悲慘世界》《伊麗莎白》《漢密爾頓》都說了,那我只能祭出蝴蝶夢了。

(其實我個人對於大悲不是很喜歡。漢密爾頓則是非常的寬街,在pop的同時極具政治正確,不過真的是非常好看就是了)

說回蝴蝶夢,一粒沙和德扎同作曲,曲風極其大氣優美,故事情節狗血刺激。擁有TB叔豁出髮際線的演繹,和Pia阿姨的梳頭放火罵女主的換臉式演技。我唯一一部沒有暫停沒有喫東西沒有看手機看完了的音樂劇。

如果有安大的《變身怪醫》官攝,其他的音樂劇我大概都不會想推薦了。。。。我對野角的愛是真實的,他的劇我雖然不是每一部都喜歡,但是每一首歌都仔細聽了。變身怪醫如果有好的卡司,從情節設置上來說會比其他劇更有血脈噴張的感覺,骯髒的倫敦和無窮盡的兇殺案永遠的長在了我的點上,那些掉了一地的雞皮疙瘩不會騙我。

順便在這個問題下面蹲一個tdv。

這部劇因為沒有太高清的官攝(垃圾德奧),我斷斷續續看了半年多,才找了一個特別無聊的下午耐著性子看完了。

剛纔去B站看了眼,似乎更新了2019柏林版的tp。但是我依然忘不掉巴頓叔的演繹。一首Die unstillbare Gier大部分音樂劇迷即使沒看過德奧劇,也會覺得耳熟。這部極具德奧特色的劇,在討論生死與愛上充滿了哲學意味。

(好想進劇院啊)


悲慘世界吧


說實話四大音樂劇我都看股哦,但個人感覺我還是推薦悲慘世界,畢竟大悲是真的太經典太經典了。

悲慘世界我看了兩個版本,10週年版本以及25週年版本。總的來說25週年版本開頭work song那個大合唱一出來,渾厚又蒼白的聲線,極具震撼力的嗓音,我就知道:這就是我的大悲 。

25週年版本不論是攝錄的技術還是舞美燈光,都完爆10週年版本,唱功技術也值得一誇。但25週年的cast實在是不忍恭維,沒有達到我心目中的那個感染力,沒法將我帶入進劇情裏。如果10週年的cast配25週年的舞檯燈光,那就完美了。只是悲慘世界整個舞臺的調度沒有其他舞臺劇那麼大,演員都是用立麥站在那裡唱,這樣一來就少了很多可以調度的動作與對手戲,沒有別的舞臺劇那樣因為是隨身麥克所以可以滿場隨意走動。這是我比較遺憾的一點。

25週年版本的開頭大合唱真的太絕了。冉·阿讓那個鏡頭,那雙堅定有神的雙眼,有力又包含希望的光,他鏗鏘有力的唱腔與沙威Javert(這位沙威是百老匯第一隻黑人鯊,太厲害了)的清晰準確的吐字相結合,非常震撼人心。只是從頭到尾這位警察表情都沒啥大的變化,唱功雖然很好,長得也很帥很正,但鏡頭一拉近,表情動作沒有特別大的幅度,就會讓人覺得缺了一點什麼。 10週年那一版脫帽仰望時,「Stars, In all your multitudes,Scarce to be counted Filling the darkness」,由內而外表達出的Javert的虔誠,更加令人印象深刻。

再來說說其他演員,主教得唱腔很溫柔,但感覺缺少了一點主教的神聖感,整個服化道也不是很符合,不過原著裏主教就是個溫柔的大好人,再加上演員溫柔的眼神與嗓音,服化道的遺憾還是可以忽略的。

芳汀的扮演者lea姨唱功穩聲音有力,眼神動作也很有戲,就是不知道是lea姨太矮了還是工頭太高了,這倆人站一起我真的忍不住跳戲。拋開這一點lea姨真的無可挑剔。最經典的歌《I dreamed a dream》她唱出了跟安妮海瑟薇不一樣的風格,心碎又堅強。後來她身陷泥濘被反咬一口時,在眼眶裡打轉的眼淚,從開頭十分硬氣的反駁到後來的無奈與害怕,情緒轉換的非常到位。

老闆跟老闆娘這倆人太符合原著了。老闆一出場我就想笑,抖著小腿叉著腰,逗趣兒又歡脫,奸商一聽到錢那個滿臉的興奮感真的要笑死我了。但個人感覺10週年版本的老闆表情與神態更加自如的表現出經典的小市民貪婪狡詐。

轉場10年後,小Gavroche一出場我就覺得,哇這個孩子有靈性。眼神動作非常到位,年紀小但是唱功很穩,也非常符合俏皮的街頭野娃娃的形象。

小姑娘珂賽特我有些跳戲,聲音太尖了,長得很蘿莉但聲音不是很符合,不是非常貼切人物形象,但小姑娘年紀還小,有待進步吧。

小神馬跟拉麵兩個人..........我只能說同行襯託真的太要命了。單獨聽小神馬唱感覺還OK,還不錯啊。拉麵一開口,就感覺旁邊可憐的小神馬唱歌跟漏氣似的缺了一股子勁兒,特別是後來西區伉儷一同出場的時候,兩個人又帥又正且穩,旁邊的小神馬一對比整個氣勢就弱了下去,完全撐不起這個角色啊。

【這裡科普:

小神馬,演員Nick Jonas,飾演Marius。

拉麵,演員Ramin Karimloo,飾演Enjolras。

肉排,演員Hadley Fraser,飾演Grantaire。

西區伉儷=拉麵+肉排】

演員人物說完,再來說一說音樂劇本身。

悲慘世界應該算四大音樂劇比較特別的一個了。他沒有歌劇魅影那般華麗的佈景,也沒有貓的誇張大幅度表演,基本演員都是帶妝立麥固定演唱,這就導致少了很多的衝突表演,但這並不妨礙他成為經典。

首先這部作品25週年的版本是在倫敦O2上演的,O2是啥,是超級大體育場,不是傳統意義上的歌劇院,當大的探照燈一齊點亮,舞臺上演員開始唱work song時,那種震撼是無法想像的。特別是25週年紀念版請來了原10週年版本的部分卡司,作曲家,以及各個學校排練悲慘世界的學生。與其說25週年有些演員不如10週年經典,倒不如說這是真正意義上的一種藝術傳承。

其次,他的音樂就不用說了。《one day more》《confrontation》《I dreamed a dream》《on my own》等等等等,即便是沒有聽過音樂劇的人,多少歌手因為唱了這些歌而一炮走紅,不分年齡身份社會地位,你總能在悲慘世界裡找到一首符合你的歌。

最後想說一說這部作品本身的意義。

悲慘世界這本書本身原著有三本書厚,講述的冉·阿讓身在黑暗,心向光明的自我救贖之路。

故事的梗概不用我多說了,應該所有人都看過這部作品。偉大的作品之所以偉大,是因為他平凡,真實。每一個角色看似都是現實生活中的活生生的例子,但細想卻又很難將他具體描繪出來,倒不如說以現實中某個人物為基礎,將其誇張又極致地,賦予他最濃烈的某一種情感的一個肉身形象。比如親情,比如愛情,比如黑暗,比如光明。

他無私半輩子,善良了半輩子,摸爬滾打多少年才改名換姓,終於光明正大的出現在人們的視野裏,被人們愛戴,擁護。最終還是回到了從前那般無盡的黑暗生活。從逃獄,到珂賽特,再到珂賽特死亡。輾轉掙扎,每一次的內心的糾結都在加深他對自我良知對人性的堅持。

因為一片麵包,他的人生被徹底改變。但一顆至純善良的靈魂,就如同一個鑽石一般,再骯髒的沼澤也掩蓋不了他的光芒。他不代表任何黨派,不代表任何階層,更不代表某一部分特殊人羣,他只是他,只是代表每個人人性最深處的良知與不朽,他對抗的是世間任何的扭曲與不公,僅僅憑藉他堅強不屈的靈魂。

從小我們就天天背誦「人之初,性本善」。我相信每個人生來都是善良的,但每個人這一輩子都會犯錯,都會不斷徘徊於善與惡之間。所以我們一直處於一個灰色的地帶,人無完人,不過是看你這個人的灰色靈魂更偏向純潔的白色,還是偏向地獄的黑暗罷了。

白天談笑風雲觥籌交錯的商界精英,夜晚回家抱著馬桶狂吐不止,翻湧疼痛的胃告訴他你在強撐。耍性子離家出走的叛逆少年,也可能在某個街角的拐彎口,從口袋裡掏出10元硬幣給狂風中瑟瑟發抖的乞討小女孩。

所以,這個世界永遠存在黑與白兩種極端,但又不止存在黑與白。人生總是在徘徊之中做著一個又一個的選擇題,不要害怕迷失,也不要害怕犯錯。迷茫時抬頭看看天空,星星會告訴你你未來的方向。

摘錄:

【未來將屬於兩種人:思想的人和勞動的人,實際上,這兩種人是一種人,因為思想也是勞動。

這世上只有生物,既無所謂善,也無所謂惡。

我寧願靠自己的力量,打開我的前途,而不願求有力者垂青。】


喜歡的音樂劇太多,但如果向沒接觸過音樂劇的人推薦,我會選擇歌劇魅影。

宏大而浪漫,符合路人對音樂劇的一貫印象,並且大概率會有意願繼續瞭解下去。

而且最重要的是,有足夠高清的雙語官攝啊!


《Rent》吧。

一部描述了美國社會底層羣像藝術的音樂劇,艾滋,濫交,吸毒,貧困......這樣的一羣人,也是一羣努力想要活下去的人,每個人都在閃閃發光;

Angel小天使,她比每個男人都男人,也比每個女人都女人;

Collins,MIT的黑人教授,和Angel甜甜的愛情;

Maureen和Joenne,一對les;

有個導演夢的Mark;

還有勇敢的Mimi和一開始躲避,最終在Mimi引導下直面愛情的Roger。

為什麼推薦《Rent》呢?如果你看完它之後心裡是滿滿的感動和對生活的希冀,那麼你一定能愛上所有的音樂劇。

如果接受不了,那可能音樂劇圈真的不適合你,這是一個很純粹的藝術圈子,裡面有各種各樣的人,最重要的兩個字就是「包容」。

所有的音樂劇都值得尊敬,它們是藝術的呈現。

希望你喜歡《Rent》。


16年東寶白版的伊麗莎白


《悲慘世界》25週年 英語

這是我看的第一部音樂劇。他打破了我對音樂劇固有的高雅不可欣賞性的愚蠢見解。(我並不是專業選手,只是從自己看音樂劇的角度來回答問題 )

從故事內容來看,該劇佈局緊湊,人物形象深刻,還原性強,極大的尊重了原版的線索和情節——這是我認為欣賞一部音樂劇的最大前提和原則。

再從音樂劇《悲慘世界》本身的展現來看,演員的素養極高,無論是在歌曲演繹還是情感流露甚至是每一個人物動作和走位,都能帶給人以極大的美的享受。

讓我印象最深的有4個場景。

第一個是芳汀的內心自我獨白 I dreamed a dream我曾有夢 一個年輕美麗對未來充滿無限憧憬的女孩,遭受情感欺騙,被社會無情嘲笑打壓,為了養活自己的孩子,「墮落」成為一名妓女。誰都不應該責怪她,誰都應當知道她曾有夢。

書中的人物被鮮活的呈現在舞臺中央,如果你也有夢,你的眼淚會濕透你的眼眶,比以往的閱讀更加深刻。

第二個場景是冉·阿讓的內心獨白Who am I.他曾是個罪犯——因為偷了一片麵包,他曾埋怨一切,痛恨一切,他曾被無限追捕;但他選擇重新開始,做一個正直善良的人。他是工廠老闆,是市長,是一羣人的希望,他有罪,他的靈魂屬於上帝,但他不比任何一個人更有罪。

演員在舞臺上的表演非常釋放,他的激情他的悲愁他的堅韌,讓原著中的人物不僅僅只是人物。

第三個場景是酒店老闆和老闆娘歡唱的場景Master of the House。單從歌詞上看就可以知道他們的貪婪愚蠢狡猾,假使你看了音樂劇,他們那恰到好處肥胖裙擺誇張表情油膩表演讓你在歡笑的同時,心卻不自覺緊了起來——社會上的黑暗從來都是窮苦人民的夢魘。(這一段的深刻歡樂和巨大壓抑是我在讀原著過程中未曾體會過的,也許是讀書不精哈哈哈哈,但這也是音樂劇的魅力)

第四個場景是沙威警長堅定的宣誓般的獨白Stars。他追尋原則恪守指責堅信正義,他窮極一生去追捕他眼中的罪犯冉·阿讓。可是當他發現那個男人的蹤跡,他自殺了。他發現,在冉身上正義與犯罪沒有絕對,善良與邪惡不過一念之間,他一生的信念隨之崩潰瓦解。他放走了冉·阿讓,卻沒有放走自己。

在音樂劇的表演當中,沙威的誓言有多堅定氣勢磅礴,他的死亡就有多偉大悲壯。

原著和音樂劇都有其無窮迷人的魅力。就我而言,音樂劇更像是對原著的一種注釋和解讀,加綴了許多我們在原著中不曾發現的細節,以不一樣的形式進行同樣深刻的演繹。

無論是從藝術欣賞角度,還是社會投射角度,《悲慘世界》,你值得擁有。

希望每一個人的眼睛都能夠穿透無限紛華,緊握真理和善良。


  • 致埃文·漢森》 這部新劇去年3月才開始在外百老匯首演,而由於太受歡迎,僅僅8個月就登上了百老匯的舞臺。 比如說,現象級神劇《漢密爾頓》在前年僅用了6個月就從外百老匯走上百老匯的舞臺。對比之下,本次獲得12項提名的《大彗星》2012年就開始在外百老匯演出,但直到去年才登陸百老匯。 音樂劇《致埃文·漢森》講述了一個男孩和兩個家庭的成長。主角埃文·漢森是一名美國高中生,患有社交焦慮障礙社交,媒體在故事線中的出現,以及充滿facebook及twitter的截圖的舞臺佈景,也彷彿是在呼應著這個時代的溝通方式與問題。

且這部劇的歌的作者是《愛樂之城》的曲作者。 孤獨和恐懼是心中的那團烏雲。快樂和幸福是烏雲背後,太陽勾勒出的金黃色伏線。致埃文·漢森,也是致那些內心溫柔,孤獨又心懷陽光的人。


我有一個酷愛Switch的朋友曾經向我安利遊戲:如果說《超級馬裏奧:奧德賽》是天下第一的Switch遊戲,那麼《塞爾達傳說:荒野之息》就是天。

所以,對我來說,在音樂劇的世界裡,如果要分類的話,那麼可以分成兩類:

《HAMILTON(漢密爾頓)》和其他。


劇院魅影吧,小時候的入坑初戀,雖然莎拉布萊漫的版本太久遠,但我會首先介紹韋伯大師和莎姨,因為莎姨就是那個天使。然後再介紹劇情,最後纔是魚魚和拉麵的版本。在朋友看完之後我會再從聲樂專業角度告訴他,真正的音樂劇不只是流行,流行唱法是達不到音樂劇的標準的,現代太多音樂劇為了大眾化過於偏向流行唱法,殊不知,經典和傳統纔是永恆


謝邀。

《Rent吉屋出租》,超愛。

就是那種,身處絕境卻仍充滿希望的感覺,裡面的音樂也超好聽,資源也好找。

關於劇情,其它幾位答友已經說的很好了,就不贅述了,分享幾張圖片吧。


不可能的,一部絕對不可能的

兩部起跳:悲慘世界漢密爾頓


《摩門經》,特別是向對音樂劇沒什麼興趣的人安利,足夠有梗爆笑才能吸引他們看完


一粒沙和tdv反覆橫跳最後還是覺得就tdv吧因為tdv比較適合安利而且可以多層面解讀(除了畫質很不友好但是我們有世界之光毛妹tp)

tdv它有世俗的那面也有哲學的那面,具體來說就是我用戀愛指南騙了親友進坑然而n刷了以後現在每天在快樂人物分析(捂臉


漢密爾頓

別的先不說,音樂就可以循環好久!

佔個坑,寫完論文回來補


我覺得法扎吧!尤其是年輕人

首先劇組真的有錢,服化道燈光舞美精美,舞蹈演員數量多,看著就抓眼球,而且開幕的紅衣大主教出場真的很震撼。

其次是劇情,簡單易懂,而且畢竟是「莫扎特」,名人的八卦誰不感興趣呢【手動狗頭】。

再次就是音樂,它的歌比一般的音樂劇歌曲更像歌曲,而且歌曲很現代也燃。

最後,法扎還看什麼?當然是現場的氣氛啊!跨年場千人合唱殺殺服你是什麼體驗?那場面!老厲害了!看法扎你會覺得你自己不是一個觀眾個體,你是法扎的一份子。

法扎除了語言是法語聽不懂要不停看字幕這一點之外,哪哪都好


推薦閱讀: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