謝邀。我爸媽暫時不用我照顧,而且,據我觀察,他倆好像比較煩我。我一回家,他倆覺得時間都被佔了、房子也小了、飯也吃不好了覺也睡不踏實了,好像連家裡空氣多一個人呼吸都變少了。一般我回國第一周都要倒時差,經常半夜三四點起來翻吃的,我娘說,她一想到不知道我半夜在家裡偷偷摸摸地不知道在幹嘛就睡不著覺,總覺得她剛睡著我就要搞出點什麼大動靜拆家一樣——嗯,在他倆睡覺時,我也的確打碎過兩個杯子、踩碎了一個馬桶蓋、洗壞了洗小件衣服的洗衣機然後讓客廳被水淹過一次,還有七七八八的我假裝不記得了。

所以,雖然我回家的前72小時是寶寶,72小時之後就徹底淪為狗,還是自帶拆家功能的哈士奇。另外,雖然我小時候不需要人看著寫作業——要麼在學校都寫完了,要麼實在太難不會寫我就不寫了,老師愛罵罵去無所謂——但現在我回家還得在家裡寫論文。我寫論文時候家裡不能有聲,看電視、打電話、嬉笑打鬧聲都不能有,一有我就寫不出來,一寫不出來我家就愁雲密布,所以我在家一待他倆又不能看電視又不能聊天,只能玩手機,玩久了眼睛還疼,而且,他倆背著我聊微信——我寫論文時他倆有時候面對面打字聊微信,而且還不在我建的群里聊,背著我私聊還不告訴我,要不是有一次我爹說漏嘴了有個特別好玩的圖發給我娘了、沒發給我,我都不知道他倆背著我私聊這種事。知道了這件事之後,我簡直要懷疑人生到去尋找那當年把我扔進我爹他們單位門口垃圾桶的親生父母了(小時候我娘告訴我她是在垃圾桶里把我給撿回家的,畢竟那會兒沒手機不養狗不能說充話費送的或者買狗糧送的)。所以,他倆需要我照顧嗎?暫時還不需要。而且,現在他倆的狀態大概是,你就在美國老老實實待著吧,能別回來就別回來,這萬一回來回不去了,一待好幾個月,我倆可受不了。


實際上是,不在國內你根本照顧不到,唯一可行的就是給錢,我是帶薪的博士生(今年第一年),打算每年從年薪里拿出一兩萬拿回家孝敬父母,應該無壓力,而這點錢父母在農村用用也夠了。這個是我家的慣例,碩士畢業六七年,每年都會拿五位數回家孝敬父母。

關於歐洲帶薪PhD職位怎麼申請,可以看我這篇:

張定遠:申請歐洲全獎博士,文書怎麼寫??

zhuanlan.zhihu.com圖標


萬事不能兩全,選擇了出國讀博當然不能在空間上達到對父母的照顧,只要不給他們添麻煩就是最好的照顧了


謝邀~

我是在國外讀地本碩,就是考慮到照顧父母且在外面待太久的原因選擇了回國讀博。

我給點小小的建議:

一,給父母遠程定期安排體檢,一年至少一次~我爸爸媽媽一般都是年初檢查一次,年中檢查一次。

二,適當的保健品是有必要的,這個你要做好功課~我那時候在國外,每次回家都要帶一些。

三,我會定期請我的表姐或者表妹,嫂子等親戚去家裡看看我爸爸媽媽給我講講他們的情況。如果有醫生朋友或者親戚是最好的!

四,定期視頻,我那時候幾乎天天視頻或電話問候。

最後希望你早點順利畢業回到父母身邊~


把自己照顧好不麻煩家裡就是對父母最好的照顧了。


呵呵,我覺得不要說照顧爸媽,自己能照顧好自己都很難。我在國外就只想著保命了。我去的是歐洲,一年。不敢生病,因為看醫生難和貴。而我在國內讀書的時候,一學期不去校醫院幾次,都難。醉鬼,盲流,晚上是絕對的出去要小心。這還不是可以隨意買槍的美國。飯菜難吃,沒有火鍋,各系菜色,國外中餐好吃,但是死貴。自己做也就那麼幾道菜,做多了吃不完,做少了不夠吃。時差,遠距離,基本和家人朋友失聯。真的,別人不清楚,我出國後越發愛國了。


我覺得如果爸媽需要照顧的話,這樣的家庭可能不太適合讀博。。。。


瀉藥

我家那兩位天天嗨得不行不行的

沒事兒還給我撒狗糧玩兒

哪兒用得著我照顧...


首先感覺正常只讀書沒有工作過的到博士階段父母應該年齡也不大,很多還是反過來可以照顧下一代的。所以所謂的照顧更多的是解決空間上的問題。

所以我個人是選在歐陸讀博的,因為EU可以拿一國的簽證在另一國居住(肯定是要滿足一定的條件)相對來講簽證的種類也很多。所以基本就是讀博期間就可以跟父母一起住。


爸媽有自己的工作,身體健康,感覺不需要特別的照顧。平時會經常網上買東西(張大媽)給他們寄回家。一年回一次家,也爭取一年爸媽出一次國一起旅遊,這樣一來,一年見兩次。感覺不比國內外地工作,一年回一次家的人照顧的少。


在我看來,就是魚和熊掌不可兼得的事情,我們能做的就是最大限度的彌補

樓下說的很對:定期體檢、生活所需、親朋探望、電話視頻

其實

父母最希望看到的就是你的健康、安全、開心

除了上述的方法之外

你還可以分享每一天的收穫

遇到的事情

讓父母感覺沒有距離感

其次,因為不知道你具體去哪個國家

時差也是需要注意的

總之

你要讓父母感覺到你很健康、安全就行

不要讓他們擔心

就是最好的照顧!


謝邀,如果你是個特別戀家的人,我建議你和我一樣,走聯合培養,在國外呆一到兩年,如果你一定要在國外讀博,注意時刻和家人保持聯絡,告訴他們你還安全健康,讓他們覺得你一直陪著他們。另外可以委託一個好兄弟或者好姐妹,替父母在有緊急情況時給予必要援助。


照顧號自己讓爸媽放心


老爸天蠍,老媽摩羯,基本都是人狠話不多。不管我在國內國外,都是我聯繫父母,父母極少聯繫我(偶爾聯繫也是問電腦操作和支付寶付款的問題……)


他們照顧自己照顧的比我還好,自從他們有了個菜園子後,就一心撲在了菜園子上,甚至比我這個女兒還要重要……之前我們打電話是我睡覺前他們吃著早飯和我聊天,到後面變成了他們去菜園子的路上和我聊天,一到菜園子就掛電話。每次打電話的內容也從關心我變成了向我介紹家裡最近的收成,以及菜都被分給了那些親朋好友……

然後逢年過節,也是他們給我發紅包(嘿嘿),他們生日什麼的我之前會遠程訂個蛋糕,直到某次他們出去旅遊了沒告訴我,蛋糕就壞了……還被罵浪費錢……

父母都這麼大了,他們很多時候都可以照顧好自己的,不要瞎操心了。就沒事多打打電話,多聊一聊就好了。我也想過讓他們來美國,一個比一個不願意來……就算非疫情期間也不願意來……我一度懷疑他們當時送我出國是嫌我煩……

體檢什麼的,我爸媽都算是事業單位,單位福利都也不錯,也不用我太操心。感覺唯一能做的,就是多打電話多聊聊天,順便看看家裡的菜園子……


其實真正意義上的照顧是很難的,畢竟距離太遠。儘可能在一些小事上遠程參與一下他們的生活,在他們遇到大事時出現在他們身邊,剩下的就是把自己照顧好,讓他們少擔心。

我目前是在瑞士讀博,父母都是63年的,身體康健但臨近退休,所以他們情感上被照顧的需求比身體的大些。過去三年我大概是這樣做的:

1.每周末打電話聊天,了解他們身體和心情的最新狀況。洞察力強一點的話,基本上他們前一天吵了架你都能從語氣中聽出來

2.小節日網上發紅包,大節日(主要指過年)回家買禮物。

3.一年給安排一次體檢,項目替他們選好,錢幫他們付好,催他們去做,做完盯著他們髮結果,如果需要就診或治療,幫他們推薦或聯繫醫生(這個屬於專業便利,我之前是學醫的)。

4.時不時幫他們在網上買點小東西,例如各地時令的特產水果,方便生活的智能設備等,疫情嚴重時也給他們在網上訂生活必需品讓他們少出門。不是他們不會買,但是這樣會盡量縮短一些我與他們之間的距離感,讓一萬多公里感覺像一千公里。感謝網購 。

5.當感覺他們真正需要我時,儘可能立即飛回去陪在他們身邊(例如當爺爺和外婆去世時)。

6.最後,把自己照顧好,少讓他們擔心,不要在朋友圈封鎖他們,讓他們知道你在幹什麼,他們會安心很多,這樣也算照顧的一種了。

祝你早日學成歸國!


同在外讀博,我目前是每次鍛煉完把運動手錶的運動總結分享到家裡的微信群,我爸媽也是這麼做的,這樣能激勵一家人一起鍛煉養成好習慣,我覺得還挺不錯的。


多通話、視頻,讓他們知道自己過得好,不用為我們擔心


謝邀,他倆比我過得好。不給他倆添麻煩就是最好的,另外不斷告訴告訴他們自己快畢業了,快了,真的快了。


我爸媽對我的態度就是:不見就想見了就煩

我在美國的時候:「你回來了我要帶你吃香格里拉盤古湟源川椒」

回了國之後:「啊十點半了,鍋里有白粥想吃自己去熱一下吧」

在美國的時候:「你回來了咱們回上海玩一圈再去北戴河走一波」

回了國之後:「啊好熱啊家裡挺舒服的就是多了個你在這兒散熱」

但有時候還真的是懷念和他們有一句沒一句扯淡拌嘴的時候… 想到畢業前大概率回不去了還有不知道多少年才能畢業,莫名有點多愁傷感了起來。

至於照顧?除了不能親力親為的為他們做點事這種更多是感情層面的照顧外,我估計就是個添亂的。他倆沒我的小日子美的不得了,還少了我這麼個引發矛盾的源,挺好。


推薦閱讀: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