阿K來回答這個問題了,其實說實話,這個問題真的太廣了,怎麼樣寫好一部推理小說可能真不是一兩句話能說清楚的,要寫好一部推理小說可能需要好多年的積累,好多的知識,好的文筆等等;所以我也就從我的理解說說怎麼寫好一部推理小說。

我想從這個角度來回答這個問題,就是如何寫好一部小說?首先,寫小說,在我的認知中,真的是特別特別複雜的一件事情;那麼我需要從我理解的微觀和宏觀來講,首先微觀上:

人物塑造:

一個好的人物形象能為這個小說加分許多,大家可以想想自己看到過的好的小說,如果說主角不是一個你喜歡的人物,你們還會有興趣繼續往下讀麼?(粉絲除外),因此,刻畫人物顯得尤為重要,很多時候,角色的一句話,一個動作就是他的內心表現,不要覺得這只是很簡單的一個描述,其實是非常複雜的東西,但這個東西其實說起來就比較虛,需要多讀,感受很多人物在不同小說類型中的變化。

情節推進:

故事情節,那就是一個小說的避風所,避風所沒了,故事也就散架了。情節推進可不是讓大家寫流水賬,流水賬誰都會寫,今天我去見了誰,和他說了什麼,我覺得很開心。這是一個情節,但卻少了內心活動,也少了懸念,我所期待的情節推進是有設置懸念般的情節;而不是問了一就馬上把一的答案給寫出來了,那樣我覺得就完全讓讀者喪失了興趣。

那麼換一種方式說其實就是伏筆,不管是放在最後也好,還是通過敘事手法的方式把故事給講的更加"離奇"也好,一定要在情節上下足夠的功夫。《無證之罪》不知道大家看過沒有,懸念設置相當棒,至少我在看的時候就完全被吸引進去了,但並不是隻設置懸念,而是有對抗性的出現,不斷推進著情節的跌宕。因此,靈活地運用好敘事手法也是推進情節的一大方法。

敘事豐富:

和情節推進比較相輔相成吧,一定不能單一的敘事,要多條線一起進行。其實在我們的印象中,很多小說都是一條主線,很多支線,這也是很多小說慣用的寫作方法。當然,我認為這是比較合理的,如果說一部小說從頭到尾只有一條線,首先讀者讀起來比較枯,寫起來也容易偏離,寫成流水賬的感覺。多條線一起推進就不一樣了,有很多人都會覺得這樣情節會混亂,其實不會,一定會有一個點是重疊的,我自己稱之為重疊寫法;照著這個支點往下寫,就會慢慢地合在一起了。

精心佈局:

好的佈局是小說成功的關鍵因素,也是我上面說的幾點基礎。開頭,要寫成什麼樣子,要留什麼懸念,誰要出場;中段,要發生什麼故事,要出現什麼配角,要怎麼反轉;結尾,要立意麼?要繼續為第二部鋪墊麼?等等,很多很多想法,一定要考慮清楚,根據你想寫的小說的主題來佈局,這部小說纔不會顯得紊亂。

這是我理解意義上的微觀,重點在寫;那麼宏觀,其實就是積累了,對於推理小說來說:

大量閱讀:

大量閱讀的意義在哪呢?一是能汲取很多前輩寫小說的方法,二是我很看中的一點,詭計,不是讓你抄襲,但閱讀量大了之後,就會在不經意間產生很多詭計和手法上的靈感。《占星師殺人魔法》在我的印象裏是一部注重詭計的小說,當然這只是個例子,其實這部小說有一些缺點,但是它的估計是足夠精彩的,甚至可以讓我們不太在意它其他的缺陷。大量閱讀的道理其實很簡單,就像中世紀的文學家們一樣,也是有大量閱讀的基礎,纔能有比較華麗的辭藻,敘事的多樣性等。因此,大量閱讀之後,我們才能做上面「寫」的那些事兒。

邏輯合理:

推理小說真的很注重邏輯,不管是物證,還是心證等等,即使破案的方法不同,但邏輯上一定不能講不通或者是偽邏輯,這是推理小說的大忌。很多作家在寫推理小說的時候,就常常因為作案手法,動機等等因素而苦惱幾天幾夜,沒日沒夜地修改,讓手法動機前後都能和故事對應上,至少在邏輯上沒有什麼詬病。

長期練習:

不管是不是推理小說,一定要多寫,其他事情一樣的道理,你不可能一上來就能完全寫出一部非常成功的作品,那總之我不是這樣的天才,多積累之後,多練習,利用空餘時間好好錘鍊自己的文筆,自己對推理的理解,作案手法,案發的前因後果,對人物的描述,引出兇手的情節,兇手和好人之間的對抗,設置懸唸的方法,反轉的套路,結局的升華等等;許多個一朝一夕之間,你會慢慢發現自己是有所進步的,因此不要只做空想家,實戰出真知。

其實我講的還是稍微有些虛了,但這些都是一部好的小說被寫出的關鍵因素,我覺得一定要給讀者足夠的衝擊力,畢竟是推理小說,懸念迭起,文字衝擊,直戳人心;這是我自己的12字箴言,希望真的能幫助到愛創作推理小說的你們。


很簡單,看看國內比較有名的推理小說,再看看讀者的態度和評價,你就明白了。

先舉個成功的例子,呼延雲的大部分小說,特別是最新的復仇和凶宅,能夠把小說本身和推理元素結合得較好,小說有人物有故事,這樣的作品在案子沒發生的時候就有吸引力,案子發生後讀者既關心其中的謎題,又想知道人物的最終結局。讀到最後即使對詭計不太滿意,但想想小說本身也不壞,撇撇嘴就這樣吧,下回出書還會買。因為他的作品下限很高,如果詭計再驚艷一些就會得到一個較高的評價。

紫金陳也可以。

然後說說失敗的,國內的失敗作品數量遠遠大於成功的,而失敗的原因大抵相似,把推理小說寫成了大型謎題,人物和故事徹底成為工具。上來介紹人物,然後有人掛掉,邏輯分析,再掛掉再分析,最終破案。

我認為最主要的原因是沒有好的情節,舉幾個例子,比如雞丁的凜冬之棺,青稞的日月星殺人事件,還有雲雷島之謎(對不起把作者名字忘了 )。

題主可以讀讀我說的這幾本書,體會一下有什麼區別。


建議你自己摸索,別人說的或許聽起來很有道理,但他們並不是實踐者。就算是實踐者,也不一定是好的實踐者。

所以多看看好的著作,然後自己摸索吧。加油(? ??_??)?


我不是專業人士抱歉給不了你太好的建議,看過一個《犯罪心裡檔案》系列,裡面的故事靈感大都來源與真實案例,加入作家給人物注入的性格特徵和細緻的情感描寫,每一個案件的敘述方式雖然都一樣,但是跟隨探員抽絲剝繭一點點的深入揭示真相,也能讓人看的津津有味。


需要好的文筆,足夠的閱歷,引人深思的故事,以及耐人尋味的道理


和推理圈的「名人」還有新星出版社的編輯搞好關係咯


推薦閱讀: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