就突然觉得所有的事情都在被改变,(例:支付宝的到来改变了以往最基础的交易认知)

却还有不曾改变的东西———键盘字母的顺序.


王永民:我管你的字母怎么排列,都关我屁事。


先问是不是,再问为什么,然后还要善于搜索,建议你看一看这篇回答:

键盘布局有哪些种?各种布局的设计出发点是什么??

www.zhihu.com图标

很多人都想过要换掉这个布局啦,但是人的习惯是很难改变的,类似的现象还有60进位的分钟、小时和24进位的日,这种非十进位的时钟,也是一样的,都是遗留的习惯。


呐,岁寒输入法。


先说是不是,再问为什么

答主用的14键键盘,相当方便

其实很多手机输入法都有这种设计,我知道的就有触宝和百度,还有以下设计:

  1. 26拼音/五笔
  2. 九键拼音
  3. 26键注音输入法(其实和拼音差不多
  4. 笔画输入法
  5. 手写
  6. 14键输入

其实有很多种输入法

只是缺少探索的眼睛


什么?没人考虑过更换键盘字母的顺序?

1 、美国人斯托夫·拉森·肖尔斯表示不服

谁说没人考虑过其他布局?!

我设计的第一款打字机使用的是ABCDE布局,完全按照英文字母的顺序排列,但是这种布局的打字速度太快了,完全机械时代的打字机键杆经常撞在一起造成卡壳,无法继续工作。于是,我请来了我的亲戚——一个数学家,帮我一起改变了它。

2、肖尔斯请来的数学家表示不服

谁说从没改变过?

在我的指导下,肖尔斯发明了QWERTY键盘布局,他将最常用的几个字母安置在相反方向,最大限度减小人们敲击键盘的速度,以避免卡壳。于是在我指导下设计出的键盘布局不但获得了专利、成功的投入商用,还影响了后世壹佰多年,可是人们都忘了我的名字!

3、雷明顿公司的Lucien Stephen Crandall表示不服

谁说QWERTY键盘出现后就没变过?

我们1873年购买了肖尔斯的专利,并于1879年对肖尔斯打字机结构进行优化改进,将打字锤安放在圆柱套上,从而完全解决了由于连杆干涉造成的卡键问题,这使得后来的打字机制造商可以更为随意的对键位布局进行改进优化。

后来出现的Blickensderfer打字机就对按键排列进行改良,将构成成70%英语单词的字母按照「D0HIATENSOR」顺序,排列在打字机的基准按键行,虽然速度很快,但是很不幸我遇到了一个天才一般的速记员,我设计的键盘很快就被淘汰了,以致于连个照片都没存下。

4、来自于盐湖城法庭的速记员Frank McGurrin表示不服

你们太纯洁了!

1888年7月25日,我参加了美国辛辛那提举行的一场全美公开打字比赛,凭借著使用QWERTY键位设计的雷明顿打字机和盲打方法,以绝对的优势获得冠军和500美元的奖金,顺便把他们家改进的「D0HIATENSOR」顺序布局给淘汰了。

5、键盘生产商们表示不服

QWERTY布局的键盘太垃圾了,简直是人类历史上最糟糕的设计,我们几次尝试更改,但很无奈,在人们的强大的习惯下,销量太小了!你们周围有卖下面这种键盘吗?

6、美国生物学家,华盛顿大学教授August Dvorak表示不服

谁说生产厂家不改就没人改?我不但改了,还造了,还卖出了,现在还有人在用呢!

我根据英文常用单词中字母的使用频率不同,对按键进行重新排序,推出了Dvorak键位布局,并于1936年获得专利。为了推广Dvorak键位布局,我在二战期间曾与美国海军进行联合实验,然后我又推出了针对左/右手不同用户设计的单手键盘。在我的改善下,海军学员们一个月的练习后,输入速度提高了68%,但是生不逢时,赶上了二次世界大战,资源匮乏不得不停产了,苦恼呀!

尽管人们也相信Dvorak键位排序更为科学,我也一直致力于Dvorak键位布局的推广,可惜用户使用习惯所造成的惯性消费非人力所能扭转,直到1975年我去世那天,Dvorak键位也未能取代肖尔斯的QWERTY键位一统天下的局面,但是幸运的是有厂家还在生产,想买吗?快看下面!

7、发明家Lillian Malt表示不服

瞧瞧我的

我改变了字键行列,并使拇指得到更多使用。我不仅考虑了字母位置的排列,还将键盘做成弯曲的形状,分为左右两部分,分别由两只手控制,这样可以让人们在打字时身体保持舒服的姿势,手腕不容易酸痛和损伤。

尽管以我的名字命名的Malt键盘在易学性、输入速度、人体工程等方面都好于QWERTY键盘,当时很多人也乐观的预计它们大有发展潜力,但是实际情况却是——「出师未捷身先死」,完全没有走上战场!

8、微软表示不服

虽然您老先生没能站在战场上,但您的战斗精神永在!瞧,我的改进型,但可惜的是QWERTY布局。

微软人体工学键盘 多媒体曲线设计 KEYBRD 4000京东¥ 369.00去购买?

看,我又升级了!你买不买?


别人考没考虑过我不知道,反正我考虑过,而且我还更换了

不信你看


我就一直在用dvorak,虽然用的人很少很少(以前我在百度dvorak吧当吧主的时候,活跃的人数一直是个位数)

真理往往掌握在少数人手里,而少数人往往得听多数人的,于是最后真理还是掌握在多数人手里。

qwerty的诞生就是为了在打字速度上面寻求一个平衡(早年用的是手动打字机,输入速度太快会卡),它并不是最好的,但却是最符合当时的社会环境的。

然后随著计算机的普及,这个键位就一直这么用了,因为重新学习的成本是非常高的,要反主流是非常困难的。

而我之所以会dvorak,是因为我上大学以前计算机基本没用过,打字两指禅。大一痛下决心要练打字,然后机缘巧合下知道了dvorak,就直接练了这个(因为市面上没有这个键盘,后面了解到机械键盘的键帽是可以定制的,就入了另一个新坑了,这又是另外一个悲伤的故事)。

我现在是两种键位随时可以切换,在外面我就是用qwerty的(会比dvorak慢一些,基本就是正常人打字水平)。我自己的感觉就是dvorak在英文输入的状态下优势极其明显,我打字会非常舒服,但是如果是打中文,两种键位区别不是特别大。

总结,我认为就是重新学习成本太大了,大家就这么凑合著挺好


有人改变过的,但是由于大家都习惯了现在的这种,所以没人用


我用过一段时间dvorak布局,但由于我用五笔输入法,还得把笔画布局映射回来……这导致我的电脑对其他人太不友好,整个世界都对我不友好。最后想,何必呢,于是换回了qwerty布局。

如果题主想尝试下dvorak布局,在电脑的语言设置里就可以找到了。


首先,目前有些厂商的键盘是支持更换的,并且是自定义更换。

当然,这类键盘出厂是还是那个字母位置安排,那是怎么实现更换顺序的?

厂商自己配套的键盘驱动

我自己用的rog键盘,配套的rog armoury驱动可以实现把键盘上的每个键自定义成我想要的,比如把回车改成b,我就可以敲回车回城(并没有这么干过)

并且字母健的键帽除了喷涂的字母不一样,其他的都是一样的,自己动手换一下就可以了。


只是自己脑瓜里突然蹦出来的一个疑问.


俄文键盘了解一下


有法语键盘的

来自一个法语狗深~深~的~怨~念~


五笔输入法的用户表示,换什么顺序都无所谓,布局不变就行。


xp自带的阿拉伯语键盘和维吾尔语键盘布局就完全不同,尽管它们使用同一种文字。

维语键盘转写成拉丁字母之后,布局基本与美式键盘相同


先问是不是。

即便不考虑诸如azerty,qwertz等不为英文输入服务的布局,只讨论英文输入也有其他不同的布局。

比如为了快速输入设计的colemak布局。

什么你说不常见?

九键输入常见不常见?常见到都忘记他的存在了吧~

归根到底,创新的动力是解决问题,如果需要快速输入英文,colemak可以,如果需要快速输入,五笔安排一下。如果空间太小26键太小,9键安排上。

从绝大部分用户的角度来讲,花时间适应新的键盘排布带来的生产力提升真的划不来,也没有必要去了解。

从大多生产者角度来讲,开发新排布也没有什么好处,生产出来没人会用,没人买有啥用。


推荐阅读:
相关文章